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在野外遇到困境了,需要求救,你将采取哪些方法
放烟火:燃放烟火是最常见的求救方法.白天用烟,即在烟火上防一些橡胶片、生书叶、苔藓、蕨类植物等,可以生成燃烟,以便通知外界.夜晚用火应在开阔地上,向可能的居民区方向点三堆明火,用火光传达求救信号!光信号:白天用镜子借助阳光,向可能的居民区或空中的救援飞机反射间断的光信号,光信号可传16公里之远.方法是将一只手指瞄准应传达的地方,另一只手持反光镜调整反射的阳光,并逐渐将反射光射向瞄准的指向即可.夜晚用手电筒,向求救方向间断的发射求救信号.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是SOS,即三长两短,不断地循环.是三长两短,千万记住!现代求救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现代求救设备逐渐普及,如信标机、无线电通讯机、卫信电话等设备,如果有条件可以逐步配备这些代设备.
‘贰’ 危难时刻的求救方法
声响求救,光线求救,抛物求救。
声响求救:遇到危难时,除了喊叫求救外,还可以吹响哨子、击打脸盆或其他能发声的金属器皿,甚至打碎玻璃等物品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光线求救:遇到危难时,可以用手电筒、镜子反射阳光等办法求救。每分钟闪照6次,停顿1分钟后,再重复进行。抛物求救:在高楼遇到危难时,可抛掷软物,如枕头、书本、空塑料瓶等。
莫尔斯电码求救:用莫尔斯电码发出SOS求救信号,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求救方式。此电码将S表示为“···”,即3个短信号。O表示为“———”,即3个长信号。长信号时间长度约是短信号的3倍。这样,SOS就可以用“三短、三长、三短”的任何信号来表示。可以利用光线,如开关手电筒、矿灯、应急灯、汽车大灯、室内照明灯甚至遮挡煤油灯等方法发送,也可以利用声音,如哨音、汽笛、汽车鸣号甚至敲击等方法发送。每发送一组SOS,停顿片刻再发下一组。
‘叁’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候,什么才是最有效的求救方式
如何应对意想不到的灾难?遇险时如何自救?有关专家总结了以下不同险情的正确自救方法。
地震发生时:应先躲避后逃生,等摇晃停止后再出门。躲避时不要站在房间中央,应及时寻找有支撑物的地方躲避。撤离时应走楼梯,不要乘电梯。
车辆着火时:车辆着火要及时报警,随后要充分利用随车灭火器材积极自救,没有灭火器材或者灭火器材数量不够的,可以用衣服、棉被等物扑火。
地铁故障时:要注意听地铁人工广播,并听从工作人员统一指挥和引导,沿着规定方向疏散。最好用湿的衣服、毛巾、口罩等织物蒙鼻,逆风而行,不要深呼吸。
乘船落水时:应迅速穿上救生衣,发出求救信号。除非别无他法,否则不要弃船。一旦弃船,应迎着风向,双臂交叠在胸前,压住救生衣,双手捂住口鼻跳水。
高楼失火时:逃生勿入电梯,利用楼梯救急。身居楼层较高时,可用房间内的床单、窗帘等织物撕成能负重的布条连成绳索,系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向无火层逃离。当所有通道被切断时,最佳的避难场所是卫生间。
食物中毒时:应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随后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催吐,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减少毒素的吸收。
被劫持时:最重要的是尽量保持镇定,不要做无谓抗争。同时,要尽量观察劫持者的特征,为获救或日后案件侦破赢得线索。
发生烫伤时:做好现场急救和早期适当处理可使伤势不再继续加重,预防感染和防止休克。
遇到烫伤情况发生:
1、应沉着镇静,使受伤者脱离火源。
2、衣服着火时,立即脱去着火衣服或就地打滚扑灭火焰,切勿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加重伤情;
3、可用被褥、毯子等覆盖灭火。
4、高温水或油烫伤时,应立即将被烫部位浸入冷水中或冷水及冰水冲洗,以减少热力继续留在皮肤上起作用。
5、严重烫伤时,创面不要涂药,用消毒敷料或干净被单等简单包扎,防止进一步损伤和污染。
6、在寒冷季节要注意身体的保暖,尽快送医院。
小面积的轻度烫伤:
1、早期未形成水泡时,有红热剌痛者,可擦用菜油、豆油、清凉油和蓝油烃等或用消毒的凡士林纱布敷盖,也可用酱油湿敷,可起到消肿、止痛作用。
2、已形成水泡者,先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75%酒精涂拭周围皮肤,创面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冲洗干净,在无菌条件下,将泡内液体抽出,创面用三磺软膏、四环素软膏、烫伤膏或消毒凡士林纱布加压包扎。
