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有哪些方法可以成为慈善家

有哪些方法可以成为慈善家

发布时间:2022-11-28 23:56:25

㈠ 国内外有哪些比较好的慈善方式

个人熟知的就是红十字会的慈善方式,我本人也参与到了这个行动当中,身边也有很多有爱心的人士参与其中,感觉特别正能量。这个方式就是很好的,被大众所承认,所认可,这就是很好的慈善方式。

㈡ 要什么条件才可以做一个慈善家

慈善家就是做好事不求回报
如果你没钱
你想办法让别人捐钱帮助人
我觉得你也算是慈善家
慈善在心中嘛
有心就行
有的人为了名利做慈善
那不叫慈善家
是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通俗传媒定义,歌颂的慈善家,是指有钱人,亿万富翁,他们捐巨款给慈善机构、孤儿院、教会、庙宇、教育组织、大学、研究所等,而得到歌颂,受传媒大事报导的人,在受惠组织,例如大学建筑物上留名的人。

㈢ 要当慈善家应该从小怎么

好好学习。然后到初中果断辍学。
出去接受社会无情的洗礼,在20岁之前确定长期发展的行业。30岁之前做到本市该行业小有名气的人。
然后你就可以开始你的慈善事业了,捐献个希望小学,帮助某些特殊群体。
什么感恩,什么爱心,都是狗屁,这东西就算是能培养起来,也没有我给你说的这个方法管用。当你被人凌辱糟蹋过之后才会晓得平等,尊重的珍贵。
当你辍学之后才能更加希望帮助那些没办法继续上学的孩子们。

㈣ 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

慈善文化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形成慈善文化的环境归根到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当前来说,慈善机构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将全社会和整个市场环境当作我们的工作平台,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把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密切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要积极推进“依法行善”的制度建设。 要树立“依法行善”的观念,积极向政府建议献策,配合政府完善公益事业的法制环境,研究解决捐赠、救助、投资、监督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要统一捐赠优惠政策和解决发展成本。要通过建立法制环境,使慈善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更趋规范,使“玻璃瓶”事业真正成为大众的事业,社会的事业。 2、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 要倡导慈善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宣传慈善意识,提升企业品牌的“公益价值”,在开发企业的市场价值中塑造企业的公益形象,引导和协助企业成为慈善事业的生力军。要贯彻《基金会管理条例》,推动非公募基金的发展,互助合作,共同成长。 3、要运用“营销文化”推动准市场化筹款。 要推广服务就要学会“公益营销”,实现商业利益与社会公益的有机结合。当然“公益营销”有别于企业的“产品营销”,我们销售的是自己,是慈善的“品牌”,是慈善机构的服务态度。如果我们的营销成功了,社会主体接受了我们的理念,慈善机构与企业才能达成一种“默契”和“双赢”的局面。 4、培育“人脉”构建慈善工作公共关系网。 要积极拓展慈善工作的社会网络,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宣传自身的理念,培育捐赠人队伍。要强化慈善事业的社会化观念,建立广泛的社会协作关系,充分利用专业化的社会力量和义工队伍,开发和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慈善机构的社会活动领域,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力。 5、要精心策划组织慈善文化活动。 做慈善工作,不仅是物质的救济,更多的是弘扬慈善的观念,塑造人人乐善好施的社会环境。要通过策划举办义演、义拍、义卖、义诊等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要通过评选“慈善之星”、“慈善人物”、“慈善大使”,举办“慈善活动周”、“慈善音乐会”、“慈善书画展拍”、“慈善一日”征文,表彰优秀义工、“慈善大使”、“慈善家”等,倡导慈心义举,营造慈善氛围,促进道德文明建设。 6、要切实做好慈善事业的宣传工作。 要与新闻媒体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对慈善事业的宣传报道,并通过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使慈善宣传成为媒体的“热门版块”和“焦点话题”,形成慈善公益的舆论氛围。要积极开展慈善事业的理论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办好慈善机构的宣传刊物,组织国内外的考察交流,积极探索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把慈善文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㈤ 普通人想去利益众生,该怎么做,有什么办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现在成为了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所以在中国有些慈善家就会把自己的钱捐给一些慈善机构,从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那可能有的人就会问没钱的人该怎样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即普通人想去利益众生,该怎么做,有什么办法?我们可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可以把自己穿不了的衣服拿去给需要的人,去福利院,养老院等的地方帮助他们打扫卫生。

