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人读书方法有哪些
古人读书有如下方法:
读书有很多种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今日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么读书的,并从中借鉴一些好的读书方法。
董遇:“三余”读书法。
他说:“虽书卷浩繁,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的确,这样日积月累,一部部书籍就被他背熟了。这种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
南宋人陈善着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
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入书出书”读书法,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既要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
郑板桥:“求精求当”读书法。
张溥:“七焚”读书法。
㈡ 古代的读书法有哪些
领略几种读书方法
——领略几种读书方法
介绍几位古人从不同的角度就勤读书、会读书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观其大略”读书法
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石广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读书学习“务于精熟”。曾经“走马荐诸葛”的徐庶则折节学问,“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目的为求得“义理精熟”。
而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是“独观其大略”。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
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他对好友们说:“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
后来事实证明,读书务求“精熟”的石广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确只做到刺史、郡守,而读书务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则成为一代贤相。
“会意”读书法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无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八面受敌”读书法
宋朝着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
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入书出书”读书法
南宋人陈善着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文学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 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既要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
“精当”读书法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
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
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意“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计字日诵”读书法
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的确,这样日积月累,一部部的书籍就被他背熟了。这种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在欧阳修的亲身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余”和“三上”读书法
汉代的着名学者董遇很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哪“三余”呢?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抓住这三种空余时间用来读书,肯定会有收效。
当然,董遇所处的汉代,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节奏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相比之下,欧阳修提出的“三上”读书更易于为我们借鉴。所谓“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对于现代人,也许“三上”可改为车上、枕上、厕上。实际上,“三上”读书是告诉我们一种珍惜光阴、见缝插针、忙里偷闲的读书方法,从而达到一种日积月累的效果。
“七焚”读书法
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
张溥借此苦读成名,给自己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
“三读”读书法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很会读书,也很讲究读书方法。他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
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在每次复习时,他面前放一本书,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他边听边默记。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马上查书,立即纠正,再复读几遍。
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这种学习时既动口,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读书效率。
㈢ 古人是如何读书的
古人读书的几种方法:
1.
“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要博学慎思,学思结合,不懂就问;
2.
“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方法,也就是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来学习;
3.
“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4.
''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5.
''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㈣ 古代人读书方法有哪些
古代人读书方法有:诵、录、校、疑、入味、“大其心”而“使自得”。
一、诵
“诵”字的原意即大声背诵。宋朝着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黄庭坚五岁时,已经能够背诵五经。有一天,他问老师说:“从来都称六经,为什么只读五种?”老师回答:“《春秋》不足读也。”这在当时人中是很流行的一种看法,最典型地反映在王安石把《春秋》称作“断烂朝报”的评语中。可是黄庭坚说:“是何言也。既曰经矣,何得不读?”据说他于是“十日成诵,无一字或遗”。
二、录
“录”就是抄书。书籍难得,靠抄书保存文本,这与记诵类似。
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题为《送东阳马生序》。在那篇文章里,他回忆自己幼年的经历说:“余幼时即嗜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为什么说“不敢稍逾约”?当时人有“三痴”的说法,其中之一便是“借书与人曰痴”。意思是借书不还的事太多,所以书不可以轻易借予人。正因为如此,宋濂不敢逾约,否则再借就难了。
三、校
“校”即校勘。在印刷术投入使用前,古书都曾经历过以记诵文本和抄本形式流传的阶段,记诵或抄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差错,致使同一典籍的文本在辗转流传之中变得差异极大。
这种情况即使在印刷书籍出现之后仍大量存在。一是印刷本所依据的底本原有差异,二是刻板印刷过程中又可能出现新的错误。所以古人读书,在诵、录之前,第一步是先作文字上的校对,以便尽可能地保持文本的准确性。
四、疑
“疑”是指一种积极追问的精神。元朝的大教育家许衡,就最喜欢善于“疑”的学生。他的传记有曰:“诸生或有疑问,则为之喜见颜面。因语之曰:‘书中无疑,能以为有疑;有疑,能使之无疑。学斯有得矣’。”不过,这个意思并非他自己的发明,比他早一点的朱熹已经说过类似的话了。
五、入味
所谓“入味”,是我从古人的以下这些话中间概括出来的一个说法:“读书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朱熹);“弄书册而游息时,书味犹在胸中”(黄庭坚);“睡余书味在胸中”(陆游)。
六、“大其心”而“使自得”
“大其心”而“使自得”,是说读书“当玩味大意,就自己分上实着体验……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朱熹)。或者如程颐所说:“读书当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
㈤ 古人总结了哪些读书方法 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有什么呢
1、董遇:“三余”读书法。汉代的着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
2、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很着名的一种读书方法。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
3、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的。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约5万多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4、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南宋人陈善着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5、张溥:“七焚”读书法。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
㈥ 名人的读书方法有哪些
一、诸葛亮的“观其大略”读书法
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其他三人
读书学习“务于精熟”。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
概,撷取精华。
二、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三、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里,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他说:“书富如入海,百货
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为书籍
丰富地如同在海洋中遨游。人的精力,不能够全部收取看尽。只要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书就行。
