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鼻腭神经炎怎么治疗最好方法

鼻腭神经炎怎么治疗最好方法

发布时间:2023-02-17 22:56:48

1. 蝶腭神经节治疗鼻部疾病

王张龙医生

中华针刀医学专家

京翰林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中华针刀医师学会古溪针刀常务理事

中华针刀医师学会会员

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软组织

诊疗委员会超声波治疗委员会委员

中卫联(北京)现代疼痛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疼痛康医学会会员

世康联(北京)国际医学科学院会员

专业治疗

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股骨头坏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膜炎,三叉神经痛,网球肘,跟骨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头晕、偏头痛,耳聋,各科鼻炎,面神经麻痹,慢性咽炎,乳腺增生,美容,美白,消除眼带,带状疱疹后遗症,脑血管病后遗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久治无效的胃肠道疾病,等多种疼痛疾病和凝难杂症。快捷、安全、方便、高效、绿色、价廉、是我行医追求的目标。

针刺蝶腭神经节新吾穴治疗鼻部疾病的机制及针刺操作方法

根据李新吾教授统计,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各种类型的鼻炎均有一定的疗效。其中“”

远期疗效达2年以上者慢性鼻炎为90%,变应性鼻炎为70.4%,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为52.4%)。针刺蝶腭神经节(治鼻3)治疗各种鼻病效果虽好,但由于其解剖位置复杂,进针深,看不见,摸不着,如不能准确刺中,效果肯定就不好。

1“治鼻3”穴位与解剖学的关系

“治鼻3”虽然在面颊部皮面取穴,却不同于一般针灸的手法,必须在进针后不偏不倚地通过固定的狭窄骨间隙,直接刺向头颅深部约55 mm的蝶腭神经节体上(真正的“治鼻3”穴位所在地)。刺中了,患者会感觉面部发麻或放电样感觉,鼻通气可立即改善,这样才能取得较为满意及持久的疗效。是否刺中蝶腭神经节是鼻部病变治愈与否的关键。所以,将针刺与鼻部有关解剖重新复习,绝对有助于提高针刺技术的准确性。

1.1蝶腭神经节的位置

蝶腭神经节左右各一,位于颜面两侧深部恰似镰刀形的裂缝中,此处称为翼腭裂。裂缝前方为上颌骨的后外侧缘,后方为蝶骨翼突,内侧面为腭骨垂直部,裂缝的中央偏上最宽处为3 mm左右,称翼腭窝。膨大成球的蝶腭神经节正好就处在此窝内。窝的内上方与蝶骨联合,并形成一小孔,称蝶腭孔,通向鼻腔。窝的下部则形成细小的翼腭管。翼腭裂的外侧面没有骨质包绕,但其表面有粗厚的咀嚼肌群,由内而外的层次是翼内肌、翼外肌、颞肌和嚼肌(特别是肌腱附着的地方,对针刺形成一定的阻力)。此外,在接近皮肤的地方,还有颧骨弓和下颌骨升支冠突(旧称肌突)的遮盖,因此在带有下颌骨的头颅骨上,从侧面平视也不能窥见翼腭裂,只有将头颅骨微偏向另一侧,并稍许后仰位,从颧骨弓的下缘与冠突之间的缝隙中可窥见位于翼腭裂中偏上的翼腭窝。必要时需将冠突下移(即张口位),才能看清其全貌(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患者冠突过长过大,必需张口,冠突下移,方能进针)。只要认准了(计算好了)蝶腭神经节的位置,也就确定了穴位“治鼻3”的位置。

1.2 蝶腭神经节的来源与分布

蝶腭神经节系属于三叉神经的第2支(上颌支),为感觉神经。此神经在通过翼突上颌凹时,向下发出2条蝶腭神经,在翼腭窝内又合并形成膨大的、结节状的蝶腭神经节,此神经还含有岩大浅神经(来源于面神经)、岩深神经(颈内动脉交感丛),此2支神经在蝶骨的翼管内合成为翼管神经(包含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纤维),并再由蝶腭神经节向前、向后及向下发出许多节后分支,分布到鼻、口及咽顶部位。

蝶腭神经节的分支:①鼻后上外侧支:穿蝶腭孔到鼻腔,此支分布于上鼻甲及中鼻甲;②鼻后下外侧支:穿翼腭管壁分布到下鼻甲;③鼻腭神经:分布鼻中隔的下部前端;④腭前、腭中及腭后神经:经翼腭管下降分布于软硬腭及扁桃体;⑤咽神经:向后穿咽管分布于咽顶部。

