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尿的量减少
在生活当中,如果你发现自己和平时都喝了一样多的水,但是你的排尿次数却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比如以前喝1000ml的水,可以排尿2~3次,现在你喝了1000ml的水,最多也就排尿一次。而且在排尿的时候,明显的感觉排尿量减少了很多,那么这就有可能是肾的健康出现了问题,如果出现了排尿量减少,那么很有可能和肾衰竭有关。
4、排尿的时候,尿液里面有泡沫
当我们的肾脏功能出现衰竭之后,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蛋白尿。蛋白尿就是尿液当中有很多的泡沫,而这种泡沫很长时间都不会退去。如果在你排尿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你就一定要重视了。这就说明你的肾已经损伤的很严重了,一定要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这样才有可能控制住病情。
2. 肾衰竭症状如何根据种类判断
一、初期肾衰竭症状专家指出,此阶段,肾功能衰竭病人并没有比较明显的症状表现出来,其损伤的肾功能异常情况只能通过临床化验检查才可发现。因此,早期肾衰竭的患者往往不清楚自身的病情或对之不能加以重视,从而延误肾衰竭的最佳治疗时机。
二、轻到中度肾衰竭症状
病情发展为轻到重度的高血压肾衰竭患者,尽管血液中的人体代谢废物如尿素等增加,但在临床上可能仅仅是有较轻微的症状。在此阶段的患者,由于肾脏夜间不能像日常那样从尿液中吸收同样的水分而将其浓缩,因此,对此阶段的肾衰竭患者而言,多可出现夜间多尿的情况,导致总的尿量增加。
三、中晚期阶段肾衰竭症状
随着肾衰竭患者其病情的不断加重,到中晚期阶段,患者机体血液中的代谢废物越积越多,这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将影响到患者的肌肉、神经、消化道、脑部、皮肤等全身各大系统,从而引发肾衰竭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表现,如肌肉抽搐、肌肉无力、肌肉痉挛、手脚针刺样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口臭、贫血、体重下降、皮肤黄褐色、皮肤表面有白色粉末、全身瘙痒、惊厥,等等。此时,患者就恶化发展成了尿毒症,为后期治疗带来巨大难度和风险。
3. 怎么判断是否肾衰竭呢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肾衰竭,最直观最直接的指标就是血中肌酐的升高,达到707μmol/L,如果达到了这个值,很可能出现肾衰竭。具体是急性肾衰竭还是慢性肾衰竭,需要进行详细的询问病史,以及详细的血液、尿液、影像学检查来进行诊断。
如果没有慢性肾脏病病史,同时血中肌酐升高在三个月之内,而且通过化验,影像学检查提示没有任何慢性肾脏病的征象,就有可能是急性肾衰竭。经过积极的治疗以后,可能恢复正常。如果提示病史很长,超过三个月,而且血中的血红蛋白降低,影像学可以显示双侧肾脏出现明显的萎缩,证明就可能是慢性肾衰竭,需要积极的进行对症治疗,乃至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的治疗。
4. 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及时地发现自己患上了慢性肾衰竭呢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鉴别诊断方法包括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和B超。一般来说,这三种方法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肾损伤;慢性肾功能衰竭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主要区别于急性肾衰竭。通过询问病史和检测肌酐水平可判断为急性或慢性;慢性肾功能衰竭一般由CKD诊断,包括检查是否有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是否低于60ml/min,持续3个月以上;此外,应将急慢性鉴别与各种检查相结合,尤其是尿液和血液检查,并对患者自身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长期用药进行进一步检查。
糖尿病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信号。许多人都患有糖尿病,但他们的糖尿病患者对肾脏没有太多关注。然而,一些糖尿病患者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
5. 5项指标是衡量肾衰竭的风向标,让你看清肾功能,一目了然
慢性肾脏病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来的时候静悄悄,有些患者症状较轻如果没有及时地检查一段时间内不易发现。相对来说,肾衰竭的发生却不是如此沉默的,一般患者都会出现一些指标异常或并发症症状,提前释放出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的信号,有助于尽快落实调整好防治措施。
肾功能由好到坏,通常大家看得比较多的是血肌酐值,肌酐越高表明体内毒素水平升高, 肾脏代谢排毒能力下降,进而发生尿毒症的风险一步步升高。但其实肌酐值反应肾功能的损伤有限,重点是毒素水平蓄积方面,不能及时反应肾功能损伤引起的其他症状变化。
要预防肾衰竭,必须要系统地及时发现并应对多方面的症状及指标异常,以保护肾功能长久稳定。
除了血肌酐,还有这五项指标也是衡量肾衰竭的风向标,肾友需时刻警惕:
1、血红蛋白下降,贫血虎视眈眈
肾功能损伤后,造成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速度减缓,刺激骨髓造血减少,往往会引起多种血液流通异常的情况,血红蛋白下降是其一,进而诱发肾性贫血的情况。
一般肌酐超过200的患者,就要注意监测这项指标。贫血的发生虽然与肾功能损伤直接相关,但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加速病情恶化,同时还会引起免疫系统紊乱、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头晕头痛等各种并发症的到来,严重降低肾友们的生活质量。
纠正贫血,目前是两方面,一是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二是人为增加刺激脊髓造血所需要的“燃料”。二是口服药物。如近几年上市的罗沙司他、补充铁剂、维生素等等。
2、血压居高不下,是不良信号
肾病3期之后的患者,容易出现血压升高,一方面与肾脏受损调节水钠代谢失衡有关,一方面肾脏分泌肾素增多引发血管受损相关。血压升高会进一步造成系统性血液流通缓慢,给肾脏动脉造成压力,剩余肾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进而加剧肾功能硬化发展。
通常联合服用降压药,同时稳定住肾功能,可以控制住血压水平的升高。但如果血压越来越难控制的时候,要注意监测肾功能,是否是肾衰竭的信号。
3、血钾都开始慢慢升高
血钾升高是电解质紊乱的表现。肾病早期通常是以水钠代谢紊乱为主,尚不会发生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肾功能不全阶段有轻微的升高,到肾衰竭阶段,多数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血钾升高、钙磷代谢紊乱等情况。因此血钾升高也是肾衰竭发生的高频信号。
4、酸碱失衡,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肾脏受损加重,后期会出现调节酸碱失衡的情况,体内多余的毒素使酸性物质增多,引发代谢性酸中毒。一般经过血液检查,可观察到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表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危及剩余肾功能,提示肾衰竭的发生。
5、尿渗透压明显降低
前面四项指标都是血液检查相关,最后一个则是尿液相关指标。
发展到中后期,不少患者会出现夜尿增多、尿量减少等情况,不仅与肾小球损伤后过滤功能下降相关,也与肾小管有直接关系。肾小球的浓缩功能障碍也会加剧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肾小球与肾小管同时出现损伤,往往病情进展很快速,高为肾衰竭风险较大。
这五项指标如果同时出现异常,或者至少出现2个指标都出现异常,就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加以纠正,以减缓肾衰竭的发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