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生儿如何测黄疸
新生儿出生之后是需要多观察的,因为很多时候新生儿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疾病的病症,这样一些疾病有一些是比较严重的,有一些就是属于较为普通的,及时发现才不会导致出现一些不好的结果,那么新生儿如何测黄疸?
新生儿测黄疸其实是有很简单的方法的,就是借助仪器来进行,这个一仪器只是一个皮肤测试,不会导致新生儿的身体有任何的伤口的出现,所以一般如果想要检测黄疸只需要做这个检测,就可以知道新生儿是否患上黄疸,但是由于只是皮肤检测,数据多多少少会有误差。
检测黄疸使用血液检测是属于比较准确的一种方法,其实就是采集新生儿的血液样本,然后检测胆红素的定量来进行分析。属于比较严重需要治疗的新生儿很多时候会采取这一种措施进行检测,而且可以很好的区分是不是生理性的黄疸,或者说属于病理性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很多时候其实不用仪器进行检测,新生儿自身也会有一些表现,例如新生儿的皮肤是发黄的,眼睛也是有一些黄色的情况,小便的颜色也不正常。这一些都是妈妈判断新生儿是否黄疸的特征,如果发信是手足都有黄染的情况应该属于重度的,需要及时处理。
‘贰’ 新生儿回家后如何自测黄疸
新生儿回家后如何自测黄疸
新生儿回家后如何自测黄疸,孩子的到来对于所有家庭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惊喜的事情,但是宝宝出生之后也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情况,下面为大家分享新生儿回家后如何自测黄疸。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巩膜(俗称白眼球)及皮肤粘膜黄染的表现。新生儿黄疸可初步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观察是否有黄疸要先看巩膜有没有黄染,需在自然光线(不开灯的自然光线)下观察判断。生理性黄疸多在生后3天左右出现,5~7天达高峰,没有什么其它症状,2周内消退。
如经以上方法尚不能自行判断,建议先去做经皮胆红素测定看是否有黄疸的可能性。然后再化验血胆红素浓度而进一步明确及判断是否需要干预治疗。
黄疸是什么引起的
1、胆红素生成过多
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清楚胆红素浓度增高。
此外,大量溶血导致的贫血,使肝细胞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其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结果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
2、肝细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细胞量减少
这是由于肝脏的肝酶功能低下,或者由于晚期肝硬化、或暴发性肝炎、肝功能衰竭,肝内残存有功能的肝细胞量很少,不能摄取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3、肝细胞破坏结合胆红素外溢
在肝炎病人中,由于肝细胞发生了广泛性损害(变性、坏死),致使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发生障碍,故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而部分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继续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使其转变为结合胆红素。
但其中一部分结合胆红素未能排泌于毛细胆管中,而是经坏死的肝细胞间隙反流入肝淋巴液与血液中,导致血清中结合胆红素浓度也增高而出现黄疸。这时病人转氨酶多会升高。
4、肝内型胆汁郁积性黄疸
一部分病人是肝炎时因肝细胞变性、肿胀、汇管区炎性病变以及毛细胆管、小胆管内胆栓形成,使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受阻,结果造成结合胆红素经小胆管溢出(小胆管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与血液。还有一些病人是由于毛细胆管、小胆管本身的病变,小胆管内胆汁栓形成,或毛细胆管的结构异常,使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受阻。
结果造成结合胆红素经小胆管溢出(或小胆管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与血液。也有些病人非全由胆管破裂等机械因素所致(如药物所致的胆汁郁积),还可由于胆汁的分泌减少(分泌功能障碍)、毛细胆管的通透性增加、胆汁浓缩、淤滞而致流量减少,最终导致胆管内胆盐沉积与胆栓的形成。
5、大胆管的梗阻引起的黄疸
肝内、肝外肝胆管、总肝管、胆总管及乏特壶腹等处的任何部位发生阻塞或胆汁郁积,则阻塞或郁积的上方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胆管不断扩张,最终必然导致肝内小胆管或微细胆管、毛细胆管发生破裂,使结合胆红素从破裂的胆管溢出,反流入血液中而发生黄疸。
新生儿如何自测黄疸
新生儿黄疸一般有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小便色黄为外部特征,比较容易判断。大人可以按压宝宝皮肤观察颜色,也可以观察白眼球的颜色来判断黄疸情况,也可以去医院用专门的仪器测试黄疸值。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
黄疸怎样晒太阳呢
