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心灵捕手心理分析
心灵捕手,相信这是一部学心理咨询的人都会看的影片!
作为心理咨询师,电影中有太多值得我们体会和深挖的内容了。
我们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解读一下,作为来访者的Will和咨询师的Sean,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们的咨询实践,有什么启发!
我们先看影片中Will的特点:
有才
真正的高智商,智商达到到连一生都在研究数学问题的教授无法企及的高度。
攻击性很强
从他平时的做事,经常打架斗殴的事情上看,Will的肢体上的暴力倾向是非常明显的,加之高智商,语言的暴力也非常明显,只是更多的是用智商去碾压周围的人,包括哈佛大学的学生,心理咨询师等。有仇必报,电影开始时,Will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殴打了幼儿园时期,欺负过Will的人。
同伴关系很好
Will的三个小伙伴是他真正的朋友,真正接纳Will的人。正是因为有这些朋友,才使得Will有一种家庭的感受,即使自己的才华在这样的环境中格格不入。Will身上有很重的分离焦虑,而使得Will在没有其他变故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朋友们远去。无需多言,你关心我,我能感受到,这就是最亲近的人。为数不多的亲密关系,Will是不愿破坏的。
大家看到Will的感受是:真厉害!有趣的灵魂!可是自己却浪费着那天赐的才华!如果我有,那该多好!Will应该去做数学大师!应该去为国效力!不应该窝在一个地方做谁都可以做的工人!你应该……可是你却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太可惜了!我得每天见到你,看你是不是变化了。
当我觉察到,我们有了太多应该,太多可惜,太多对他欲罢不能,太多不得不关心他的感受时!我发现这是我们的反移情。
电影中,貌似每个人都对Will欲罢不能,所有人都欣赏他的才华,所有人都将过多的关注投注于他,这样看来,Will给别人的感受:快来看看我,我很厉害,可是我就是不愿意使用我的才华,我就浪费他!可惜吧!懊恼吧!我就是拥有你想拥有而拥有不了的东西!打我呀!?
对,就是这种让别人抓狂的感受,Will要让他身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后悔抓不住的感受。
而这种感受,恰恰是小时候的Will感受到的,想要得到却得不到的感受。这个是典型的,克莱因所谓的“嫉羡”。
嫉羡的本质是,我想要破坏一个人,因为这个人占有了某种我渴求的东西!嫉羡与嫉妒不同,嫉妒是三个人的关系,女人因为一个男人爱了其他女人,不爱自己而嫉妒;而嫉羡是两个人的,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太有魅力又单身,就是不爱这个女人!这就是嫉羡。
嫉羡最早说的是婴儿羡慕自己的母亲有乳房可以给自己吃奶,婴儿渴求想吃就吃!而自己又无法控制母亲的乳房!没办法控制怎么办呢?就像破坏它!现实中孩子也会撕咬母亲的乳房,就是这个原因!这种复杂的情感,就是嫉羡。
对于will来说,这个渴求的东西就是爱和亲密关系。我们会发现,当他面对一段即将到来的亲密关系时,比如心理咨询关系、恋爱关系,他都会本能的去破坏这段关系!因为他早年的时候经历了太多次虐待、搬家,他想要的那种亲密和爱,都得不到,这让他懊悔不已,他无法用语言描述那种悲伤的,那种无法得到的感觉,只有用让别人感到同样感觉的方式,来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幽怨、孤独和渴望。
人们都有一种将错误归结于自己身上的错误,比如看自己父母吵架的孩子,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才导致了父母的争吵。这是一种原始的自恋受损。虽然Will会让别人有这种抓不住、管不住的感觉,他只不过像是一个受了惊吓的孩子,他需要拥抱,但是又不敢拥抱!他害怕那种关系再次结束,因此就主动断掉,可是断掉又会自责,那种自责是埋藏的很深的。
原始的自恋受损,让他一直认为是自己的错,那些蹲监狱的日子,那些打架斗殴,这些关系的失败,都是自己的错!他怨恨别人,怨恨的是,你为什么不紧紧抱着我?为什么我一推你就走掉了!可他更怨恨自己。但是当Sean和Will建立了非常深的关系之后,重复的“那不是你的错”,和紧紧的拥抱!就是一种最大的拯救。
我们再看咨询师Sean的特点:
Sean很有包容性。但是又有自己的雷区,总之是很真实的善良。他打破了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师的理解,比如咨询师不能对来访者有肢体接触,咨询师说脏话,咨询师不把来访者带出咨询室,咨询师不跟人吵架等等。
可是我们会发现,再激烈的争吵,都是有温度的,都是对来访者不离不弃的,没有潜在的攻击,没有冷漠和剥削,他尊重来访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真实,厚重,又不拿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Will。真是个称职的心理咨询师,这种咨询师不在于知识的丰富,技术的高超,恰恰在于一个真实的人的呈现,这是作为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特征。
Sean脱离智力的角逐,脱离控制与反控制的怪圈,他允许Will自然呈现。他从不用成熟的道德观去评价Will或建议Will。Sean作为一面镜子,让Will在安全的环境下,发现自己的全貌,而不至于感到羞耻!
