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学中医有什么快速学习的窍门
自学中医,还真没有什么快速学习的窍门。
中医主要流派有几大流派,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可以选择一个流派,下功夫主攻。
伤寒派因张仲景的《伤寒论》着作而闻名于世。伤寒派是问世最早的中医流派。伤寒派以六经辨证为特点,其有具体的药证辨证和方证辨证以及体质辨证例子。张仲景的伤寒论对于中医的发展兴旺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许多历史上的名医都承认他们得益于对伤寒论的研究。可以说不懂伤寒论,难以成名医。
二、脾胃派
健胃派也叫补土派。由李东恒创立《脾胃论》学说,认为脾胃是水谷气血之海,后天之本,虚则百病丛生。主张疾病由补脾胃着手,辩证论治。
三、滋阴派
滋阴派治疗以滋阴为主。滋阴派腔调保护阴气的必要性,以“滋阴降火”为治病原则。创始人朱丹溪的医学成就,主要是“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倡导滋阴学说及《局方发挥》一书,对疑难杂症有气、血、痰、郁等辨证方法。其他,如恶寒非寒、恶热非热之论,养老、慈幼、茹淡、节饮食、节情欲等论,大都从养阴出发,均对后世有影响。
四、寒凉派
本派为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刘完素(刘河间) 首创。以研究五运六气为主。他发挥《内经》理论,提倡火热论,并重视针灸治法,临床施治重视井穴、原穴,以火热论思想指导针灸临床,形成了以清热泻火为基点的针灸学术思想,对金元以后的医家影响很大。他还提倡伤寒火热病机理论,主寒凉攻邪,善用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方治疗。
五、温补派
指由张景岳、薛己主导的温补阴阳的“温补学说”。该学说提出“阴常不足,阳本无余”的着名论点。认为人的生气以阳为主,难得而易失的为阳,既失而难复的也是为阳。他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攻邪必先扶正,反对轻率地使用寒凉药和攻伐方药,而以温补为宗。
六、温病学派
该学派以叶天士为代表。用药多以寒凉轻灵为特点。崇尚阴柔,恣用寒凉,治病喜补而怕攻下,喜轻避重,讲究平和。该派对现代中医的影响极深。
七、火神派
该派脱胎于伤寒派,但主张补阳为先。所以该流派也叫作温阳派和扶阳派。代表人物是郑钦安。后人有吴佩衡,祝味菊,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等。现在山西的李可老先生也属于这一派。该派辨证特重阴和阳。用药特点是用大量的附子,干姜,肉桂,麻黄等等。
八、学院派
所谓学院派是指那些按照中医教材所学的中医知识行医的医生。这个派没有领头人,对中医理论发展上的贡献,没有扎扎实实让人能服气的临床疗效,没有死心踏地的弟子辈不断传承其精神衣钵。
小编需要给你提醒的是:
随着科学认知的提高和普及,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理论几千年不变,在阴阳五行理论《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个流派,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尤其在与科学认知的矛盾与冲突上,有很多重大不同。这个在学习中需要格外注意。
独立思考、逻辑思维在学习中医中格外重要,但也格外致命。你选择自学中医这条路,必然是一条很艰难的荆棘之路,会走的非常辛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感兴趣,才能把这条路走得更远更长!
⑵ 如何能学好中医专业
第一单元:中基50;中药50;西内40;法规10
第二单元:中诊50;方剂50;西诊40;伦理10
第三单元:中内90;针灸60
第四单元:中外40;中妇40;中儿40;传染病30
我是五色土聊 历史 ,我来回答:
要想学好中医,要具备以下条件:
其一,你要有很高的悟性,敦敏持重,是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人。
其二,你是中医世家的后人,或者是有这种学习的环境,耳濡目染。
其三,要有德行,有仁者之心,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既常言说的医者父母心。
其四,你要有谦虚卑下之心,拜有缘的高人为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其五,你发自内心的喜爱中医,你觉得为患者解除病痛,会为你的内心带来极大的满足。
其六,你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文学功底扎实,博览群书。
你如果具备了以上条件,就有了学习中医的基础。
清代名医黄元御,不是医学世家,他通过自学和拜名师,终成一代宗师,他是干隆皇帝的御医,曾着有《黄元御着作13种》、《四圣心源》、《道德悬解》、《周易悬象》等,干隆爷曾亲书” 妙悟岐黄 ”来褒奖他的学识,用” 仁德药济 ”概括了他一生的人品,它的外文名字叫” 黄药师 ”,跟金庸笔下的黄药师,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也许金庸老先生也很欣赏黄元御吧!!!
