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肉鸭免疫方法有哪些

肉鸭免疫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1-16 10:29:49

‘壹’ 养肉鸭时,应做好哪些病毒病的预防

(1)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高热、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鸭对本病毒都有很高的易感性。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通常在春、夏、秋季流行最严重。

预防:注射鸭瘟鸡胚弱毒苗,2月龄以上鸭200倍稀释液胸肌注射1毫升;初生雏鸭用50倍稀释液腿部肌注0.25毫升。(2)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病原体是一种肠病毒。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

预防:利用高免血清和康复鸭血清肌内注射0.5毫升,进行预防。也可用免疫过母鸭产的蛋,制成免疫蛋黄,给病鸭每只注射1~2毫升。(3)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临诊症状为:雏鸭急性死亡,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喙紫黑色,个别肿头和出现共济失调的神经症状;母禽产蛋量急剧下降,受精率和孵化率也显着降低。主要病理变化为:雏鸭眼结膜炎,潮红;胰腺有出血点或坏死点;腺胃乳头有出血点或脓性分泌物;心肌可能有条纹状坏死;肝脏有出血点;脾脏有坏死点;母禽卵黄性腹膜炎。

防制:药物预防效果不明显,一般在7~14日龄注射禽流感灭活疫苗,效果良好。(4)减蛋综合征由禽的一种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经繁殖、喉头和排粪时排毒。

预防:蛋鸭或种鸭120日龄用鸭减蛋综合征油乳剂灭活疫苗(或鸭减蛋综合征蜂胶灭活疫苗)皮下注射每羽1毫升。病毒病一般用药物治疗或预防效果不明显,主要是搞好预防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鸭舍、用具和运动场的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增喂适量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增强体质;不同日龄雏鸭严格实行隔离分开饲养。

‘贰’ 饲养鸭子如何预防病毒

肉鸭笼养作为一种高效养鸭法,为肉鸭养殖户带来了更好的收益。在肉鸭笼养的日常管理中,应注意防治疾病。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鸭子预防病毒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鸭子预防病毒的方法

一、预防瘫痪。笼养肉鸭最易缺钙、磷,而站立不稳,甚至瘫痪死亡。在饲料中加3%的钙粉或5%的石膏粉,同时添喂一些螺蛳或小砂粒,可预防该病发生。若有肉鸭染上此病,应立即在饲料中加0.1%维生素D,连喂10天。

二、防止中暑。夏天气温高,若笼养通风不良或太阳直射鸭体,可引起中暑。预防办法是:保持笼舍通风凉爽,严禁太阳直射。一旦中暑,应立即将鸭转移到凉爽的地方让其自然恢复,也可在鸭翅膀内侧静脉处用针刺适量放血。

三、预防维生素缺乏症。饲料种类单一时,可导致鸭维生素缺乏症,应适当喂些青绿饲料和蚯蚓、螺蛳、蛙类等,同时在饲料中加0.2~0.3%(症状明显时加1%)复合多维素。

四、严防鸭瘟。雏鸭1~5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作饮水,平时可在饲料中加入复方敌菌净、土霉素;每天早上清扫笼底塑料布接粪板一次,鸭舍外每隔7天用新鲜石灰水消毒一次。鸭子一旦发病,应立即治疗,并将病鸭隔离饲养。有人以兔血麦粒治疗鸭瘟,效果好,大家不妨一试。方法是取适量大麦,在铁锅内炒熟,装在木桶或瓦缸内,宰杀家兔,取血与热麦粒拌匀,让染上鸭瘟的病鸭采食,病重不能采食者可人工填喂60~100粒。

饲养鸭子的方法

放养方法

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4、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的食物很广,象现在大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 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 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一、品种选择

稻田养鸭是一种粗放的饲养方式,而且在稻鸭共栖种养模式中,养鸭只是绿色优质大米生产的一个辅助性产业,主要起生物防治的作用。因此,在选择鸭品种时,重点考虑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的中小型优良品种。推荐饲养吉安红毛鸭和册麻鸭等蛋肉兼用品种。

(一)吉安红毛鸭

吉安红毛鸭体型短圆、颈粗短。公鸭大小适中,紧凑、前胸宽、胸肌发达。母鸭体型桃园、冯凑、眼大突出、明亮、胸肌发达。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耐粗饲,觅食力强,肉嫩、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是加工板鸭优质原料。据农村调查,以放牧为主,饲养80-90天,体重可达1000-1150克,其间补喂稻谷3-4kg,在板鸭厂育肥28天,体重1350-1400克(耗稻谷4kg),达到板鸭加工要求。红毛鸭开产日龄112天,产蛋率达5%日龄为134天,50%为186天,成年母鸭平均体重1450克。该鸭适合我省农村各种方式的饲养。

