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改变一段话的方法有哪些

改变一段话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1-18 10:23:18

‘壹’ 缩短句子有哪些方法

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 缩短句子就是把句子中非“主干”的修饰、限制成分去掉,只留下构成句子最基本的“主干” 成分。
缩短句子要注意四点:
(a)删掉“的”前面的修饰、 限制的词语(包括“的”字)。 例如: “长 满红锈的鱼钩闪耀着金色灿烂的光芒。 ”这个句子中“长满红锈的”和“金色灿烂的” 分别是用 , 来修饰、限制“鱼钩”和“光芒”的,可以删掉,缩短成: “鱼钩闪耀着光芒。 ”
(b)删掉“地”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地”字)。例如: “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这 句话中, “无微不至地”是用来修饰“照顾”的,形容“妈妈”是怎样照顾“我”的,可以删掉,缩短 成: “妈妈照顾我” 。
(c)删掉“得”后面补充说明的词语,(包括“得”字)。例如: “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句 话中, “手舞足蹈”是用来补充说明“高兴”的程度,可以删掉,缩短成: “同学们高兴。 ”
(d)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例如: “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 我们取得了进步。 ”或“我们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 “在学习雷锋的活 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 可以删掉, 缩短成: “我们取得了进步。 ”
“限制”就是句子中局限于某一范围,这也属于句子的附加成分,缩写时也可以删去。 限制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示时间的限制,如: “今天,上午,去年,有一天,那年” 等等。 ②表示数量的限制,如“一个,一辆,一头”等等。 ③表示空间、方位的限制,如“天空中、东方、在学校里、在大街上”等等。 ④表示程度的限制,如“很好、狠狠、 ”等等。 怎样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 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如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可以缩写为:“太阳照 射着树林。” 原句比缩后句子内容要丰富、具体,但缩后句子比原句简练、概 括。这种练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比较复杂的句子的主要意思,从某种 意义上说可以培养我们的概括能力。 也可以作为检验较复杂的句子是 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缩写句子的方法和步骤(1)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 (2)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 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状、 补) (3)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缩写句子的要领和规律(1)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 一点,留一点。如: 他非常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 应缩写成:他讲述了经过。 如果缩写成“他向大家讲述了经过。”或“他讲述了事情经过。”都 是缩写不彻底,不完全,不能算正确。但有些特殊句子又不能把所有 的“枝叶”都删掉。如: 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 应缩写成:陈玉梅的妈妈是王叔叔的妹妹。 如果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了笑话了,所以,什么样的枝叶要 全部去掉还要视句子内容而定。 (2)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 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 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 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3)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 呢” 等语气词要保留, 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 结构或语气、 情感。如: 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 这样缩句才能使原句和缩写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语气等方面保持 一致。 (4)删掉“得”后面补充说明的词语,(包括“得”字)。例如: 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应缩短成:同学们高兴。 这句话中,“手舞足蹈”是用来补充说明“高兴”的程度,可以 删掉。 (5)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例 如: 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 “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 “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6)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 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 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例如: 小英雄雨来掩护了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 应该缩成:雨来掩护了李大叔。 也可缩成:小英雄雨来掩护了李大叔。 这一句的主语和宾语都是复指短语,其中的主要词语是“雨来” 和“李大叔”,因此,如果缩成“小英雄掩护了抗日革命干部”,则 主干的意思远不如“雨来掩护了李大叔”来得明确。再举两个例子: 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误:叔叔练习射击。 应为:解放军练习射击。 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 误:奶奶关心儿童。 应为:宋庆龄关心少年儿童。 (7)特定词组的缩写 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 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 有一定的争议, 我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如“五星红旗”可以保留愿意, 最多可以缩写成“红旗”,而不能再缩写成“旗”。也有的人认为两个字 的修饰可以去掉,一个字的不可以去。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缩写后是“五星红旗飘扬。”或“红旗飘扬。”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缩写后是“敦煌莫高窟是宝库。”或“莫高窟是宝库。” 句子成分“顺口溜”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基本成分主谓宾, 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补; 六种关系辨分明, 分析正误自有数。 学会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利用两种根本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用 具体的、浅显的、人们熟知的事物,去说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的一 种修辞手法。比喻的恰当,可以把话说得通俗、具体、形象、生动。在比喻句中, 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作比喻的事物叫喻体。例如: 例 1:太阳像个大火球。例 2: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 本 体 ) ( 喻 体 ) ( 本 体) (喻体) 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有明喻和暗喻两种。 ①明喻。这种比喻句的特点是:句子中除出现本体和喻体外,还要用 “像”、“好像”、“好比”、“如同”、“像……一样(似的)”、“仿佛…… 一般”等之类的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如例 1。 ②暗喻。