新生儿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第4-7天达到高峰,若无特殊情况可在半个月内消失。这种黄疸属于新生儿期的一种生理现象,被称之为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可任其自然减轻与消退。
但其中有少部分新生儿,其黄疸进展过快,持续时间过长,或者血清胆红素值超出了生理性范围,对此要注意查找原因,将其视为病理性黄疸进行对因及对症处理。
新生儿黄疸的对症处理,药物并非唯一方法,最简单的非药物方法是日光浴。日光浴是利用太阳光的紫外线作用,促使未结合胆红素的排出,从而有利于减轻黄疸。另外,日光浴还可使新生儿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有利于促进钙的`利用。
日光浴的方法很简单,在有阳光照射,光线不太强、没有大风,不是过于寒冷的日子里,每天打开窗户1-2次,每次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同时在保暖的前提下,让新生儿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就可以了。
什么是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较早,出生后不到24小时即可出现,而且黄疸一旦出现之后,短期内宝宝皮肤的颜色会迅速加深,且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宝宝会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嗜睡、吸奶无力、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不吃奶甚至出现呻吟、尖声哭叫。
这说明黄疸可能已经侵犯到脑神经中枢。有些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反而过迟(生后5天以后),或者久延不退,或减退后又复加重,碰到这些情况,都要尽早到医院诊治。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1、感染性
(1)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宝宝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感染可经胎盘传给胎宝宝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常在出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病重时粪便色浅或灰白,尿色深黄,宝宝会有厌食、呕吐、肝轻至中度增大的现象出现。
(2)新生儿败血症。
2、非感染性
(1)新生儿溶血症。
(2)胆道闭锁。这种情况多在出生后2周才开始出现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肝进行性增大,边硬而光滑;肝功改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3个月后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3)遗传性疾病: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在我国南方多见,核黄疸发生率较高;其他如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并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
(4)母乳性黄疸:大约1%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母乳性黄疸,宝宝一般状态良好,黄疸在4-12周后下降,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即可确定诊断。
(5)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
病理性黄疸症状
如果新生儿黄疸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则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查明原因,给予治疗。
1、黄疸症状出现较早,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肯定不正常。
2、黄疸程度重且长。足月儿2周不消退,早产儿3周不消退。
3、黄疸症状发展很快。
4、黄疸持续长时间后会退,之后又重新出现。
宝宝出现了以上情况极有可能是患上了病理性黄疸。爸妈应在新生儿出生后1-2周内严密观察黄疸的发生情况。观察时必须把新生儿放在自然光线下,如皮肤呈橘黄色、白眼球、四肢及手掌、脚掌已发黄,尿呈深黄色且能染黄尿布,大便色淡甚至发白说明黄疸已经超出生理性黄疸范围,应该立即去医院诊治。
怎么预防病理性黄疸
1、妊娠期间,如果孕妈湿热,也会导致宝宝容易出现黄疸。所以妈妈怀孕的时候要注意饮食有节,不要吃过量的生冷食品,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的食物,以防损伤脾胃。
2、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3、宝宝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叁’ 在家怎么测黄疸指数
在家测黄疸指数只能用测黄疸的仪器,那对于家里没有这种仪器的家庭一般都是目测宝宝皮肤来确定有没有出现黄疸的,大部分家庭是没有测黄疸的仪器的,宝妈可以找到一个日光充足的地方来观察宝宝的皮肤、眼睛、大便等,如果感觉皮肤偏黄要赶紧到医院测黄疸指数。那么,在家怎么测黄疸指数呢?