Sean是无我的。他并不自恋,即使是自己未被处理的情节,也是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他不担忧自己的成就或者自恋是否得到了满足,他怀念的是他者。他选择做心理咨询师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他愿意承受住别人对自己的攻击和诋毁,但是他依旧尊重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
敢于突破
Sean是敢于突破咨询设置的,咨询设置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规则,看似是不能打破的。就像来访者的很多行为和心理模式,也像是一种“设置”,不能打破,比如对于will来说,就是因为自己从小被虐待,因此,Will认为不可能有真的爱自己的人,不可能有真实的亲密关系。而咨询师的突破,恰恰是告诉了Will,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不一定如此的。因此,Sean的行为,就告诉了Will,模式是可变的。这就为Will那强迫式重复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松动了一下!有了松动,就可以被证明并不正确。Will的非合理信念,也会有所松动了。也就有了治愈的可能。
不用“成熟”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
电影中出现的第一个咨询师和第二个咨询师,除了承受不了Will的攻击之外,还有就是他们总想通过单方面的传授和影响,迫使Will进行改变,但激起的却是Will更强的阻抗!很多时候咨询师会用他们所谓的成熟的价值观,去评判和教育来访者!这不是心理咨询,这是心理教育!他们的关系也不再是咨访关系,而是师生关系或者医患关系。
科胡特发现分析师常常不经思考地使用“成熟道德”,而这对治疗师与病人的关系是具有破坏性的。如果治疗师假设病人会自动地理解并接受治疗师本人的“成熟道德”,并且一旦病人的行为没有与治疗师的期待相符合,就要求病人给予解释,那么病人往往会感到完全不被理解、不被关心。这样的态度也会迫使病人永远离开治疗室,致使治疗师深信这个病人是“无法治疗的”,因为治疗师确实没有做任何事情来促使病人离开。
这点就说明,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高超的技术、成熟的道德观、位高权重,对于像will这样的来访者,都不是所必需的。而起心动念的一刻,是控制、自恋、贬损,还是尊重、关爱、接纳,才是决定性的,技术和知识,只是包裹于外的杂质。
Sean不是一个完美的心理咨询师,但他是一个完整真实的人,他敢于愤怒,有自己的缺陷,又拥有温度,不讨好,不自恋。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并非向外走的越远越合格,恰恰相反,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才是永恒的心法。
❷ 心灵捕手心理治疗方法
技巧
前段时间,有位朋友给我推荐了电影《心灵捕手》。这是一部老电影,1997年上映,因着朋友的强烈推荐,我回家就补上了,没想到竟然错过了这么好的一部电影。
影片剧情不算复杂,一个叛逆天才少年的成长,结局皆大欢喜。当年这部影片获得第70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编剧兼主演马特.达蒙28岁,本.阿弗莱克26岁,两个年轻人写出了这么出色的剧本,甚至有人怀疑他们抄袭。的确,他们实在是太年轻,太有才华了。影片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部分,不过今天我想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谈谈里面的咨询技巧。