这种比喻句的特点是:句子中除了本体和喻体外,要用“是”、 “成了”、“构成”等这些词语,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但不用 “像”、“仿佛”之类的比喻词,正因为它不用比喻词,显得比较“暗”些,所 以称为“暗喻”,如例 2。 认识比喻句要注意四点: ①不要以为句子中有出现“像”、“好像”之类的词语,就是比喻句。例 如:“这地方我好像到过。”这句话中,虽然有“好像”一词,但它没有构成比 喻的基本条件,没有本体和喻体,因此,不是比喻句。 ②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事物, 如“太阳”和“火球”就是两 种根本不同的东西。可是有的句子“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因为“她” 和“小妹妹”都是人(性质相同),不是“根本不同的事物”,不能作为本体和喻 体,所以也不是比喻句。 ③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是要找到句子中的本体和喻体,而不 是根据有没有“像”、“好像”、“仿佛”之类的词来确定,有本体和喻体的才 是,没有的就不是。 ④要求指出比喻句中“把什么比做什么”或“用什么比喻什么”时, 它们 的写法是“把本体(太阳)比做喻体(大火球),“用喻体(大火球)比喻本体(太 阳)”。千万不要把本体和喻体写颠倒了。 (2)拟人 拟人是借助想象,把物当作人写,写成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思想、有感情 (即“人格化”), 或用写人的词语来描述。 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可以使文章生动、 有趣,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例如:“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如 果不落在肥土里,落在瓦砾堆里,它决不悲观,决不叹气。它将有了阻力才有磨 炼。只有这种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骄傲地嗤笑那些养育在 花房里的盆花。”这段话就是用拟人的手法写的。作者用“悲观”、“叹气”、 “相信”、 “骄傲”、 “嗤笑”等这些描写人的词语, 来描述“种子”和“草”, 把“种子”和“草”人格化了,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 (3)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 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气,充分抒情,集中说理,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请看例 1: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 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这个句子一连用四个“一会儿”构成排比,把火烧云 变化多端的颜色细致地描绘了出来。 再看例 2: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 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 翠。”这个排比句是用三组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语句来描写漓江的水,既写出 了漓江水的特点,又充分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再看例 3: “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 文。” 这个排比句用了三个“才会……”,强调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4)夸张 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将它夸大或缩小,更突出、更鲜明地强调 这一事物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桂树开花,十里飘香。”桂花虽香, 但绝不可能远飘十里,这是有意地夸大、强调桂花的香。这种“言过其实”的说 法,效果要比说“桂花好香”、“桂花香极了”强多了。再如“巴掌大的园子里 居然种了十几种菜。”园子再小也不可能只有巴掌大,这是有意的夸小、强调园 子的小,效果要比说“园子很小、太小”强多了。 (5)反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已经确定的意思。如《再见了,亲人》中“这 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这句话已经确定的意思是:朝鲜人民 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厚情谊,志愿军永远不会忘记。但为了强调这个意思,表 达“永远不会忘记”的强烈感情, 作者用反问这种修辞手法来表现, 以加强语气, 增强表达的效果,使人读起来就会联想到课文的内容,感到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 是 多么的深厚。这就是反问的作用。 (6)设问 设问是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有意地先虚问一个 问题,紧接着自己给人以解答。它的特点是不要别人的回答,而 是自问自答。如:“谁是 21 世纪新生活的建设者?是我们,20 世纪末的少年儿 童。”起了强调、肯定的作用,是“我们”而不是其他的人。 认识几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我们常见到一个句子里有几种修辞手 法同时出现。例如《小音乐家扬科》中“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 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 都在歌唱, 都在演奏。 ”这个句子连用三个“都 在……”是排比;用“歌唱”、“演奏”把“柱子”人格化了,是拟人;用“颤 动”来写“每一根柱子”,这是夸张。再如《林海》中“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 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句话是比喻、拟人、反问三 种修辞手法的融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林海的喜爱之情。 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互改 把某个人说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叙述;把某个人说的话改为第 三者的转述,叫间接叙述。 例 如: 2 老师对我说, 1 老师对我说:“ 教 怎么写。 教 怎么写。” 改: 3 老师对我说:“你先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改:4.老师 叫我先回去,她还要批改作业。 例 1 和例 3 是直接叙述;例 2 和例 4 是间接叙述 大体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①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② 用直接叙述描写,更能表现说话人的浯气和感情,得更形象;而用间接 叙述来写,虽然也能表达相同的意思,但语气、感情都淡些,也不那么形象。 ③用直接叙述,说话人得用第一人称“我”来自称,听话人要用第二人称” 你”;用间接叙述,所用的人称就不同了,它必须根据具体的叙述对象来定,绝 对不能使用第二人称“你”。 ④用直接叙述描写人物的语言,“说”的后边要用冒号,人物说的话要用引 号;用间接叙述来写,“说”的后面得改用逗号,人物说的话不能加引号。 描写人物的语言,该用哪种叙述方式,要看表达的需要,把说话人的语气、 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以及所 说话的意思,就用间接叙述。 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 陈述句式要表达的意思,可以用反问句式来表达,反问句式要表达的 意思,也可以用陈述句式来表达。要学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就要弄清楚它 们的句式特点。掌握改写的方法。 ①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删掉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词,像“不”“没有” 等,要加上表示诘问的词语,像“怎么”、“难道”、“岂不”等,句末还要加 上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像“呢”、“吗”等(有的可以不加),最后要把句号改为 问号。如:把“我不会忘记老师对我们的爱。”这个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我怎 么会忘记老师对我们的爱呢?”或是“我难道会忘记老师对我 们的爱?” ②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其改法与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正相反,删掉的得加 上,加上的得删掉,问号改句号。如把“我怎么能这样对待同学 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我不能这样对待同学。”