你好,我是中医二羊。作为一位中医专业出生的临床中医生,我来分享一点我的经历。
第一点:学好中医专业未必意味着学好中医一个中医药大学里面的中医专业,我们都知道课程有中医基础,西医基础,还有英语等等其他的课程。
中医专业学的好的同学往往各个科都学得很好,所以他们的考试成绩都非常的漂亮,甚至很多拿奖学金等等。
根据我的经历,我发现在学校的时候,中医专业学的好的大多都是女生,毕竟女生背书背知识的能力比男生要强,并且容易下苦功夫。
但是下了临床就不一样了,能很比较喜欢中医的女生真的很少,这我想也是,估计为什么 历史 上还是少有中医大家是女性的。
我并没有任何歧视女性女生的意思,但是总体来看我身边的人喜欢中医,并且用好中医的女性相对于男性要少。
学好中医专业各门课程考的很好,但并不意味着中医学的很好,中医学得很好,也并不意味着中医学的很好。
第二点,中医知识学得很好,并不意味着中医临床很好。我们都知道,学习中医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还有药物,方剂等等,这些基础知识也是必备的,但是这些知识学的好的同时也有一个弊端。
一旦下了临床就会发现中医临床是非常的灵活和需要变通的,书本上教的一些知识,这个时候有的反而成了死的东西。反而成了条条框框。
第三点,中医临床在课外,我想想要学好这门专业的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或者是背好书,考好试。
上学时候我不是一个乖乖的学生,看的课外书比较杂,或者是中医课外书比较多一点。下临床了,我反而觉得我以前看的课外书对我帮助比较大。
最后,学好中医真的是要花很多的功夫和时间,那我现在下临床也发现上学的时候背过的方歌,歌诀,熟读过的经典条文,对我非常的有用。
我们的后面的一些中医学子,或者是师弟师妹们在基础这方面多下功夫。当然中医一辈子都学不完,书看不完,后面的路还很长。确定自己是真的喜欢中医就下定决心学吧,
如果不喜欢没兴趣,可以趁早改学别的。
我是中医二,中医于我而言是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态度。
一、最重要的是需求和兴趣。自身或家人体弱生病久治不愈需要中医,见证过中医治疗效果产生兴趣。只有有需求和兴趣,才能自愿投入大量精力去学习。
二、医学院的中医专业,学习内容多,要侧重基础知识的记忆,经络穴位,方剂中药,经典条文。为以后临床打基础也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做准备。
三、树立长远目标。学好中医困难很多,知识书籍汗牛充栋,自身认识、悟性局限性,外界干扰质疑诱惑。只有确立终身学中医,才能不被眼前的短期的问题干扰。
四、独立思考。现在是学好中医最容易的时代。旧时“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现在网上各种中医大师的真知灼见都能查阅学习。只要你想,你坚持,没有什么能阻挡你。
五、尽快入门。中医是为治病救人的,临床效果差是没入门。早入门才能有机会登堂入室。
这个问题好难回答啊!
先问两个问题
1、要说学“好”,好的标准是啥,跟谁比?
与扁鹊、华佗比,还是跟 张仲景、 李时珍、皇普谧比,还是以施今墨、张锡纯为标准,还是以当今的中医博士毕业为标准?还是以研究出一个治疗某种病症的特效通用方为标准?比如治疗某种罕见病。我是能治疗普通型白发了,能让黑发人种的人终生不长普通型白发。
2、你是上中医专业本科学习,还是业余学习?
