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脚踏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常见踩脚踏的方式有4种:脚后跟踩踏板、脚掌中部踩踏板、脚尖踩踏板、前脚掌踩踏板。
脚后跟踩脚踏
用脚后跟踩踏板,由于受力部位的限制,基本上脚腕关节不能活动。因此控制腕关节的肌肉群不能在骑行中充分发挥它们的力量,在长距离骑行时,腕部肌肉还可能由于长时间紧张而引起抽筋。所以,这可能是一个不正确的姿势。
脚掌中部踩脚踏
用脚掌中部踩踏板,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省力的姿势。使用这种骑法时,腕关节处于一定程度的活动状态,在长距离骑行时,也不会导致腕部肌肉抽筋。大多数在城市里的骑车的人都采用的这种骑法。但是这个姿势不利于调动全部下肢肌肉参与骑行运动。
但是由于下肢不能全部伸展,自然也没有机会爆发其全部力量。而且脚中部要用力必须降低座位,遇到颠簸不平的路面,人也会很不舒服。
脚尖踩脚踏
用脚尖踩踏板,可以训练骑手的高踏频,有助于乳酸的疏导。但是长时间的蹬踏,很容易造成腿部的疲劳,不适合持续性的骑行。所以,这是一种很辛苦的骑法。
前脚掌踩脚踏
用前脚掌踩踏板,可以使脚的上下摆动幅度增大,从而带动跟腱拉动小腿后侧的肌肉运动,使整个肌肉群运动。不会感到吃力,也容易用力,效率高,而且一般锁踏的设计都是锁鞋扣在前脚掌的。不过这种骑法对小腿的肌肉力量要求较高,骑行时间长了会感到小腿酸痛。另外,前脚掌踩踏板相当于在车上装了一个减震弹簧,遇到颠簸的地方不至于整个人都颠簸。所以,这种踩法很适合长距离的骑行。
2. 如何踩踏板
钢琴谱上有Ped时就踩,如果没有钢琴谱,可以一小节一踩或者一乐句一踩,有时甚至一个音一踩,有的需要踩碎踏板,这些都是要根据乐曲的具体情况而定。钢琴主要是由踏板、琴槌、制音器等组成的,踏板在钢琴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延音踏板是钢琴下最右内侧的踏板,当延音踏板被压时下,平时压在弦上的制音器立即扬起。使所有的琴弦延续震动,将踏板放开后,所有的制音器又全部压在琴弦上制止发音。由于按下制音踏板会使琴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故又称强音踏板。
弱音踏板也叫中踏板。弱音踏板在立式钢琴中为消音踏板,与演奏技巧无关,主要用于降低音量避免打扰他人;弱音踏板在三角钢琴中,作用是使某个特殊的音保持延音时长。
柔音踏板是钢琴的左踏板,在平台式钢琴里,踩下柔音踏板时,琴槌会立刻向旁推移,使音量减少,并使声音变得非常清纯、柔和。而立式钢琴,踩下柔音踏板时,琴槌移近琴弦,借以减轻冲力,减少打击的长度与强度,使音量变小。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很多人都很喜爱钢琴。
3. 钢琴踩踏板怎么踩的方法
一般一个小节踩一下,如果一个小节里有涉及到两个和弦,就要在换和弦的时候再踩一下。二分音符,全音符,还有带延音线的音符都要踩。另外,踩下踏板的时间要比按下琴键的时间略晚一些,还要注意,一次踩踏板与下一次踩踏板的间隔要注意,不要让音乐听起来有间隙,停顿。音乐不能停止。就好比吹喇叭,深吸一口气,吹下去,气用完了以后,要换气,不要把喇叭的声音停下,再深吸一口气,再接着吹。
4. 如何训练学生正确使用踏板
钢琴踏板的学习,建议在学生识得乐谱后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训练。
我记得我是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钢琴的,最初的基本功以及基础的乐理知识大多都是在第一年学习的,那个时候勉强够得着钢琴的踏板,但现在的钢琴椅基本都是可以调节高度的,所以身高不够也可以够得着踏板了。