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去利益众生,只是看你有没有行动起来,只要行动起来任何事情我们都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可以作伟大的事情,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可以达到一个利益众生的效果,而并不是利益众生需要做伟大的事情。

㈥ 怎样让富人成为慈善家

□张晓晖年年争说富豪榜,今年又说慈善家。舆论颇多诟病,大约说富豪阶层中不少人一毛不拔,为富不仁。笔者以为,这倒是个颇为有趣的话题,很有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西方很多富豪都是慈善家,如洛克菲勒、比尔·盖茨,或资助大学,或设立研究项 目,或为贫困群体捐助,盖茨说他留给子女的财富不会超过100万美元。也就是说,大部分钱将回报社会。我国历史上的富人也颇多义举,战国时弦高犒师,令入侵之敌不战而退;清朝时胡雪岩、山西乔家、同仁堂乐家都曾做过荒年放赈、灾年舍药的善事。何以今日富人少有慈善家?
纯粹由于一毛不拔的本性所致?也未尽然;其它原因大约有二:一是不肯露富,钱不是正道儿赚来的,露富反而招灾;二是怕被当成唐僧肉,一花钱就想起你来,招来诸多麻烦。 时髦地说,慈善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成龙配套的建设。比如,对私产的保护,经营的规范,廉政的建设,税收的严格,力求人能够从正道赚钱,他才敢捐钱,否则,偷来的锣鼓打不得。 过去读书人都梦想金榜题名,为什么?既能光宗耀祖、光耀门楣,又能学而优则仕。所以,多少辈人囊萤映雪、皓首穷经,追求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现在的富人不愿上慈善榜,倒是要想想,慈善榜为什么缺乏吸引力? 洛克菲勒家族曾经有过这样一件趣事。二战以后,联合国在美国纽约建立常设机构,但当时的联合国很穷,一没钱,二没地皮。洛克菲勒家族就把一块地捐赠给联合国,同时把周围的大片土地都买了下来。富豪们看着这个家族当“冤大头”,不由幸灾乐祸地等着看笑话。谁知联合国大厦拔地而起之时,周围的地价也翻着倍地上涨,洛克菲勒家族自然赚得盆盈钵满。一直憋着看笑话的人这才见识了这个家族的眼光。
洛克菲勒做善事的同时,也发了大财。可见,一定要让人“善有善报”,且善报必须是现世现报,不能让人家指望着来世。能够建立一种“奉献社会、成就自己”的效应,奉献社会的同时也能够成就自己,才有更多的人愿意做善事,慈善事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慈善事业还需要一个环境,那就是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注。人文关注不是“关怀”,不是“献爱心”,不是“学雷锋做好事”,而是一种责任感。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是这个社会必须承载的责任,是每一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按照雷锋叔叔的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动物世界里,同样有对弱势者的关怀。比如大雁飞行的时候,年老、有病的大雁无一例外地飞行在雁群的中间,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看,这也是阻力最小的位置;狼群也是如此,尽管狼为争狼群之王而撕咬不休,但年老体弱的狼无一例外地受到群体的照顾。 如果一个社会漠视弱势群体,如果为弱势群体说话总是被称为“愤青”,被称为“民粹主义”,那么只能说这个氛围“不慈”,不“慈”何来“善”,也就谈不上慈善了。 当然,西方的慈善里有其宗教因素,但笔者倒以为慈善并不依赖宗教,何况老人家说过,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宗教。
还有几句话如鲠在喉,前不久某国捐助品中有过了期的针头针管,被国内某些医院用来降低成本牟取暴利,而此等物品恰恰是通过某慈善组织进口的。但愿涉足其中者,来世变猫变狗不要变人。希望工程的捐款,在某些地方变成了高楼名车。这些事儿一曝光,让捐助者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看来,要发展慈善事业,首先要有纯洁的慈善组织,专做善事的位置决不能用恶人。
笔者游峨嵋,曾问一老僧“怎样修行”,老僧答“吃饭穿衣,积德行善,不是修行,也是修行”。 对作为个体的人,确实如此。但对于社会而言,则需要法制、经济、社会环境、慈善运行机制、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的建设。说来说去,慈善事业的确是个系统工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㈦ 古代慈善家如何做慈善