下面发表我的观点
1、先说最简单的:业余自学。在当今的医疗法律制度下,没有执业医师资格,就不能行医;在当今医患矛盾白热化的 社会 ,动不动就讹诈你几万,甚至上百万,你即使通过自学,已经对古医书的内容字斟句酌、倒背如流、融会贯通、学富五车,敢给谁看病,先扣一个非法行医的帽子,啥都完了。你学了,只能给自己用,给家里人用,而中医学是经验医学,没有大量的临床实践,想妙手回春,手到病除,只能是做梦!现在刚刚开始试行的中医“确有专长”操作,也只能局限于某一方面,那样的话,人群小,经验就会少,要想经验丰富是不可能的。
病症是从瞎治开始的,没有大量的病人作为实践的基础,有再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没有用,再说了,医学的理论多数是瞎编的,不通过临床实践,根本不容易理解。还有,名医没有寿命太短的,太短了就没有那么多的经验,就不会成为一代名医。多数人都不服我说的:医学理论是瞎编的。纵观所有的中医书籍,没有合着,都是独着,因为合着必然要吵起来。当代的中医教科书是学西医的人士编的。所以写到“消渴”章节时,里面既有“消渴”,又有“消渴症”,又有“消渴病”,还有“上中下三消、肾消”又有“糖尿病”,一塌糊涂。
医学复杂万千,医学博大精深,没有名人指点,很难深悟其理。就连那些字都很难搞清楚,再加上本来写的就不清楚。《黄帝内经》里的许多生僻字(所有的生僻字可以到我的qq空间的日志里去找),连字典里都很难查到。查到了又有许多解释错了。当今最权威的《汉语大字典》中的许多关于医学方面的“ 字 ”的解释出现错误。我已经给其纠正了20多处,故此编委会赠送我一套《汉语大字典》。到现在已经发现了100多处。全部寄到编委会了,待其再版时进行修改。
( 红色的版本是赠送给我的 )
2、再说比较难的:
通过学校学习,首先要高考成绩优秀,记忆力好,在校期间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优异,不断进取,研究生,博士生,拿到毕业证,但是这时只能算学到了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如同马谡一样,只善于:纸上谈兵。治病的经验要来源于实践,而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才不是盲目的实践。但是问题是,中医理论大部分都错着呢,怎么能学完了就技艺超群呢?因为不论中医与西医的医学理论,都是从瞎编开始的,而且多数都错了,所以教科书在不断地被修改。因为中医没有长足的进步,就没有大刀阔斧的修改。我正在从事这方面的努力,而且经过这样的努力后,学完了就会诊治病症。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大部分是脱节的。看看我以“风”字为首,把与风有关的中医和西医方面的知识串通起来的效果图。通过造出新名词,准确表达事物,在中西医间架起了一座立交桥,这样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就融合在一起了。
将来的医生必须中西医都会,因为中医 与西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取长补短,才能在治疗病症时得心应手。
3、最后说最难的。
以“神医”为标准。因为人体是整体,奥秘无穷,是与自然界和整个宇宙密不可分的,而(语言)文字是非常笨拙的,不能用现有的文字表述明白,而且永远也表述不明白,只能是个大概,而且必须在共同认知的基础上才能明白。比如经络,没有一定内功的人,或没有内视能力的超能力的人,永远不可能清楚其中的奥秘,只能知道一点皮毛而已!