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学生基本都是练习音阶等,乐谱上基本不涉及踏板的符号,但等到开始练习一些基本的练习曲之后,正规的乐谱上都会有一些简单的踏板标识,如果怕孩子不适应踏板而不对其进行教学的话,反而会耽误学习掌握踩踏板节奏的时间,因此个人认为,在基础乐理知识学习之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教学了。
正确的踏板训练就要结合乐谱在对应的音标时踩下,这要让学生多训练,掌握节奏,起落的时间掌握好,钢琴就是多训练才能弹得好。
5. 钢琴我爱你中国如何踩踏板
按照曲子踩就可以。
钢琴家鲁宾斯坦曾说:“踏板是钢琴的灵魂。”踏板的使用,会使奏出的音色更有光彩,然而用的不当也会适得其反。
钢琴踩踏板的常见方法:1、增强和弦的明亮度。踩下踏板要和手的动作同时或先于手,弹满音值后放得干净利索。2、和弦跨度过大,可借助踏板以琶音奏法弹出。3、突出节拍。碰到舞曲这样的节拍感很强的曲式,可以在强拍使用踏板作出对比。4、几个和弦需连奏但手指无法胜任时可借助踏板完善。5、连接低音与和弦。弹低音时可采用切分踏板保持到奏出和弦。6、若和弦是连奏琶音的形式,可用踏板将一个和弦连接起来产生和声效果,更换和弦时也要重新踩踏板。7、保持音的时值,使用切分踏板,可以让手提早准备下一个触键动作。8、修饰旋律,使其更富有表现性、乐句感。
6. 钢琴踩踏板的符号以及方法
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说过一句 名言 :“踏板是钢琴的灵魂”。正确地、恰当地使用踏板,对音乐内涵的表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音乐更加充满活力、富有生气,更光彩、更感人。那么钢琴踩踏板的符号怎样的?钢琴怎么踩踏板呢?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钢琴踩踏板的符号以及 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踏板的原理以及在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上的差异
1.右踏板
右踏板也叫制音器踏板、延音踏板、强音踏板、连音踏板。在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上的原理和效果是相同的。踩下时,平时压在弦上的所有的制音器立即扬起离开琴键,让所有的琴弦可以自由地持续振动,这样,奏下的音就会持续延长到自然消失为止。当你抬起脚放开踏板时,所有制音器立即压上琴弦,制止琴弦振动,音响立刻停止。右踏板能起到使声音延长、音与音连接起来、增强音量、增加色彩等作用。
2.中踏板
在立式钢琴上叫弱音踏板,它是以降下隔在榔头与琴弦之间的薄绒而达到改变音色、音量的作用。立式钢琴上的中踏板在正常的乐曲演奏中是不用的,它主要是在练习时起减弱音量而不影响别人的作用。现在也有部分立式钢琴的中踏板完全采用三角钢琴的原理制造。中踏板在三角钢琴上叫保持音踏板、持续音踏板或保留音踏板。演奏者弹下一个音或和弦,同时踩下中踏板,则刚才所弹的音将得到保持,而演奏者接下来再弹的音将不会被保持。中踏板只使踩下时所弹音的制音器打开,这和右踏板踩下后所有的制音器打开是不同的。
右踏板和中踏板同时使用时,可以使中踏板保留住一些音,而右踏板依然按照自己的规律执行自己的任务。
3.左踏板
也叫弱音踏板、柔音踏板。在立式钢琴上,左踏板踩下后,缩短了榔头与琴弦的距离,达到减弱音量、改变音色的目的。在三角钢琴上,左踏板踩下后,击弦机向一侧移动位置(琴槌和整副键盘都会同时发生横向移动),使原来三根弦变成两根弦或一根弦振动发音,达到减弱音量、改变音色的目的。左踏板踩下一般标记为una corda(原意是一根弦),放开标记为tre conda(原意为三根弦)。
由于右踏板使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本文重点论述右踏板的使用,以下的右踏板简称为“踏板”。
