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常生活中,“肠道疾病”有哪些检查方法
肠道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对于肠道疾病诊断除了相应的临床表现以外相应的辅助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某种程度上一些相应的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起着关键的作用,临床上对于肠道的检查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些常用的辅助检查,让大家对此都有所了解。
下面我们一起就看看这些检查有哪些吧!
一、大便常规
这种检查是最为常用的,它对于肠道的相关疾病的诊断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优点对于患者无痛苦、费用低、老牌检查方法。
正常情况下检查为阴性
不正常的情况大致为:发现红细胞说明有消化道出血、肿瘤或结核等;发现有白细胞说明肠道有炎症;发现有虫卵说明有寄生虫感染;发现有潜血说明有消化系统出血。
六、肠镜
肠镜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大致分为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等。
对于肠道疾病的检查肠镜具有明确诊断意义,对于肠道不明原因的出血、其它肠道检查都不能明确的疾病起到关键作用。
并且肠镜对于一些肠道疾病的治疗也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对来说肠镜检查有些痛苦,如果实在担心也可以做无痛肠镜,只要睡一觉就检查完了。
胶囊内镜其实就是一个微型摄像机,把它做成和胶囊一样大小的形状,患者吞服后胶囊沿着消化系统下降,并且把内部的情况拍摄下来,相对来说这种检查方法痛苦小,但是因为胶囊无法受检查者支配及受到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还不是很全面。
2. 肠癌的筛查方法,你知道哪些
其实人体真正的消化器官和吸收物质的器官,应该是大肠和小肠。胃部主要是对食物进行处理的,人体的营养来源还是来自于大肠和小肠对食物的过滤。所以说大肠和小肠这个部位对于人体的发育和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在这个部位出现癌变就被称为肠癌,肠癌是很痛苦的,而且会影响人的进食。那么怎么对肠癌进行筛查呢?
3. 腹部有哪些检查的方法
①腹部望诊。
腹部外形:在正常情况下,腹部平坦,左右对称,站立时稍隆起,平卧时稍凹陷。腹部普遍性隆起,常见于肥胖、消化不良、气腹、腹水;腹部局限性隆起,可见于某些脏器的肿大、腹腔内肿块、腹壁及胃肠道积气;腹部凹陷,可见于消瘦、脱水的病人,恶病质者有腹部凹陷呈舟状腹。
②腹部触诊。
正常的腹壁柔软。腹肌紧张并增强可因胃肠穿孔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腹肌强直,硬似板样,称为板状腹。腹壁紧张可为局限性,如急性阑尾炎时右下腹紧张,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紧张,腹腔容量增大时如胀气、肿块等,腹壁紧张度可增加。
正常腹部在剑突下正中线上可能有压痛,与深部腹腔神经节有关。病理性压痛见于急性广泛性和局限性腹膜炎及内脏器官的炎性病变,此时可在腹壁相应的部位有压痛,如压痛局限于一点时称为压痛点。阑尾炎压痛点也叫麦氏压痛点,如在压痛的部位上猛然将手抬起,则疼痛加剧,称为反跳痛,提示炎症累及腹膜。
腹腔内肿瘤、肿大的脏器或炎性组织等均可形成肿块。如发现腹内肿块时,应注意叙述部位、大小、形态、硬度、压痛、波动、活动度及表面情况等。表面为光滑的圆形肿块,常是膨胀的空腔器官,如胃肠、膀胱。
腹腔内有较多腹水时,病人取仰卧位,用左手掌贴于病人腹壁右侧,以右手手指叩击腹壁左侧,此时手掌有波击感,称为波动感。这种波动感常见于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等。
③腹部叩诊。
正常腹部叩诊为鼓音,如胃肠高度充气、穿孔或人工气腹时,叩诊明显鼓音。当肝脾肿大、腹腔内肿瘤、大量腹水时,鼓音范围缩小而出现浊音。
④腹部听诊。
肠蠕动音:正常肠蠕动音为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每分钟3~5次,以脐部最明显。若超过10次,称肠鸣音亢进。反之如在5~10分钟听不到肠鸣音,称为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见于肠麻痹、急性腹膜炎。
振水音:病人仰卧位,检查者用稍弯曲而并拢的四指,在上腹部做迅速冲击动作,如听到水振荡的声音,称为振水音。正常人仅在饭后多饮时出现,如空腹或饭后7~8小时,胃部仍有振水音,表示胃排空不良,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及胃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