西医通过解剖,永远也解剖不出经络、穴位、精神、意识,等。离开整体和活体,非常多的功能是不存在的。所以西医不可能击垮中医,中医也不可能挤垮西医,西医的优势人所共知。只有中医与西医,包括其它医学完美结合才是正道。
怎么又是一个相似问题。
我给你指条路。让您找到路。
读经典 跟名师 上临床
跟明师,读经典,勤临床
医者仁术,学医先立德
?:如何能构学好中医专业?:那就是能构二字,有信心!感恩于 社会 !高雅丹薄的思想品征,晨救人类的人才,才能学好。如孙思邈,扁鹊,华佗,素素,朱丹溪,轩辕传奇的人物,太上,太乙,九银真经,张三峰经典,从文字出坎到当今盛行,没有信承,根本无力专业之谈论。学好中医:一,从自已适变人体,看古书有多辩能力,二,书中有取径,三,学艺仿师,得忽精华,师言曰:假传万倦书,真传一询活的原则。四,勤奋之劳,就会有好的收益!
⑶ 怎么学习中医有入门的方法吗
中医学习过程较长,应用相对简单,一般来说,学习中医首先是培养观察力,再次就是辨别力,否则就失去了诊断能力,再次就是自我验证能力培养,实质就是切脉,只有这样才能将“望闻问切”关联起来。当然阅读《神农本草》和《伤寒杂病论》,以及《黄帝内经》都是基础知识。
⑷ 想要当中医,我该如何才能学好中医专业
学会请教,学会流浪!学会买,学会背,学会“望闻问切”!买《柳洲医话》 《伤寒发微论》 《刘河间伤寒医鉴》 《察百舌辨症新法》 《跌打损伤方》……。背《本草纲目》、《千金翼方》、《脉经》《伤寒论》、《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素问》 ……。请教各大城市名医,探访各大中医翘楚,流浪山村夜林,尝试不同药材。
相关书籍
诸如《道德经》、《论语》、《易经》、《难经》、《金刚经》等,都可置于床头。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本《周易》定干坤,《黄帝内经》等
⑸ 如何学好中医
1,背,背是基本功,该背诵的东西一定背诵,比如方剂歌诀,药物功效等等。
2,跟师,理论是理论,实践归实践,有一定差距。所以,跟师很有必要哦,看看老师是如何望闻问切的。不明白的,一定不要装,一定开口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就是干这个的,甭跟他们客气。但是一定注意语气。老师们喜欢好问的学生。
3,自己的实践,要擅于思考,擅于动脑。擅于帮助身边的患者,试着给身边的患者开药。如果碰到一个疗效好的,你就出名了,自己的信息也会大增,如果没有,不要气馁,继续努力。
4,考试。考试就看书做题就好了,不用太多精力。
5,会忽悠。其实,忽悠并不是欺骗的意思,从心理学上讲,这叫心里疗法。跟药理实验的安慰剂对比试验,是一个道理。给患者一个希望,患者会给你一个惊喜。
⑹ 喜欢中医,如何自学
我家是中医世家,从小在父亲教导下学中医基础。记得父亲最先要我习的是背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学,阴阳五行,再后来被安排到中药饮片厂学药将近一年,再后来给父亲抄方,抓药.开始学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高愈明灵兰真传,聂伯策四时病案,聂伯策妇科辑要,再后来就边学习边看病了。学中医感觉首先要博学强记,多学医案,博采众长,有悟性很重要,天份很决定你走多高,毅力决定你走多远,但要知道,无论学成能不能行医并不是最重要,重要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它会让你和家人受益终生。
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在我国几千年的人类 社会 发展史上,对人们的身体 健康 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就是在今年取得抗疫重大胜利的过程中,中医也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你喜欢中医,想自学成才,也是方便多多。
首先,学好理论,打好基础。参加中医药大学的自学考试,系统学习掌握理论知识。
其次,利用网络,释疑解惑。现在可爱的网络上什么东西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答?多看,多听,多用,厚积薄发。
再次,学习先师经验,敢于自我实践。这点很重要,我身边有位学针灸的,除了四处拜师学习之外,经常在自己身上试针,有时候多达二三百针,这需要多大的献身精神。现在人家完全能够根据不同的病配不同针,效果非常显着。
有志者事竟成,希望喜欢中医的人越来越多,希望我们的国粹中医更加发扬壮大,希望中医给广大人民的身体 健康 带来更多的好处和方便。
自学只能解决初学入门,打好一定的基础,真正要做一个好中医,除了自学,最好找名中医,口传心授,有条件多去民间寻访一些偏方,博采众家。此外蒙药,苗药也有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
学习中医,最忌半瓶醋,学点皮毛,就自以为是,既害了病人,又坏了中医的名声,所以,要学好学精,这是人命关天的行业。当然,学习一些中医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自学也就够了。