(二)山麻鸭

山麻鸭原产于福建龙岩地区,是我国优良蛋鸭品种之一。公鸭胸宽背阔,体躯较长。喙黄绿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母鸭身体细长、匀称紧凑、站立和行走时躯干与地面呈450角以上,头较小,喙呈古铜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通体麻褐色。据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测定,公母鸭平均初生体重42.78克,4周体重553.10克,90日龄体重1330克,72周龄(504日龄)体重1515克。成年公鸭体重1300克,成年母鸭体重1500克。母鸭开产日龄120日龄左右,500日龄产蛋280-300枚。山麻鸭具有开产早,产蛋高,适应性广,适合农村各种方式养殖。

二、饲养管理

(一)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的饲养管理是俗称育雏,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须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清洁安静的环境等,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①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2、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3、饮水和饲料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②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③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

①通风

目前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既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②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③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3日龄,温度为28-30Cº;4-6日龄,温度为24-26Cº;7-10日龄,温度为20-23Cº;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Cº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④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⑥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⑦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

(三)稻田放鸭管理

1、入田时间

稻田养鸭需注意下田时间,雏鸭孵出20天,体重约100克以上,水稻抛秧15天,移栽12天以上,可放入大田。成年鸭应适当推迟2-3天下田。

2、田间饲养设施准备

①每稻田准备优质尼龙网2.5公斤左右,不规则稻田和狭长稻田应准备多些。在田的四周用三指尼龙网围成防逃圈,围网高60cm,每隔1.5-2米树一支撑杆。

②在田的一角按每10只鸭一个平方米的大小折算建一鸭舍,舍项需遮盖,以避日晒雨淋,三面作档,但必须通风透气,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铺,舍下挖一个2倍于鸭舍的大小50-60cm深的水函。

③稻田间开挖35cm宽、30cm深的丰产沟若干条,在放鸭期间始终满水,供鸭子嬉水。

3、放养密度大鸭为每亩15羽左右,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4、鸭在育雏期间没有放牧的习惯,下田前的应进行采食训练。稻田放鸭,主要采食稻田里的杂草、昆虫和水生动物等食物。先调教采食落地谷子后,将谷子撒入浅水中,让鸭去啄食,多次后形成条件反射,此后放入稻田会主动寻找食物。

5、每天每只鸭用50-100克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注意定时,定点饲喂,就注意视情况增减饲喂量,不可过足或过少。杜绝用发霉、发臭的饲料及发臭、生蛆的动物饲料喂养。

6、合理安排放牧时间。

①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时间。稻田放牧,通风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浅,易被晒热,气温超过30Cº时,不宜下田放鸭。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应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凉爽的时候进行。

②适当轮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复放牧,适当休闲几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长期和收获期,最好进行搭配。

③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遗粒,这时可集中放牧。

7、稻鸭共栖,放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天,因此,鸭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础上,保持鸭舍通风,并设置一此遮荫树枝或小凉棚。丰产沟应满水,让鸭多嬉水,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8、结合治虫进行放鸭。先摸清虫情,如虫害较重时,减少补料,让鸭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采食害虫,充分发挥防治害虫的目的。

9、水稻喷药前,把鸭子引诱在鸭舍圈住。

10、后期管理。

①水稻乳熟期收鸭、以防鸭吃稻穗。为方便收鸭,平时喂养时就养成鸭子听到某种声音集拢的习惯。

②收回的鸭子可收回家中或围于田间舍内。

三、常见鸭病预疫

稻田养鸭开放性饲养,容易感染疫病和传播疫病,应十分注重鸭子防疫工作。

1、鸭瘟

肉鸭,7日龄,鸡胚亿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7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护肉鸭至上市。

2、鸭病毒性肝炎免疫

雏鸭:1-3日龄,鸡胚化弱毒苗,0.5ml/只,颈皮下注射,2天后产生抗体,5天达到高水平。

3、鸭霍乱免疫程序:

鸭霍乱的疫苗我为禽巴氏杆菌苗,如731弱毒菌苗,接种2日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达三个半月。禽霍乱氢氧化铝胶苗,用以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肉注射2ml,间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3个月,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用于2个月全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1ml。免疫期为6个月,也有报道用鸭巴氏杆菌A制成的疫苗,每只鸭肌肉注射2ml,可产生4-5个月的免疫力。

四、注意事项

1、建议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尽可能地不使用农药。

2、田间鸭舍建造时,应考虑防止鼠类侵害。

3、稻田施药期间,应及时收鸭起田,待安全间隔期后,再下田放鸭。稻田施药安全间隔期内,鸭子饮用水与稻田水应分开,防止鸭中毒和鸭产品污染。

4、发生过鸭瘟或带传染病鸭子走过的地方,以及被矿物油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养鸭。

肉鸭笼养作为一种高效养鸭法,为肉鸭养殖户带来了更好的收益。在肉鸭笼养的日常管理中,应注意防治疾病。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鸭子预防病毒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鸭子预防病毒的方法

一、预防瘫痪。笼养肉鸭最易缺钙、磷,而站立不稳,甚至瘫痪死亡。在饲料中加3%的钙粉或5%的石膏粉,同时添喂一些螺蛳或小砂粒,可预防该病发生。若有肉鸭染上此病,应立即在饲料中加0.1%维生素D,连喂10天。

二、防止中暑。夏天气温高,若笼养通风不良或太阳直射鸭体,可引起中暑。预防办法是:保持笼舍通风凉爽,严禁太阳直射。一旦中暑,应立即将鸭转移到凉爽的地方让其自然恢复,也可在鸭翅膀内侧静脉处用针刺适量放血。

三、预防维生素缺乏症。饲料种类单一时,可导致鸭维生素缺乏症,应适当喂些青绿饲料和蚯蚓、螺蛳、蛙类等,同时在饲料中加0.2~0.3%(症状明显时加1%)复合多维素。

四、严防鸭瘟。雏鸭1~5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作饮水,平时可在饲料中加入复方敌菌净、土霉素;每天早上清扫笼底塑料布接粪板一次,鸭舍外每隔7天用新鲜石灰水消毒一次。鸭子一旦发病,应立即治疗,并将病鸭隔离饲养。有人以兔血麦粒治疗鸭瘟,效果好,大家不妨一试。方法是取适量大麦,在铁锅内炒熟,装在木桶或瓦缸内,宰杀家兔,取血与热麦粒拌匀,让染上鸭瘟的病鸭采食,病重不能采食者可人工填喂60~100粒。

‘叁’ 鸭子怎么预防病

养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严格消毒,及时治疗”的原则,建立健全鸭病防疫体系,制定疫病净化、扑灭措施及实施方案,要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条件,确保鸭群健康生长发育。
1、做好环境消毒:消毒前,要做物理性的清扫冲洗,以防有机物(如粪、尿、脓血、体液等)的存在,然后再进行喷洒药液消毒。禽舍及周围环境每周要消毒1-2次,水桶、料槽要天天消毒,鸭舍前要设消毒池,禁止外人进入饲养区。保持鸭舍的干燥、卫生,勤清扫粪便,勤消毒,把粪便堆积发酵。到夏天高温季节,一定要选择两种球虫药轮换或交替使用,每种药使用3-5天后停1周左右再用另一种球虫药。秋季草籽成熟是关键的育肥期,要相隔一周连续两次施喂驱虫药物。
鸭场消毒时要遵循先净道、后污道,先后备鸭场区、后蛋鸭场区,先种鸭场区、后商品鸭场区的原则。鸭舍内的消毒桶严禁借用或混用,消毒频数,一般情况下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全场和带鸭消毒:发病时期,应坚持每天带鸭消毒。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雏鸭出壳后三日龄左右,严格按照防疫程序免疫,重点是小鸭瘟、鸭痘、禽霍乱、病毒性肝炎。每种防疫都要细心,不能马虎。正确掌握疫苗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了解疫苗的注意事项,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以减少应激,增加鸭自身的免疫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物品和抗生素的使用,必要时经准确诊断后用药,用药的方法和剂量必须正确。