男主角天才少年 Will因为言行叛逆,被教授送去做心理咨询,而咨询过程进展并不顺利。他一连气跑了五位咨询师,各种咨询技巧一开始就被他识破,他不愿意配合,阻抗很严重,咨询师一次次地被他激怒,感到束手无策,直到第六位Sean,才有了变化。那这位Sean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1.下马威——以真换真,建立咨询关系的开始
一上来,Will还是故伎重演,对咨询师不断挑衅,用自己的叛逆和冒犯不断地激怒对方。首先,Will对咨询室的摆设嗤之以鼻,盯着咨询师的一副画作妄加评论,这种不礼貌不友好是他惯用的伎俩。而Will的确以自己非凡的直觉一下子戳中了咨询师Sean内心深处的痛处,Sean一下子怒了。但是和前面五位咨询师截然不同,Sean没有为了面子掩饰自己的情感,而是表露了一个正常人的真实情感。Will本以为这次又得逞了,没想到Sean愤怒之后竟然愿意继续给他做辅导,这一点是完全违背他以往的经验。在Will苦难的成长历程中,只要他呈现"坏我"的模式,就意味着关系的破裂,而他这次伤害了别人,而对方却没有走,咨询关系也因此而开始建立。以真换真,打破来访者旧有的失败的交往经验,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第一步。
2.对峙——接纳和宽容是破壳的关键
然而咨询过程并不顺利,Will自我防卫,阻抗很严重,而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己的不安全感。对此,Sean始终保持接纳的态度,哪怕是两人对视僵持,从头到尾不说一句话,Sean就这样坚持着。很多次的咨询,两人就是彼此耗着时间,谁也不说话,等着时间到。看似浪费时间,但是Sean却传递给了Will 一个信念:你可以不说一句话,你可以做你自己,直到你愿意开口说话。两人就这样沉默了多次之后,终于Will主动开了口。每个人都有着坚硬的外壳,它是伪装也是保护自己的盔甲,你永远也无法帮助不需要帮助的人,Sean把主动权交给了Will,同时也给了他充分的耐心和宽容,这本身就是一种滋养。
3.亲密关系——处理亲密关系中的冲突,是一个人真正成长的开始
对于Will 这样一个饱受虐待,历尽创伤的人来说,面对亲密关系时,一定是既渴望又害怕。他怕失去,怕被抛弃,怕对方发现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接纳自己。面对爱情,他畏惧躲避,在被别人拒绝之前抢先拒绝别人;面对友情,他宁可掩饰自己的才华甘愿平庸。其实每个人在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开始。被爱被接纳是最好的疗伤方式,在Sean的帮助下,Will开始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勇敢的迎接爱情。维系两性关系的关键,不是以个人的完美来赢得对方的接纳和赞许,而是通过自我的接纳和彼此的接纳,在差异和矛盾中共生。
❸ 熟悉《心灵捕手》的麻烦回答一哈,多谢了
问题一:
第一个心理医生是通过两人的对话来帮主人公治疗的。(失败)
第二个心理医生是通过催眠的方式进行治疗。 (失败)
第三个心理医生是把主人公治好的(名字忘了),他是通过对话来治疗的,他第一次受到了主人公的辩驳而气愤,但二次,他对主人公说了一番话很有道理,把我都感动了!之后他没有主动跟主人公说话,最后等到主人公主动跟他说话时,他的治疗也就开始进行,慢慢地使主人公面队自我。 (成功)
因为主人公是个天才,智商极高,他在进行治疗前都回阅读他们所写的书籍,从而反驳他们的问题,所以医生们个个都被气走了,治疗失败!