1. 妈妈想要在家里给宝宝测黄疸,得有专门的仪器,如果没有这个仪器的话,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可以按压宝宝的皮肤,观察皮肤颜色的变化,再就是观察宝宝白眼球的颜色变化,要是发黄的程度有所减轻,说明黄疸正在消退。
2. 如果说宝宝的面部发黄,有黄疸的现象,但是症状并不是很严重。可以适当的带宝宝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在晒太阳的过程中,要让黄疸的皮肤尽可能的接触阳光,不过必须得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避免阳光直射。
3. 母乳喂养也有助于宝宝退黄,如果说黄疸并不严重,可以坚持喂母乳,宝宝的黄疸慢慢就会消退。如果说宝宝的黄疸始终没有消退,或者说症状加重,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宝宝黄疸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如果确定是生理性的黄疸,妈妈只需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即可。但如果说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的就医治疗,以免耽误了病情,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宝宝身体器官还没有完善发育,没有办法将血液当中的胆红素完全排泄出现,就会出现黄疸情况。宝宝出现黄疸是可以慢慢消退的,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帮助宝宝将黄疸。那么降黄疸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1. 晒太阳。晒太阳是能够将黄疸的,在上午和下午的时候看,太阳光不特别强烈,也不会晒伤到宝宝的皮肤。可以隔着玻璃给宝宝晒太阳,如果宝宝已经满月了,也可以在院子里给宝宝晒太阳,时间也不要太长,宝宝的衣服也需要清洗干净,太阳下暴晒,对退黄疸是有效果的。
2. 蓝光照射治疗。蓝光照射效果是很好的,而且见效也比较快,可以采用蓝光照射,将宝宝体内的胆红素进行转化,转变成其他的物质,让胆红素可以找到其他的出口,通过大便排出来,最终达到康复的效果。如果宝宝黄疸比较严重,那么建议去医院让医生采取这种方式。
3. 喝水。一般宝宝是可以在两周左右恢复正常的,如果是早产宝宝,时间可能会延长到三周左右。建议这段时间多给宝宝喝水,对退黄疸也是能起到作用的。如果宝宝是病理性黄疸,或者是有反复,那么必须要配合医生选择治疗方式。
病理性黄疸症状
如果新生儿黄疸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则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查明原因,给予治疗。
1、黄疸症状出现较早,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肯定不正常。
2、黄疸症状发展很快。
3、黄疸程度重且长。足月儿2周不消退,早产儿3周不消退。
4、黄疸持续长时间后会退,之后又重新出现。
宝宝出现了以上情况极有可能是患上了病理性黄疸。爸妈应在新生儿出生后1-2周内严密观察黄疸的发生情况。观察时必须把新生儿放在自然光线下,如皮肤呈橘黄色、白眼球、四肢及手掌、脚掌已发黄,尿呈深黄色且能染黄尿布,大便色淡甚至发白说明黄疸已经超出生理性黄疸范围,应该立即去医院诊治。
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较早,出生后不到24小时即可出现,而且黄疸一旦出现之后,短期内宝宝皮肤的颜色会迅速加深,且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宝宝会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嗜睡、吸奶无力、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不吃奶甚至出现呻吟、尖声哭叫。这说明黄疸可能已经侵犯到脑神经中枢。有些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反而过迟(生后5天以后),或者久延不退,或减退后又复加重,碰到这些情况,都要尽早到医院诊治。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1、感染性
(1)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宝宝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感染可经胎盘传给胎宝宝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常在出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病重时粪便色浅或灰白,尿色深黄,宝宝会有厌食、呕吐、肝轻至中度增大的现象出现。
(2)新生儿败血症。
2、非感染性
(1)新生儿溶血症。
(2)胆道闭锁。这种情况多在出生后2周才开始出现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肝进行性增大,边硬而光滑;肝功改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3个月后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3)母乳性黄疸:大约1%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母乳性黄疸,宝宝一般状态良好,黄疸在4-12周后下降,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即可确定诊断。
