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马诗其一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马诗其一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马诗》其一,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以骏马自比,借马喻人,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感。
这首诗开头一个“龙”字,写此马非比寻常,又有背脊连钱图案之奇特外观,银蹄踏烟之矫健体格,定是良马。可纵是良马,无人赏识,织得锦韂,铸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而已。诗以龙脊银蹄的骏马自比,慨叹纵有千里马但却没有识千里马的伯乐,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与愤懑之情。
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共有二十三首,这组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
⑵ 马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和比兴的写作手法
《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金络脑,一种贵重的鞍具.表现了马受到重用,也表现了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忧愤。
⑶ 李贺的《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马诗》通过咏马来表达自己的空有满腔热血和抱负,却得不到赏识,踌躇满志,盼望能够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情感。
在表达方法上有比体或寓言体特点,借物抒怀,婉曲耐味。
诗歌句解写作特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边塞战场的景色。“大漠”“燕山”,一下就把人带到了寂寥、冷峻的边疆之地。“沙如雪”既从视觉上写出了沙漠在月下的颜色,又从触觉上写出了夜间寒冷的感觉。“月似钩”表面上是形容月亮弯弯的形状,但“钩”也是古时的一种弯刀,在“大漠”“燕山”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月似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器和疆场征战的场景。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的后两句抒情。开头以“何当”两字作设问,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令人感慨扼腕。“金络脑”指的是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表示非常贵重的鞍具,象征着马受到主人的重视,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儿一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诗歌整体写作特色:
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诗的前两句写景,描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象;后两句抒情,诗人自比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⑷ 李贺的《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马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在表达方法上有比体或寓言体特点,借物抒怀,婉曲耐味。
⑸ 马诗第四首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马诗第四首作者借“马”喻人,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解析:
马诗其四 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这匹马瘦骨嶙嶙,说明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东西。以虚写虚,而又要化虚为实,的确很不容易,而诗人只用了短短五个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可贵的是,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诗人怀才不遇,景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他写马,不过是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