‘肆’ 肉鸭防疫是养鸭的关键,肉鸭防疫的有哪几个关键措施

肉鸭繁殖周期短,生长快,及时防疫很重要!在入苗后的头三个晚上,用葡萄糖和电解与非尼考混合。它可以引导身体产生干扰元素,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蛋黄吸收,快速改善消化功能,强化细菌感染性疾病和抗病毒疾病的功能!十天后,肉鸭应与清瘟消毒粉混合在食物中,以增强肉鸭的抗病能力。加林是一种特殊的抗病毒药物,而非尼考或头孢菌素可以治疗和预防浆膜炎、坏死性肠炎等肠道细菌疾病。连续十七天使用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防治大肠杆菌肠炎。28天,用头孢丁胺、氨基磺酸、新霉素预防大肠杆菌腹泻。到接种前一天,饮用含21-金维他或远征电解的水,可有效缓解应激,提高疫苗效力,加速抗体产生。养鸭场消毒一定要依次使用三种消毒剂,才能有效高效的杀菌!

制定合理的消毒方案,在消毒剂的选择上考虑“广谱、无刺激、无毒”的原则,选择多种消毒剂,交替使用。消毒前清理干净,排除粪便等有机物,用水冲洗现场。鸭场入口处的消毒池应经常更换消毒剂。鸭场生产生活区消毒应做到360度无死角,喷雾消毒和熏蒸消毒交替使用。鸭场下水道应及时清理,并增加消毒频率。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了解当地疾病的流行趋势,咨询相关专家。根据自己的生产、疾病状况等。有效的疾病计划。比如鸭肝炎发生时应该用什么方案,采取什么措施。合理的用药方案。当疾病发生时,多做药物敏感试验,防止药物滥用,多做实验室检查,防止误诊。

‘伍’ 如何有效预防肉鸭的病毒性传染病

(1)建立严格的卫生清洁与消毒制度。应每日清除肉鸭舍内的粪便、保持清洁干燥,并制定严格的定期消毒制度。严格消毒是预防病毒性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建议在正常生产的鸭场,每周对肉鸭舍内外的地面、粪便、用具等进行全面系统消毒1次;正常进出鸭场的工作人员应在消毒后进入。

(2)严禁在发生疫情或被怀疑有疫情的场地和水域及其附近区域放养鸭群,以及引进种鸭或雏鸭、购入鸭产品和饲料产品。

(3)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目前,我国饲养的商品肉鸭应严格免疫鸭流感疫苗;肉用种鸭需要免疫鸭流感疫苗、鸭瘟疫苗和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

‘陆’ 肉鸭养殖应作哪些免疫

商品肉鸭首先应根据肉种鸭的免疫情况注射疫苗。可在1日龄注射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在7~10日龄左右注射禽流感疫苗。在我国南方鸭瘟高发地区,肉鸭(包括肉用的蛋公鸭)应在20日龄左右注射鸭瘟疫苗。另外,建议给肉鸭注射品质良好的传染性浆膜炎疫苗和大肠杆菌病疫苗。

‘柒’ 鸭苗买回来需要打那些疫苗

鸭苗防疫:第一天打花肝疫苗,第七天打浆膜炎疫苗,25-30天打霍乱。

当前使用的类毒素疫苗多是采用传统技术制造。这些疫苗如白喉和破伤风疫苗含有很多不纯成分,而且将毒素变为类毒素的甲醛处理过程也导致与来自培养基的牛源多肽交联。

从而最后产生不必要的抗原。因此,研究一个突变、非毒性纯分子作为一种新疫苗可以提高这些疫苗的质量和效力,如将白喉毒素52位谷氨酸替换成甘氨酸,可导致毒性丢失,且可与白喉毒素交叉反应。

类毒素疫苗:

当疾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强力外毒素或肠毒素引起时,类毒素疫苗具有很大的意义,如破伤风和白喉的疫苗。一般来说,肠毒素的类毒素很少成功。然而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的热稳定性肠毒素(LT)经遗传改造的去毒变构体,有希望成为有效的旅行者腹泻疫苗。

霍乱毒素(CT)对应的突变可能成为更为重要的疫苗。这两种毒素的变异体甚至可以诱导很好的粘膜免疫,也是有希望的粘膜免疫佐剂。

‘捌’ 鸭子怎么打疫苗

1、雏鸭群免疫

鸭流感灭活苗免疫:在第一次用免疫1个月后Ⅱ号剂型灭活苗,再用Ⅰ号剂型灭活苗免疫,或在第一次用Ⅰ号剂型灭活苗免疫1.5~2个月后用再Ⅰ号剂型灭活苗免疫,每羽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