1.3有关的血管分布

翼腭窝内除蝶腭神经节及其发出的分支外,还有腭上动脉发出的分支以及翼腭窝静脉和在翼腭裂外侧散布成网的翼丛(静脉丛)。但这些动、静脉的血管都较小,极少引起针刺时出血。

综上所述,蝶腭神经节小而位置深,周围解剖结构复杂,阻力重重,必须重视,反复琢磨,才能熟练掌握,瞄准方向,从骨缝中准确刺入又细又软又长的毫针,否则并非易事。

2 针刺蝶腭神经节作用机制的分析

蝶腭神经节虽主要由感觉神经所支配,但也有部分翼管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参与,随该神经的节后纤维分布于上、中、下鼻甲以及鼻中隔和鼻咽顶等部位。交感神经有使血管收缩的功能,因而能使鼻黏膜及海绵体内血流量变小,腺体分泌物减少。而副交感神经则有扩张血管功能,能使海绵体内过分充血,鼻黏膜膨大,腺体分泌物大量增加。因此蝶腭神经节具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就必然同时具有此2种神经纤维所起的完全相反的作用。在健康状态下它们互相制约,随时调节,以维护两者之间的平衡,用中医理论来解释,也就是阴阳平衡的作用。阴阳可互为消长,这与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完全吻合。

由于炎症等病变,蝶腭神经节的平衡关系被打乱,发生阴阳失衡,甚至长期失调。通常最多见的是鼻腔血管充血、扩张,黏膜肿胀,鼻甲肥大,通气受阻,鼻涕大量增多,进而影响鼻窦口的缩小甚或堵塞,排泄不畅;窦腔内长期存储脓液,或由于人体差异,局部对敏感源的反应轻重不一,但多表现为腺体膨大、鼻黏膜苍白水肿、喷嚏不断,以上这些就是鼻炎、鼻窦炎或变应性鼻炎等的一般病理变化,即副交感神经过于兴奋,而交感神经受到抑制,也就是阴盛阳虚。当然病变也可引发黏膜缺血、鼻甲变小、分泌物减少而使鼻腔干燥、结痂,出现萎缩性鼻炎的症状,此为阳盛阴虚,即交感神经处于强势,而副交感神经处于弱势。

以上疾病均可以采用针刺“治鼻3”治疗,鼻炎、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患者针刺后即刻显示鼻甲缩小,鼻道变宽,继之分泌物减少,患者自觉通气好转及头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这说明是刺激该神经节所分布区的交感神经纤维在发生作用。但对于萎缩性鼻炎患者,同样针刺后,当时鼻甲的反应虽不明显,但几天后复查,可见鼻黏膜逐渐转红、湿润、光滑,结痂减少或脱落,患者亦感轻快舒适,这说明是副交感神经作用在加强。

总的看来,针刺后交感神经起的作用快而副交感神经起的作用稍慢,这种作用,从许多病例可以说明是持久的而不是暂时的,它与麻黄碱等药液局部作用完全不同,药物的疗效只能是暂时的,而“治鼻3”却能起治愈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是通过中枢神经的自主控制来调节而达到的。

最明显的例证是针刺一侧的蝶腭神经节,可同时引起对侧的鼻黏膜也收缩,鼻甲缩小,有时甚至比同侧还明显,因此可以说明针刺后,除蝶腭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对同侧的鼻黏膜直接起作用外,肯定也同时将刺激反射至中枢系统,由大脑再发出传导至对侧的神经,才能起到对侧鼻黏膜也立即收缩的作用。另外肥大性(肥厚性)鼻炎与萎缩性鼻炎的病理变化是完全相反的,但针刺后都是朝着正常方面转化这一现象,可以认为针刺“治鼻3”肯定有唤起大脑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重建对局部进行调整的作用,才能使病变不同而针刺部位相同的2类疾病,都能获得疗效。