二、踏板的标记
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在少数作品中标有踏板,到贝多芬(Ludwig vanBeethoven,1770—1827)作品中踏板符号标记就多起来了,之后在浪漫派作曲家如肖邦、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的作品中都有大量的踏板标记。到了印象派的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又很少标注踏板了。
右踏板的使用方法
(一)脚的动作基本要领:首先我们要把前脚掌中部放在踏板的圆端之上,脚太靠近钢琴就会使脚尖顶着琴板,脚离钢琴太远就会用脚趾踩踏板。脚掌要一直紧贴踏板,脚后跟始终着地,以脚腕为活动轴心。脚的踩放动作要灵活自如。
(二)按照踩下踏板的深浅,右踏板可分为:全踏板、半踏板(1/2踏板)、1/4踏板、3/4踏板,或有控制地逐渐加深地踩下等。而放右踏板也有:一次全部放完,放一部分(1/4,1/2,3/4等)或有控制地慢慢放起。
按照踩下踏板的时间,右踏板可分为:
1.同时踩下,也叫同步踏板、直踏板。经常用于强调节奏特点的音乐中。直踏板有时在整段音乐中都采用,有时只是加强某一音或某一个和弦。两个直踏板之间总有一些间隔来强调直踏板节奏鲜明的效果。
2.音后切换,也叫切分踏板。可帮助连奏及和声连接、加强旋律的歌唱性等。它的使用方法是在弹奏须连接的第二个音时,在手指向下弹奏琴键的同时抬起脚,并在手指还未离键时迅速踩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时有一个手和脚方向相反的动作,即手指弹音的同时脚向上抬起。要把脚的“上下”动作练习得自然完整,几乎合成为一个整体。练习切分踏板要注意:a.手脚密切配合,不可同上同下。b.用耳朵检查声音是否连接并且切换干净。c.右脚紧贴踏板,感觉脚和踏板同上下,踏板完全在脚的控制下。切忌似换非换和出现踏板失控产生的杂音。
3.音前踩下的踏板,叫预备踏板。在弹奏前,先把踏板踩下,让制音器全部打开后再下键,可以使声音更丰满。只能用于乐曲的开始、新段落的开始或较长时值的休止符之后,通常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而用,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例如演奏《夕阳箫鼓》之前,可以用预备踏板,使所有的制音器都打开,暗示演奏即将开始,使听众充满了对音乐的期待。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的开始处,也可以使用音前踏板。
4.抖动踏板,也叫“颤音踏板”,是一种连续不断地急速更换踏板。常用于音阶、半音阶上,这样即可保持音量又可避免声音的浑浊。
在踏板的使用法中,直踏板和切分踏板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者必须首先学会这两种踏板法。
右踏板的使用规律
1.依据和声的变化来更换踏板。
和声清晰是演奏的基础。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和弦用一个踏板。和声改变了,踏板也要相应更换。无论和弦的形态是柱式和弦、分解和弦还是半分解和弦,都必须遵守这一法则。几个连续的柱式和弦运动时,一个和弦使用一个踏板,如果是连奏还可以用切分踏板完美地弹出连奏。和弦以连奏的琶音(特别是长琶音)形式出现时,可以用踏板。低音的线条很重要。在一些用手无法保持低音而又特别需要和声支撑的乐段,由于低音是和声进行的基础,所以要用踏板将低音保持住,使低音与和弦连起来。
2.有助于节奏和动力的表现,这种踏板又被称为“节奏性踏板”。
