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蘑菇的栽培方法 如何种植蘑菇
1、种植蘑菇的时候要提前准备好菇房,通常选地势平坦、空阔、地势高的地方建造,大棚要选散光材质,地面要用水泥修缮。菇房内还要设好菇床,可用木制的、也可用砖砌。此外,还要准备窗户或者卷帘。
2、养料的主要成分是麸皮、稻草、家畜粪便、玉米杆等,通常在7月份前后堆制养料。先将粪便晒干,并将其他的养料切断,混合适量的石膏用水浸透,然后按照一层养料一层粪便堆积起来进行发酵,隔三四天翻一次,大概半月左右就行了。
3、要对菇房进行彻底的杀菌消毒,将养料搬入菇房内,菇床铺好,将门窗关闭,室内控温在60度左右,三小时后降温到50度,维持一周左右,让养料彻底发酵。发酵期间还可对养料消毒,促使养料留下来的都是有益的微生物,这样才可促使蘑菇更好的生长。
4、等养料降温到25度的时候就可进行蘑菇接种了。先将养料放在菇床上整平,厚度大概在15厘米左右。接种的时候按照穴播的方法,每株间隔10厘米。若是想要发菌速度更快,可尽量播的更密一些。接种后还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增加菇房的通透性。最后把细肥土铺放在养料上,等待发酵即可。
5、出菇期的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水分和温度管理。出菇初期湿度要维持在70%左右,后期在恢复到80%-90%之间,加水要按照少量勤浇的方法进行。此外,发菌期间温度要稳定在10-18度之间,出菇期控温在20-26度之间,这样便可加快出菇速度,等蘑菇长到一定大小即可进行采收。
择在地势较高、通透性好的地方建种植大棚,用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堆制养料,一层草料一层粪便,半个月可完成堆制,采用采用的穴播的方式进行接种,每株间距10厘米。出菇初期湿度控制在70%左右,浇水遵循少量勤浇的原则,出菇期将温度调高到20-28℃左右,蘑菇长到一定大小时进行采收。
一、建设种植大棚
选择在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周围比较空阔,通透性好的地方建种植大棚,大棚要选用散射光材质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这样方便冲洗,留有窗户或者是卷帘,这样可以增强通透性,在菇房内要设好菇床,可木制、可铁制、还可砖砌。
二、堆制养料
在七月份左右的时候用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堆制养料,粪便晒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断,然后混合适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层草料一层粪便的堆起来进行发酵。一般间隔3-4天翻一次堆,大概半个月后即可完成堆制。
三、接种
1.养料堆制完成之后,接种之前需要对菇房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杀菌,消毒完成后将堆制好的养料搬入菇房中,在菇床上铺好,然后将关闭门窗,将室内的温度调高到60℃左右,三个小时之后将温度降低10℃,维持这个温度一周,让养料彻底的发酵。
2.等到养料的温度降低到25℃左右时,开始进行蘑菇接种,将养料在菇床上整平,厚度要达到15厘米左右,接种采用的穴播的方式,每株间的间隔为10厘米左右,适当播密可以提高发菌速度。最后将细肥土均匀的覆盖在养料上面,即可等待发菌。
四、采收
保持养料的湿度,在出菇初期湿度一般是在70%左右,后期慢慢的恢复到80%-90%左右即可,在浇水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少量勤浇的原则。出菇房在发菌期间的温度最好是保持在10-18℃左右,在出菇期将温度调高到20-28℃左右,这样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⑶ 蘑菇种植方法和步骤
1、选用菌株:选用优良的菌株品种,比如菌株36、菌株20。2、栽培技术:双孢蘑菇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保证空间充足。3、建堆发酵:将干石灰、玉米碎、过磷酸钙、熟石膏粉混合后堆放在一起。4、进行铺放:将培养料混匀抖松,然后铺放。
1、选用菌株
种植蘑菇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产量,同时尽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首要的是选用优良菌株,如菌株36的特点是子实体大,出菇密度小,菌株20的特点是子实体小,出菇密度大。
2、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床架上安装塑料网,用来铺放培养料,能充分利用菇房内空间,培养料可以进行二次发酵,充分分解原料,病虫害少,产量高。
3、建堆发酵
种植蘑菇时,要将玉米芯粉碎至花生粒大小,按100平方米栽培面积配料,将玉米芯2200kg、干牛粪2200kg、尿素15kg、过磷酸钙50kg、熟石膏粉50kg、干石灰粉100kg进行混合,然后堆放在一起发酵。
4、进行铺放