据许多患者反映,多年不愈的宿疾经过针刺“治鼻3”数次可治愈。历经几年甚至十几年而未再复发,这更证明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在长期失调的情况下,针刺可唤醒中枢恢复对末梢再控制的能力,以保持两者继续维持平衡。有患者反映,一经针刺治愈后,能经得起地区和天气冷热的急剧变化,虽经暂时的感冒,也能迅速痊愈,这也可能。是针刺后,中枢神经系统调整了全身功能,增加了局部的抵抗力,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另外鼻窦炎能治愈,也有机械方面的因素,即在针刺后鼻黏膜收缩,鼻甲变小,窦口扩大而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所以鼻窦炎患者针刺后,初期分泌物反而增多,之后逐渐减少,鼻窦黏膜才能恢复正常。总之,“治鼻 3”的作用机制笔者认为是多方面的。

3 针具的选择

由于蝶腭神经节位置较深,且面部血管丰富,感觉灵敏,绝不可能用麻醉蝶腭神经节的注射针头。因而采用针灸方法,选择细而坚硬稍有弹性的不锈钢毫针,直径0.35 mm,针身长度55 mm,正好为皮肤表面到达蝶腭神经节的距离,较为合适,最长也应在60 mm以内。过长、过细的针,不但软而无力且易在面肌组织内自动偏离方向,刺在骨壁上,无法判断距离,不便于随时调整方向,还可能经翼腭窝穿透蝶腭孔进入鼻咽侧壁,引起鼻出血不止。甚或针尖遇骨质转向上方,刺向球后,发生意外。针头太尖、太细,可扭曲成钩,拔针时可带出肌纤维。针尖太钝,易滞针。如果用50mm毫针则太短,针尖达不到蝶腭神经节的深度,起不到刺激作用。所以用针应根据以上情况来选择或定做专门用针。

4 取穴方法

经过对多个头颅骨的观察与计算,以及人体实践和自身试针,最终认为下述部位距离最近,阻碍最少,也是最适合毫针命中的位置,定为穴位进针点。

颧骨弓的下缘与冠突之间的缝隙是最适合毫针刺向“治鼻3”的最佳位置,因此进针点可选在颧骨弓的下沿,约相当于颞骨颧突和颧骨颞突合缝线部位稍显膨大处,笔者暂定名为颧颞结节(见图)。通常在皮面取穴时,首先应找到颧颞结节这个最明显的标志,然后以左手食指在此结节的稍后方向上轻轻按压,就可触摸到颧骨弓一弯向前上方的最高点,这个凹陷处,称它为弓形切迹,左手食指尖的宽度正好与弓形切迹的宽度差不多,只要将指头对准压满弓形切迹,并轻轻将该处皮肤向下按压约1-2 mm,使其离开颧骨弓下缘,露出进针的缝隙,然后,右手拇指、食指持针(在做这些动作前,都应保证做到绝对消毒),把针尖对准放在左手指甲尖中央的前上方,也就是弓形切迹骨缘下方·中央最高点处,如图(像射箭一样把箭杆放在弯弓的正中央),把针尖先刺进皮肤,再调整针身方向,瞄准前上方蝶腭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徐徐送入。

​5 进针方向及调整

针刺之前,医生宜坐在患者针刺一侧的稍后方,患者头位略高于医生或等高,斜偏另侧,稍许向后仰,指定凝视前方某一点,以保持头部固定不动,便于进针。

进针方向要根据所触摸到的进针点与深部蝶腭神经节所在的位置来决定,由于个体差异和解剖的复杂性,一般来说蝶腭神经节的位置多在所选进针点的内上方,且多偏前,少数在其内上方居中,深达55 mm处。故针刺之前,就要预先计算好方向,才能朝着深在而看不见的靶心,不偏不倚地将针刺进。

为了进针方向便于准确计算,笔者虚拟了下述 2条等距离、等长度的平行线,以资参考。人的面部眼眶下外方皮下,都可触摸到眶下孔(中医称之为四白穴),以其作为起点,画一条横线,向后延伸,经颧骨弓表面,止于同侧外耳道孔中央,称之为外平行线(图2),用以计算毫针经进针点刺人皮肤后应瞄准的方向。而另一条内平行线,将其设在 55 mm深处(图3),以蝶腭神经节为中心,向其前后延伸,与外平行线等高、等距、等长,用以确定穴位所在的位置。假定此2条平行线均长9 cm(因为仅用目测,且因人而异),要刺中深在的蝶腭神经节,只需将针头从外平行线的中央向内平行线也就是前后都为4.5 cm的中心刺进,即应命中。但是,从弓形切迹处触摸到的进针点多数偏离中心,如果进针点仅落在外平行线的中央下方,则只需将针刺进皮肤后斜向内上方逐渐抬高,直奔内平行线的正中央,即易刺中穴位。但如果进针点落在外平行线的下方及后方,例如都偏离约0.5 cm,则在针刺入不敷出后要将针斜着向前、又向上边进边抬高,把这 0.5 cm的差距找回来(图3),仍朝着内平行线的中央刺去。根据个体差异,不论内外平行线的长短为多少,均以此类推予以调整,但针尖最好不超过内外平行线的高度。为了进针更方便,最简便的方法是在触摸进针点的同时,让患者头向对侧适当倾斜,并稍许向后仰,将穴位、进针点、医师视线三点连成一线,即可使进针点抬高至与“治鼻3”穴位等高,并减少进针后找方向而分心,只须向前平行刺进,更易命中。