在一般节奏性强的乐曲中,如四拍子的进行曲,三拍子的圆舞曲,二拍子的舞曲等,或在节奏感很强的和声伴奏音型中,为了强调有特性的节奏型,加强节奏的韵律,使节奏感更鲜明、更生动,往往可用直踏板。即在强拍踩、弱拍(或弱位)放,或在四拍子的强拍、次强拍上用踏板点一下等。如储望华《解放区的天》,开始4小节是强烈的锣鼓节奏,每一拍都用前半拍踩下、后半拍放开的直踏板。
3.乐曲中出现特强音(sf)、重音(>)、切分音、某些强有力的结束和弦时,为了增强音量和共鸣,在这些音上可以用直踏板。这种踏板称为“重音踏板”。
4.以色彩效果的需要为依据使用。
不同作品要求不同的声音色彩。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作品的性质以及它们所需要的声音来决定怎样使用踏板。例如,一连串连续音阶或半音阶,在古典作品中,为了声音清晰,一般不用踏板或用少量的踏板;但在莫什科夫斯基(MoritzMoszkowski,1854—1925)、肖邦、李斯特等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里,在伴奏和弦的衬托下,这些音阶、半音阶中不少音是作为经过音的,必须踩在一个踏板里。如果不踩踏板,就会失去音乐,只剩下互不相干的、干巴巴的和弦和音阶了。同样,音阶、半音阶在需要微风拂面的效果时,可以用颤音踏板;在需要朦胧的效果时,可以将踏板踩浅一点。
不用踏板的音乐和有踏板的音乐之间在音响上可显示出极大的不同,这种效果常常用来使音乐获得对比。在恰当的地方,用一种干的声音作对比,会令听觉焕然一新。当然,这应当经过设计、恰到好处。
5.根据作品的时代风格来合理使用踏板。
在车尔尼(Karl Czerny,1791—1857)的练习曲599、849、299、740中,有些是可以适当地使用踏板的。当然,在开始练习一首新的可以使用踏板的练习曲时,为了更加专注于解决手指的弹奏技术,可以先不加上踏板练习。
复调作品由于声部多,要保证每一个横线条的歌唱性和清晰度,要少用、慎用踏板。古典时期的作品要求清晰、透明的声音,在弹海顿、莫扎特的作品时,可少用踏板,踏板踩浅些、短些、更换要勤些。贝多芬的作品可以适当的多用一些。浪漫派时期要求和声共鸣、和声烘托、色彩效果等,因此,在肖邦、李斯特的作品中,踏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印象派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尔的作品,要多注意踏板踩放的深浅,运用不同深度的踏板得到不同的效果。这些是很粗的原则。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巴罗克、古典、浪漫、印象等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的作品的踏板用法作专门的学习。
6.依据乐曲的性质、音乐的形象、音乐的语气来决定踏板。
(1)抒情歌唱、徐缓悠长性质的旋律,一般用切分踏板。这样可以加强旋律的歌唱性使它更加连贯、圆滑、音色柔和温暖而不会声音发干。
(2)雄壮有力、气势宏大的旋律,可以选用直踏板或切分踏板。
(3)活泼、欢快、节奏性较强的旋律,一般用直踏板。
(4)舞蹈性质的旋律,一般用直踏板。
(5)复调性质的旋律,少用或不用踏板。
在一首乐曲中,往往不止一种音乐形象。所以可以使用不同的踏板法,即某些段落(或乐句、或某个音)用直踏板,而另一些地方用切分踏板。
7.为使音乐连贯而使用踏板。
当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超过手指的跨度或者用手指连接困难时,可以使用踏板把音与音连接起来。特别是在弹奏连续进行的和弦连奏时,切分踏板使不同和弦的完全连奏成为可能。
8.对声音(可以是一个音、一条旋律或和弦)加以润饰、美化。
单音的美化:一个踩下踏板的单音,比不用踏板更为圆润,音量也微微增大。特别是当单音的连奏旋律以一个慢或中速的速度出现而又没有伴奏时,使用踏板可以避免声音太干。在决定是一个音符还是几个音符用一个踏板时,必须考虑速度、力度和音域。音域较低、速度不快时,可以每个音符都使用一个踏板。音域不太低、力度层次也不太强、走动较快的单音旋律,则应当用更长的踏板(几个音一个踏板)。
