‘壹’ 隧道施工方法是什么
1、钻孔:要先设计炮孔方案,然后按设计的炮孔位置、方向和深度严格钻孔。单线隧道全断面开挖,采用钻孔台车配备中型凿岩机,钻孔深度约为2.5~4.0米。
双线隧道全断面开挖采用大型凿岩台车配备重型凿岩机,钻孔深度可达5.0米。炮孔直径约为 4~5厘米。炮孔分为掏槽孔(开辟临空面)、掘进孔(保证进度)和周边孔(控制轮廓)。
2、装药:在掘进孔、掏槽孔和周边孔内装填炸药。装填硝胺炸药,有时也用胶质炸药。装填炸药率约为炮眼长度的60%~80%,周边孔的装药量要少些。为缩短装药时间,可把硝胺炸药制成长的管状药卷,以便填入炮眼;也可利用特制的装药机械把细粒状药粉射入炮孔中。
3、爆破:19世纪上半期以前用明火起爆。1867年美国胡萨克铁路隧道开始采用电力起爆。此后,电力起爆逐渐推广。
在全断面掘进中,为了减低爆破对围岩的震动和破坏,并保证爆破的效果,多采用分时间阶段爆破的电雷管或毫秒雷管起爆。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采用预裂爆破。近期发展的非电引爆的导爆索应用日益广泛。
4、施工通风:排出或稀释爆破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由内燃机产生的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同时排除烟尘,供给新鲜空气,借以保证隧道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改善工作环境。通风可分主要系统和局部系统。
主要系统可利用管道(直径为1~1.5米,也有更大的)或巷道(平行导坑等),配以大型或中型通风机;局部系统多用小型管道及小型通风机。巷道通风多采用吸出式,将污浊空气吸出洞外,新鲜空气由正洞流入。新鲜空气不易达到的工作面,须采用局部通风机补充压入。
5、施工支护:隧道开挖必须及时支护,以减少围岩松动,防止塌方。施工支护分为构件支撑和喷锚支护。构件支撑有木料、金属、钢木混合构件等,现在使用钢支撑者逐渐加多。喷锚支护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支护方法,其特点是支护及时、稳固可靠,具有一定柔性,与围岩密贴,能给施工场地提供较大活动空间。
中国在一些老黄土隧道中应用喷锚支护也获得成功。喷射混凝土工艺分为干喷和湿喷。现多采用干喷法,即将干拌混凝土内掺入一定数量的速凝剂,用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由管内喷出。在喷口加水射到岩石面上,一次可喷3~5厘米厚度。在喷射混凝土中掺入一些钢纤维,或在岩面挂钢丝网可提高喷锚支护的强度。
钢锚杆安设在岩层面上的钻孔内,其长度和间距视围岩性质而定,长度为2~5米,通常用树胶和水泥浆沿杆体全长锚固。在岩层较好地段仅喷混凝土即可得到足够的支护强度。在围岩坚硬稳定的地段也可不加支撑。在软弱围岩地段喷锚可以联合使用,锚杆应加长,以加强支护力。
6、装碴与运输:在开挖作业中,装碴机可采用多种类型,如后翻式、装载式、扒斗式、蟹爪式和大铲斗内燃装载机等。运输机车有内燃牵引车、电瓶车等,运输车辆有大斗车、槽式列车、梭式矿车及大型自卸汽车等。运输线分有轨和无轨两种。
(1)隧道运输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隧道洞内的开挖石渣尽可能地纵向调配,作为路基的填料,硬石、优质石渣在所设的石料加工场集中堆放,用于砌体工程和混凝土粗集料,施工中不得乱弃,根据各工地的实际情况集中堆放。
弃方时,考虑到保护植被,堆放时,选好弃渣场地,作好坡脚的防护,以避免洪水期冲走弃渣形成认为的泥石流,弃渣后在渣场的顶面覆盖土层,复垦还田或种树造林。
施工期间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集中排放,都必须经过沉淀过滤处理。边、仰坡为了与自然结合一体对稳定性较差的作了永久性防护。
‘贰’ 隧道施工的六大方法
隧道施工的六大方法
在当前隧道施工实践中,从施工造价及施工速度考虑,施工方法的选择顺序为: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壁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从施工安全角度考虑,其选择顺序应反过来。如何正确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但必须符合安全、快速、质量和环保的要求,达到规避风险、加快进度和节约投资的目的。
1、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就是按照设计轮廓一次爆破成形,然后修建衬砌的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1)I~IV级围岩,在用于Ⅳ级围岩时,围岩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初期支护前这段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根据经验一般不应小于lkm,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