二度烫伤:处理应注意预防感染,并给止痛片减轻疼痛。
大面积烫伤:必须立即送医院急救。
游泳自救的方法
1.腿部抽筋
若在浅水区发生抽筋时,可马上站立并用力伸蹬,或用手把足拇指往上掰,并按摩小腿可缓解。如在深水区,可采取仰泳姿势,把抽筋的腿伸直不动,待稍有缓解时,用手和另一条腿游向岸边,再按上述方法处理即可。
2.呛水
呛水时不要慌张,调整好呼吸动作即可。如发生在深水区而觉得身体十分疲劳不能继续游时,可以呼叫旁人帮助上岸休息。
3.腹痛
是腹部受惊所致。入水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如用手按摩腹脐部数分钟,用少量水擦胸、腹部及全身、以适应水温。如在水中发生腹痛,应立即上岸并注意保暖。可以带一瓶藿香正气水,饮后腹痛会渐渐消失。
4.头晕
游得时间过长或恰好腹中空空,可能会头晕、恶心,这是疲劳缺氧所致。要注意保暖,按摩肌肉,喝些糖水或吃些水果等,很快可恢复。
危急病人自救互救方法
颅脑损伤的急救: 现场急救首先要止血包扎。如已引起鼻、耳、眼等五官出血,切勿用棉球等填塞法止血,否则会使血液积聚在头颅内引起颅内高压和感染。应让其流出,可用清洁布不停地将流出的血液擦去。出现血肿,应该用冷毛巾敷在肿块上促进消散。对昏迷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绞痛的急救: 病人应坐下或卧床休息,如在室外,应原地蹲下休息。立即口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一时无急救药时,可针刺或指掐内关节,也有止头痛、安静、活血作用。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 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光,防止不良刺激。有条件时应及时吸氧。给予硝酸甘油片含服。进食流汁或半流汁,保证必需的热量并保持大便通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搬运病人。
中风的急救: 医学上称中风为脑血管意外。家属或现场人不可随意推动和翻动病人。减少光、声的刺激。病人取平卧位,不宜加垫枕头,需脱开病人衣服,用纱布包住病人舌头拉出,并及时消除其口腔内黏液、分泌物和呕吐物,使呼吸道通畅。把冰块或冷毛巾安置于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颅内压。搬运病人时需保持水平位。
教会孩子十种自护自救的方法
下面是转贴的关于孩子自救的内容,希望妈妈们在平时正确地引导孩子,尽量避免孩子受到伤害。
儿童如何应付突发事件和威胁呢?下述十种方法可供参考。
一、 注意获取感觉
在紧要关头,应该相信直觉。家长不仅要告诫孩子留神从接触的人或事中获取不安的感觉,还要注意倾听,鼓励孩子讲出他感觉不安的人和事。
二、 学会识别诱惑
平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陌生人问路或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的事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两种普遍策略。如:有的罪犯装作认识你,叫出你的名字(其实他可能是看到了绣在孩子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踪你时听到有人这么称呼过);有的罪犯自称是消防人员;编造你家房子着火的紧急情况,等等。家长应告诉孩子:任何人甚至是警察和消防员,在未得到孩子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都不能将他带走。
三、 不要只关注陌生人
家长常会这样叮嘱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什麽是陌生人?孩子并不一定真正懂得,若让孩子画出陌生人的面孔,一般他都会画出一个可怕的面孔。其实,那些想侵犯孩子的人一般都会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
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家长应特别提醒女孩儿不要单独外宿或跟异性到任何地方去。
四、 要学会大声呼叫
小孩子身单力薄是打不败侵犯者的,因此不用教一个小孩子如何用拳脚打败侵犯者,但是孩子却能做许多吸引周围人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大声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的爸爸!”骑自行车的孩子可以利用自行车为掩护物,让罪犯难以将你劫持走,同时大声呼救,这样会引起围观者的注意和警惕,争取得到救助的可能。
五、 要勇敢地说:“不!”