问题二:
主人公因为童年的某些阴影,导致长大的叛逆和暴力,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在现实中迷失方向。
问题三:
通过最后的心理治疗师的开解和朋友的帮助,他终于把童年的遭遇对治疗师讲了,他最后肯面对自己的问题。
附注:
以上是我看过后见解,楼主看了不一定清楚,所以希望楼主能够看一次,看一次不明白就再看一次,因为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问题和难处,就算天才也不例外。
❹ 《心灵捕手》:当叛逆少年遇上好老师(上)
电影《心灵捕手》中的男主角维尔(WILL)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21岁。
你在生活中很少见到维尔这样的天才: 他记忆力惊人,一目十行地扫读人文科学,看过的书过目不忘,能随时随地从第几页找到根据。他精通数学、化学、艺术、历史、法律。
你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叛逆少年: 爱在酒吧喝酒、泡妞、打架滋事,偷窃、并因此进劳教所N次, 在N+1次又重走故途。
按照这样的人生脉络发展,WILL应该不折折扣地成长为渣男。从他和哈佛女孩的交往中就可以看出: 他挑逗了她,招惹了她,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了她,在她爱到火热欲罢不能的时候,他决然地抛弃了她。
然而,WILL的幸运在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遇到了两位好的老师:桑恩和兰博。
今天来谈好老师桑恩。
桑恩是一位尝遍人生甘苦有着丰富心灵体验的落魄的心理学老师,也是一个痛苦的隐遁者。是他,在纠结着挣扎痛苦的治疗与反治疗中,最终引导WILL走出了心灵困境。
他的教育让我想起书上的一句话: 教育,是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
WILL在遇到桑恩之前,曾和五位心理专家过招。这些专家都是赫赫有名的行业精英。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治疗方法。但是WILL每次见专家的时候都通过自己天才的观察力去捕捉对方的弱点,然后爆粗口进行攻击,以此激怒对方,气走专家。然后自鸣得意。大概在WILL的心中是没有谁配做他的老师,他需要思想的碰撞,瞬间爆发的震慑的威力。
无疑, WILL超凡的领悟力和极高的敏感性成为他获得心灵救赎的一道高墙。
幸运的是,桑恩就是一个这样有魅力的老师。
桑恩的教育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信任和心灵的开放。WILL先前经历的几位心理咨询师都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桑恩没有。他讲述自己生活中那些不完美的细节,讲述自己无悔的爱情,终于打破了坚冰,走进了WILL的内心。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桑恩让WILL明白了哪些东西:
01教育者也是有自己的底线的。
这一点也是我特别佩服桑恩的地方。他让受教育者知道,老师是有底线的。不因为你是学生,就可以无底线地对老师进行攻击;也不因为你是学生,就可以目中无人对老师没有丝毫的尊重。我们现实中是不是因为老师的退让越来越多这样目中无人的学生?
桑恩 不惜 用暴力表达自己的底线。
在第一次见桑恩的时候,WILL故技重施,想抓住桑恩的弱点激怒他。WILL在一幅画前停留了下来:
桑恩像一只发疯的狮子,扑向WILL,扼住WILL的喉咙。
很显然,这一点是WILL始料不及的。在他20岁的人生中,总是他攻击别人居多,一个温文尔雅的艺术学院的教授居然如此愤怒地还击他,他大约是没想到的。
桑恩还用沉默来宣告着自己的原则。
桑恩告诉WILL,除非你对我说心理感受,否则我是不会辅导你的。果然,在第三次辅导的时候,桑恩和WILL沉默了一个钟。在第四次辅导时,桑恩和WILL继续沉默了四分之三的时间,最后WILL忍不住开口说话了。
“你能感受到我的关怀,你却继续把我放在心门之外。那么我就没有必要再在你身上浪费时间。” 桑恩用沉默告诉WILL这个道理。那么可以看到,沉默之后的爆发有着更强的力量。
WILL也明白了:这是老师的底线,我不能以冷漠对待他。那么,当又一次WILL习惯性地埋藏自己时,桑恩说:“你不坦诚回答,浪费我的时间。你出去!”连推带赶地把WILL赶出了自己的工作室。
02纸上谈兵不是人生
《心灵捕手》中有一段特别经典的台词,是WILL第二次心理辅导时桑恩告诉他的。桑恩把WILL领到一个公园的天鹅湖边,说下了这么一段话:
这段对白是我对着电影一字一字地记录下来的,确实喜欢。边记录我边想,在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自以为是狂妄的孩子啊,谈战争、谈艺术、谈政治、谈人生、谈爱情……除了不正视现实脚踏实地,他似乎什么都能给你说上几句。你教育他的话一句都没开始,他已经引经据典给你引述书中若干的道理。真正推敲起来,多是无病呻吟,幼稚可笑。
桑恩的这段谈话一箭双雕。首先,他直击WILL的弱点:狂妄懦弱——纸上谈兵的狂妄和面对现实的懦弱。在直击WILL内心深处后,桑恩又谈到了自己亦不可能通过表象去“感同身受”WILL童年所经历的苦楚,这一点又触动了WILL痛苦的本源。从指出问题到换位思考去考虑问题,再提出如何才能解决问题,桑恩作为老师这段谈话技术实在是高。
03接受自己和对方的不完美
再看一段台词:
WILL不愿继续和哈佛女孩子交往的理由就是不想破坏彼此心中的完美。桑恩告诉WILL这世间没有白璧无瑕,人与人之间相互融合达到完美才是爱的真谛。
许多时候我们选择逃避,看似是发现对方的弱点,事实上我们是不是在试图逃避不再完美的自己?