和弦的美化:使用踏板的和弦更加丰满。
旋律的美化:旋律需要美化、需要力度变化或需要增加厚度时,可以借助踏板。在旋律有和声伴奏时,应首先考虑和声因素、同时兼顾旋律的润饰来决定踏板的使用。
有时短促的触碰踏板(踏板轻轻点一下),可以使声音美化,音乐更富有表现力,声音也不致于敲击、发干。
9.根据音区选择踏板。
在中音区,特别是低音区,不要把不该重叠的音重叠在一起。低音区应多换踏板或少用踏板。旋律在高音区时,不必担心因使用踏板而线条不清。在超高音区g3以上时,钢琴上已经没有制音器装置,踩不踩踏板没有差别,但这时使用踏板可以让所有的琴弦都振动起来,使钢琴上音色最单薄的这一段音区变得丰满起来。
10.根据速度。
速度慢应勤换踏板。速度较快则一个踏板可以使用长一点。
11.渐强踏板、渐弱踏板、高潮长踏板。
渐强踏板,在渐强部分的一半慢慢踩下去,使踏板不断加深,直到上行结束进入另一个力度层次开始用全踏板,从而帮助手指更好地达到渐强和音乐情绪上扬的效果。
渐弱踏板,与渐强踏板相反,是在渐弱的后半部分慢慢抬起踏板,使踏板不断削薄,从而达到渐弱的效果。这两种踏板对脚的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潮长踏板:在乐曲的高潮部分,有时可以使用较长时间的踏板,将和声音以及它们的经过音、辅助音合在一起,来增加音乐的力度,塑造乐曲的高潮,使音乐的气势更为磅礴。如李斯特《G大调钢琴高级练习曲》第六首最后4小节的高潮、《塔兰泰拉舞曲》结尾的大高潮,拉威尔《戏水》的华彩乐段,都可用长踏板。
12.踏板的强收和踏板的弱收。
多数用于乐曲的结尾。
强收踏板:音乐结束的时值一到,踏板很快放掉,从而获得很强烈的音响和节奏效果。
弱收踏板:音乐在安静的情绪中结束时(一般最后的音符有延长记号),慢慢地、柔和地放掉踏板,以产生一种均匀又逐渐消失的音响效果。
使用踏板的注意事项
1. 踏板的使用不可造成旋律的模糊及和声的混乱。可以先不用踏板练习,听清楚每一个音,再加上踏板。不能没有章法的随便乱踩,要根据踏板的使用原则确定什么地方不用踏板、什么地方用踏板、用哪一种踏板、一个踏板延续多长时间、踏板每次的更换地点等等。
有些人为了所谓的“干净”,进入了所谓的“愈干净愈好”的误区,脚随意地、不断地走碎步,几乎每拍、每个音都换一次踏板,结果丢掉了和声连接的进行,丢掉了乐曲中重要的基础“低音线”,失去了和声共鸣的烘托,使旋律断断续续,音乐支离破碎。犯这种错误的人主要是忘了“踏板要跟着和声的变化而更换”的原则。
2. 不要用踏板掩盖手指技术的缺陷。可以先不用踏板,把手上技术解决好,为后面加上踏板的弹奏打下基础。
3. 在使用全踏板(踩到底,全部放干净)时,初学者一定要踩放动作明显,踩踏板一定要踏到底,放踏板(或换踏板)一定要及时地放完。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用切分踏板时,换踏板时只是象征性地动一下,踏板没有彻底抬起,声音根本没有换干净(特别是低音没有换干净),接着又往下踩,造成前后两个踏板的声音混在一起,声音很脏。
4. 初学者容易犯的另一些毛病是脚的动作引起的。如:脚掌没有紧贴踏板,使脚和踏板之间有空间,从而发出脚拍打踏板的杂音;或者在踏板抬起时,脚抬起太高又没有控制,有踏板撞击上面木头的声音;或者脚的后跟离开地面;或者脚掌从踏板逐渐移位最后滑落到地面。
“有个别钢琴家由于情绪激动,踩踏板时,脚跟离地,将整条腿和整只脚提起踏下,初学者切勿模仿”。(魏廷格语)
长时间不用踏板,右脚一般放在右踏板旁边就近的地方,易于脚移上踏板。在要使用踏板的地方,一般要稍稍提前把脚轻轻放在踏板上,做好准备。只有短暂的时间不用踏板,不要把脚拿下踏板,造成脚忽上忽下。只有较长时间不用踏板时,才把右脚轻轻拿下踏板,放在踏板旁休息。
5. 对初学者来说,直踏板和切分踏板是最基本的两种踏板踩法。不能只会手脚同时下去的直踏板,要多练习切分踏板。