每位父母都想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但也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破常规。比如,假如有人威逼孩子做无礼或危险的事时,要勇于说“不!”
六、 让孩子尽情倾诉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要经常进行交流。如果孩子对某人有所不满,家长不要简单地说,不许说某人坏话,而要和孩子一起予以分析,这样孩子才能畅所欲言。一旦他遇到不惬意的事,或有人搔扰了他,孩子能够向他所信赖的人尽情地倾诉。孩子知道有人时刻在关心着他,就能减轻心理压力,减轻心理伤害,并能及时让坏人得到应得的惩治。
七、明确不可触摸的地方
孩子到了四五岁,家长就应向孩子说明泳衣遮盖的部位是个人隐私区,任何人都无权接触。即使是医生作检查,也应要求监护人在场监督。这是儿童的正当权利。
八、 能帮你的人很多
遇到麻烦找警察,是最基本的常识,但仅此还不够。假如警察不在附近,孩子就不会求助于任何人。还应让孩子知道,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求助,多一个机遇就多了一个生存的希望。
九、 警惕电子领域
无论家里有没有计算机,家长告诉孩子注意电子领域的安全事项也非常重要。孩子可能在学校,图书馆和同学的家里使用因特网,因此,应告诉孩子要注意保守家庭及个人的一些秘密,不要轻易约见在网上结识的任何人。
十、在游戏、演练中增强自护自救本领
仅跟孩子讲述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说了当时可能记住了过后一会儿就忘记。惟一能使孩子掌握的途径是通过角色游戏和演练。经过多次演练就能逐渐掌握要领。在家庭游戏中父母可设计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境,向孩子提出问题,测试他们的反应能力。同时还要演练父母和孩子之间如何保持通讯联络的内容。
‘肆’ 有困难怎么向媒体求助
有困难向媒体求助的方式如下:
1、直接打电话,像一些新闻媒体都有热线,可以直接拨打这类大媒体的热线,直接反映遇到的困难或问题。一般新闻媒体都有新闻部门或者热线,都有记者值班。新闻媒体的一些记者在说明情况后,会出去收集信息,核实信息的正确性和严肃性。一般情况下,电话反映问题后,你会遇到热心的读者。
2、可以直接去新闻媒体的官方网站,直接在网站上反映问题。比如消费者维权,可以去网络搜索315维权网,直接找到中国消费者维权网。
3、通过微信和微博,借助互联网传播的速度,相信很快就会有很多好心人来帮忙。如果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例如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又没有什么特殊的焦点,就算找记者采访人家也不愿意浪费时间。
4、新闻媒体曝光也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每个职业都有职业规范,要有靠谱的媒体资源,不要相信那些拍着胸脯告诉你百分百解决问题的平台,如果有哪个平台敢这么承诺给你,那一定是骗你的。
‘伍’ 遇到困难时的正确求助方式
这事太重要了。
因为,发起求助的能力是一种非常底层的能力,这种能力会作用在两个方面:能让你把事情做成,也能让你把人际关系结交好。帮助他人、受人帮助,都是为自己积累人脉资产的好机会,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其实受人帮助时更容易与他人建立紧密的关系。所以,不要怕求助。虽然求助可能会暴露你能力上的不足,但可以展示你的上进心。对于一个人来说,特别是年轻人来说,上进心比能力重要多了。
当然,求助也是有技巧、有区别的,我个人建议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优化自己的求助方式:
1.第一,在张嘴请别人帮忙之前,先花三分钟想一下自己为这件事做了什么?是否付出了应有的努力?是否穷尽了自己的办法?如果敢回答“是”,再去请人帮忙。
当然,如果扪心自问,我还没有用尽全力,那么,我就应该知道此时请人帮忙不会有好的效果,对方还会觉得我不够努力、不值得被帮助。
2.第二,对于自己没做过的事,接受任务的时候就要给自己争取一个“救生员”。别犹豫,直接去问给你安排工作的人,你可以这么问:如果我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向谁请教?
