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疟疾是什么病能治好吗
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威胁生命的寄生虫疾病。
疟疾导致的死亡,90%发生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且大部分是儿童。在非洲,每30秒就会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还有许多儿童感染严重疟疾后虽然幸存,但大多出现听力损害和脑损伤。妊娠妇女和她们未出生的婴儿也是易感者,这也是导致围产期死亡,新生儿体重过低以及母体贫血的主要原因。
人体疟疾分为四种: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以及卵型疟。间日疟和恶性疟是最常见的两种,而恶性疟又是致死率最高的。恶性疟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最常见,这也直接导致了该地区高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恶性疟有可能会传播到其它地区以及在已经消灭疟疾的地区重现。
当被感染的按蚊叮咬人时,疟原虫就随之注入人体。在人体宿主体内,疟原虫进行一系列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疟原虫会侵入免疫系统,肝脏以及红细胞,最终形成能够再次感染叮咬人体的蚊子的形态。在蚊子体内,经过10-14天或者更长的时间,疟原虫不断发育成熟直至当它叮咬人体时能够感染人体。
疟疾的预防和治疗
疟疾的特点:
◎ 夏秋季节容易发生,有地方性特点;
◎ 是一种经过蚊子叮咬人而传播的寄生虫病;
◎ 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大量出汗及浑身乏力、贫血;
◎ 预防疟疾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防蚊虫叮咬。
◎ 该病有特效治疗药物;
旅游、出差、出国工作前应咨询医生并携带一些抗疟药,同时避免蚊子的叮咬可以预防疟疾的发生。所有前往非洲等疟疾高发区国家的人员,包括婴儿、儿童和曾在以上国家居住过的人群,都是感染疟疾的高危人群。根据情况,所有旅行者都应该至少携带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由于疟原虫主要由按蚊叮咬而传播,所以到达疟疾疫区后应该有意识地驱除蚊虫叮咬。
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以前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现在已普遍开始采用青蒿素复方药来治疗疟疾,其抗药性低,治愈率高,效果更明显。万一发病,您可以服用青蒿素类药物(如青蒿素哌喹片,双氢青蒿素,科泰新),病情严重的的要及时就医。如果遇到服药之后呕吐不止的情况,应及时注射青蒿琥酯等药物进行治疗。
Ⅱ 疟疾主要是通过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疟疾(高度流行地区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发冷期
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发热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发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着,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有的辗转不安,呻吟不止;有的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诉说心悸,口渴,欲冷饮。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4.出汗期
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
Ⅲ 疟疾应采用何种病原学诊断方法
疟疾(拉丁语:Malaria,俗称:打摆子、冷热病)是一种会感染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全球性寄生虫传染病,主要流行地区包括非洲中部、南亚、东南亚及拉丁美洲。 其病原疟原虫隶属囊泡藻界,借由蚊子散播。感染疟疾后往往会引起发烧、畏寒、疲倦、呕吐和头痛,在严重的病例中还会引起黄疸、癫痫发作、昏迷或死亡。
检查
1.血象
疟疾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多次发作后下降,恶性疟尤重;白细胞总数初发时可稍增,后正常或稍低,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常增多,并见吞噬有疟色素颗粒。
2.疟原虫检查
血液涂片(薄片或厚片)染色查疟原虫。并可鉴别疟原虫种类。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3.血清学检查
抗疟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3周出现,4~8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现已应用的有间接免疫荧光、间接血凝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阳性率可达90%。一般用于流行病学检查。
诊断
1.流行病学
有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曾接受过输血的发热患者都应被怀疑。
疟疾
2.临床表现
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可初步诊断。不规律发热,而伴脾、肝大及贫血,应想到疟疾的可能。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流行区婴幼儿突然高热、寒战、昏迷,也应考虑本病。
3.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查找疟原虫,通常找到即可确诊。血片找疟原虫应当在寒战发作时采血,此时原虫数多、易找。需要时应多次重复查找。并一定要做厚血片寻找。如临床高度怀疑而血片多次阴性可做骨髓穿刺涂片查找疟原虫。
4.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法
(1)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PCR检测方法已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成多种方法,如巢式PCR、反转录酶PCR、PCR-ELISA等。除可以直接检测血样中的疟原虫外,还可以检测滤纸干血滴上的疟原虫。已从检测恶性疟原虫发展到检测间日疟原虫。
(2)DNA探针检测DNA探针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5.治疗性诊断