‘贰’ 高手快来帮帮我,高一语文的复合句变成长单句的方法,和怎样将一段话下定义

提炼主谓宾,将相同的合并,将不同的用连词亮起来

‘叁’ EXCEL中一段话太长需要分行

EXCEL中分行有两种方法:1.自动分行,可对单元格进行设置单元格格式,在“对齐”中有“自动换行”选中即可。2.手动分行,在需要分行处按alt+回车键即可手动分行。
不管是自动分行还是手动分行都可能对单元格所在行的高度产生影响,如果需要你还可以不改变单元格的大小,选中“对齐”中的“缩小字体填充”而使文字根据单元格大小自动缩放

‘肆’ 请帮我把下面一段话用自己的话复述,重新改编,意思不变,简单易懂,可以改变顺序。论文用谢谢~~

,大部分的管理模式,采用定量的管理 比较碰胡顺

‘伍’ ppt如何改变一段话中的单个字

把文字 先剪切出去放到TXT文档中,
然后再复制回来,现在调一下试试应该就可以了!

‘陆’ 快手作品怎么把音乐名字修改成一段话

修改原声名字。
快手怎么把音乐转成文的方法:1、打开快手APP。2、点击右上方“录制”,进入录制界面。3、点击中间橙色按钮,开始录制。4、录制完后选择“配乐”。5、点击“录音”开始录音(录音时长跟视频时长相同)。6、录音完毕后点击“勾”。7、回到设置界面,将“原音”左拉调至最小。8、查看视频效果(可设置下封面和特效)。9、确认后点击右上方的“下一步”,进入发布界面。10、确认后点击“发布”即可。

‘柒’ 说话技巧有哪些

1.紧急的事情,慢慢说
2.无关紧要的事,笑着说
3.心里没谱的事,赶紧说
4.不知道的事,别瞎说
5.做不到的事,提前说
6.揭人老底的事,不能说
7.自己私人的事,别都说
8.别人的事,要少说
9.自己工作的事,听人说
10.领导的事,不要说
情商(EmotionalIntelligence),通常是指情绪商数,它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从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提高情商的基础是培养自我意识,从而增强理解自己及表达自己的能力。戈尔曼和其他研究者认为,情商由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这五种特征组成。值得指出的是,情商固然包括人与人互动的层面,但情商的意义并非指谄媚、奉承、巴结、虚伪。