我也是自学的中医,已经七年,不是高手,但能治个头痛感冒,顶巧治个不孕不育什么的。我学中医从理,法,方,药入手。先学理,明白中医是干什么的,基础是什么,从阴阳,五行,四季,天地人入手。次学治法。次学方。推荐河南中医大学王付老师教的方剂学。后学药。成都中医大学张庭模老师药剂学。要看内经,伤寒,金匮等传统明着。不能急,每天看一点。日久能成,要临床,从亲朋好友治起,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借网友的推荐,与你一起分享。
入门课程有《中医医史学》(了解中医 历史 ), 《中医各家学说》,《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然后,必须掌握的是《医古文》,《内经选读》,《伤寒学》,《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药的方面要掌握:《中药学》《方剂学》这是基本够一个普通中医的水平了。如果还有精力,可以继续学习的是《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伤科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急诊学》如果仍然有精力:《正常人体解剖学》,《针灸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科》,《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
我再补充一些:《周易》、《皇帝内经》、《医学传心录》《本草纲目》等。
喜欢可以,想自学这个真要好好思量,毕竟这是个系统而专业严谨的医学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中医就有学好中医的潜力。但仅仅是喜欢还不够,还需要遵循学中医的规律:读经典、跟明师、做临床。先读四小经典《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再看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有了这些基础,我们才能进一步自学或跟明师,最好在尝试做临床。这样才能够学好中医成为一代大家!
走进爱中医群,这是一个免费学习古中医的平台,有专家教授定时授课,有问题群里咨询,现场解答,零基础开始,保健 养生 从我做起,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家人,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后天多爱自己,让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懂得 健康 养生 的,我们的家庭才是幸福安康的。
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因为我的母亲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这么多年都在用中药调理,所以对中医产生啦性趣,也对中药多少有点了解。
感觉个人学习中医还是要找个老师的和多看书的。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等。有时书上内容有许多是看不懂的,我相信这一点是许多自学中医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现在我们就要靠网络查找或者请教中医的业内朋友,而且学习中医必须要结合分析病例,在分析病例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更深刻地理解所读的经典。
自学基本上学不了,没人引导很多东西根本不知道其中的深意,我建议看课程,超星就有很多视频,都是免费的
⑺ 要怎样才能学好中医
自学中医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就是跟个好中医边学习理论边跟着实践,不然你把书读的滚瓜烂熟也没有用的,中医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比较有兴趣比较好理解接受的,学习的更快
中医院校而言,一般是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然后中医诊断学,接着中药、方剂。不过就自学而言,我建议首先肯定是要看中医基础理论的,不然很难理解中医,然后多背,《黄帝内经》是必看必背的,太深的书先不要看,把基础打好在去看,不然就像学长说的看也是白看,因为根本看不懂。师传的一般都是先背书,几大经典着作都背了再上临床跟着学
如果是自学,我交你一套我们大学时期的教学方法吧,
首先你要买一套教材,我把基本的教材列出来,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这只是基本的,我自己的学习经验,整理一下希望能帮助你,我觉得对于自学比较容易入门。比较快的能认识中医学的理论以及思路。
