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法
水下浇筑混凝土的主要浇筑方法有以下6种:
(1)导管法
水下混凝土浇筑最常用的方法,导管可用刚性导管或柔性导管,前者是依靠拌和物自重从刚性导管向水下仓面输送和浇筑;后者是将拌和物由柔性导管向水下仓面输送和浇筑。并依靠环境水对软管压力控制拌和物的下降速度。
(2)泵压法
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拌和物沿输送管、浇筑管进入水下烧筑仓面,与导管法施工基本相同。
(3)开底容器法
将混凝土拌和物装在易于开底的密闭容器内,浇筑时,将容器轻轻放入水下,直达浇筑地点开底卸料。
(4)预填骨料压浆法
在水下模板内预填骨料,通过往浆管加压或自流灌法胶凝材料,充填骨料空隙并胶结而形成混凝土。
(5)袋装叠置法
将混凝土拌和物装入袋中在水下依次沉放,层间骑缝重叠,形成水下混凝土结构。袋材为麻袋或合成纤维做成,其质地较粗,还有改进的水溶性薄膜袋,溶化时间稍长于混凝土硬化时间。
(6)倾注法
在已浇出的混凝土上倾注混凝土拌和物。通过捣压推动或自然流动,使水下混凝土逐渐推赶扩散。
(1)浇筑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准备工作
1、成孔检查
施工单位在桩基钻挖孔成孔后首先进行成孔的自检,主要检测内容有:成孔的孔口标高,孔底标高,孔的倾斜度,实际孔深,直径,护壁高度,清孔情况,孔底沉淀层厚度,孔内渗水情况;
然后将自检报告呈递给监理单位,测量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测,合格以后批准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序。
2、钢筋笼绑扎情况的检查
成孔满足设计要求后,在施工单位已经呈递钢筋笼绑扎情况自检报告以后,监理工程师或者监理工程师指派相应监理员到现场进行钢筋笼绑扎情况的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钢筋笼的高度是否满足要求,主筋根数是否正确,箍筋间距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加强筋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焊接接缝是否满足设计规范(机械连接的接口是否规范),钢筋笼直径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各种钢筋的标号是否正确,钢筋的锈蚀情况是否严重。如果满足要求批准施工单位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3、钢筋笼定位情况的检查
钢筋笼下放到桩孔后,进行钢筋笼的定位,钢筋笼的定位目的是:保证钢筋笼外侧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以及保证钢筋笼的竖直度。
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定位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定位钢筋一般为十字形排列),定位钢筋的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笼安放是否竖直,当检查无误后批准施工单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序。
4、套筒的水密性检查
由于水下灌注混凝土要求套筒必须在较大气压下有良好的水密性,因此套筒的水密性现场试验检查也变得尤为重要。
现场做套筒的水密试验,将套筒连接好(套筒的连接长度与灌注时需要的套筒长度一致或稍长)将套筒底部封堵,向套筒内注满水,套筒用吊车吊起,保持竖直,观察套筒的漏水情况,如无或极轻微漏水现象则套筒的水密性满足要求,此时监理方批准施工单位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5、套筒下放到孔内以后的检查
套筒下放安置稳妥以后,接受监理员的检查。主要的检查内容有:套筒底部距离孔底的高度(设计规范要求30-40厘米),套筒是否竖直。
漏斗的大小是否满足要求(要求漏斗第一次下料封底,能够埋住套筒1米以上)套筒是否清洗干净(无粘杂泥土)。当检查合格后,批准施工单位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B. 地下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有哪些
所谓的浇筑混凝土就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很多建筑工程队都习惯叫他打混凝土,或者是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学的术语就是浇筑混凝土或混凝土浇筑,两者意思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把浇筑换了一个位置而已。
混凝土浇筑有哪些呢?其实混凝土浇筑有以下五步骤,同时按照本方法适用于所有混凝土工程。
一、材料准备
在混凝土施工前,我们需要准备水泥、砂、石子、混凝土外加剂等,这些必备材料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要求。
二、混凝土施工工具准备
插入式振捣棒、平板式振捣器、馒刀、馒刀有的叫沫子,有的叫抹泥板(最好是铁沫子和木沫子都要具备),斗车、吊斗、铁锹等,具体混凝土施工使用工具如下图所示。
三、浇筑混凝土
在混凝土浇捣前应保证模板、钢筋及水电全部安装完毕,模板内的泥土、木屑等杂物全部清理干净,木模板浇水湿润,支架稳定,模板接缝不漏浆,钢筋上的油污、泥土、铁锈等已除净,经检查合格,并办好隐蔽预检等手续。
四、浇筑混凝土注意事项
1、浇筑混凝土应派专员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铁件、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当发现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及修整完好,才能继续浇筑,其次还要有专员负责观察输送管,以防止赌管爆管现象。
2、根据不同的施工部位,气温等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要知道不同的混凝土运输距离及时间,都会影响混凝土塌落度的变化,其次就是施工队在浇筑混凝土技术及时间配合,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坍落度。