全断面开挖法
隧道机械化施工,有三条主要作业线:
开挖作业线:钻孔台车、装药台车、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无轨运输)、装渣机配合矿车及电瓶车或内燃机车(有轨运输)。
锚喷作业线:混凝土喷射机、混凝土喷射机械手、锚喷作业平台、进料运输设备及锚杆灌浆设备。
模筑衬砌作业线:混凝土拌和机具、混凝土输送车及输送泵、防水层作业平台、衬砌钢模台车。
全断面法施工特点:
(1)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2)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减少人力;
(3)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改善劳动条件;
(4)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2、台阶法施工
台阶法是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按台阶长短有长台阶、短台阶和超短台阶三种。近年由于大断面隧道的设计,又有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甚至多台阶法。
台阶法施工
至于施工中究竟应采用何种台阶法,要根据以下两个条件来决定:
(1)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时间要求越短。
(2)上断面施工所用的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施工场地大小的要求。
在软弱围岩中应以前一条为主,兼顾后者,确保施工安全。在围岩条件较好时,主要是考虑如何更好的发挥机械效率,保证施工的经济性,故只要考虑后一条件。
台阶开挖法的.优缺点:
台阶开挖法可以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相当的施工速度。但上、下部作业有干扰;台阶开挖虽增加对围岩的扰动次数,但台阶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尤其是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作业就较为安全,但应注意下部作业时对上部稳定性的影响。
台阶开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解决好上、下半断面作业的相互干扰问题。微台阶基本上是合为—个工作面进行同步掘进;长台阶基本上拉开,干扰较小;而短台阶干扰就较大,要注意作业组织。对于长度较短的隧道,可将上半断面贯通后,再进行下半断面施工。
(2)下部开挖时,应注意上部的稳定。若围岩稳定性较好,则可以分段顺序开挖;若围岩稳定性较差,则应缩短下部掘进循环进尺;若稳定性更差,则可以左右错开,或先拉中槽后挖边帮。
(3)下部边墙开挖后必须立即喷射混凝土,并按规定做初期支护。
(4)量测工作必须及时,以观察拱顶,拱脚和边墙中部位移值,当发现速率增大立即进行仰拱封闭。
3、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环形开挖进尺宜为0.5-1.0m,核心土面积应不小于整个断面面积的50%。
(2)开挖后应及时施工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相邻钢架必须用钢筋连接,并应按施工要求设计施工锁角锚杆。
(3)围岩地质条件差,自稳时间短时,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前支护。
(4)核心土与下台阶开挖应再上台阶支护完成后、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
4、中隔壁法(CD法)
CD 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中隔壁,然后再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双线隧道Ⅳ级围岩深埋硬质岩地段以及老黄土隧道(Ⅳ级围岩)地段。
中隔壁法
5、交叉中隔壁法(CRD法)
交叉中隔壁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或二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或二部分,完成横隔板施工;然后再开挖最先施工一侧的最后部分,并延长中隔壁,最后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采用短台阶法难确保掌子面的稳定时,宜采用分部尺寸小的CRD法,该工法对控制变形是比较有利的。
