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
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如下:
高锰酸钾制氧、过氧化氢(双氧水)、氯酸钾分解(一般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等。
氧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呼吸的氧转化为人体内可利用的氧,称为血氧。血液携带血氧向全身输入能源,血氧的输送量与心脏、大脑的工作状态密切相关。
心脏泵血能力越强,血氧的含量就越高;心脏冠状动脉的输血能力越强,血氧输送到心脑及全身的浓度就越高,人体重要器官的运行状态就越好。
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当加热到 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实验室制氧气
㈡ 实验室常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
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如下:
一、化学方法:
1、双氧水制取法
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锰:MnO2(催化剂)
化学反应方程式:2H202==MnO2===2H2O+021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水和氧气,所以常温下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能够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反应的进行。
优缺点:无需加热,可以控制实验反应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同时操作方便,节能节源,并且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第二种: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氧气。
4、电解水制成氧气
水:H2O
化学反应方程式:2H20==通电==2H21+O21
反应原理: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生产氢气和氧气。
二、物理方法:
液化分离法:压缩降温空气到液态,抄然后升温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使氩气先挥百发,剩下的为氧气。
㈢ 氧气的制取方法三种
实验室中有三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一、氯酸钾制取氧气。
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法)。氧气,化学式O₂,相对分子质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
相关信息:
氧气(oxygen)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O2,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