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饶虫
饶虫,又叫绕虫也叫蛲虫,尖尾科、蛲虫属,成虫细小,乳白色线状。 中文学名 饶虫 别 称 绕虫,蛲虫,亦称屁股虫 界 动物界 门 线虫动物门 纲 尾感器纲 目 蛔虫目 亚 目 尖尾亚目 科 尖尾科 属 蛲虫属 种 蛲虫 习性: 体前端两侧的角皮膨大形成头翼,角皮上有横纹。口囊不明显,口孔周围有三唇瓣,...咽管末端呈球形是一种常见寄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盲肠,一般在体内存活四个星期左右,儿童感染率居高,感染率城市大于农村,主要通过手感染饶虫卵后,经口传入人体内,具有易治难防的特点,症状为引起肛门瘙痒。有个方法可以看看你有没有饶虫,就是等你睡觉的时候,或者大便前,用肛门拭子法检查有没有饶虫。 危害 蛲虫是人体肠道里短命的寄生虫,一般只能活一个月左右。蛲虫卵在阴凉、潮湿的环境中可生存3周或更长。自吞食虫卵到发育成成虫产卵需15~10天,雄虫交配后很快死亡,产出的虫卵在6小时内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在自然环境下可保持感染性10~14天。 成虫和虫卵经开水煮沸,或用10%来苏儿浸泡数10分就能被杀死。玩具和衣物上的虫卵曝晒6~8小时就能被杀灭。因此,若能在睡觉时给孩子穿满挡裤。 绕虫的异位损害侵袭部位非常广泛,最常见的是女性生殖系统、盆腔、腹腔脏器等。肺及前列腺的损害亦有报道。由于异位损害的器官不同,患者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及不同的体征,常常造成误诊。绕虫肉芽肿的形成肉眼所见为白色中心微黄色的小结节。组织切片显示外层为胶原纤维的被膜,内层为一肉芽组织包烧着的中心坏死区,坏死区内有虫体或虫卵。
Ⅱ 蛲虫 丝虫
蛲虫
是寄生于人的盲肠、小肠下段的一种小型线虫,又名蠕形住肠线虫,雌性成虫体长8—13mm,雄虫2—5mm。雌、雄头端均有角质膨大形成的翼。成虫在寄生部位交配,交配后雄虫死去,雌虫子宫内充满卵粒后向下移行。夜间寄主入睡后,雌虫到寄主肛门处产卵,产卵后雌虫多数死亡。偶有雌虫仍爬回直肠。虫卵在外界温度适宜,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经数小时后即变成具感染能力的卵。当患者由于雌虫及卵的刺激用手搔抓肛门时,虫卵可经污染的手指进行自体感染,亦可经衣被、患者用具,甚至空气进行传播,也偶有虫卵在肛门外孵化,然后幼虫再爬回直肠。具感染力的虫卵进入人体后在小肠内孵化为幼虫,幼虫沿小肠下行时脱皮两层,至结肠再脱皮一次发育为成虫。自感染到雌虫产卵约需一个半月左右,成虫寿命2—4周。蛲虫患者多为儿童,特别是在儿童集体生活的条件下易于传播流行。蛲虫也是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患者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会影响睡眠、食欲不振、烦躁、消瘦等症状出现。治疗病人、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家庭及托儿机构的卫生是控制其流行的手段。
实验诊断
采用棉拭子法或透明胶纸法在肛周取材查虫卵是最好的实验诊断方法, 应在清晨排便前进行. 此外, 在粪便内检获成虫或在患儿睡后查看肛周附近有无爬出的雌虫也可确诊, 一般在入睡1~3小时后进行.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microfilaria)。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幼虫在某些吸血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寄生在人体的丝虫已知有8种,即: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Cobbold,1877)](班氏丝虫)、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Brug,1927)](马来丝虫)、帝汶布鲁线虫[Brugia tinori (Partono et al,1977)](帝汶丝虫)、旋盘尾丝虫[Onchocerca volvulus(Leukart,1893)](盘尾丝虫)、罗阿罗阿丝虫[Loa loa(Cobbold,1864)](罗阿丝虫)、链尾唇棘线虫[Dipetalonema streptocerca(Macfie & Corson,1922](链尾丝虫)、常现唇棘线虫[Dipetalonema perstans(Manson,1891)](常现丝虫)、和奥氏曼森线虫[Mansonella ozzardi(Manson,1892)](奥氏丝虫)。
是不一样的。
Ⅲ 蛲虫杀不完怎么办