古代慈善家如何做慈善?

自古以来,我国涌现了许多民间慈善家。他们以个人名义进行慈善义举,或是大商人,或是地方官员,以自家的资财资助贫困和孤病之人。
春秋战国史上有一位着名的慈善家范蠡,他是春秋后期越国大政治家,他曾经帮助越王勾践复国雪耻,后来乘扁舟流落江湖经商,而且变名易姓为陶朱公,在商业经营方面颇有一套成功经验。但人富志更高,几次将经营所得的巨额钱财,接济穷人。《史记》称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是说十九年间三次获得千金之富,但三次把这些钱财接济他周围的穷朋友与困难兄弟。史上称赞他是一位“富好行其德”的大善人、大慈善家。
汉代的慈善家、大善人也不少。东汉光武帝的外祖父樊重,就可以称得上为当时的大慈善家,据《后汉书》记载,他曾经借贷给贫困人家数百万,到时候将这些人的借债文契都一一削劈焚毁,使诸借贷人十分感动。他家里有不少“池鱼牧畜”,凡有求鱼及牲畜者,有求必应。东、西汉有许多身为地方官吏而同时又是当地慈善家的,如西汉宣帝时的黄霸、在任扬州刺史时,常常鼓励乡亭小吏畜养鸡猪,到时候施舍给那些鳏寡贫穷户。他在任泉州太守时,也不时“养视鳏寡,赡助贫穷”,大行慈善事业,后来当时社会秩序良好,达到“田者让畔,道不拾遗”的状态。西汉名臣召信臣,则在郡大兴水利,“躬劝耕农”,大行善事,以致郡内殷富,他被百姓尊为“召父”。东汉的大臣和地方官中,也有不少慈善家,如光武帝时的名臣宣秉,他官至三公九卿,被皇帝尊为“三独坐”,权势很大,但他一生节约,从不乱花,“服布衣”,“蔬食玉器”,但把他历年所得薪俸,尽数赠与贫苦亲族和孤寡之家,以致逝世时,“自无担石之储”。光武另一名臣王丹,虽“家累千金”,但把他财富全部赒济贫困百姓,博得“好施周急”美名。最有意思的,是每当农忙时节了,他带着酒菜到田间,专门奖励那些勤于耕作的人,以示奖励。
南北朝时,民间也常有慈善家,在地方大行善事,北魏时有“良吏”路邕,任魏太守时,每天从家中自出粟谷,去赈济贫苦百姓,另一良吏闫庆胤,任东泰州敷城太守,正遇荒年,庆胤把自家千余石粟米“赈恤贫穷”,使多家困难家庭得救。
最值得表彰的是隋朝“循吏”公孙景茂,隋文帝时,有伐陈之役,征途中有许多兵士不服水土而患病,景茂自求用自己的薪俸为这些病兵求医煮粥熬药,从他手中因之存活者达到一千多人。后来他任道州刺史时,又动用自家薪俸和家产购买大量鸡猪牛犊,“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另一位隋朝着名循吏辛公义,其慈善行为更为感人。史载他出任四川岷州刺史时,当地多灾多病,而百姓又特怕染病,“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以致“父子夫妻,不相看养”。辛公义决定用自己模范行为感召百姓,当暑月疫情严重时,他让部下将境内所有疾病患者都用麻板抬到自己家来,病人达到数百,厅堂和走廊都住满了,他自己亲设一榻与病人住在一起,终日连夕与病人相对询问。这一期间所得的薪俸全部用来买药给病人医治,还亲自料理病人饮食起居。结果病人全部痊愈,也从此改变了地方的陋习。
唐宋元明以后的民间慈善家,史上也记载不少,在慈善史上有名的大善士则可推北宋时期的大峰和尚。他大约生活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事迹已记载在我国和东南亚各国史籍中,主要慈善事业以修桥为民造福为主。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这位佛学大师从福建来到广东潮阳,自己募捐筹集资金,在潮阳修建和平桥,含辛茹苦历经十二年,至宣和末南宋初年建成。当地居民感恩戴德,在桥旁建立了“报德堂”以祭祀他。从此,广东潮汕地区慈善事业和慈善机构日渐兴盛,都源于这位佛教大善人。清朝至民国,由大峰法师影响而兴起的汕头市存心善堂,成为南方声望最着的慈善机构。1929年当地人所写的《祖师纪录碑》,详细地记载了这约距今位一千年的慈善大家的生平善事:“宋大峰祖师,闽人,为宣和时高僧……劝喻潮人造桥、修路、施棺、殡殓、救人、赠药、赈灾、恤困等善举,毕生不倦,开化潮人不少……各县遂风起云涌,奉祖师神像,力行善举”。大峰慈善思想还流传海外,在泰国曼谷也建立了大峰祖师庙,成立有关民间慈善机构,在此基础上于上世纪90年代兴办了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可以说,大峰是一位国际性的慈善家。