(8)肉鸭免疫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鸭用疫苗分类

鸭用疫苗主要包括细菌性疫苗和病毒性疫苗两类。由于大肠杆菌和鸭疫巴氏杆菌都有多个不同的血清型,往往造成其疫苗在使用时具有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病毒性疫苗主要分为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弱毒疫苗是利用毒力减弱的病毒经大量繁殖后制成的活苗。

目前我国使用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禽流感疫苗等均属于灭活疫苗,不需要低温保存,只需要保鲜。灭活疫苗的接种途径只能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

在灭活疫苗中加入免疫增强剂,能提高免疫应答和免疫期。

‘玖’ 有人说肉鸭养殖过程中不用防疫!对吗该如何做防疫

吃五谷杂粮的动物不需要防疫没有任何道理,当然是错了!防疫免疫如下:

一、免疫程序:目的是为了对一些难以治疗或严重影响养殖效益的疾病进行(疫苗)免疫预防。
一般如下:
1日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
7-10日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
10日龄,鸭瘟弱毒疫苗;
25日龄,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可选);
此外,还有用鸭浆膜炎-大肠杆菌的二联苗(可选),当养殖厂高发病时可选用。

二、保健程序:对于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某几个阶段容易发生的疾病)进行药物(抗生素、微生态)控制或达到促生长等目的。例如:
1日龄:减少鸭苗因运输等原因造成的应激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机体补液,增强体力,提高成活率。如葡萄糖饮水,如少量抗生素预防肠道应激。
2~4日龄:机体净化,促进卵黄吸收,预防脐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
6~10日龄:大肠杆菌预防
13~15日龄为换料阶段,注意过渡,注意预防换料应激;
此后随时关注鸭群状态,重点预防鸭浆膜炎、大肠杆菌病等。另外,注意打疫苗前后的应激等等。
最后,料比即料肉比,即鸭子耗料量与鸭只体重的比值,料比越低,养殖效益越好!

‘拾’ 肉鸭必须打哪些疫苗

肉鸭需要打疫苗吗

1、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养殖场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保护鸭群健康。因此,养鸭需要打疫苗。一个地区鸭群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不止一种,而可以用来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菌苗)的性质不尽相同,在鸭体内所产生的抗体能足够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期限(免疫期)也不同。

2、因此,一定的鸭群在使用多种疫苗(菌苗)来预防不同疾病,也需要根据各种疫苗(菌苗)的免疫特性来制定预防接种的次数和时间,这就形成了在实践中使用的免疫程序。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能够很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尽量减少因为疫苗免疫给鸭群造成的应激反应。因此,种鸭免疫应避开产蛋高峰,雏鸭免疫应考虑母源抗体的存在。

3、给鸭群打的预防针既要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又要提高免疫质量,关键要看免疫效果。鸭场可根据本地区和本场疾病发生情况,适时、适度地引入疫苗进行免疫,例如在鸭肝炎的高发区疫区或受肝炎威胁的地区就必须进行鸭传染性肝炎的免疫。

4、疫苗免疫,对鸭群本身是一种应激,为了减小这种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不同季节,免疫接种要注意必要的细节问题。使用油乳剂灭活疫苗时,先要将疫苗恢复至室温,否则注射到皮下的疫苗形成疫苗团而不易吸收;夏季气候炎热,疫苗接种时,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并且尽量将免疫时间安排在清晨凉爽的时候。

5、免疫中,要不断摇匀疫苗,使每只鸭都能获得等量有效的抗原免疫。接种组织弱毒苗时,免疫全程时间好控制在1.5小时内,以防疫苗在温度过高的鸭舍中长时间暴露而影响病毒的免疫活性。

阅读全文

与肉鸭免疫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快速识字方法 浏览:184
华为大疆手机云台使用方法 浏览:499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之探析 浏览:559
和田玉白玉项链的鉴别方法 浏览:679
露娜洁面仪mini2使用方法 浏览:916
阉鸡快速止血的方法 浏览:878
苹果微信清理缓存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48
金钢窗安装方法 浏览:124
测排卵什么方法最准确 浏览:850
抒情方法有哪些 浏览:432
青岛梅毒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998
脸上汗斑的治疗方法 浏览:60
好的教育方法的视频 浏览:58
快速上枕头荷叶边方法 浏览:736
手机拍照的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4
什么方法治口臭 浏览:173
幼儿美术活动教学方法 浏览:126
瑞典轻症治疗方法 浏览:616
原始股退出计算方法 浏览:411
水泵间隙的测量方法 浏览: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