04你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WILL尽管是一个天才,却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的规划。
是桑恩激发他思考几个重大的话题: 你有触动你生命深处的伴侣吗?你到底热衷于什么?你这一生有什么理想?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班主任告诉我,当你接手一个所有人都不愿意接手的班级时,有一个办法或许是奏效的,就是开班会,思考“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话题。连续讨论几节班会课,班级就容易步入正轨了。
当我看到桑恩的这几个问题的时候,我把那位班主任的方法联系了起来。是不是 当我们整天让学生们埋头读书的时候也该仰望一下星空,想一想人生终极话题?
05学会和过去的自己握手和解。
WILL的案卷被桑恩翻了出来。
这才发现,WILL 有一个凄惨的童年。被一次次地遗弃,一次次地暴打,一张张伤痕累累的照片都展示着一个不堪回首的过去。
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桑恩让WILL正视着自己的眼睛,对他说: “并不是你的错。” 然后,一步步地靠近WILL,逼视着WILL,一次次地重复着这句话。WILL显然内心有些恐慌,他一开始表现出蛮不在乎的模样,然后有点恼怒,然后开始流泪,最后和桑恩抱头痛哭。那一刻,WILL终于说出了“对不起”三个字,那一刻,WILL也终于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了。
童年阴影,每个人都有,重要的是如何面对。
想一想,我们这些在物质与精神都匮乏中长大的一代人,有多少父母是真正懂教育的?有多少“为你好”的背后考虑过方法和影响?有几个成人敢回看自己童年说没有任何阴影:从家暴到冷漠,从校园欺凌到隔代抚养…… 哪一种爱不是千疮百孔? 哪 一个人的成长不是漏洞百出?
最关键是我们该如何面对? 如何完成自我的心灵的蜕变与成长?
你可以把自己的婚姻失败看成是原生家庭的错,你也可以把自己逃避人群看成是童年孤僻的延续,你也可以说“从来不被世界温柔对待又怎会温柔对待他人”……如果从原罪上来归论的话,这世间所有的恶都可以从成长的源头来寻找。但是,这些都是于事无补的。
谁也无法回到过去,谁也无法重返童年。
让自己缩在一个壳里是一种逃避的好办法,可以无休无止地冬眠。但是怎么忍心一生就这么走过?既然死后也是长眠,那么活着的时候何不钻出壳来感受一下这个热乎乎冷冰冰的世界?