平时在内心也要有张名单:工作、专业、人际关系、情感问题,我能不能都给自己安排个关键时刻的“救生员”?这个角色应该是你敬佩、认同,并且能够毫无保留地给你真实反馈和意见的那些人。这是你最值得维护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有点像孙悟空和观音菩萨,日常要尊重、轻易别动用。
3.当你要请人帮忙时,一定要分清请对方帮小忙还是帮大忙。什么是小忙呢?就是举手之劳,比如你的朋友在其他公司工作,你想让他帮忙介绍个合作过的供应商;你临时有事,堵在路上了,请同事先帮你接待个客人啊什么的,别人基本上不需要牺牲自己的原有工作节奏来帮你。
小忙要动用“私人化”的沟通方式,人家帮的是“你”,而不是事儿。相当于你个人欠对方个人一个人情。无论结果如何,都要领情,要还人情。最好的还人情方式就是“当下就做”,当天给人买杯咖啡、请人一起吃个午饭,甚至只要真诚地道谢就够了,重点是把事情及时了结。有种话尽量不要说,就是“回头请你吃饭啊”“用得着我的地方随时说话”等等,听在对方耳朵里会觉得你很不诚恳,以后不想跟你打交道。更重要的是,你也没有关闭这个互动循环,你始终欠着对方一个人情,万一对方要你还这个人情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很可能提出了一个你完成不了的任务,那就尴尬了。
‘陆’ 自救方法有哪些
自救方法有哪些
自救方法有哪些,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越来越健全,但偶尔也会出现意外,若出现意外了,受困者该如何采取自救方法来确保安全从而获得救援呢,下面介绍自救方法有哪些。
被困电梯如何自救
1、出故障时保持冷静。
若突然被困在电梯中,千万不要慌张,保持镇定,并且安慰其他受困者,向大家解释电梯槽有防坠安全装置,它牢牢夹住电梯两旁的钢轨,不会掉下电梯槽,安全装置也不会失灵,消除大家的慌乱心理。
2、出故障警铃求援。
利用电梯内的电话、警钟或对讲机、手机等一切可能的求援方式求救。但切忌自行扳动电梯设备。
3、切忌频繁踢门拍门。
若无警钟、电话或对讲机,手机又失灵时,可拍门叫喊或脱下鞋子拍门敲打,发信号求救。如无人回应,需镇静等待,观察动静,不要不停呼喊,要保持体力,等待营救。
4、勿强行扒门。
被困电梯者无法确认电梯的所在位置,因此不要强行扒门,即使能打开,也未必够得着外门,电梯外壁的油垢还可能使人滑倒,这样会带来新的险情。
如遇到电梯下坠或电梯冲顶,不论有多少层楼,迅速将所有楼层的按键全部按下。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可马上停止继续下坠。
5、飞坠时蹲地背贴内墙。
电梯下坠时要使整个背部跟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因为韧带是人体唯一富含弹性的一个组织,借用膝盖弯曲来承受重击压力,比骨头承受压力会更大。如遇到电梯下坠或电梯冲顶,不论有多少层楼,迅速将所有楼层的按键全部按下。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可马上停止继续下坠。
乘坐电梯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标志
乘坐电梯,首先要查看电梯内有没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电梯有安全标志才能保障安全。
2、注意超限过载
电梯不能超载,当电梯报警时,就应该主动退出,等下一趟再乘,电梯超载是很危险的。
3、不顶阻电梯门
当电梯门快关上时,千万不要强制冲进电梯,阻止电梯关门,切忌一只脚在内一只脚在外停留,这样会受到伤害。电梯门正在关闭时,外面的乘客会用手、脚等阻止关门,这时最好等待下次电梯,或者请电梯内部的乘客按动开门按钮使层门重新开启。电梯内的人也不要伸手伸脚、探头探脑,更不能将携带的物品放在间隙处阻止梯门关闭。
4、发生意外千万别慌
电梯运行中万一出现故障时,乘客不要惊慌,应设法通知维修人员救援,不要乱动乱按,等待是保障安全的明智选择。
5、不乘维修中的.电梯
来到电梯前,乘客首先看看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如果电梯在维修,应挂有这种标志,乘客不要乘坐。
总结
电梯的停机就像汽车的刹车一样,遇到问题踩刹车,车停住了就最大限度保证了乘客安全,电梯也是如此。电梯槽有防坠安全装置,它牢牢夹住电梯两旁的钢轨,不会掉下电梯槽,安全装置也不会失灵,换句话说,如果出现紧急状况电梯没停住坠下去了,那反而危险了。
地震自救方法
一、头部外伤(颅脑损伤)出现的耳漏鼻漏忌堵塞
地震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建筑物坍塌引起人体机械性外力伤害、掩埋窒息性损伤、震后水电火气等引起的次生伤害三个方面。震中由于打、砸、弹击、撞、撕拉、震动、挤压、碰跌等方式很容易引起颅脑损伤,颅骨骨折经耳朵和鼻子流出脑脊液,此时不少人习惯性的做法是仰起头或堵住。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颅内损伤,并且回流液体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