明末清初,我国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事业形成一个高潮。那时许多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纷纷成立地方慈善组织,一方面互相联络感情,反对宦官黑暗统治,集会抨击腐败政治,另一方面对社会实施有效救济,遇寒者给衣,饥者给食,病者施药,死者施棺,有的还筹集经费,给贫困儿童办学。以着名的东林学派主将高攀龙、钱一本、陈幼学、叶茂才等组织的同善会,便是这样的一个民间慈善团体。最初在明神宗万历年间由河南人杨东明在河南虞城始办,后来中心迁至江苏武进,地区扩大到无锡、嘉善等江南许多县区。同善会慈善事业主要内容是向社会宣扬良好的道德风俗,收养生活无着的贫困孝子、节妇和贫老病者,资金由同善会员集体募捐。同善会的慈善活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日本学者夫马进专门着有一本小册子《同善会小史》。在同善会的基础上,清代江南民间慈善事业更大规模发展,据有关史料统计,仅苏州一地,即有各种名目的社会慈善团体一百二十多个,上海地区也有八十多个慈善组织。这些慈善组织有的建起育婴堂,专收弃婴抚养,有的办所谓仁济堂、同仁堂,给穷人免费供给医药。由于有些地方官员的介入,有些慈善组织资金雄厚,史载干隆年间无和县的一处育婴堂拥有土地一万三千多亩,一次即得到官助银一万二千多两。明清由士大夫筹办的慈善组织,还定期向广大群众讲学,宣传他们的慈善主张。日本学者酒井忠夫专有一部《中国善书的研究》,就专门研究明后期东林派慈善家高攀龙等的慈善文化和慈善学术的。
清朝还有两位慈善家也是应当提出的,一位是陶澍,另一位是大名鼎鼎的林则徐。陶澍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封疆大吏,他曾任官至两江总督的高位,在慈善事业以主持丰备义仓而知名。道光三年至五年(1823—1825年)时,陶澍任安徽巡抚,恰逢大火灾,他开始考虑建立一座防备灾荒的民间义仓,定名为“丰备义仓”,意思是“以丰岁之有余,备荒年之不足”。到道光十五年(1835),陶澍已任两任都督,终于和部下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把丰备义仓建成,地址选在江宁、苏州地区。这年年初,林则徐在苏州城里修筑了十间大小仓库,从无锡买粮存放。因为地在今江苏长洲、元和和吴三县,历史上把这座民办公助的救灾仓库命名为“长元吴丰备义仓”,从1835年至1860年二十多年间,这座义仓有效地起着荒年赈灾的作用。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流放到新疆。他在边区伊犁又一次自己捐款兴修了龙口渠,为新疆人民谋了福利,完成了一生中最后一次为国为民的慈善事业。清朝晚年,长元吴丰备义仓完全由官民合办转手为当地士绅联办,慈善事业规模越来越大,不仅灾荒赈济粮食,还筹建“协济粥厂”,后来又兼管失业机户的救济。清末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还创办一所专收贫困家庭孤苦儿童的“儒孤学堂”。最后又扩建一所解决流亡人口和贫民子弟就业的“贫民习艺所”,相当于现在的技工学校。这样长元吴丰备义仓就成为一所综合性的慈善机构了。
时至19世纪90年代,西方新思潮不断传至我国,一些西方慈善思想也流传到我国学术界,我国传统的慈善事业受到冲击。晚清思想家郑观应在一篇题为《善举》的文章中,列举了西方各国的慈善机构,主张中国也应通过官绅合力,遍设西方式的善堂。我国传统的慈善事业也逐渐转变为近代公益事业。
我国传统的慈善事业与西方世界的慈善思想有共同的地方,即我国古代慈善事业源于古代儒家的民本思想,这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是一致的。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外,即近代慈善公益活动,不仅仅限于对鳏宴孤独、贫病残疾之人的救济,更侧重于面向社会大众,使慈善事业不光是消极被动而且是积极主动的。今天我国的慈善事业和慈善政策正在向这方面转变,就像一篇文章中所述的,要“既符合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和当今中国社会需要,也与世界先进的文化相一致”。这也是目前我国在新的条件下慈善事业的一种新气象吧!