成长就是一个自我修复的过程,从自卑怯懦到强大从容需要一颗心在火炉里修炼。这一路走来或许会山长水阔,或许会坎坎坷坷,或许会人仰马翻,或许会头破血流,但是那些不能击垮你的,终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关键在于你要和过去的自己和解,握手,告诉那个自己: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然后,从头开始,接下来的便是你的人生,如花似锦。
❺ 《心灵捕手》的心理分析
《心灵捕手》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尚恩教授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被童年经历困扰的天才少年威尔重新找回自我,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这里面的三个主人公有三种不同的心理特征
1.威尔
一个从小被虐待长大的孩子,是一个在数学很有天赋的孩子,对突发事情往往产生敌对的心态,经常和别人打架,对待爱情没有自信,经常回避,而且防御心比较强的一个问题少年, 由于心理医生尚恩的心理疏导,最后重塑自我。
2.尚恩教授
一个善于挖掘孩子内心的心理教授,他用共情,真诚的沟通,重塑了威尔,也疗愈了自己。
3.数学教授
数学教授的自卑,当清洁工的威尔解出题目,他不想看到数学天赋被威尔糟蹋,给他介绍高端的工作,但是威尔觉得他不配得到这么优越的工作,然而到影片的后面,他晚上睡不着觉,因为他原来是一个某某大奖的得主,反而解决问题一年都没解决出来,也许他是为了成就威尔,来展示自己的育人技术,但他没有关注他心灵,只关注成绩,反绕威尔远离他。
自我感悟
关注成绩,不如关注孩子的内心
与其强迫别人做事,不如去引导他人做事
其实真的看到这个孩子,就想到我自己教的孩子和我的孩子,对孩子的吼叫打骂,都不如激发孩子内在动机,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自信心。
❻ 在电影中遇到心理学:《心灵捕手》
看完心灵捕手,我很想用我浅薄的心理学知识分析一下这部电影:
一位数学天才威尔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咨询的全过程。
一、影片当中的咨询过程(共八次)
第一次:西恩和威尔的初次见面
威尔各种抗拒咨询和具有攻击性的表现,他回避并且无视西恩提出的大部分探询性问题,甚至想交换咨询与被咨询角色,把自己当作咨询师,去探寻西恩的心理状态。
初次见面,两人争吵起来,这时西恩的反应:暴怒、生气,这是一个正常的人该有的反应,所以反而让威尔觉得他没那么遥远,那么虚伪,他感受到真诚。
其实来访者和咨询师是一场博弈,谁都想带着对方走。无比聪明看书过目不忘的威尔,他想掌控整个局面。
威尔有很强的防御性,所以他之前见过的咨询师都被他反击主动退出了,直到遇见西恩。
第二次:西恩和威尔的湖边对话
西恩选择了湖边的公共咨询环境与威尔进行了谈话,这个过程中,西恩只是在讲述,而不一定得到威尔给予回答。西恩表达了对威尔这种对待事情、情绪、情感等等的浅显认识的看法,并诚恳地表述了初次咨询时他的感受。
西恩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第二次咨询的目的是什么?
是让威尔选择,是否进行有意义的治疗,如果来访者不配合,治疗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次:西恩和威尔彼此没有任何交流
经历了第二次咨询,两人第三次见面陷入了沉默,彼此都没有主动交流,直到咨询结束。
威尔和西恩各自出于什么原因保持沉默?
都在等对方先开口,谁先开口谁就输。两个人都忍住了没有说话,但是沉默也是有意义的,他们都在思考。
第四次:威尔开始聊及自己的感情状态
开始时仍然是接着沉默了一段时间,而西恩却睡着了。
威尔先开口了,惊醒了西恩。一段轻松地对话之后,威尔聊起了他的情感状态。因为威尔自卑的消极情绪和过强的自我防御,让他害怕与女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导致了他把喜欢的人排斥在外的矛盾状态。
第五次:西恩向威尔讲述了与妻子的往事
西恩讲述了自己与妻子生前的事情,通过提供自己的生活信息,对威尔的情感生活做暗示性的劝告。
西恩这次自我暴露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威尔从故事中自己去感悟。心理咨询师只是辅助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改变的是来访者自己。
没有哪个人是完美的,西恩讲自己的妻子生活中一些小的窘事,在西恩的这次谈话后,威尔大胆约会了斯嘉丽。
第六次:让威尔进一步意识到自身的矛盾
威尔在跟女友大吵一架后分手,他还是没有勇气去接受这段关系。
西恩用面质的方式反馈威尔的生活状态,当威尔被问及“你想要什么的时候”,他却一直变相地拒绝回答,西恩对于威尔的不坦诚,直接要求他离开咨询室。
西恩采用面质的目的是什么?