二、胸部有锐利物刺入忌拔
震中建筑物坍塌很容易导致锐利的器物刺入人体胸部,此时,很多伤者习惯性的动作是顺手将锐器拔出。要注意,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原因有两点:首先,在没有救护措施时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危急生命。其次,大气在拔出锐器的瞬间很容易进入负压胸膜腔,造成气胸,引发纵隔摆动,挤压心脏而停跳。正确的做法先用手稳固住插入物,也可简单用布条(紧急情况时可用衣服等代替)轻轻束缚住锐器刺入部位,避免剧烈活动,等待或寻求救援。
三、肠子外露不能往回塞
肚皮是人体上很薄很脆弱的部位,一旦在震中受伤,很容易造成肚皮被刺破使肠子脱出。遇到这种情况,大家的下意识动作是用手托住脱出的肠子往肚腔里塞,这也是十分错误的做法。原因有三点:1、脱出肠子很容易被感染,在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往回塞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2、盲目地回塞肠子时,容易使肠子扭塞,导致机械性肠梗阻;3、脱落出的肠子很可能已经被刺破,回塞容易导致一些粪便等脏物透过肠壁溢出,导致严重腹膜炎。
四、近肢端动脉出血绑扎点忌就近
震中如果造成手臂部或小腿部近肢端(也就是靠近手、脚的踝部)动脉出血,在绑扎时,要注意不能在出血点就近部位缚扎,应选择过膝、过肘的绑扎点。因为相应大血管穿行于尺桡骨和胫腓骨之间,不利于止血且易伤及相关神经(桡神经)。
五、皮肤破损出血切忌用泥土糊
民间有种说法,对于皮肤破损出血的情况拿泥土糊上去可消炎止血。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泥土中含有一种厌氧菌——破伤风杆菌,用这种方法不仅起不到消毒止血的功效,还很容易导致破伤风,重者致命。
六、骨折后(被砸后)肢体切忌“轻举妄动”
震中倘若遇到被砸的情况,首先要考虑骨折的可能性。那么在自救的过程中,要避免被
砸部位的活动,防止骨折断端受到二次伤害,加重血管和神经的严重损伤。可因地制宜,找两个小木棍之类的东西越过关节夹住骨折部位,再用绳或布条缠绕,以远端指趾不麻木为宜,就会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七、遇有害气体泄漏切忌顺风躲避
地震中各项设施损坏,有害气体泄漏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灾民遇到这种情况时都十分慌乱,只顾逃跑躲避忽略风向。很多人甚至是盲目地跟着人群顺风而跑。要注意,此时逆风而上是最正确的躲避方法,可有效避免有害气体顺风而下,致人体受到的伤害。
八、自救时呼救忌盲目大喊大叫
地震时如果被困无法逃脱,大家都知道通过呼救引起救援人员注意。但通常有很多人出于惊慌,在被困时声嘶力竭地哭泣,拼尽全身力气呼喊自己的亲人,要注意这样盲目的持续大喊大叫,会过多地消耗体力,导致肌体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昏厥或休克。此时应抓住时机有效呼叫,尚可充分利用一些手边的金属物进行敲击,或采用发光的亮片(如玻璃、镜子等),通过反射光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如有收音机可开大音响等多种呼救方式,从而达到自救呼叫的目的。
九、颈椎损伤忌抬颌后仰
地震中被长时间掩埋的伤员获救时,常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喜欢后仰一下头、深呼一口气,好像这样才能把胸中的废气排除干净,但往往此时意外就发生了。由于地震坍塌、高处坠落等因素,颈椎最易受到损伤,在长时间不动的情况下突然后仰过深(这种后仰动作在急救医学上称为“鼻颌位”),容易导致颈髓横断,造成脊髓休克,危及生命。正确的做法是用双手扶住颈部,两侧相对制动,最大限度避免颈髓横断致命性二次损伤。
十、被困时呼吸忌快而浅
火灾自救方法
冷静报警发生火灾,报警和救火要同时进行。如果住宅内发生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随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此时千万不要在该室内打电话报警,一定要赶快跑到室外呼救、报警。因为当电话机受话器拿起或放下的一瞬间,电话机的叉簧处会产生火花,此时极有可能引发爆燃。
迅速撤离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但不能盲目。先要冷静下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选择最好的逃生方法。
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火灾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这时,湿的毛巾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和眼睛。