㈧ 我想做一名慈善家,但是没钱怎么办呢

1、可以学习清朝时着名的慈善家——武训

2、武训简历:

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3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
咸丰九年(1859),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他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将讨得的较好衣食卖掉换钱,而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在行乞的同时,他还拣收破烂、绩麻缠线,边绩麻边唱道:“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他还经常给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歌谣唱给主人听。当给人家推磨拉碾时,就学着牲口的叫声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邮差,以获谢礼;表演竖鼎、打车轮、学蝎子爬、给人做马骑等,甚至吃蛇蝎、吞砖瓦,以取赏钱;将自己的发辫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以兑换金钱和招徕施舍。
同治七年(1868),武训将分家所得的3亩地变卖,加上历年行乞积蓄,共210余吊,悉交人代存生息,而后置田收租。他唱道:“我积钱,我买田,修个义学为贫寒。”
光绪十二年(1886),武训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决定创建义学。光绪十四年(1888),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他亲自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当年招生50余名,分蒙班和经班,不收学费,经费从武训置办的学田中支出。每逢开学时,武训先拜教师,次拜学生。置宴招待教师,请当地绅士相陪,而自己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即去。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事的塾师,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塾师,跪求警觉;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在武训的感召下,义塾师生无不严守学规,努力上进。光绪十六年(1890),武训资助了证和尚230吊钱,又在今属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训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取名“御史巷义塾”(今山东省示范化学校临清“武训实验小学”)。武训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劝他娶妻,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他毫不理顾,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训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其名声由此大振。
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三日,武训在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终年59岁。师生哭声震天,市民闻讯泪下,自动送殡者达万人,遵遗嘱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10年后,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出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多处,并曾一度将原堂邑县改称武训县。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创办武训师范。

㈨ 捐多少钱可以当慈善家

慈善家?这个称号是社会给的,不是自己标榜的。做好事捐一块钱也算,但是要成为“家”,那比较困难,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

㈩ 公益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1、体育赞助

体育活动拥有广泛的观众,往往也是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对公众的吸引力比较大。因此,赞助体育活动,往往是社会组织公益活动的重要选择。常见的有赞助某一项体育运动、赞助某一次体育比赛和赞助体育设施的购置等多种方式。