(4)遗传性疾病: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在我国南方多见,核黄疸发生率较高;其他如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
(5)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
‘肆’ 妈妈可以自己在家里测试宝宝黄疸吗哪几种方法最有效
新生儿黄疸是很常见的现象,如果不是病理性黄疸,则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便会自行消退,但是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则要尽快就医,寻找医生的帮助,不要拖延了病情,后果是很严重的。在家里想要测试黄疸,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三、查血清胆红素。
查血清胆红素是测量黄疸最准确的方法,不过要到医院去抽血,如果总的胆红素超过34毫克每分升就说明宝宝患有黄疸。如果比较担心的话就选择这种测量方法,一般得到的结果是没有问题的,也不用每天提心吊胆的害怕了。
我家宝宝在出生时也有黄疸的情况,而且还比较严重,但是通过医生的光照治疗,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就痊愈了。黄疸本身不是棘手的疾病,只要照顾得当,孩子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不过不要自己盲目帮助孩子治疗,要听从医生的话。
‘伍’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 检测黄疸的2种方法
一:检测黄疸的方法用肉眼和测黄疸的仪器,
1、用肉眼来进行检测,脖子上出现黄色程度不同,躯干或者手心脚心都黄了,说明是比较严重的黄疸
2、用经皮胆红素仪来检测,测额头、前胸,这种测黄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瘦孩子辐射的影响、有的孩子辐射就比较深测出来的相对要高一些。
二:治疗黄疸的方法:
1、光照疗法:该疗法是治疗黄疸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宝宝躺在光疗箱内,将双眼、会阴和肛门遮盖,其余部分裸露在外。然后用单面光和双面光照射,持续照射2-48小时,但一般不超过4天,直至胆红素降低到7毫克/分升以下就可以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换血是治疗胆红素过高最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但换血对医疗技术要求较高,并且不是每一个黄疸患者都适合换血疗法,而且这种疗法也有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这种疗法主要用于重症的病理性黄疸患者。
3、药物疗法:在医生的医嘱下服用苯巴比妥和地塞米松可以治疗病理性黄疸。
4、食疗方面:
①、取冬瓜皮和玉米叶各3g煎水服用,能缓解黄疸症状,但不能彻底把新生儿黄疸治好,所以妈妈们还是应该及时带宝宝到医院看病,遵照医嘱吃药。
②、在食疗的同时搭配发酵型乳酸菌奶粉:分解超负荷胆红素,分解不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预防黄疸和帮助消化。形成有益菌保护层,阻碍接触肌体黏膜,提高免疫力。
‘陆’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检验有哪些黄疸检查抽血是必要的么
1.胆红素检测
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可采取静脉血或微量血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TSB)。经皮测胆红素仪为无创的检测方法,操作便捷,经皮胆红素值(TcB)与微量血胆红素值相关性良好,由于此法受测定部位皮肤厚薄与肤色的影响,可能会误导黄疸情况,可作为筛查用,一旦达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检测血清血胆红素。
2.其他辅助检查
(1)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在新生儿黄疸时必须常规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有溶血病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增多。
(2)血型包括父、母及新生儿的血型(ABO和Rh系统),特别是可疑新生儿溶血病时,非常重要。必要时进一步作血清特异型抗体检查以助确诊。
(3)红细胞脆性试验 怀疑黄疸由于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试验。若脆性增高,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若脆性降低,可见于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病。
(4)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 正常>75%,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者此值减低,须进一步查G-6PD活性测定,以明确诊断。
(5)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 疑为感染所致黄疸,应做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颗粒及核左移。
(6)肝功能检查 测血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害较为敏感的方法,碱性磷酸酶在肝内胆道梗阻或有炎症时均可升高。
