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泥鳅怎么养的方法就可以活的很久

泥鳅怎么养的方法就可以活的很久

发布时间:2022-11-12 00:52:54

① 泥鳅买回来后,怎么样才能让它存活久一点

你用水缸装满水,里面再放点泥土,泥土越细越好。这样泥鳅存活的时间会长点。至少存活一个星期到半个月.如果你想养泥鳅的话把里面放点切碎的白菜

② 怎么养泥鳅啊

养殖泥鳅方法如下:

  1. 池塘选择要领

    养殖场要找就近水源,便于加水。池塘养殖泥鳅,池塘深约80-150cm,水深50-120cm,池底最好有15-20cm的淤泥,进出水口方便。为了方便鱼塘管理,池塘规格以2-10亩为宜。

  2. 池塘消毒及天然饵料培育

    放养前2周,池塘的消毒很重要。池塘消毒可以将池塘内杂鱼、青蛙、蛇虫鼠蚁清除干净,使泥鳅生长有安全的空间。放养前2周,每用4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目的是将池塘内杂鱼、青蛙、蛇虫鼠蚁清除干净,使泥鳅生长有安全的空间。3天后,将干燥无霉的玉米秸、稻草等秸秆,用10号铁丝捆扎成直径40~50厘米的秸草捆,放入池塘浸泡10天左右,使得鱼塘中产生藻相。同时,施有机肥,使得鱼塘中出现大量浮游微生物。

  3. 围网防止天敌

    泥鳅的天敌是影响泥鳅成活率的主因。泥鳅主要天敌有:塘内凶猛性鱼类如罗非、生鱼等;青蛙进塘产子,蝌蚪与泥鳅争饲料,影响泥鳅生长速度;蛇虫鼠蚁吃泥鳅;蜻蜓吃泥鳅幼苗等。因此,围网可以防止泥鳅天敌进入池塘内,这样可以提高泥鳅的成活率。围网应当在放苗前15天进行,池塘周围应用高约1m的网围起来,防止蛇、鼠、青蛙等天敌。同时,水面要种植一定量的水浮莲,运用“鱼菜共生”原理,泥鳅的生长发育就有保障了。

  4. 苗种投放注意事项

    泥鳅要求个体强壮,规格均匀,且泥鳅规格应在4-6cm为宜。苗种过大,苗种运输损耗加大;苗种过小,影响泥鳅成活率。鱼苗到达养殖现场后,要使泥鳅适应水温后再将苗种放入池塘内。根据各大养殖现场的实际情况,杂交泥鳅苗投放密度在8-20万尾/亩,台湾泥鳅苗6-8万尾/亩。同时,有条件的鱼塘可以在塘中放大头鱼、扁鱼、鲫鱼等混养,以提高养殖效益。

  5. 投喂管理

    在苗种投放前,池塘已产生大量的浮游微生物,浮游微生物可以作为泥鳅进入池塘中的天然饵料。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应当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泥鳅属于直肠消化类鱼类,吃食比较少,因此,人工配备的饲料应当经过发酵后的饲料,这样,泥鳅的消化也较顺畅,减少肠炎发生的几率。一般,每天5:00-7:00,18:00-19:00各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都应当在固定地方投喂,每15平方米设置一个投喂盆,以2小时为宜起一次盆,若2小时内饲料全部吃完,第二次投喂就适当增加饲料。同时,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注意观测水质状况,做好日常的鱼体保健等工作。


注意事项:

  1. 首先检测泥鳅是否带虫,亚硝酸盐是否超标;如有虫先有针对性杀虫,如亚硝酸盐超标可以适量换水,再用“万能亚硝灵”降解;

  2. 如果水质变差(变黑、变浓),适当换水;换水后立即用“解毒改水宝”调节;

  3. 出现大量死亡(超过100条),并且死亡症状为烂身烂尾烂鳃;选用“灭孢烂腐灵+止血烂鳃康”处理,死亡量减少后,隔一天再用“高碘腐皮康”(如果水质偏浓可以搭配硫酸铜使用),根据情况连用一次;

  4. 出现大量死亡(超过100条),并且死亡症状为红嘴红点红鳍,选用“病毒灵+出血止”,根据死亡情况连用;

    拓展资料:

    从养殖角度来看,泥鳅病害少,繁殖简单,运输方便,而且泥鳅能用肠呼吸,耐低氧,食性杂,几乎什么动、植物食料都能吃,饲料来源广,最有利于养殖的是由于能耐低氧,泥鳅的适应力特别强,几乎能在各种容器和水域中养殖,像木箱、水缸、水桶、土池、水泥池、稻田、莲田、荸荠田等,甚至排水沟中也能养。而且,养殖泥鳅成本低,市场价格高,所以经济效益显着。稻田养殖,既可收稻谷又可产泥鳅,一举两得,每667 平方米稻田可产泥鳅50~100 千克,增加产值1 000 元以上;池塘养殖,每667 平方米可产泥鳅1000 多千克,产值至少10000 元,除去苗种成本、饲料成本、水电、防治疾病药物成本等,每667 平方米可获纯利6000~7000 元;网箱养殖,普通8 平方米网箱,可产泥鳅1000 千克左右,产值也要过万元,由于网箱养殖成本较高,纯利润能达5 000 元左右.

    事实证明,泥鳅养殖有广阔的市场为依托,有成熟的技术为保证,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帮助养殖者走上致富之路。

③ 买回来的泥鳅在家怎么养活

买回来的泥鳅在家羊应该先准备容器,然后注水,最后再进行适量投喂就好。

1、准备容器

买回来的泥鳅想要在家中暂养,首先要备好养殖容器。若家中有鱼缸,一般可将泥鳅养在鱼缸中,注意鱼缸不能太浅,否则泥鳅容易跳出来。如果将泥鳅养在盆中,应将盆上加上盖子。泥鳅属于底栖类鱼类,可在容器底部放一些干净的细砂石。

泥鳅的寿命有多长

泥鳅的寿命4-6年。泥鳅的寿命是很长的,在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中,泥鳅大约可以活4~6年,但也有个别的可以达到十几年的寿命。泥鳅属温水性鱼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多栖息于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池塘、沟渠、湖泊、稻田等浅水域,通常生活在水的底层,有时喜钻入泥中,喜中性和偏酸性的泥土。

④ 泥鳅怎么养殖方法 泥鳅如何养殖

1、泥鳅养殖很简单,生命力较强,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养在水池中,也可以在家中养在水缸中。

2、如果是养在水池中,可以在向阳、温暖、排水便利处建池塘,种上点水生植物,然后购买泥鳅小苗放到水池中,定期喂食配制好的饲料。

3、如果是养在水缸中,准备一个中、大型的鱼缸,在鱼缸上盖上盖子,水质提前晾晒,然后投入泥鳅。

⑤ 泥鳅怎么养

一、泥鳅饲养要点: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3.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4.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5.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6.
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7.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⑥ 泥鳅在家怎么养活

家里养活小泥鳅要给它一个足够大的生存空间,需要准备一个水族箱,泥鳅在放入水族箱之前,可以先放在大的盆中,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把所带的杂质吐出来,提前适应水族的环境。

水族箱中的过滤及增氧装置要能够正常工作研究,泥鳅同样需要流动的活水以及充足的氧气,同时也可以放置一些水植,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的含氧量。


泥鳅属于栖息的生物,因此,需要在水族箱中铺上一层薄薄的砂石。

把泥鳅养殖在水族箱的时候,要准备一些增氧装置,以免泥鳅缺氧,而发生死亡现象。

养殖泥鳅的时候,最好不要跟其他的鱼类一同养殖,尤其是鳝鱼类,以免泥瞅被鳝鱼类吃掉。

泥鳅形体小,细长,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前段略呈圆筒形。泥鳅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它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

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主要栖息于各种浅水多淤泥环境水域的底层。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

⑦ 泥鳅怎么养殖 泥鳅的养殖方法

1、养殖泥鳅,要在适宜的地方建造池塘,池塘搭建好后要清洗消毒,养殖过程中,可以给泥鳅投喂蛋黄、鱼粉、豆饼、蚯蚓、蛆虫、河蚌和螺蛳等食物。

2、还需要保证水质清洁,高温天气要经常换水,平时还应多观察泥鳅的生长状态。

⑧ 家里泥鳅怎么养

关于泥鳅在家里的养殖方法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庭院挖池子养泥鳅,另一种是将泥鳅养在水箱中,养在水箱中的泥鳅要注意水箱的结构以及饲料的营养搭配。