第一门课程你需要学习中医基础学,这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必修的,会有很多看不明白,没关系,一直看到第五章节你就会比较容易接受中医的理论了,中医的学科是抽象的,第二门课程你要学习中药学,没什么诀窍,死记硬背,当然条件允许最好能卖点带图像的中药书籍来加深印象,第三门课程,方剂学,没什么诀窍,死记硬背,书里面附有方歌,最好能把常用的方子记下来,比如麻黄汤,桂枝汤,六味地黄汤,四物汤,八珍汤等,大概有几百个方子,把重点的方子记下。这三门课程归纳为理论课程,就好比打仗你现在已经掌握如何用枪了,下一步应该学习如何射击,如何打中把心。第四门课程,中医诊断学,这课程很重要,是理论步入实践的桥梁,把中医诊断学学会,后面的课程如鱼得水,中医诊断学主要讲的是如何分析疾病,如何诊断疾病。第五门课程,中医内科学,必修的,中医内科学属于实践课程,里面讲解很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还有其他的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外科,中医骨科,都属于实践的课程。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来学习,比如想学习治疗儿科的疾病,就多专研。医院也不是每个医生样样都精通的,所以这时候你需要选择自己的想专研的课程,(正规院校内,外,妇,儿,是必修的,自学的就可以选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来学,太大量自己也消化不了)如果想往针灸推拿方面发展,在第四门课程的时候还需要同时学习经络学,学完经络学在学习针灸学,经络学是理论学科,针灸推拿学属于实践课程。学完这些,你以及是个中医的入门学生了,想治病厉害,救死扶伤,你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医学院校这时候是在医院学习一年或者两年,临床实践很重要,你最好能找个诊所之类的跟个老师学习一两年,就当是你的医院实习。
在学习中医最好能同时学西医的课程,(我们当时也学的)第一门解剖学,第二门生理学,第三门,病理学,第四门药理学,如果时间多,最好把生物化学也学了,这课程讲解DNA排列,维生素的作用,以及人体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以及自身合成还有需要饮食补充。人体需要多少热量,一天消耗多少,需要喝多少水,里面都有详细的分析。西医至少学这5门课程
⑻ 想要当中医,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学好中医专业
从古代为寻常百姓治病救人的中医、到现代的中医,中医已经发展2000多年了,如今传承到了我们这一辈人的手里。与前辈相比,我们所能做的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果我想要当中医,应该怎么做才能学好中医专业呢?
很多人认为只要通过高考,进入一个和中医有关的大学,那么他就是一个合格的中医人了,其实远远不够。因为我们国家对大学的中医教育还停留在应试的阶段,对于一些古代的医学史,先秦古籍国家是不够重视的。所以医学生可以自己去阅读一些古代的书籍,阅读之前的中医人文理念,还有他们对中医理论的研究成果,体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⑼ 如何学中医
中医经典着作
各类古籍
中、西医教材
建议到高等院校进行系统学习。毕竟医者,性命所托,开不得半点玩笑,有机会、有条件还是建议到高等院校进行系统的学习,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都是比较不错的院校。而且现在师承并不能考取职业医师资格证,如果把中医当作兴趣爱好可以自学,作为职业,未必到正规院校进行系统学习。系统的学习,让自己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临床操作,这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品读中医经典。现在很多中医院校每个学期都会有中医经典等级考试,考研面试也会涉及中医经典知识,可见中医经典对学习中医的重要意义。品读中医经典不单单是熟读、背诵,更要去理解、运用,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每一次品读经典都会有新的体会,像一场崭新的旅行让人欢欣雀跃。比如:《伤寒论》中:“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一读觉得这条文是如此的简单,见热利有里急后重者,照方用白头翁汤就可以了。再一次品读的时候,一想何为热利,此处的寒热当如何辨?辨证要点有哪些?之后再读又会想,白头翁汤各个药的配伍特点?以方测证又该如何?之后学《金匮要略》的时候再次学到白头翁汤,又会想白头翁除了治热利还能治什么?哪些情况下可用?应当如何加减?就这样,一句简单的条文,可以引申出无限多的内容,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了。