蘑菇铺料时,应将培养料混匀抖松,料面平整,中间比边缘厚2-3cm,培养料的厚度为20cm左右,然后在表面喷水保湿,并用膜布将蘑菇盖住,等待长出菌丝。
⑷ 蘑菇怎么种植方法
1、配土消毒:使用6份蘑菇土、2份腐殖土、2份田园土配制基土,并将其装袋蒸煮消毒。2、接种种植:等待土壤恢复常温后,将菌种撒入土壤中,并喷洒一次水分。3、日常管理:将环境温度保持在23-25度之间,湿度控制在50%左右。
1、配土消毒
蘑菇对温度和湿度、光照的要求较高,培养的过程中,要将环境温度保持在二十三度到二十五度之间,并每天环境中喷洒一次水雾,将湿度保持在50%左右,而且蘑菇前期不需要光照,要采取遮阴措施,后期提供微弱的散射光照即可。
⑸ 如何种植蘑菇 蘑菇的种植方法
1、种植时间:
蘑菇对环境要求并不高,它一般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蘑菇。不过最好还是在春季3月时播种,春季是多雨的季节,空气环境比较湿润,这个时间段种植成活率最高。
2、选择菌种:
蘑菇一般都是依靠菌种种植的,而且它的品种繁多,每次种植蘑菇时首先要选择好的合适的菌种,可以用通用面粉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进行发酵,也可以直接购买蘑菇的菌种种植。
3、土壤需求:
蘑菇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它喜欢生长在土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肥沃度高的土壤里,主要以蘑菇土为主,当中适量的添加点腐殖土、田园土里作为种植蘑菇的基质。
4、菌种种植:
我们将准备好的蘑菇菌种种植在土壤里,还要喷洒水分保持土壤的湿润度,铺盖一层塑料薄膜或旧报纸,之后再喷洒一次水分,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就会加快蘑菇的生长速度,菌种大概会在一周左右后生长出来。
5、种植后管理:
每次种植蘑菇时,不要将它放在阳光下养殖,如果温度过高时,在四周喷洒水增加空气的湿润度,最好每隔1~3天浇一次水,不需要给蘑菇施肥,这样才能促使蘑菇生长的更好。
6、采摘要点:
蘑菇的菌种种植土壤里后,等待蘑菇幼苗生长出来,可每隔一周采摘一次,每次采摘时不要采摘幼小的蘑菇,最好采摘比较大点的蘑菇,这样才能使蘑菇不断生长,可以反复的采摘蘑菇。
⑹ 种植蘑菇的方法与技术
种植蘑菇的方法与技术是:准备基质、用具消毒、种植步骤、养护工作。
1.准备基质
蘑菇是微生物的聚落,因此对于太阳光是比较抗拒的,光照的强度较高的话会引起蘑菇的死亡,因此日常养护时要将其放在较为阴暗潮湿的地方,不让其接受到直射的阳光,温度稳定在大约5-32摄氏度左右就是最合适的。
⑺ 蘑菇怎么种植方法
蘑菇种植可以使用废旧的鱼缸或是玻璃容器等来培育蘑菇,配培养的基质可以用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配制,将蘑菇的孢子种到营养基质5厘米左右的深度,将温度保持在21℃左右,大约3周后培养基质上长出白色的菌丝,再覆盖上土壤喷水保湿,等到长出蘑菇后收获即可。
一、选择容器、基质
可以使用废旧的鱼缸,或是玻璃容器等用来培育蘑菇,在容器中制作蘑菇营养床,来供它生长为它提供营养。混合床的物质可以自己购买,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可以用棉籽壳、玉米芯、木屑、莲子壳等配制,在基质的底部撒上少量的石灰可以对它的生长起到很大的帮助。
二、种植方法
将蘑菇的孢子种到营养基质5厘米左右的深度就可以,然后要将温度保持在21℃左右,等到大约3周的时间,培养基质上就会出现薄薄的像蛛网一般的白色菌丝,在这个时候就要把温度降到16℃左右,然后覆盖上2到3厘米的盆栽土壤。然后经常向土壤喷水保湿,等到菌盖没有完全打开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
我种植大棚蔬菜很多年了,一直使用的沃叶水溶肥,长势真好,卖价也高。
⑻ 蘑菇种植方法和步骤
回答⑼ 蘑菇的种植方法
选用良种:应该选用菌株36、菌株20等品性优良的菌株。 建堆发酵:把玉米芯、干牛粪、尿素、过磷酸钙、熟石膏粉、干石灰粉混合堆放以发酵。 播种发菌:将蘑菇菌种播撒在床面上,并覆土保湿。 出菇管理:土壤含水量稳定在16%-18%。
1、选用良种
蘑菇在种植之前,为了保证较高的产量,应该选用品性优良的菌株,例如菌株36、菌株20等品种,其中菌株36的特点是子实体大、出菇密度小,而菌株20的子实体较小,但是出菇密度大。
2、建堆发酵
双孢蘑菇通常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床架上安装一层塑料网,以放置培养料,然后将玉米芯粉碎至花生粒大小,并将其与干牛粪、尿素、过磷酸钙、熟石膏粉、干石灰粉充分混合,最后堆积进行发酵。
3、播种发菌
当培养料的温度降低到28℃以下时,即可开始铺料播种,铺料时保证料面平整,中间比边缘厚2-3厘米,然后将蘑菇菌种播撒在床面上,播后1-5天内以保温保湿为主,促进菌种尽早萌发定植,发菌11-18天及时打孔透气。
4、出菇管理
当蘑菇的菌丝长至1厘米时,按照每平方米3-4千克的水量喷水,使土壤的含水量恢复到16%-18%,如果床面有杂菌,还应该为其喷洒300-500倍杀菌剂,当菇蕾长至黄豆粒大小时,再喷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