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风湿性头痛时怎样有效缓解
你好,你所说的情况,有神经性头痛的情况下,往往是可以引起你所说的症状的。一般往往是可以采用中药和采用酮洛芬的药物的治疗的。另外是可以配合按摩、针灸等治疗一下的。往往是可以改善的。注意保养的。保持心情舒畅。
② 如何治疗风湿头痛
用按摩方法;头部五行联运法,[中间分五条线]从前向后按压。[百会][太阳][风池][风府]揉,压各100下,背部从上往下推压。
③ 风湿性头痛有怎样治疗的方法
有几下方法可以试下: 冰袋冷敷: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按摩头部: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饮用绿茶:绿茶中的物质对缓解头疼有效果,所以,可以适量地饮用绿茶来克服严重的头疼。 静心冥想: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疗偏头疼的新方法。你可以购买一盘此类的CD,在头疼发作时随着音乐闭目冥想一会,让大自然的和谐之音使你忘却病痛。 头缠毛巾:看起来可能会很可笑,不过这的确是治疗偏头疼的好方法。疼痛时,使用毛巾或柔软的布条松紧适宜地缠在太阳穴周围,如此可达到抑制血管扩张、缓解疼痛的目的。 而且不可随意用药,一定要到医院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④ 风湿头痛的中医治法是什么
[治法]祛风胜湿,散寒通络止痛。
[常方]羌活胜湿汤。
[方义]方中羌活、独活祛风湿,利关节;防风、藁本祛风除湿,发汗止痛。
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治头风疼痛;炙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具有祛风胜湿之效。
[处方]羌活15克,独活12克,白术10克,菊花10克,枳壳10克,川芎18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薄荷6克,荆芥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去滓,每日1剂,早晚食后大温服。
[加减]纳呆胸闷者,加厚朴10克,陈皮6克;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10克。若湿浊中阻,症见胸闷纳呆、便溏,可加苍术、厚朴、陈皮等燥湿宽中。若恶心呕吐者,可加生姜、半夏、藿香等芳香化浊,降逆止呕。若见身热汗出不畅,胸闷口渴者,为暑湿所致,宜清暑化湿,用黄连香薷饮加藿香、佩兰等。
⑤ 风湿头痛怎么治疗就是感觉头顶有风有点痛偶尔得上的
一、外感头痛: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 (一)风寒头痛:头痛连到项背,悪风怕冷,头怕风吹,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 (二)风热头痛:头痛而胀,甚则如裂,发热悪寒,面红而赤,口渴涕浊,便秘、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 (三)风湿头痛:头痛而重,四肢困重,胸闷,吃不下,小便不利,软便,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 二、内伤头痛 (一)肝阳头痛:头痛眩晕,时常抽搐,两侧为重,心烦易怒,面红口苦,,或兼胁肋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细而数。 治法:平肝潜阳 (二)气虚头痛:头痛绵绵,时好时坏,过劳加重,倦怠乏力,怕冷少气,胃口不佳,苔薄,脉大无力。 治法:益气升清 (三)血虚头痛:头痛而晕,面色不佳,心悸怔忡,唇白,舌淡苔薄,脉细。 治法:滋阴养血 (四)肾虚头痛:头痛感觉空空的,每兼眩晕,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耳鸣腰酸,遗精带下,苔薄,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填精 (五)痰浊头痛:头痛而昏蒙,胸脘痞闷,恶心吃不下,舌苔白腻,脉弦或弦滑。 治法:化痰降逆 (六)瘀血头痛: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如锥如刺,舌有瘀斑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活血化瘀 中医在治疗头痛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除上述中药内服法,汇集前人的智慧知识,还有针灸疗法,手针指压疗法,耳穴疗法,药枕疗法等简易自疗法,其中耳穴疗法常有立竿见影的功效,简易安全,对怕针灸的患者是另一种选择。 一、针灸疗法 (一)前额痛:取印堂、攒竹、合谷、内庭、风池等穴。 (二)偏头痛:取太阳、悬颅、外关、足临泣等穴。 (三)后头痛:取天柱、后溪、申脉等穴。 (四)头顶痛:取百会、太冲、内关、涌泉等穴。 二、耳穴疗法: 主穴:神门、皮质下 配穴:前头痛:额、胃 偏头痛:颞、胆、交感、外耳 后头痛:枕、膀胱 头顶痛:顶、肝 全头痛:额、颞、枕、顶 三、药枕疗法: 方药:白菊花、薄荷、桑叶、绿豆、决明子 用法:任选一种,装枕蕊,当枕头用 说明: ․白菊花:清利头目,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症之头痛。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外感头痛。 ․桑叶: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治头昏头痛。 ․绿豆:清热解毒,治高血压属肝火上亢的头痛。 ․决明子:清肝明目,用于肝火大之头痛。 预防保健: 尽量不碰下列食品 .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冰茶、可乐) .腌熏肉类食品(如:火腿、香肠、培根) .含酒精的饮料(如:红酒、香槟、深色的酒) .高盐、味精……等等 .少食冷饮、冰品。 上述方法治疗各种头痛,均能得到好的疗效,患者若能注意饮食,生活作息正常,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再配合中药内服,相信能迅速走出头痛的阴影。
⑥ 风湿性头痛怎么治疗 百度知道 医疗健康