按上述方法进针,成功的概率较高,即长55 mm的针身,完全没入皮内,仅留针柄在外,而且连续向深部刺动,针尖无任何阻力,患者立感面部麻胀或出现放电感时,才证明是刺在了翼腭窝内。毕竟蝶腭神经节处在翼腭窝内,又小又深,又看不见,四周都有骨质包裹,只有窝的外侧面无遮挡,其最宽处也就3 mm左右。所以要刺中它,还有下面的一些情况要解决:①刺在颧骨弓下缘上,不必拔针,仅将左手食指按压皮肤向下约 2 mm左右,即可避开颧骨弓,在其下缘刺入。②皮肤及肌肉滞针,有的患者皮肤较为粗糙或过于紧张、面肌紧绷,或针尖过钝,极易滞针甚或弯针走偏,可在针尖刺入皮肤后,超过颧弓下缘,即可不再按压皮肤,腾出左手拇指、食指,用以固定针身,保持方向不变,右手不断捻转针柄,即可继续进针。

X

新吾穴位置及其进针方向

图1 进针点在颧骨弓的下沿(颧颞结节); 图2 外平行线示意图; 图3 内平行线示意图

③如果针尖仅进入皮下1cm左右,即感阻力较大,是患者嚼肌腱紧张所致,要患者适当张口放松,即可继续进针。④如针身已进入约1.5~2.0 cm的深度,碰到硬物,是遇到下颌骨的冠突过宽,宜先将针向外拔出l cm左右,必须将针抽出嚼肌腱的范围之外,再让患者将口稍许张开,则冠突向后下移位,让出通道,针身才能继续深入。如果不拔针而令患者张口,不但拔针时阻力大,难以拔出,针也易变弯曲。但也不宜张口过大,否则肌肉拉直,亦不易进针。患者决不能在进针时又突然闭嘴,会压弯针身,严重损伤肌纤维。⑤如针身己穿过颧弓及冠突缝隙后,针尖又碰在了硬物上,此时,则要计算未进入的针身留在皮肤外面的长度(针柄不包括在内)。例如:针身留在外面的一段约为l—2 cm时,则多半是碰在了上颌骨的侧后壁,针刺方向偏前,将针稍微拔出后,调整方向距离,朝后刺,即能进入翼腭窝。如果针尖仍触到骨质,针身留在皮面长度为0.5 cm或不足1cm时,则是刺在外翼板上,将针稍微拔出,再向前刺即可。每次向前向后调整方向,都不宜超过3 mm,因为翼腭窝的前后径约为 3 mm,调整方向过大就会跳前、跳后,都刺在骨质上,反而刺不中,使患者痛苦,医生也会失去信心。⑥如果向后、向中、向前连调3次,距离都未超过 3 mm,均碰到骨质,留在皮面的针身都在l cm以内,这时要重新目测,针尖高度是否超过了内外平行线,刺在颅骨底部的蝶骨大翼上,位置偏高。

6注意事项

首诊最好先对患者讲明针刺时的感受及可能发生的意外,如麻胀、放电感,或针后有短暂的咬合不适,极少数出现面颊部小血肿,均能自行消退。但进针后,绝不能呲牙咧嘴,头部剧烈摇摆。

小儿针刺年龄最好不低于7岁,并要由家属来固定头部,针尖刺入皮肤后,患儿一般多不再哭闹,但也不宜来回乱扎乱刺,掌握不好或极不合作时,不要勉强行之。

毫针一旦刺入过深,不拔出一定长度,仍会刺在原来位置上。拔出太多,偏差又会过大。最好先在干头颅骨上练习,取得经验,经多次实践后,刺准并不难。

针身全部没入,患者毫无感觉,则要检查留在外面的针柄是否过度超前,刺在了外翼板的后面,应即时拔出。如果不是,可将针稍为抽出约1 cm,向前或向后改变方向,一般以不超过2 mm宽度为宜,并来回捻转提插2—3下,仍无针感,也应迅即拔针,或针另一侧,以不增加患者痛苦为原则,或等待下次,不要急于求成。