‘捌’ 常见病句及修改方法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 句子 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常见病句及修改 方法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常见病句及修改方法,欢迎欣赏
常见病句及修改方法1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例如:

1、“下课了,( )在操场上玩游戏。”这句话缺少了“谁”这个主语部分,谁在操场上玩游戏呢?意思不明白。

2、 “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这句话中因“做什么”这个谓语部分不完整,所以意思不完整。

3、“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 )。”这句话中的后部分“为我们批改”不完整,缺少了与“批改”这个中心词搭配的宾语,使人不明白老师为我们批改什么。

句(1)缺主语,句(2)缺谓语,句(3)缺宾语,这三种现象都犯了成分残缺的毛病。

(二)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就是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的不恰当,或褒贬不当,或大小不当,或轻重不当,或 近义词 错用而造成的一种病句。例如:

1、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2、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儿也不(武断)。

3、隔着雾,眼前的景物(糊糊涂涂)。

这三个句子中的“成就”“”武断“糊糊涂涂”都用得不恰当,句子的意思都不清楚,都犯了用词不当的毛病。

(三)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多指主谓搭配或动宾搭配不恰当,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

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北京是季节”,“北京”是地名,“季节”是指时间,“北京”不是“季节”。这个句子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

2、“我们要改进 学习态度 。”“改进”的意思是“改变原来落后的情况,使之有所进步”,多与“方法”“技术”等搭配,不能与“态度”搭配。这句话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

(四)词序混乱

词序混乱,指句子中的词语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想要表达的意思排列,以致出现歧义或混乱现象,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清楚的一种病句。例如:“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并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而原句颠倒了词语的顺序,使句子表达不明白而造成了语病。

(五)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是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显得多余累赘的一种语病。例如:“我们正在观看优美漂亮的舞蹈。”这个句子中的“优美”和“漂亮”是意思相同的两个词语,在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就显得罗嗦了,只要选用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明白了,而重复使用两个,反而使意思不清楚了。

(六)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使句子不清楚的一种病句。例如:“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这个句子中的“肯定”和“可能”是互相矛盾的,“肯定”是确定不移的;“可能”是也许能够,或许能够的意思。这两个意思显然是矛盾的,使人看了不明白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究竟是哪一个。

(七)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用上了代词(如“你、我、他、她、它、这、那”等等),但是指代什么,使人无法确定所指代的对象,造成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例如:“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这个句子中的“她”,究竟是指“小芳”,还是指“小丽”呢?要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令人费解。

(八)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实的一种病句。例如:“夕阳的朝晖洒满了湖面。”夕阳散发的是“余晖”,而“朝晖”是朝阳散发的,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合事理。

(九)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句子里根本不是属同一类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造成归类不恰当的一种语病。例如:“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猪肉等许多蔬菜。”这个句子把“猪肉”归属到蔬菜类,显然是错误的。

(十)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是指前后两个分句和使用的关联词之间关系不协调。例如:“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这个句子中的关联词“只有”不能和“就”搭配,改为“只有······才”或“只要······就”才能将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
常见病句及修改方法2
1.(2011·浙江省义乌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2分)

A.理想的 教育 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同学们写 作文 ,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2.(2011·浙江省湖州市)阅读下面浯段,按要求答题。(2分)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①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月,国务院把这一天确定 为"中国旅游口"。②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增加国民的生活质量。

(1)划线句①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将第一处引号改为书名号。

(2)划线句②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将"增加"改为"提高"或"提升"。

3.(2011·浙江省金华、丽水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C)

A.许多人对新疆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

B.日本停止滨冈核电站4号机组运转,目的是防止地震和海啸不再引发重大核安全事故。

C.在热烈的掌声中,***发表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主旨演讲。

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2314个品种。

4.(2011·浙江省舟山、嘉兴市)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4分)

①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②通过这两个新规,对醉驾者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③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15日,浙江共查处酒后驾驶事件110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倍多。④不仅醉驾数量大减,各地酒后驾车的数量也大大减少。