临床表现很象疟疾,但经多次检查未找到疟原虫。可试用杀灭红内期原虫的药物(如氯喹),治疗48小时发热控制者,可能为疟疾。但注意耐氯喹虫株。
Ⅳ 全国多地报告输入性的疟疾疫情,该如何防治疟疾呢
要想防止这个疾病有效的方法,便是避免蚊虫叮咬,此外能通过服食保护性药品开展防止,可是,如果你想要根据口服药做到防止效果也是需要依据病人的医生叮嘱开展应用,自然开展防止疟疾最好的选择,便是避免疟疾,这个疾病键入在散播。
疟疾这个疾病一定是早发现早治疗,由于尽快的医治对该疾病是很重要的,假如治理不到位得话,极有可能由于病况耽误危机生命。大家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安全性,千万要注意安全防护。
Ⅳ 如何判断是否患疟疾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四种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出汗期和间歇期.每个时期的症状各有特点,分别如下:
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疼、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期镜检多为阴性。发冷期或寒战期: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常伴头痛、恶心和呕吐。此时体温多已超过38℃。镜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发热期:一般持续3~4小时,头痛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40℃。多次复发的病人,可只定时出现微寒和低热,或头晕、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和三叉神经痛而无明显的高热。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主。
出汗期: 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各种症状逐渐消失。
间歇期: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恶性疟病例很不规则,短仅数小时,长达24~48小时;间日疟为48小时。镜检所见原虫间日疟以大滋养体为主,恶性疟可能在此期查不到疟原虫或查到个别环状体
Ⅵ 疟疾有哪些症状
刚从非洲回来,疟疾病已经排除,没有病例。 这样的发烧是与中医的感冒少阳症有关的,与湿温有关的,需要检查确诊。也可以找中医用中药治疗,或服小柴胡颗粒等治疗。 疟疾是可以到医院抽血检查疟原虫进行确诊的,类型也是根据疟原虫来确定类型的。 疟疾可以到医院抽血查找疟原虫就可以确诊的。只是现在的疟疾已经是很少了,有可能好多医院已经不查疟原虫了。 免疫学检测疟原虫()检测阳性是疟疾诊断 你好,如果说在体内发现有疟原虫的话,那这个可以诊断感染了疟疾的,结合临床症状体征。 轻微疟疾应该吃多少药 如果确诊为疟疾,你可以试试氯喹口服。氯喹可以有效地控制各型疟疾症状,具有起效快、疗效高、作用持久的特点。 男方五个月前疟疾发作,服用过青蒿素和奎 你好,这个五个月前服药是不会导致婴儿畸形的,只要做好孕期检查就可以。 疟疾去哪检查,我在非洲呆个俩年,现在回回答者: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查,在流行病或传染防治所有医师对你的情况进行了解,并协助你进行化验。 根据你的描述有疟疾的情况。上诉药片是可以还可口服氯喹或羟氯喹的情况。 疟原虫在红细胞中增殖成裂殖子,使红细胞胀大破裂时,大量的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进入血流,找不到疟原虫的原因可能是在人体内发育期不同导致。 请问一下预防疟疾的药物有哪些?怎么服用?回答者:由于这个网站规定不能给咨询者说怎么服药,所以我觉得很为难。我摘录一些资料你可参考一下。问:治疗疟疾的最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联合化疗?答: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在世界上多数地方,人患疟疾最致命的类型——恶性疟原虫疟疾,已对常规疗法产生抗药性。这种疗法使用氯喹、磺胺多辛-乙胺嘧啶或另一种抗疟药物等单一药物治疗疟疾(亦称单一疗法)。世卫组织建议各国使用抗疟联合药物以减少产生抗药性的危险。世卫组织建议使用含青蒿素副产品和另一种有效抗疟药物的联合化疗。青蒿素是从青蒿植物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物质。这种联合被称为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化疗(ACTs)。ACTs是目前最有效的疟疾治疗方法,对恶性疟原虫疟疾的治愈率达95%。在过去5年中,ACTs已日益大规模地得到利用。ACTs可迅速促成临床治愈并且患者较易耐受。此外,ACTs有潜力减少疟疾传播。总共有80个国家(45个在非洲)已正式采用ACTs作为一线治疗方法。虽然其中13个国家尚未实施这种措施,但多数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这些药物。间日疟是第二个最常见的疟疾类型,且对大部分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敏感。然而,许多国家仍在治疗间日疟时使用氯喹,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氯喹在寄生虫病治疗中依然有效。疟疾每年造成近100万人死亡并影响到约2.5亿人,主要在非洲。与疟疾作斗争是一项公共卫生重大措施。
Ⅶ 疟疾防治知识有哪些
1.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的寄生虫病,民间常称之为“打摆子”,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4种。
2.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是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的疾病,蚊子叮咬疟疾病人后,再叮咬健康人时就会把疟疾传到健康人的身上,并使人发病。
3.哪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
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得了疟疾怎么办?
如果患了疟疾,应尽快去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食抗疟药进行治疗。疟疾是一种很容易复发的疾病,在治好后,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抗复发治疗。如果出现复发,应迅速进行根治。
5.患疟疾后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害有哪些?
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引起死亡。
6.患疟疾后要吃多少天药才能停止?