6. 不能为了气氛的热闹、有气势而从头到尾只踩一个踏板。
7. 油门和刹车的正确踩踏方法是什么
行驶中右脚需切换控制油门与脚刹两个踏板起步与加速时使用油门踏板停车与减速时使用脚刹踏板。操作时脚后跟着地切换时也基本不移动脚后跟的位置。行驶中在不操作油门和脚刹时右脚一律放脚刹踏板上作预备刹车动作。换挡技巧如下:1、换挡前要松油门踩离合:换挡前几乎同时松开油门踏板踩下离合器踏板。操作时动作要快。注意:松开油门踏板时只需前脚掌微微抬空于油门踏板脚后跟不必移动更不许后撤。2、换挡后抬离合踩油门:换好挡后慢慢抬起离合器踏板抬至半联动后开始缓加油门待左脚持续抬完离合器踏板后放于左侧休息区。注意:左脚一般为悬空松抬离合器踏板。
8. 油门和刹车的正确踩踏方法是什么
油门和刹车的正确踩踏方法是什么? 行驶中右脚需切换控制油门与脚刹两个踏板,起步与加速时使用油门踏板,停车与减速时使用脚刹踏板。操作时脚后跟着地,切换时也基本不移动脚后跟的位置。行驶中,在不操作油门和脚刹时,右脚一律放脚刹踏板上,作预备刹车动作。换挡技巧如下:1、换挡前要松油门,踩离合:换挡前几乎同时松开油门踏板,踩下离合器踏板。操作时动作要快。注意:松开油门踏板时只需前脚掌微微抬空于油门踏板,脚后跟不必移动,更不许后撤。2、换挡后抬离合,踩油门:换好挡后,慢慢抬起离合器踏板,抬至半联动后开始缓加油门,待左脚持续抬完离合器踏板后放于左侧休息区。注意:左脚一般为悬空松抬离合器踏板。 根据车型的不同,油门和刹车的正确踩踏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但是相同的是,汽车油门和刹车只能用右脚控制,不能左脚刹车、右脚油门。1、手动挡车型:手动挡的车型有三个踏板,从左到右分别是离合器踏板、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驾驶员的左脚只控制离合器踏板,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都由右脚来控制。当汽车减速时,驾驶员的左脚首 @2019
9. 钢琴踏板怎么踩啊
踩踏板方法:
1、脚的动作基本要领:首先我们要把前脚掌中部放在踏板的圆端之上,脚太靠近钢琴就会使脚尖顶着琴板,脚离钢琴太远就会用脚趾踩踏板。脚掌要一直紧贴踏板,脚后跟始终着地,以脚腕为活动轴心。脚的踩放动作要灵活自如。
2、按照踩下踏板的深浅,右踏板可分为:全踏板、半踏板(1/2踏板)、1/4踏板、3/4踏板,或有控制地逐渐加深地踩下等。
而放右踏板也有:一次全部放完,放一部分(1/4,1/2,3/4等)或有控制地慢慢放起。
(9)正确踩踏板的方法应该注意哪些扩展阅读:
一、身体要对正键盘的中央坐的端正而不僵硬,上身略向前倾,但脊椎骨不可弯曲,背部和肩部要松而不垮。
二、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一致,初学的孩子也可略高于键盘,以体会手臂重量的运用。
三、坐的距离以上身在略向前倾、双肩自然下垂、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地稍向身体外侧展开时,双手能舒适地放在键盘上位度:下身则注意大腿根到膝盖应略呈坡妆倾斜,滕盖的位置在琴边下,膝弯处到脚后跟不小于一个直角,双脚略向前伸摆稳定。
10. 钢琴踩踏板的符号以及方法
乐谱上常见的踏板标记符号有:
踩踏板方法:
(一)脚的动作基本要领:首先我们要把前脚掌中部放在踏板的圆端之上,脚太靠近钢琴就会使脚尖顶着琴板,脚离钢琴太远就会用脚趾踩踏板。脚掌要一直紧贴踏板,脚后跟始终着地,以脚腕为活动轴心。
脚的踩放动作要灵活自如。
(二)按照踩下踏板的深浅,右踏板可分为:全踏板、半踏板(1/2踏板)、1/4踏板、3/4踏板,或有控制地逐渐加深地踩下等。
而放右踏板也有:一次全部放完,放一部分(1/4,1/2,3/4等)或有控制地慢慢放起。
按照踩下踏板的时间,右踏板可分为:
1.同时踩下,也叫同步踏板、直踏板。经常用于强调节奏特点的音乐中。直踏板有时在整段音乐中都采用,有时只是加强某一音或某一个和弦。两个直踏板之间总有一些间隔来强调直踏板节奏鲜明的效果。
2.音后切换,也叫切分踏板。可帮助连奏及和声连接、加强旋律的歌唱性等。
它的使用方法是在弹奏须连接的第二个音时,在手指向下弹奏琴键的同时抬起脚,并在手指还未离键时迅速踩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时有一个手和脚方向相反的动作,即手指弹音的同时脚向上抬起。
要把脚的“上下”动作练习得自然完整,几乎合成为一个整体。
练习切分踏板要注意:a.手脚密切配合,不可同上同下。
b.用耳朵检查声音是否连接并且切换干净。
c.右脚紧贴踏板,感觉脚和踏板同上下,踏板完全在脚的控制下。
切忌似换非换和出现踏板失控产生的杂音。
3.音前踩下的踏板,叫预备踏板。在弹奏前,先把踏板踩下,让制音器全部打开后再下键,可以使声音更丰满。
只能用于乐曲的开始、新段落的开始或较长时值的休止符之后,通常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而用,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例如演奏《夕阳箫鼓》之前,可以用预备踏板,使所有的制音器都打开,暗示演奏即将开始,使听众充满了对音乐的期待。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的开始处,也可以使用音前踏板。
4.抖动踏板,也叫“颤音踏板”,是一种连续不断地急速更换踏板。常用于音阶、半音阶上,这样即可保持音量又可避免声音的浑浊。
(10)正确踩踏板的方法应该注意哪些扩展阅读:
踏板的使用规律:
依据和声的变化来更换踏板。
和声清晰是演奏的基础。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和弦用一个踏板。
和声改变了,踏板也要相应更换。无论和弦的形态是柱式和弦、分解和弦还是半分解和弦,都必须遵守这一法则。几个连续的柱式和弦运动时,一个和弦使用一个踏板,如果是连奏还可以用切分踏板完美地弹出连奏。
和弦以连奏的琶音(特别是长琶音)形式出现时,可以用踏板。低音的线条很重要。在一些用手无法保持低音而又特别需要和声支撑的乐段,由于低音是和声进行的基础,所以要用踏板将低音保持住,使低音与和弦连起来。
2.有助于节奏和动力的表现,这种踏板又被称为“节奏性踏板”。
在一般节奏性强的乐曲中,如四拍子的进行曲,三拍子的圆舞曲,二拍子的舞曲等,或在节奏感很强的和声伴奏音型中,为了强调有特性的节奏型,加强节奏的韵律,使节奏感更鲜明、更生动,往往可用直踏板。即在强拍踩、弱拍(或弱位)放,或在四拍子的强拍、次强拍上用踏板点一下等。
如储望华《解放区的天》,开始4小节是强烈的锣鼓节奏,每一拍都用前半拍踩下、后半拍放开的直踏板。
3.乐曲中出现特强音(sf)、重音(>)、切分音、某些强有力的结束和弦时,为了增强音量和共鸣,在这些音上可以用直踏板。这种踏板称为“重音踏板”。
4.以色彩效果的需要为依据使用。
不同作品要求不同的声音色彩。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作品的性质以及它们所需要的声音来决定怎样使用踏板。
例如,一连串连续音阶或半音阶,在古典作品中,为了声音清晰,一般不用踏板或用少量的踏板;但在莫什科夫斯基(Moritz
Moszkowski,1854—1925)、肖邦、李斯特等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里,在伴奏和弦的衬托下,这些音阶、半音阶中不少音是作为经过音的,必须踩在一个踏板里。
如果不踩踏板,就会失去音乐,只剩下互不相干的、干巴巴的和弦和音阶了。同样,音阶、半音阶在需要微风拂面的效果时,可以用颤音踏板;在需要朦胧的效果时,可以将踏板踩浅一点。
参考资料:网络-钢琴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