CD 法是“Center Diaphragm”的简称,而CRD法则是“Cross Diaphragm” 的简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用于比较软弱地层中而且是大断面隧道的场合。而前者是在用钢支撑和喷混凝土的隔壁分割开进行开挖的方法;后者则是用隔壁和仰拱把断面上下、左右分割闭合进行开挖的方法,是在地质条件要求分部断面及时封闭的条件下采用的方法。因此,CRD法与CD法唯一的区别是在施工过程中每一步,都要求用临时仰拱封闭断面。
在CRD法或CD法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拆除中壁。一般说,中壁拆除时期应在全断面闭合后,各断面的位移充分稳定后,才能拆除。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
6、双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一般将断面分成四块:左、右侧壁导坑、上部核心土和下台阶。其原理是利用两个中隔壁把整个隧道大断面分成左中右3个小断面施工,左、右导洞先行,中间断面紧跟其后;初期支护仰拱成环后,拆除两侧导洞临时支撑,形成全断面。两侧导洞皆为倒鹅蛋形,有利于控制拱顶下沉。
当隧道跨度很大,地表沉陷要求严格,围岩条件特别差,单侧壁导坑法难以控制围岩变形时,可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现场实测表明,双侧壁导坑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陷仅为短台阶法的1/2。双侧壁导坑法虽然开挖断面分块多,扰动大,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的时间长,但每个分块都是在开挖后立即各自闭合的,所以在施工中间变形几乎不发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安全,但速度较慢,成本较高。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粘性土层、砂层、砂卵层等地层。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作业顺序为:
(1)开挖一侧导坑,并及时地将其初次支护闭合。
(2)相隔适当距离后开挖另一侧导坑,并建造初次支护。
(3)开挖上部核心土,建造拱部初次支护,拱脚支承在两侧壁导坑的初次支护上。
(4)开挖下台阶,建造底部的初次支护,使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
(5)拆除导坑临空部分的初次支护。
(6)建造内层衬砌。
双侧壁导坑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侧壁导坑开挖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开挖。地质条件差时,每个台阶底部均应按设计要求设临时钢架或临时仰拱。
(2)各部开挖时,周边轮廓应尽量圆顺。
(3)应在先开挖侧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进行另一侧开挖。
(4)左右两侧导坑开挖工作面的纵向间距不宜小于15米。
(5)当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6)中隔壁及临时支撑应在浇筑二次衬砌时逐段拆除。
;‘叁’ 隧道施工技术的运输
辖区隧道断面跨度大,出渣运输量大,根据实际现场情况,隧道均为中、短隧道选用了方便、灵活的出渣运输能力大的无轨运输方式。
核心土上弧导坑作业空间小,短台阶,机械作业不便,主要以人工扒渣配合挖机集中为主,然后运出。左右上导坑及左右下断面均以装载机装渣,自卸车直接运出至指定弃土场,可避免洞口两次倒运,运输效力高。
‘肆’ 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有那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一、明挖法
明挖法施工的地下铁道区间隧道结构通常采用矩形断面,一般为整体浇注或装配式结构,其优点是其内轮廓与地下铁道建筑限界接近,内部净空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结构受力合理,顶板上便于敷设城市地下管网和设施。
缺点:
1、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能力差;
2、新型盾构购置费昂贵,对施工区段短的工程不经济。
二、顶进法
顶进法又称顶管法,是利用机械力将预制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或钢质管道顶入地层中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土层,在软岩和其他松软地层中也有使用。
优点:顶进法对于长距离运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缺点:
1、曲率半径小而且多种曲线组合在一起时,施工就非常困难;
2、在软土层中容易发生偏差,而纠正这种偏差又比较困难,管道容易产生不均匀下沉;
3、推进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时处理这些障碍物则非常困难;