直截了当,让威尔明确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你真的想当个牧羊人,那没问题,可明显你是在瞎扯,在掩盖你内心真正的想法,在回避。
第七次:威尔心底的秘密被揭开
这次咨询谈及了威尔儿时经历的暴力事件,他袒露了自己当年的恐惧、无助、绝望感。
在这种情况下,西恩选择不停地重复“这不是你的错”,每一次的重复都在逼迫威尔的情绪爆发,当说到“第十遍”的时候,威尔的情绪突然爆发,他停不住的哭,停不住的道歉,将压抑的情感第一次表现出来。
第八次:咨询结束
最后一次咨询前,威尔接受了一份适合他的工作,生活终于走上正规,在最后一次会谈时,威尔向西恩反馈了咨询的积极结果,同时这段咨询关系也应该解除掉。
助人自助,治疗是相互的。
如果你没有受过伤,你也当不了好的咨询师,这是老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从影片中也可以看出,西恩在治疗威尔的过程中,威尔也反过来治愈了西恩。西恩因为妻子的离世,把自己也封闭起来,现在他也想休假出去旅行,这何尝不是西恩人生的新起点。
还有教授,他一生就看重自己的获奖,在数学界的成就,而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做不出来的题威尔能做出来。还有教授与西恩的关系,曾经是上下铺兄弟,现在却不怎么往来,这背后都是有问题存在的。
三、影片中呈现出的心理咨询技术
1、会谈法
2、自我暴露(适当的自我暴露能起到共情的作用,让来访者觉得你和他是一样的,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你是能理解他的)
3、沉默技术(沉默是有原因的,有意义的,不要害怕沉默)
4、产婆术(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定义、知识等)
5、面质技术(面质必须注意时机,和来访者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才可以用)
6、精神分析(威尔痛哭,把他压抑的东西全发泄出来,童年的阴影,必须让来访者自己挖掘,释放)
四、童年经历对人成长的影响
威尔的童年,父亲暴力,让他有很强的防御性,也不能积极去面对,包括工作、恋爱,他那么有才华的一个人,却只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搞清洁,搬砖。
但他其实渴望被社会认同,被他人接纳和爱。
有一期《奇葩说》请来武志红,马东问了武志红一句话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武志红说:“我认为很严重。”
然后他讲了两个案例。包括说他自己也有精神治疗师,这不足为奇,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你自己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咨询师每天接收到的都是负面的东西,一般心理咨询师都有自己的心理督导师。
武志红的话引起高晓松对原生家庭的自我反思,引起赵又廷对父亲的坦露。
一个人童年生活的是否幸福,直接影响成年后的认知、行为以及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
比如童年不被关注的小孩,他们常常由于自己被忽视,所以内心十分脆弱、敏感、自卑,严重的还会有反社会行为,抑郁等等诸多问题。因为他们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
其实对孩子来说,这个全世界就是妈妈和爸爸。想想那些留守儿童,大多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而在精神分析层面来说,一层一层挖下去,会发现0-1岁的孩子最需要父母无条件的回应,而我们多少人都以为三岁之前孩子不懂事,不用陪伴,不用太在意,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就已经埋下了一些影响成年后的行为问题,潜藏在潜意识里。
在电影中,西恩遇见了威尔,威尔也遇见西恩,而我遇见了心理学,感恩遇见。
我是文文心儿,喜欢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喜欢记录生活、记录故事。喜欢分享走过的旅程、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其它专题链接:
游记专题
亲子专题
故事、随笔
读书、观影
感谢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欢就帮我点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您的关注和点赞都是对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❼ 电影《心灵捕手》主人公性格分析(心理学)的问题