无水时,干毛巾也可。身边如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叠得越多层,滤烟效果越大。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有条件的话,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以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如留在原地的话,应赶快用水浸湿通道门窗,用衣物堵死门窗缝隙,防止烟气进入室内,降低浓烟对呼吸道的侵害。
绳索滑行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好,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如果没有任何可利用的物体并得不到救助,而所在的位置在二层楼左右的高度的话,且情况危急之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抓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落在柔软物上。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容易造成重伤和死亡。据资料表明,人在10米以上高处跳下,生还的希望极小。
通道疏散如果有避难层可先进入避难层。不能使用普通电梯逃生,因为电梯的电源随时可能因燃烧而中断或被切断电源。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向楼上跑,因为火主要是向上蔓延,且速度很快,烟气向上扩散的速度也比水平流动的速度快好几倍,以防走上绝路。在离开房间时,应及时关闭身后的门窗,这样可以延缓火势的追逼,赢得更多的逃生时间。
如果不能离开房间应先开窗将室内的烟气排走。要是外面有火,应赶紧把门窗关上,并拉掉窗帘以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有条件时可向门窗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
‘柒’ 求救信号有哪些方法
主要有火堆、光照、色彩、反光镜、摆放物品、声音等求救信号方式。
火堆信号:点燃距离相等的三堆火,晚上以光为主,白天可放些青草形浓烟。
光照信号:利用手电或灯,每分钟闪光6次,反复多次。
色彩信号:穿彩色鲜艳的衣服或戴颜色鲜艳的帽子,站到突出的地方引起人注意;或站在高处挂鲜艳的衣服或被子等物。
反光镜子信号:利用太阳光反射信号,可引人注意,一般每分钟6次,重复反射。材料有玻璃片、罐头皮、眼镜片、回光仪等。
物品信号:利用树枝、石块、衣物等摆放“SOS”信号每字尽可能大一点。在雪地上可直接写出“SOS”。
声音信号:如距离不大,可发声求救;或借助打击声发出求救信号。
‘捌’ 被困狭小空间时有哪些黄金自救方法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印象最深刻就是一部电影叫做《活埋》,之前一点都不了解这种密闭并且狭小空间给人造成的压抑感,但是,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我们平时的确应该多了解一些关于如何在狭小空间自救的方法,那么我来总结一下。
先来说一下狭窄空间都有什么类型。狭窄空间除了密闭空间,还包括受限制的空间,比如在某种储罐内、管道中、坑道、隧道、巷道之中,以及和它结构相似的下水道、地窖、洞穴、矿山、地下通道等黑暗狭窄的环境。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一些突发事故中,经常有人被迫藏身在狭窄空间中,等待救援。
比较常见的情形有:地震建筑物坍塌、泥石流造成建筑物倒塌、爆炸后造成的狭窄空间、交通事故后变形的车内、煤矿事故狭窄空间等等。
那么,接下来就是极其重要的黄金自救方法
在发现自己受困于狭窄空间后,首先受困者应保持冷静,不要紧张,想到自己所在的位置,迅速辨清方向,走向或朝向新鲜风流的方向。
如果受困者出现伤痛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检查 自身的受伤情况并予以初步处理。
①发现出血部位并初步止血,可采 用衣服条等物结扎不能止血的肢 体,或压迫止血。
②骨折的处理:肢体有开放性骨折 时,用衣服包住受伤肢体,以 免骨折端受到进一步污染,若 有明显出血,采用压迫止血; 大血管的损伤出血,要果断结 扎近端肢体。
③开放性气胸的处理:受伤者如呼 吸困难,并且胸部有开放性创伤 时,可采用塑料袋或不透气的物 品贴住出气部位,并用衣服加压 包扎。
灾难面前,生命有多脆弱便有多坚韧。强坚定的求生意志可以使你克服伤痛、战胜恐惧,坚持到救援的人员到来。
‘玖’ 紧急情况下发出求救信号求援的方式有几种
六种,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