2、文化赞助

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进行文化生活方面的赞助,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公众的生活内容,而且可以培养与公众的良好感情,大大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这类赞助方式有:一是对文化活动的赞助,如对大型联欢晚会、文艺演出、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电影的拍摄等赞助。二是对文化事业的赞助,如对科学与艺术研究、图书的出版和文化艺术团体等赞助。

3、教育赞助

教育是立国之本,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基本战略。社会组织赞助教育事业,不仅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融洽社会组织与教育单位的关系,有利于组织的人才招聘与培训,有利于树立社会组织关心社会教育的良好形象。常见的赞助方式有:

赞助学校的基本建设。如图书馆、实验楼等的建设,或者为贫困地区建校办学、修缮校舍或场地;

赞助学校专项经费。如专项科研基金和设立奖学金等;

赞助教学用品。如设备、器材和图书资料等。

4、学术理论

各种学术理论研究活动,有的是直接服务于整个社会的,有的是某些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战略研究,组织可以自己设立机构,也可以长期支持某些学术研究机构的研究活动。社会组织赞助学术理论活动,既可以利用学术理论活动在公众中的影响,提高社会组织的知名度,又有利于得到专家的咨询和建议,从而改进社会组织的工作。

5、福利慈善

赞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是指组织通过出资参加社区市政建设,为各种需要社会照顾的人提供物质帮助和开展义务服务活动等措施。对社会承担义务和责任,既有利于组织搞好与社区、政府和公众的关系,又有利于扩大组织的影响。

常见的赞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形式有赞助养老院、福利院、康复中心、公园、少年宫,在一些地区或单位遭受灾难时提供资助,出资修建社区马路、天桥以及公益中国爱心满世界赞助残疾人事业等。

(10)有哪些方法可以成为慈善家扩展阅读:

组织要使开展的公益活动取得成功,必须认真地搞好策划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1、制订赞助政策

根据组织的公众关系现状、目标、政策和经济能力,决定年度公益活动赞助金额,制订切实可行的赞助政策。

2、传播赞助信息

公共关系人员应该把组织的赞助政策,通过适当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传递给可能向本组织提出赞助要求的单位。

3、确定赞助对象

1)掌握赞助对象情况。包括赞助对象业务内容、社会信誉、公众关系、面临问题等,以便有选择地进行赞助。

2)了解赞助项目情况。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对公众的影响力,项目所需花费的财力、人力与物力情况,以及操作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等。

3)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即进行赞助成本(组织付出的全部财力、人力、物力)与综合效益(赞助活动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分析比较。

4)认真确定赞助对象。社会组织的赞助活动应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即以本组织的公共关系目标、本组织面对的社会环境为出发点,按照有利于组织综合效益提高的原则,充分考虑多方面利益,协调平衡,确定赞助对象,防止盲目赞助或因个人主观感情色彩而影响赞助。

4、沟通赞助对象

已经批准确定的赞助对象,要及时通知对方,做好实施准备。对不能满足或者不能全部满足赞助要求的对象,应该坦率相告,诚恳解释原因,争取互相理解。

参考资料:

公益活动--网络

阅读全文

与有哪些方法可以成为慈善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橘子的使用方法 浏览:977
四年级检测电路有两种方法分别是 浏览:935
安阻法的测量方法 浏览:142
儿童低烧怎么办简单的退烧方法 浏览:396
淘宝上的存钱方法怎么存 浏览:107
猫术后化脓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12
夹核桃的工具安装方法 浏览:17
二年级画小汽车简便方法 浏览:39
螺旋式led灯泡安装方法 浏览:220
酸奶的食用方法 浏览:139
神经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258
人工整枝的主要技术方法有哪些 浏览:184
大田玉米收割方法视频 浏览:700
山东省教学方法 浏览:825
支付密码一般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94
乳腺癌治疗方法及中药 浏览:554
老年人驼背有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746
图片批量重命名编号的方法 浏览:287
目前测量儿童发育最常用的方法 浏览:443
重链沉积病最新治疗方法 浏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