品读各类古籍。不仅要品读中医古籍,也要品读各类古籍,把自己放到整个古代中医的大环境中去,去理解他们那时候的行文习惯,会更加懂为何有些矛盾的地方叫偏义复词,为何每次会有中与不中,更理解中病即止的含义。最开始学中国古代哲学、医古文的时候大家不懂为什么要学这些,后面学中医经典条文的时候,发现一些同学理解能力明显更强,大家的差距就逐渐拉开了。也可以看看周易,了解一下64卦,去感受那时候的学术氛围,尽量去理解他们的思维。先累积一些暂时看起来没有大用处的知识,慢慢的量变的累积就会引起质的飞跃。
看中医类书籍、医案医话。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后,就可以开始看一些中医类的医案,把理论的东西慢慢开始运用起来,多学习、借鉴前人的方法、经验。推荐看看《干祖望医话》,通俗易懂,是中医低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籍之一。有时间也可以看看《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一定基础的同学看这本书会更好。还有清朝·陈修园老先生的很多书都值得细细品读,他的《医学三字经》称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读起来琅琅上口,是中医入门书籍之一。
学习西医类课程。中医专业都会学习西医课程,很多同学不理解,学习的过程中有很严重的抵触情绪,直到上临床后才追悔莫及。学习西医知识,一来是现在医院西医岗位居多,到临床上不一定能分到中医岗位,就必须要求大家有西医的基础知识;二来是西医和中医的思维理念虽然不同,但并不代表两者完全水火不容,学习西医并不会对我们中医的学习造成影响,一个病人来的时候要做的是尽量医治,不必拘泥于形式。该做的检查,绝不能含糊,时刻记住,治病救人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多实践。中医院校的学生每年暑假都会去医院见习、实习,中医本身就是经验的累积,学得再好也不过是记住前辈们的经验,若是不能为自己所用,那也是竹篮打水。只有多上临床,多动手、多听、多看,才能将临床与实践完美结合。
跟名师。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跟名师学习,很多时候能事半功倍,时常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甚至有时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然而大多数人没有名师这样的资源,最好的捷径就是考研,选择一些厉害、有名气的导师,跟着他们学习。
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保持对中医的执念与虔诚。现在医患关系日渐尖锐,越来越多的伤医事件;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动不动招的就是博士,要科研论文,要这要拿,待遇却没有相应的提高;人们对医生的不理解,他们觉得花了钱病就应该得治好,就像花了钱就该买到东西一样,你的落魄他们一点也不同情,一旦你的生活水平好转,他们就觉得医生坑他们,所以医生这么赚钱。这样一些社会现状让无数医生寒心,越来越多的医生、医学生转行。但是无论如何,保持我们的初心,就像老师时常告诫我们,学医与金钱无关,如果能接受这点就继续坚持下去,如果不能接受那么就跳出这个坑,早作打算。我出生于中医世家,多多少少对中医有些执念,中医属于我过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在我们这代人中陨落,我们不仅要传承它,还要将它发扬光大。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研究、接受针灸,也肯定了其疗效,甚至有些国家针灸的发展比我们还快。由此可见,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中医、中药、接受我们的阴阳五行理论。我们应当怀着虔诚的心,站好我们的这班岗,为中医的发展贡献一份我们的力量!
码字很不容易,对中医的执念也很不容易,若不喜欢,也请至少不要诋毁它^_^
⑽ 想要自学中医,请问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吗
想要自学中医,我们学习的东西是非常多的,其实小编是不太建议大家去自学,一些医学方面,因为我们都知道,医学方面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如果稍微没有注意,抓错了一味药可能就会导致药效变得不一样,那么也很有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发生。如果大家想要自学中医的话,也是建议大家最好是找到一切相关中医的书籍进行背诵,我们一定要把书籍上面的内容都给记到自己的脑海当中,而且大家也是可以去找一个师傅,让师傅来教自己。
如果是自学中医的话,小编就建议大家最好是不要随意的给别人做针灸,也不要随意的去给别人正骨。因为针灸扎错了一个穴位,可能就会导致他人失去生命,因此小编也是建议大家选择最简单,最基础的抓药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