一般至少要服5~8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的嘱咐,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地治疗疟疾。
7.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
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要防止染上疟疾,最重要的是做好防蚊灭蚊。个人要做好家庭内的灭蚊,包括用杀虫剂喷洒灭蚊和翻盘倒罐清除蚊子的孳生地。同时,也要做好防蚊的措施:例如睡觉要挂好蚊帐,避免在野外露宿,有条件的也可以安装纱门纱窗,使用低毒杀虫剂浸泡蚊帐驱蚊防蚊等。
Ⅷ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一种严重的,有时会危及生命的热带疾病,通过寄生虫传播。每年有 44.5 万人死于该疾病,其中很多是非洲的儿童。
气候温暖的国家,会使疟原虫和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大量繁殖。这些地区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和中东。
在旅行之前,请查看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网站,看看目的地是否是疟疾的高发地区。旅行者可能需要在旅行前、旅行中和旅行后服药,以降低患病的可能性。
为什么疟疾对人体有害
疟疾会导致高烧、寒战和流感样症状,如果不迅速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这种疾病由疟原虫引起,而疟原虫通过按蚊传播。
只有雌性蚊子传播疟原虫。当蚊子叮咬一个已经患有疟疾的人时,它会吸取这个人的血液,而血液中含有疟原虫。当蚊子叮咬下一个受害者时,它会将疟原虫注入这个人体内。疟疾就是这样传播的。
一旦疟原虫进入体内,它们会到达肝脏,在那里繁殖。它们会侵入红细胞,而红细胞是血液中携带氧气的重要细胞。疟原虫进入红细胞内,产卵,然后繁殖,直到红细胞爆裂。
这会释放更多疟原虫进入血液。当它们攻击更多的健康红细胞时,这种感染会使人严重生病。
疟疾的类型
有五种疟原虫会感染人类,其中两种被认为最危险:
恶性疟原虫。这是非洲最常见的疟原虫,它导致了世界上最多的疟疾死亡病例。恶性疟原虫繁殖很快,会造成严重失血和血管阻塞。
间日疟原虫。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之外最常见的疟原虫,特别是在亚洲和拉丁美洲。这种疟原虫会休眠,然后在蚊子叮咬数月或数年后再次活跃并感染血液。
症状
疟疾的症状通常在被感染的蚊虫叮咬后 10~15 天开始出现。不过,需要牢记以下事项:
因为这些症状与感冒或流感症状非常相似,所以一开始很难判断得了什么病。
疟疾症状并不总是在 2 周内出现,特别是间日疟原虫感染。
生活在疟疾多发地区的人被感染后可能会产生终生部分免疫。
血液检查可以确认是否患有疟疾。
除了高烧、寒战和出汗,疟疾的其他症状还包括:
呕吐或有呕吐感
头痛
腹泻
疲劳
身体疼痛
因失去红细胞而皮肤发黄(黄疸)
肾功能衰竭
癫痫发作
意识模糊
疟疾会导致昏迷。
患有严重疟疾的儿童可能会贫血,即红细胞失去太多。患儿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在罕见情况下,患儿会发生脑疟疾,这会使大脑肿胀而发生损伤。
何时应就医生?
考虑到疟疾会
Ⅸ 疟疾怎么办,介绍,症状,治疗,饮食
首先,用专用的疟疾测试卡,确诊是否是患上了疟疾,然后再考虑治疗的相关事项。
临床表现
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可初步诊断。不规律发热,而伴脾、肝肿大及贫血,应想到疟疾的可能。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流行区婴幼儿突然高热、寒战、昏迷,也应考虑本病。
基础治疗:
(1)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
(2)要注意水分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
(3)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
(4)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病原治疗
目的是既要杀灭红内期的疟原虫以控制发作,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防止复发,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
(1)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包括现症病例和间日疟复发病例,须用血内裂殖体杀灭药如氯喹,杀灭红内期的原虫,迅速退热,并用组织期裂殖体杀灭药亦称根治药或抗复发药进行根治或称抗复发治疗,杀灭红外期的原虫。常用氯喹与伯氨喹联合治疗。
(2)恶性疟治疗:对氯喹尚未产生抗性地区,仍可用氯喹杀灭红细胞内期的原虫,同时须加用配子体杀灭药。成人口服氯喹加伯氨喹。
凶险发作的抢救原则
(1)迅速杀灭疟原虫无性体;
(2)改善微循环,防止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崩裂;
(3)维持水电平衡;
快速高效抗疟药可选用
青蒿素和青蒿琥酯等。
其他治疗
(1)循环功能障碍者,按感染性休克处理,给予皮质激素,莨菪类药,肝素等,低分右旋糖酐
(2)高热惊厥者,给予物理、药物降温及镇静止惊
(3)脑水肿应脱水;心衰肺水肿应强心利尿;呼衰应用呼吸兴奋药,或人工呼吸器;肾衰重者可做血液透析
(4)黑尿热则首先停用奎宁及伯喹,继之给激素,碱化尿液,利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