(7)超声 腹部B超为无损伤性诊断技术,特别适用于新生儿。胆道系统疾病时,如胆管囊肿、胆管扩张、胆结石、胆道闭锁,胆囊缺如等都可显示病变情况。
(8)听、视功能电生理检查 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可用于评价听觉传导神经通道功能状态,早期预测胆红素毒性所致脑损伤,有助于暂时性或亚临床胆红素神经性中毒症的诊断。
‘柒’ 新生儿黄疸的检查
1.胆红素检测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可采取静脉血或微量血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TSB)。经皮测胆红素仪为无创的检测方法,操作便捷,经皮胆红素值(TcB)与微量血胆红素值相关性良好,由于此法受测定部位皮肤厚薄与肤色的影响,可能会误导黄疸情况,可作为筛查用,一旦达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检测血清血胆红...素。 2.其他辅助检查 (1)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在新生儿黄疸时必须常规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有溶血病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增多。 (2)血型包括父、母及新生儿的血型(ABO和Rh系统),特别是可疑新生儿溶血病时,非常重要。必要时进一步作血清特异型抗体检查以助确诊。 (3)红细胞脆性试验怀疑黄疸由于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试验。若脆性增高,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若脆性降低,可见于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病。 (4)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正常>75%,G-6PD缺陷者此值减低,须进一步查G-6PD活性测定,以明确诊断。 (5)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疑为感染所致黄疸,应做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颗粒及核左移。 (6)肝功能检查测血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害较为敏感的方法,碱性磷酸酶在肝内胆道梗阻或有炎症时均可升高。 (7)超声腹部B超为无损伤性诊断技术,特别适用于新生儿。胆道系统疾病时,如胆管囊肿、胆管扩张、胆结石、胆道闭锁,胆囊缺如等都可显示病变情况。 (8)听、视功能电生理检查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可用于评价听觉传导神经通道功能状态,早期预测胆红素毒性所致脑损伤,有助于暂时性或亚临床胆红素神经性中毒症的诊断。
‘捌’ 在家怎么测黄疸用什么设备
测黄疸一定需要仪器,在医院可以有经皮肤的胆红素监测仪,在家如果没有设施,只能通过目测,由于新生儿的皮肤较薄嫩,毛细血管较丰富,当血清胆红素水平达到了85μmol/L或5mg/dL时,通过目测就可以看到黄疸。
宝宝黄疸的出现是从颜面部开始,逐渐波及到躯干部、四肢,严重的手心、脚心也会出现黄疸。但是家长毕竟不是医学专业,对黄疸的观察可能有一定的疏漏,建议在家观察黄疸时应该由同一个人观察,同时在家庭的同一个场所、同样的时间,在同样的光线下,由一个人进行监测,这时观察较准确。
如果黄疸逐渐地呈上升趋势,黄疸越来越重,因为家长不能判断什么时候是重度黄疸,希望能到医院寻求正规帮助。
‘玖’ 新生儿宝宝黄疸在家怎么监测
大多数新生儿容易患有黄疸疾病。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而黄疸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血清内胆红素的升高,从而导致患者皮肤、粘膜等部位发黄。当宝宝出现黄疸症状时,需要去医院治疗。那么,新生儿在家怎么测黄疸?
新生儿在家是不能够自行测黄疸的,想要测黄疸是需要一种仪器的,而这种仪器只有医院才有,所以对于黄疸的检测还是需要到正规的医院做才行。不过,家长在家时,可以根据宝宝的脸上、手脚等皮肤来观察宝宝身上病情发黄程度。
如果是生理性黄疸,那么家长不用担心太多。这个时候多注意宝宝的喂养情况,让宝宝多排便,可以将体内胆红素排出,让宝宝黄疸症状消失。不过家长要注意给宝宝补水,这样能够让宝宝将体内胆红素排出。而且,宝宝患有的生理性黄疸会在几周后自行消退。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那么家长除了需要注意宝宝饮食,让宝宝身体排出胆红素外,家长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治疗。这种情况一般需要进行蓝光治疗,所以在确定宝宝是病理性黄疸时,需要去蓝光恒温箱内治疗。同时需要时刻关注宝宝体内胆红素变化,方便医生做好应对措施。
‘拾’ 怎么测新生儿黄胆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适宜黄疸儿吃的食物 1、 西瓜 患黄疸者小便发黄,宜多吃西瓜,或每日2~3次,每次饮西瓜汁1碗。西瓜能清热解毒,利小便。 2、 梨子 梨子能清热、解毒、消痰。它含有维生素C1、B1、B2、烟酸和糖,据马文飞《食物疗法》中介绍:“治黄疸病:雪梨,洗净切片,浸入食醋中,每次吃梨2个,1日3次。” 3、猕猴桃 性寒解热,适宜阳黄者服食。崔禹锡《食经》云:“和中安肝,主黄疸。” 4、山楂 据《福建中医药》杂志1966年2期介绍,用北山楂治疗黄疸17例,均收到良好的退黄效果。具体方法是:全部采用单味北山楂肉,开始1~2日内,日用量为60克,第3天起减少,以开水浸泡当茶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