四、郑板桥的“精当”读书法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
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五、钱钟书的笔记读书法
钱钟书先生渊博、古文功底之深厚、着述中引用之广博。常人所不知的是,钱钟书的博学,不仅与
他的天才有关,更与他的勤奋有关。据钱钟书夫人杨绛回忆,钱钟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
书馆读书时养成的,历时十余年的时间。
(6)你还知道古人谈过哪些读书的方法扩展阅读:
阅读方法是理解读物内容,从中接受信息所采用的手段或途径。有不同类别和层次。
1.综合类,有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
2. 分项类,有解词、释句法,文章结构分析法,文章中心思想归纳法等;
3. 与思维方法结合,有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和演绎阅读法等;
4. 阅读笔记方法,有划重点、写标题,编写读书提纲,写读后感及读书心得等方法;
5.按文体阅读,有散文阅读法、小说阅读法、诗歌阅读法、剧本阅读法、科技文阅读法等。
㈦ 分享几种古人的“读书法”
1诸葛亮
说起诸葛亮,无人不称赞其有大智慧,他的军事才能更是首屈一指。毋庸置疑,诸葛亮才华满腹、智谋无双。
诸葛亮的读书法“观其大略”,既不是精读,也不是泛读,而是一种略读;诸葛亮的读书法并非是对书籍的泛泛浏览、走马观花,而是分清主次轻重、求其精意、得其要义,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掌握住了“观其大略”读书法。
“观其大略”读书法也影响了一批名人大家。晋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唐代李白对这种读书方法极为赞赏,他在《送孟赞府兄还都序》中说:“孔明披书,每观于大意”。
2 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北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读书法:称“八面受敌法”,也就是说,多读几遍,每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
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意思就是好书可以多看几次,第一遍不需要全部看懂,可以每遍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
3 ·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无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求甚解”方法就是,不穿凿附会、不拘泥于文字词句,不死钻牛角尖。好处,它使读者不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从而摆脱过多的微观约束,宏观地高瞻远瞩地往前走。“不求甚解”的读书法,为古今不少名人所提倡,自然是有它一番道理的。
4· 欧阳修:“记字日诵”读书法
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计划每天读记多少。
《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他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日积月累,的确。
5· 孔子:“思丶问丶习”读书法
孔子主张读书时要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最后,也要经常巩固复习才能将知识深入掌握,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很喜欢苏轼的观点,好书多读几遍,毕竟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诸葛亮读书法,不是一般人能学的,专门了解过他的读法,一本书只看重点,一目十行。还真是奇才不是盖的。其他的读书法也可以采用。
以上几种古人的读书法,你们比较喜欢哪种呢?
㈧ 古人读书的方法
古人读书的方法有:“思问习”读书法、“假物”读书法、“精至”读书法等。
1、“思问习”读书法
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即重视思考,不懂就问,提倡经常巩固复习。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不懂就问。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假物”读书法
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3、“精至”读书法
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
1、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㈨ 古人谈读书的方法
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太多了,最着名的要数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还有苏东坡的三上读书法,马上,枕上,厕上,还有陶渊明的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等等等等
㈩ 古人读书,有哪些好的方法
古今名人的读书方法如下:
1、诸葛亮:观大略法。
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一起读书,但读书的风格和方法却各有千秋。徐、石、孟三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则“独观大略”。“务于精熟”,就是认真精读,力求理解透彻,并烂熟于心。
“独观大略”,就是说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与其他三人不同,独树一帜;他是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被枝蔓问题所纠缠。看得出来,诸葛亮无论是打仗还是读书,都胜人一筹。
2、陶渊明:不求甚解法。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文中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着,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
如果不论读什么书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
3、韩愈:提要钩玄法。
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在雄文《进学解》中曾说过一句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读书首先要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读书法。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须提出纲要,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即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读书若能做到提要钩玄,效果必定会好。因为“提其要”,能使自己对书中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清清楚楚,从而可以进一步了解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钩其玄”,便于把握重点,吃透精神实质,对某些重要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提高水平,将书中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
4、苏东坡:八面受敌法。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是很着名的一种读书方法。有个名叫王庠的人在应制举时,向苏东坡请教读书方法。苏东坡就给他写了封回信,信中说: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应有尽有。
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和明君贤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再想别的问题。又如,你想考虑史实古迹和经典文物,仍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以此类推。
这种“八面受敌”法读书,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是那些涉猎者们所无法攀比的。“八面受敌”受到后人推崇,因为它是一种高明的读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八个方面,然后各个击破,对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再得出结论,既深刻又全面!
苏东坡在谈到他读《汉书》的经验时说:“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是苏东坡运用“八面受敌”法读书的一个具体范例。
他读《汉书》要读许多遍,将《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
5、朱熹:循序渐进法。
“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
朱熹对此方法作了详尽的解释:以两本书而言,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本书而言,则“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他还要求:“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为什么要循序渐进呢?朱熹以生动的比喻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朱熹的这个主张说明,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只要做到循序而渐进地读书,就会收到“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的效果。《弟子规》中将这种方法概括为“此未终,彼勿起”。
读书法的具体操作
1、准备阶段
1)选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应是阅读学习的专家,熟知一般的学习技巧,或者是对指定书籍内容非常熟悉。
2)选定阅读书籍。
书籍选定是读书法的关键步骤。所选书籍应针对具体的培训对象、培训目标而定,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2、实施阶段
读书法应用职业教育中,一般分为短期阅读法和长期阅读法。
1)短期阅读法。
所谓短期阅读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让研习人员阅读部分资料,并让其马上提交心得报告(口头或书面)的一种教育方法。
该方法的特征为:
短期阅读法分为阅读和默读。如果资料内容相对生僻一些,可采用朗读法;如果资料内容浅显易懂,则应默读,加快阅读速度。指导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提示资料重点、难点,并对个别学员进行辅导。
2)长期阅读法。
所谓长期阅读法是指提前几个月将阅读资料发给研习人员,并明确训练目标,要求研习人员对书籍仔细学习、研究,最后集中一起讨论以检测学习效果,也可让研习人员上交心得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