3、浇筑混凝土完成之后,要注意控制好混凝土收面时间,并且要看混凝土面积大小,安排收面的施工技术人员,这是混凝土施工队最重要的一点,一点都不能马虎,一旦收面来不及,就会造成混凝土施工不平整,所以请各施工队伍慎重这一点。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
五、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标准规范应浇筑完后,在12小时以内适当浇水养护,同时不少于7天,防水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养护时间取决于承建商的要求进行养护。
C. 混凝土浇筑方式有哪些
1、泥浆下混凝土浇筑,用导管把混凝土浇筑在充满水泥浆的槽孔内。
2、水下混凝土浇筑,浇筑在水下指定位置处。
3、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同时浇筑混凝土强度相同的柱和墙。
4、混凝土分层浇筑,有全面分层,分断分层,斜向分层。
5、现浇混凝土,现场搅拌浇筑。
D. 钢筋混凝土有哪些浇筑的方法
浇筑混凝土之前,先进行绑筋支模,也就是用铁丝将钢筋固定成想要的结构形状,然后用模板覆盖在钢筋骨架外面。最后将混凝土浇筑进去,经养护达到强度标准后拆模,所得即是钢筋砼。
混凝土的浇筑均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采用水平分段、斜向分层的方法浇筑,其浇筑方法如下:浇筑方向是从梁的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在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等不密实现象,改从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在距该端4~5m处合龙。分层下料、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上层混凝土必需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方能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性。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马蹄部分钢筋较密,为保证质量,可先浇完马蹄部分,后浇腹板。其横隔板的混凝土与腹板同时浇筑,浇筑时应分层,平行作业。
来源于问问我
E. 大体积混凝土有几种浇筑方案
有三种,每种浇筑方法适合不同的体型。
第一种是全面分层法适合长方形体型的砼体,易沿长边浇筑;
第二种是分段分层法适合近似正方形体型的砼体;
第三种是斜面分层法适合长宽比较大的长方形砼体,如条形基础和截面较大长度较长的梁。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质量等部门审核同意签署意见并报总监签字后,才能进行施工。
F. 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有哪些
钢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目前常用的方式有:混凝土落差较小时(不大于2米)用混凝土罐车直接浇筑,落差较大时采用溜槽、串通、溜管进行浇筑;混凝土泵车(包括地泵)浇筑;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浇筑。
G. 混凝土分层浇筑有哪些方法
混凝土分层浇筑的方法如下:
混凝土的浇筑分层有三种: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向分层。且由于采用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流动性较好,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振捣,避免出现振捣不密实和漏振的现象。
1、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要求在逐层浇筑过程中,第二层混凝土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2、分段分层:分段分层方案适用于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情况。
3、斜面分层:混凝土振捣工作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斜面分层方案多用于长度较大的结构。
4、大体积混凝土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注意:
1)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露出粗骨料;
2)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水;
3)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最后,斜面分层的原则与平面分层基本是一样的,斜面的角度一般取小于或等于45度(视混凝土的坍落度而定),每层厚度按垂直于斜面的距离计算,不大于振动棒的有效振捣深度,一般取500mm左右。
H. 混凝土浇灌的方式有哪些
混凝土浇灌的方式通常有:浇筑落差较小时(2m以下)混凝土罐车直接浇筑;落差较大时采用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混凝土泵车浇筑(包括地泵);水下混凝土多采用导管浇灌。
I. 混凝土浇灌方式有哪些
混凝土浇筑方式很多,应争对不同部位制定不同浇筑方案。(1)普通浇筑,随打随抹,随收面;适用于地面,或楼板面(2)分层浇筑分层振捣,适用物大体积混凝土或者墙体混凝土,有利于水化热的释放,但要点是要保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层混凝土的浇筑便于结合。(3)分层斜面浇筑,这种方法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而且面积相当大,不适用分层,第一层浇筑完毕后,进行第二层浇筑时,第一层已初凝;只能从起始开始分层浇筑到设计标高面再逐步推进;(4)分层浇筑逐步推进,适用于水池类墙体或楼座剪力墙。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怎么浇筑,但得保证混凝土的结合性,不能预留冷缝,造成混凝土渗水或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