蛲虫俗称“线虫”,成虫形体细小如棉线头,呈乳白色,雌雄异体,雌虫体长8mm-13mm,雄虫体长3mm-5mm,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肠内的寄生虫。成虫一般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回肠及直肠下段。雌虫常在夜间由肛门爬出,在肛门周围的皮肤上产卵,产卵后的雌虫大多数死亡,有少数可爬回肛门或进入阴道、尿道、膀胱等处,引起异位损害。虫卵在舒适的温度、湿度情况下,经过约6小时的发育即成为感染性卵,虫卵可经手、衣裤、被褥或玩具、食物吞食或随空气吸入等方式传播,形成自身感染。蛲虫主要经肛门-手-口途径传播。各种人群对蛲虫普遍易感,但以儿童多见,在托儿所、幼儿园及中小学校等人群密集、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易发生蛲虫感染。据2001年-2004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资料显示,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10.28%[1]。
感染蛲虫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人体蛲虫感染可因感染程度以及机体状态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大多数蛲虫感染无症状。蛲虫病常见症状是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尤以夜间为甚,皮肤抓破后可造成破损、充血、皮疹、湿疹,甚至诱发细菌感染。多伴有磨牙、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腹痛、烦躁不安、睡眠不宁、尿频、遗尿等症状。赵亚娥等(2001年)报导蛲虫中低度感染虽然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反复重度感染1年以上就会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滞后[2]。 偶有患儿因蛲虫刺激出现继发性遗尿症[3]。蛲虫病除上述症状外,因蛲虫异位寄生可形成以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病变,造成严重损害。
怀疑感染蛲虫病时,可在儿童入睡1-2小时后,观察肛门是否有白色的小虫,因蛲虫未必每晚都出来排卵,若阴性需要连续观察3-5天。还可通过胶带纸肛拭法镜检虫卵,在早晨排便前用透明胶纸粘拭肛门周围的皮肤,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虫体或虫卵。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现虫卵、成虫或幼虫,即可确诊患有蛲虫病[1]。
患了蛲虫病,用什么药物治疗?
驱除蛲虫的药物主要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双羟萘酸噻嘧啶、伊维菌素和磷酸哌嗪等。
阿苯达唑,商品名史克肠虫清,可阻断虫体对多种营养和葡萄糖的摄取,导致虫体糖原耗竭,致使寄生虫无法生存和繁殖。2周岁以下儿童禁用,2-12周岁儿童,口服,一次200mg,顿服。服药前不需要空腹或清肠,可嚼服、吞服或研碎后与食物同服。因蛲虫病易自身重复感染,故在治疗2周后应重复治疗一次。
甲苯咪唑,商品名安乐士,通过与寄生虫肠细胞微管蛋白特异性结合而干扰其细胞微管形成。可使寄生虫肠道超微结构退化,从而破坏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及消化功能,最终导致寄生虫死亡。1周岁以下谨慎使用,1周岁以上儿童,口服,一次100mg,此病易自身重复感染 ,最好在用药2周, 后4周后分别重复用药1次。应避免与甲硝唑一起使用。服用时不需要整片吞服,可嚼碎后吞服。
双羟萘酸噻嘧啶,是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剂,具有明显的烟碱样活性,也能抑制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堆积导致虫体痉挛性麻痹作用而排出体外。1岁以下儿童禁用。口服,每日5-10mg/kg,连服7天。局部给药,先挤出少许软膏涂于肛门周围,再轻插入肛内挤出1-1.5g即可,连用7日。用药两周不愈者应换用其他药。
伊维菌素对蛲虫具有疗效,但应用本药时大多数不是用来治疗蛲虫病,14岁以下儿童单次口服6mg(体重低于15kg的儿童应慎用),14岁以上者单次口服12mg(相当于0.2mg/kg)。
磷酸哌嗪对蛲虫亦有驱虫作用,但疗效较差且毒性更强,不再用于治疗蛲虫病。
此外,使君子、大黄、百部、花椒等中药可疗蛲虫病,中成药治疗蛲虫病也有化虫丸、驱虫消食片、蛲虫栓、肥儿疳积颗粒等。
预防与教育
由于蛲虫极易相互感染,尤其在儿童集体生活场所,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导致蛲虫病易治难防。因此在应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教育儿童养成不吮吸手指、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定期清洗被褥和玩具,切断传播途径。患儿的衣物应用开水烫洗,每天温开水清洗患儿肛门,穿着满档裤,防止儿童挠抓肛门。若家庭成员患有蛲虫病,则整个家庭成员应同时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