QQ截图20181029164140.jpg

1、庭院挖池养鳅:

有条件的家庭。可在房前屋后、庭院天井中挖设水面积鱼池或放置水缸养殖泥鳅。养殖池或水缸的底部放上一层土,让泥鳅钻潜栖息,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放养1公斤仔鳅。养殖过程中可投喂菜叶、水草、米饭、糠、豆饼、菜饼及丝蚯蚓、动物下脚、蚕蛹粉、鱼粉等动物性饵料。有条件的最好做成配合饵料并搅拦成块状投喂。养殖成鳅,不宜投喂太多的动物性饵料,因泥鳅吃得太多不易消化。

家庭养殖也可以自繁自养。在繁殖季节,只要在饲养的小水体中有微量的水流刺激,泥鳅就能产卵繁殖,并孵化为稚鳅,有成鳅种。

2、木箱养鳅:

①木箱结构:养鳅木箱规格长2-3米,宽1-1.5米,高0.8米,要求内壁光滑,在箱的一面或二面开设3厘米直径的注、排水口,在注、排水口和箱上盖设置铁丝网。

②施肥及放养:在箱内堆放泥土和切碎的稻草或堆肥(每箱3公斤左右),注入温水,深度以漫过土层30-50厘米为宜。在箱内泥土中埋设数支互相连接的水管,保证注、排水。每箱约注水1.8-5升左右。3-5天后,每平方米放鳅种2000尾左右。放养前最好先行鱼体消毒。

③精心饲养:投饲料为来糠、螺类、蚕蛹、鱼内脏等。一天喂2次,早上6-7及下午1时投喂。日投喂量为鳅体重的7-8%。可根据泥鳅的吃食情况有所增减。最高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15%。每隔10天,将下层泥上搅拌1次,以利于泥鳅天然饵料的生长。经过从4月至11月的饲料,泥鳅可增重8-10倍。

④日常管理:由于木箱养殖密度较高,故水质管理工作很重要。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活动情况,如发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应立即换水。一般每10天换水1次(换水后可适当追肥)。如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取,以防鱼病传染。饲养后期,应适当添加新水或将已达上市规格的泥鳅取出,以降低密度,促进生长。

上面是关于在家中养殖泥鳅的具体方法,如果想在家中养殖泥鳅的饲主可以参照上述的经验操作。

⑨ 买回来的泥鳅怎么养才不死

1、养殖场所:准备一个水缸,在底部放上一层土,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2、精心饲喂:一天喂2次,以糠、螺类、蚕蛹、鱼内脏为主。3、日常管理:每天要清除残饵,每10天换水一次。4、养殖环境:将泥鳅放在安静、通风的环境中。

泥鳅刚买回来如何养殖

1、养殖场所

在家养殖泥鳅时,首先要准备一个水缸,在底部放上一层土,让泥鳅钻潜栖息,然后注入干净、没有污染的河水,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以免泥鳅缺氧死亡。

2、精心饲喂

养殖泥鳅的饲料,以糠、螺类、蚕蛹、鱼内脏为主,一天喂2次,早上6至7时及下午1时投喂,日投喂量为泥鳅体重的百分之七,注意不要一次性投放过多。

3、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工作很重要,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活动情况,如果发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应该立即换水,一般每10天换水一次。

4、养殖环境

泥鳅不喜欢吵闹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将其放在安静的地方,以免受惊,并且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注意不要让泥鳅接受太阳暴晒,否则会死亡。

阅读全文

与泥鳅怎么养的方法就可以活的很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46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0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2
北京电流检测方法 浏览:481
手机u盘保护方法 浏览:113
数字搭配有哪些方法 浏览:666
约一场球的正确方法 浏览:187
在家中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浏览:293
28天锻炼腹肌最快的方法 浏览:201
简单练翘臀方法视频 浏览:758
心理诊断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43
什么方法能让手机不黑屏 浏览:721
电脑开机慢的处理方法视频 浏览:724
后天形成内斜视训练方法有哪些 浏览:361
羊脂白的鉴别方法 浏览:623
家常腌酸菜方法视频 浏览:256
黄安伦的教学方法 浏览:963
做糖最简便的方法 浏览:640
草酸的检测方法国标 浏览:846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有哪些方法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