一般性鼻炎不用留针,效果显然。只有重症萎缩性鼻炎例外,笔者认为不但要加重捻转提插,也可双侧同刺,留针10—15 mm,改善后要随诊,必要时仍需每月针1次,观察一段时间。

有时未达一定深度或刺在骨质上,亦有牙麻感,可能是刺在了后上齿槽神经上,应予以纠正,下次再针刺时应注意,否则远期效果不理想。

如针刺后鼻出血,是因针身过长,穿透蝶腭孔,损伤鼻咽侧壁黏膜血管所致,一般能自行停止,必要时也可冷敷头颈部。

如果刺中蝶腭神经节,不但针感明显,留在外面的针柄应朝后向下,很像喷气飞机的翅膀一样。

进针后要随时观颜察色,注意晕针,以免患者跌倒受伤。

针刺时间应有定期性、连续性,每周1次,每次一侧即可,拖延时间过长,或断断续续治疗,停停扎扎,会逐渐丧失敏感性,效果不佳甚至失效。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应在发作期治疗,才能见成效。

一般来说,先针左侧,后针右侧。左侧较顺手,较易命中,让患者信心大增,有利合作。

上午空腹或过于紧张的患者最好不要针刺。

有的人颧骨高耸,有的人面部平坦,蝶腭神经节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而且不同年龄、胖瘦和人种的头颅形状也有不同,须全面考虑。

将针拔出后,应立即令患者用棉球压紧针眼约 2~3 min,以免局部出血。

每根治疗所用的毫针不宜过于多次使用,虽能重复消毒,但弯曲后容易断针。

7 后语

针刺蝶腭神经节以调整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的平衡来治疗阴阳失衡,理论上是相通且一致的。在治疗鼻病方面,已见成效,既简单易行,又发挥了一针多治的功能,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获得如此较快、较新的突破。针刺“治鼻3”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经笔者统计治愈率只有52.4%,但加用中草药控制化脓病菌,疗效可进一步提高。同样,支气管哮喘,针刺“治鼻3”与中草药共用,也可增加疗效。蝶腭神经节是中枢与局部承上启下重要的联系枢纽之一,针刺它,除了治疗各种鼻炎外,“副产品”很多,有待进一步去发掘,发现更多方面的治疗作用与价值。

2. 鼻炎怎么治疗

1.居处常开,使居室多接受阳光的照射,保持空气流通。
2.加强锻炼,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使正气充沛,以抵抗外邪的侵入。
3.分泌物的处理,最好消毒或焚毁。
4.在鼻炎发病期间,必须强调正确的擤涕方法。使鼻腔内分泌物充分擤出,以免通过耳咽管而窜入耳中。
5.去除上呼吸道的病灶,积极治疗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等病。
6.鼻炎、感冒流行期间,卧室内可通过食醋熏蒸来消毒。
7.禁食辛辣、烟、酒、水族鱼腥食物,可多吃水果。
民间治疗方 (一)慢性单纯性鼻炎 常听到很多人抱怨,侧身睡觉时鼻子总是不通气,这就是典型的慢性单纯性鼻炎。其主要表现有粘液性鼻涕、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一般安静休息、身体疲劳或处于干冷污浊空气时特别严重,而活动时减轻。 中医认为该病为“鼻窒”,也就是鼻腔堵塞的意思。中医一般将此病分为肺热、气虚,并选用温肺止流丹、补中益气汤等药物进行辩证治疗。西医治疗强调消除病因、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如使用滴鼻剂。同时,也可选用滴鼻、吹鼻、理疗、针灸等方法治疗。 预防及自我调护: 患者应积极锻炼身体,坚持用冷水洗脸,预防感冒。积极治疗急性鼻炎、鼻部邻近器官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防止诱发本病。并避免在有毒或刺激性气体、粉尘多的环境久留。另外,患者不可大力擤鼻涕,以防浊涕走窜入耳。也不可长时间使用血管收缩性滴鼻液,如麻黄素、鼻眼净等,以免引起药物依赖性鼻炎。 (二) 药物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是由于滥用滴鼻剂所致,其特点也与滴鼻剂有关。早期是药物依赖阶段,即必须经常滴用某种药物,否则鼻子塞得难受,流鼻涕,头昏头痛。到后期鼻粘膜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对滴鼻剂不敏感了,滴任何药物都不能使鼻腔通气。预防及自我调护: 患鼻炎后应积极采用适当的方法治疗,尽量少滴或不滴鼻腔减充血剂。必须用的剂量应控制在每天2至3次以内,而且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0天。 治疗药物性鼻炎的首要措施是停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可改用生理盐水或曲安缩松液滴鼻,后者属激素类药,也不可长时间使用