通过性格心理学来分析《心灵捕手》这部电影,在一个具有保护壳下的主人公有以下2方面:
1、人物的防御机制(保护壳)
在一部拥有着积极变化主人公的故事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有着明显的“创伤”的主人公(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在电影的一开头,主人公们认为他们的生活并不存在着任何的问题,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被生活困住的他们必须克服他们原本相信的谎言。
通过改变和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迈向新的人生旅程。主人公的“创伤”通常源于过去的一些经历,在《心灵捕手》中男主角威尔的创伤来源于童年时虐待自己的父亲。这一过去的伤口引发了威尔的自我防御,他认为对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会导致情感上的痛苦,他怕受到伤害。
作为一名电影的编剧,有时用这种方式思考电影中的人物会让人觉得抽象,但将软弱转化为行为的一种方法是使用防御机制。那么什么是电影人物的防御机制呢?其实,自我防卫机制是角色们戴着的面具,用来隐藏他们的内在自我。
而他们所回避的,所害怕面对的这些东西,往往都阻止着他们变得更好。就如同之前所说的旁观者清,我们在为电影主人公们加油打气的同时,也是给我们自己鼓劲,因为在电影中,我们或许也看到了自己不愿意在生活中面对的真相。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和主人公取得心灵上的沟通,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都需要改变,都需要宣泄。
(7)心灵捕手中用到哪些心理治疗方法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威尔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
威尔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甚至到处打架滋事,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少年观护所。数学教授有心提拨这个性不羁自我的天才,要他定期研究数学和接受心理辅导。数学难题难不倒他,但却对于心理辅导,威尔却特别抗拒,直至遇到一位事业不太成功的心理辅导专家桑恩教授。
在桑恩的努力下,两人由最初的对峙转化成互相启发的友谊,从而使威尔打开心扉,走出了孤独的阴影,实现自我。
❽ 电影《心灵捕手》的心理学分析 复制黏贴时请注意从心理学的方面来评述~
主角第一次和心理学家(第6个)见面时,却是后者的心灵率先被触动了。一个经常打架的天才,意味着其不按常理出牌。整部电影中的主要人物,他们都有博学的特点,粗制滥造的观点无法打动他们,就像哈佛酒吧里那场一边倒的交锋一样,注定一般电影中的常识背景与本影片不在一个层次和范围。
心理学家的强大就在于当自身的情绪伤痕被触动时,能回以同样强大的反击……河边的对话,心理学家一针见血地指明主角的弱点——缺乏情感体验的深度。对于没有文化的人,你可以靠财富去征服他们;对于有文化的人,你可以靠名望去诱惑他们;但对于恃才傲物的家伙们,不会卷入常人小小的虚荣所依附的逻辑。一旦情感产生认同,人就像扑火的蛾子,心理学家则继续镇静地控制着主动。他首先把对话控制在一个较为严肃的背景中(针对主角所评论的那幅画),指明主角只是个伤心、狂妄的小屁孩,然后继续讲那些笑里藏刀的小故事。主角的生活逻辑有问题,重要的不是天赋(威尔和他的朋友大部分时间所谈论的都是一些滑稽的小玩意),而是“大部分的他”并未被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所发现,当其他人按照常识在跟威尔谈条件时,心理学家就只是让威尔“看到他”(告诉他他所看到的只是肤浅的文字面)而已。
第4次会面之前,威尔的现实已经发生了呃许多变故,他继续贬低他人的情感(还有与其自尊不配的待遇,因为他本身有低自尊的问题),只是因为他本来拥有的内在是如此之少,他已经输不起了(接受意味着付出和责任)。心理学家指出威尔的问题在于不敢一搏人生,他不是选择低贱而是因为恐惧的驱使而不断做出自我破坏的行为。
第5次会面之前,威尔的好友一番真话震撼了威尔。教授和心理学家正在为往日积习争吵,自大、嫉妒和失意,都是人之常情。这次会面,心理学家终于抓住威尔的脆弱,引导他原谅了自己的懦弱。一开始他们谈到两人都有的受虐经历,最后威尔说到分手的事,心理学家立即洞察到威尔沉默之中的伤感,知道这就是其一直等待的时机。一句句“这不是你的错”不断地撞击威尔最后的心理防线,寒冰终于从内部融化。
影片的最有意思的是,威尔的固步自封正是他周围人的苦恼,但当他走向自由之路,也让他人感到了幸福。我们的生活不只是我们自己的,也关系到周围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