一,风湿头痛的中医治疗 风湿头痛时头象衣服包裹一般,昏胀沉重,身重倦怠,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羌活胜湿汤。 羌活15克,独活12克,白术10克,菊花10克,枳壳10克,川芎18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薄荷6克,荆芥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纳呆胸闷者,加厚朴10克,陈皮6克;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10克。 针灸:穴取风池、头维、通天、合谷、三阳,针用泻法。如前头痛加上星、阳白;头顶痛加百会、前顶;后头痛加天柱、后顶;侧头痛加率谷、太阳。 推拿:患者坐位,医者以双手施用提拿肩井法,点按大椎、风府。仰卧位,施用鸳鸯理额法,点按头维,提拿足三阴,最后点按阴陵泉、三阴交、丰隆。 二,风湿头痛的食疗 风湿头痛(头痛如裹布,肢体乏力,食少胸闷,恶心欲吐) 食疗原则:疏风胜湿。 药粥食谱: 苍耳子粥(苍耳子10克、粳米100克):苍耳子捣烂,水适量绞取汁,加人粳米煮粥,空腹食。不宜与猪、牛肉同食。 藿香荷叶粥(藿香15克、荷叶 30~50克、白芷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星):荷叶洗净,与藿香、白芷共煎取汁,粳米同煮为粥。调入冰糖,温服,一天两次。 饮食且忌:忌食多油粘腻之物 三,风湿头痛针灸治疗 治拟祛风化湿、通络止痛。穴取风池、印堂、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头痛昏蒙时可加头维、通天、三阳络。 印堂应用提捏进针法,持1寸毫针向下平刺0.3~0.5寸,阴陵泉可直刺0.5~1寸,足三里直刺1~2寸,三阴交直刺0.5~1寸。手法宜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⑦ 风湿头痛怎么治疗
一,风湿头痛的中医治疗 风湿头痛时头象衣服包裹一般,昏胀沉重,身重倦怠,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 治法:祛风胜湿,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羌活胜湿汤。 羌活15克,独活12克,白术10克,菊花10克,枳壳10克,川芎18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薄荷6克,荆芥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纳呆胸闷者,加厚朴10克,陈皮6克;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10克。 针灸:穴取风池、头维、通天、合谷、三阳,针用泻法。如前头痛加上星、阳白;头顶痛加百会、前顶;后头痛加天柱、后顶;侧头痛加率谷、太阳。 推拿:患者坐位,医者以双手施用提拿肩井法,点按大椎、风府。仰卧位,施用鸳鸯理额法,点按头维,提拿足三阴,最后点按阴陵泉、三阴交、丰隆。 二,风湿头痛的食疗 风湿头痛(头痛如裹布,肢体乏力,食少胸闷,恶心欲吐) 食疗原则:疏风胜湿。 药粥食谱: 苍耳子粥(苍耳子10克、粳米100克):苍耳子捣烂,水适量绞取汁,加人粳米煮粥,空腹食。不宜与猪、牛肉同食。 藿香荷叶粥(藿香15克、荷叶 30~50克、白芷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星):荷叶洗净,与藿香、白芷共煎取汁,粳米同煮为粥。调入冰糖,温服,一天两次。 饮食且忌:忌食多油粘腻之物 三,风湿头痛针灸治疗 治拟祛风化湿、通络止痛。穴取风池、印堂、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头痛昏蒙时可加头维、通天、三阳络。 印堂应用提捏进针法,持1寸毫针向下平刺0.3~0.5寸,阴陵泉可直刺0.5~1寸,足三里直刺1~2寸,三阴交直刺0.5~1寸。手法宜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四,
⑧ 治疗风湿头痛有哪些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
(1)黄连香薷饮加味
[主治]祛风除湿,通络利窍。
[处方]黄连12克,香薷12克,藿香12克,佩兰12克,厚朴9克,荷叶6克,竹茹6克,知母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2)新加香薷汤
[主治]各种邪湿外侵肌肤引起的头痛。
[处方]香薷10克、丝瓜络10克、厚朴12克、连翘10克、扁豆花15克、金银花10克、木棉花12克。
[用法]将上药洗净后加入3碗水,先用武火煲滚再用文火煲10分钟即可
(3)独活寄生汤
[主治]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处方]独活9克,桑寄生、细辛、秦艽、防风、肉桂、牛膝、杜仲、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党参、茯苓、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
⑨ 风湿病怎么治疗
1、风湿病患者最怕风冷、潮湿、因此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床铺要平整,被褥轻暖干燥,经常洗晒,尤其是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好睡木板床,床铺不能安放在风口处,防睡中受凉。洗脸洗手宜用温水,晚上洗脚,热水以能浸至踝关节以上为好,时间在一刻钟左右,可促进下肢血液流畅。
⑩ 风湿头痛的穴道治疗方法有哪些
(1)按摩疗法
[取穴]巅顶、头顶、肩井、项背等穴位。
[操作]重用捏拿巅顶镇痛法,揉抹头顶舒经法,按压俞穴止痛法,配用舒肋
取穴育阴法,推抖敲击提神法,加用两手捏拿肩井,单手多指拍击项背部,以祛风胜湿。
(2)推拿疗法
[取穴]大椎、风府、头维、足三阴、阴陵泉、三阴交、丰隆。
[操作]患者坐位,医者以双手施用提拿肩井法,点按大椎、风府。仰卧位,
施用鸳鸯理额法,点按头维,提拿足三阴,最后点按阴陵泉、三阴交、丰隆。
(3)针灸疗法
[取穴]手足少阳、阳明经穴为主。
[操作]取手足少阳、阳明经穴为主,针宜泻法。本方以近部取穴为主,远部
取穴为辅。通天疏散太阳,风池和解少阳,头维、合谷清泄阳明,共收疏风散寒化湿之效。本方通调三阳经气,使络脉通畅,血气和顺,则头痛可止。随证选穴:前头痛如上星、阳白;头顶痛加百会、前顶;后头痛加天柱、后顶;侧头痛加率谷、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