3. 神经痛痛起来要人命,这4种方法帮助你缓解疼痛感,越早知道越好

神经痛是神经科常见症状之一,它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力量击打或刺激的条件下,而在身体上感受到的疼痛。那么,神经痛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治疗?

根据病变的部位不同,可以把神经痛分为周围性神经痛和中枢性神经痛。不同的部位的疼痛其导致的原因也是有所不同的。下面由我根据他们不同部位的疼痛来介绍一下神经痛是怎么回事。

1、 周围神经性痛

周围神经性痛包括三叉神经痛、蝶腭神经节痛、翼管神经痛、膝状神经节痛、枕大神经痛、肋间神经痛 、颈肩臂神经痛、股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等,主要由

(1)三叉神经痛是由炎症蔓延、心脑血管疾病或肿瘤引起的,如桥小脑角肿瘤、鼻咽癌、三叉神经节肿瘤、脊索瘤等;

(2)蝶腭神经节痛、翼管神经痛、膝状神经节痛是由鼻炎、颅底骨折、转移癌、带状疱诊病毒感染等引起的;

(3)枕大神经痛是由神经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疟疾、风湿病、糖尿病、甲状腺病,酒精、铅中毒,枕部或颈部受伤、颈椎病、椎管内肿瘤等引起的;

(4)肋间神经痛 是由感染性和中毒性神经根炎、胸膜炎、慢性肺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引起的;

(5)颈肩臂神经痛、臂丛神经炎是由颈椎骨关节病、颈部肿瘤、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或疟疾等引起的;

(6)股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是由腰椎间盘突出、肿瘤、炎症等疾病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根病变而引起的;

(7)尾骨痛是由外伤、骨折等引起的;

2、 中枢性疼痛

中枢性疼痛包括脊髓痛、丘脑痛、延髓痛 、大脑皮质痛等,它们主要是由脑部肿瘤、脑血管病、脊髓空洞症或外伤等引起的。

1 药物治疗

可以通过服用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二十五味珊瑚丸、普瑞巴林胶囊、盐酸替扎尼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的方法去治疗神经痛可以缓解疼痛的程度,效果比较好。

3、 电刺激治疗

电刺激治疗是一种经典的神经痛治疗法,注意是通过理疗仪器去电击去刺激疼痛部位,可以缓解疼痛感。

4、 按摩

可以通过冰袋按摩,中断疼痛信号沿神经通路传导,可缓解疼痛。另外,也可以用拇指按摩大肠经合谷穴,可以减轻面部疼痛。

以上是关于神经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的讲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另外,神经痛患者还要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莱、燕麦等食物,避免咖啡、汽水、香烟等刺激物。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趣味的 健康 知识,帮您识破 健康 谣言,走出用药误区!

阅读全文

与鼻腭神经炎怎么治疗最好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合肥行业市场调研方法有哪些 浏览:284
初一赏析句子的方法技巧 浏览:94
手机和电视数据线连接的方法 浏览:692
怎么洗茶杯茶渍用什么方法 浏览:135
简单方法眼袋 浏览:402
红牛奶茶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775
电脑换显卡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35
怎么种植葫芦育苗方法 浏览:510
华为修复手机闪退的最简便方法 浏览:373
智力菇的食用方法 浏览:993
左手正确握笔方法图片 浏览:249
百合干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360
鼻疖肿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391
有啥方法快速睡觉的 浏览:989
法士特中间轴安装方法 浏览:94
中老年人腰椎盘突出锻炼方法 浏览:728
串联网关检测方法 浏览:202
检测食品中苯并芘的方法 浏览:41
电机插件计算方法 浏览:906
怎么在家做米线的方法 浏览: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