4、在覆土浅的条件下显得不很经济。
(4)隧道运输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施工时注意的问题:
(1)严格按新奥法原则组织施工,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用量测信息指导施工,及时反馈信息以修正设计和采取应急措施。量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并应及时预报变位状况,以便修改设计,或制定加强措施,防止坍塌。
(2)隧道施工放样应保证精度。施工时应根据隧道各主要控制点的坐标计算隧道的长度和方向,并据此实地放线。为保证隧道底部按图纸所示的纵坡开挖并满足衬砌的正确放样,洞内每隔50米应设置一个水准点。
‘伍’ 500米的隧道里面怎么运输混凝土
混凝土泵运输。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描述混凝土泵分活塞式、风动式,采用汽车泵泵送混凝土十分普通,也非常灵活,大型泵站水平输送距离目前可达400到600m,即500米的隧道可运输。混凝土运输是指将混凝土从搅拌站送到浇筑点的过程,即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陆’ 挖掘地下隧道的那些泥土是怎样运来的呢哪儿去了
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轨运输(就是隧道里面有铁轨,像铁路那样),另一种是无轨运输,就是一般的大卡车运出来。
一是工程自用。因为地铁工程浩大,这儿挖土,那儿有时还需要填土。
二是运走卖掉。国家现在土地政策很严,土石可是个好东西哦,可以卖给需要的买家,能卖不少钱的。
三是暂时存放。郊外弄一块费地或山凹,把土存在那儿,以备今后使用或卖掉。
(6)隧道运输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挖掘过程中,25%左右的土会挤向各个方向,钻头往里面钻的时候,钻头360度边缘土石方的密度会越来越大,会把一部分土在挖的过程中就"内部消化"了。
地铁隧道施工通常都会使用盾构机。都知道地表浅层的泥土都是比较松软的,所以一旦推开了,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坚固。
所以盾构机就将我们挖掘隧道时的泥土的四分之一都用于去巩固隧道了,因此隧道会更加的坚固。很显然这属于一种内消,因此节省了往外输送的成本。
‘柒’ 隧道运砟有轨运输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隧道运砟有轨运输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有轨运输是铺设小型轨道,用轨道式运输车出砟。有轨运输多采用电瓶车及内燃机车牵引,斗车或梭式矿车运砟,它可适应大断面开挖的隧道,更适用于小断面开挖的隧道,尤其适应于较长的隧道运输(3km以上),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和较为经济的运输方式。
1.轨道运输车辆
常用的轨道式运输车辆有斗车、梭式矿车。斗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梭式矿车采用整体式车体,下设两个转向架,车箱底部设有刮板式或链式转载机构,便于将整体车厢装满和转载或向后卸砟。
2.有轨运输牵引类型
常用的轨道式牵引机车有电瓶车、内燃机车。电瓶车牵引无废气污染,但电瓶须充电,能量有限。必要时可增加电瓶车台数,以保证行车速度和运输能力。内燃机车牵引能力较大,但增加洞内噪声污染和废气污染。必要时,须配备废气净化装置和加强通风。
3.轨道布置形式
有轨运砟的轨道布置形式有两种:单线运输和双线运输。
(1)单线运输:单线运输能力较低,常用于地质条件较差或小断面开挖的隧道中。单线运输时,为调车方便和提高运输能力,应在整个路线上应合理布设会让站(错车道)。会让站间距应根据装砟作业时间和行车速度计算确定,并编制和优化列车运行图,以减少避让等待时间。会让站的站线长度应能够容纳整列车,并保证会车安全。
(2)双线运输:双线运输时,进出车分道行驶,无需避让等待,故通过能力较单线有显着提高。为了调车方便,应在两线间合理布设渡线。渡线间距应根据工序安排及运:输调车需要来确定,一般间距为100~200m,或更长,并每隔2~3组渡线设置一组反向渡线。
4.工作面轨道延伸及调车措施
工作面的轨道延伸,应及时满足钻眼、装砟、运输机械的走行和作业要求,并避免轨道延伸与其他工作的干扰。有时需延至开挖面。延伸的方法可以采用浮放“卧轨”、“爬道”及接短轨。待开挖面向前推进后,将连接的几根短轨换成长轨。工作面附近的调车措施,应根据机械走行要求和转道类型来合理选择确定,并尽量离开挖面近一些,以缩短调车的时间。单线运输时,首先应利用就近的会让站线调车;当开挖面距离会让站较远时,则可以设置临时岔线、浮放调车盘或平移调车器来调车,并逐步前移。双线运输时,应尽量利用就近的渡线来调车,当开挖面距渡线较远时,则可以设置浮放调车盘,并逐步前移。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