(1)第②句,缺少主语,删除"通过"两字。(2)第③句,减少不能用倍数,把"一倍"改为"一半"(或"50%"、二分之一)

5.(2011·浙江省杭州市)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千年运河,使杭州成为拥有"运河水乡处处河,东西南北步步桥"的独特水乡风韵。②近年来,随着运河综合保护 措施 的全面推进,拱宸桥西岸的大量历史遗迹得到保存。③凭借众多的丰富的历史 文化 遗存,这里的传媒、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有了快速发展。

①在 "风韵"后加"的胜地",或删去"成为"。②将"措施"改为"工程",或将"推进"改为"落实"。③删去"众多的",或删去"丰富的"。

6.(2011·四川省达州市)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A.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面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都德·《最后一课》)

B.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C.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D.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7.(2011·四川省眉山市)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A:否定词"不"误用;B:缺必要的宾语"意识";D:前后不一致,一面和两面不搭配,应去掉后面的"是否"。)

8.(2011·四川省内江市)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B多重定语的秩序不当)

A.在20多年演艺生涯中,几乎没人记得费玉清在舞台上不穿西装的样子。

B.失事客机是一架萨博340型短程双涡轮螺旋桨的索尔航空公司飞机。

C."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讴歌中国革命、讴歌中国共产党,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为主题的作品。

D.即便不是很喜欢语文,在临近中考的最后时刻不让语文拖后腿,也是一种成功。

9.(2011·四川省资阳市)方明为了参加学校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的诵读红色经典活动,托亚玲的妈妈在县图书馆借本长篇小说《红岩》。下面是他发给亚玲妈妈的短信,阅读后完成后面题目。(4分)

王阿姨,我是亚玲的好朋友方明。①虽然没有与您见过面,但您的名字我早已耳熟能详。我现在有一件事情要麻烦您:②最近,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歌颂革命先烈的课外书。③我很想读一读《红岩》这部小说,详细体察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可我们学校图书室和同学都无此书。不知你们图书馆有没有这本书。如果有,请亚玲同学带给我;④如果没有,必须及时告诉我。多谢您的帮助。

第①句中"耳熟能详"这一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熟悉

第②句成分残缺,应改为。最近,学校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歌颂革命先烈的课外书。

第③句搭配不当,应改为。我很想读一读《红岩》这部小说,详细了解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

第④句不得体的词语是,应改为。必须"麻烦"或"烦劳"(改为"请你 "也给分)(4分,每改正确一句1分。)

10.(2011·浙江省绍兴市)下面这段文字有一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3分)

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 故事 ,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果戈理说,书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于时间**中的灯塔。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一定的收获。但是为什么用同样的时间,读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收获却不多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用心去感悟。

(1)改错别字:"嘹"改为"瞭"

(2)修改病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用心去感悟(或:这是因为没有用去感悟)。

‘玖’ 我要改变写一段话怎么写我要改变写一段话

我要改变,我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我要改变自己的处境,我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要不断的努力拼搏,我要成为父母的骄傲,我要让老师因为我而自豪!

‘拾’ 若想终止一段无聊的对话,有什么样的方法

一般来说,现在聊天如果想要终止这一段对话的话,回复一个哦,或者直接不回复就可以了。现在网络上面隔着屏幕的交流已经成了人们日常最普遍的一个交流方式。基本上很多的情况,如果很多的八卦的各种情况想要与人分享的话都会在微信上面实现,基本上现在很多的消息或者人与人之间大部分的沟通交流都会转换到手机上面。

阅读全文

与改变一段话的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杜兰特真正的训练方法 浏览:318
网上买床安装方法 浏览:782
奶奶教裁剪方法简单好用 浏览:449
老人机短信中心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5
化肥中氮的含量检测方法视频 浏览:77
照片如何加水印方法 浏览:534
有点打呼噜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406
如何赏析诗句方法公式 浏览:725
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浏览:131
手臂痛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487
days360函数的使用方法 浏览:634
治疗湿尤有效方法 浏览:913
小米的快捷键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73
用底线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浏览:282
检测方法elisa法 浏览:196
远离口臭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688
中药及其制剂常用的纯化方法 浏览:153
充电机使用方法步骤12V 浏览:1003
正确怀孕的方法 浏览:52
iphone6跳屏解决方法 浏览: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