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生物……什么是涂布平板法具体操作
一种常用接种细菌的方法。字面意思就是把细菌涂抹在平板培养基上。
具体操作:1.吸取含细菌的原液进行梯度稀释处理;
2.取对应数量的无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常用);
3.用吸管或移液枪按照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的顺序分别吸取菌液滴在培养基表面,然后用平板抹匀(∟形的玻璃棒)
4.倒转平板,培养。
(注意每一步的无菌操作。大概就是这么个流程,细致的要具体实验具体弄。)
2. 稀释倒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都是什么啊我有点混
平板划线分离法
由接种环以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
稀释倒平板法
先将待分离的材料用无菌水作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如 1 ∶ 10 、 1 ∶ 100 、 1 ∶ 1000 、 1 ∶ 10000 …),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溶化并冷却至 45 ℃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出菌落.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稀释涂布法:
先将待分离的材料用无菌水作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如 1 ∶ 10 、 1 ∶ 100 、 1 ∶ 1000 、 1 ∶ 10000 …),让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当稀释倍数够高时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
3. 涂布平板法的实验方法
1.样品稀释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待测样品l0g,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并放有小玻璃珠的250ml三角瓶中,用手或置摇床上振荡20min,使微生物细胞分散,静置20-30s,即成10-1稀释液;再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0-1稀释液l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10-2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0-2稀释液1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也吹吸三次,即成l0-3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4、10-5、10-6、10-7、10-8、10-9等一系列稀释菌液。
用稀释平板计数时,待测菌稀释度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确定。样品中所含待测菌的数量多时,稀释度应高,反之则低。通常测定细菌菌剂含菌数时,采用10-7、10-8、10-9稀释度,测定土壤细菌数量时,采用10-4、10-5、10-6稀释度,测定放线菌数量时,采用l0-3、10-4、10-5稀释度,测定真菌数量时,采用10-2、10-3、10-4稀释度。
2.平板接种培养 平板接种培养有混合平板培养法和涂抹平板培养法两种方法。
(1)混合平板培养法 将无菌平板编上10-7、10-8、10-9号码,每一号码设置三个重复,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要求吸取10-9稀释液各1ml放入编号10-9的3个平板中,同法吸取10-8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8的3个平板中,再吸取10-7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7的3个平板中(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时,吸管可不必更换)。然后在9个平板中分别倒入已融化并冷却至45—50℃的细菌培养基,轻轻转动平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冷疑后倒置,适温培养。至长出菌落后即可计数。
(2)涂抹平板计数法 涂抹平板计数法与混合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先将培养基熔化后趁热倒入无菌平板中,待凝固后编号,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0.1ml菌液对号接种在不同稀释度编号的琼脂平板上(每个编号设三个重复)。再用无菌刮铲将菌液在平板上涂抹均匀,每个稀释度用一个灭菌刮铲,更换稀释度时需将刮铲灼烧灭菌。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涂抹时,也可以不更换刮铲。将涂抹好的平板平放于桌上20—30min,使菌液渗透入培养基内,然后将平板倒转,保温培养,至长出菌落后即可计数。
4. 浇注平板法与涂布平板法有什么区别
浇注平板法又称为稀释倒平板法,与涂布平板法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方法不同
1、稀释倒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2、涂布平板法: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二、优势不同
1、稀释倒平板法:便于计数,便于观察菌落特征。
2、涂布平板法:便于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
三、劣势不同
1、稀释倒平板法:吸收量较少,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易蔓延。
2、涂布平板法:不能准确计数。
5.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什么
该法是将已熔化并冷却至约50℃(减少冷凝水)的琼脂培养基,先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制成无菌平板。待充分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约0.1 ml)的某一稀释度的样品悬液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三角形无菌玻璃涂棒涂布,使菌液均匀分散在整个平板表面,倒置温箱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
微生物平板涂布法有以下注意事项:
1、整个过程需要保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试管、枪头等仪器设备都需要提前经过灭菌环节才可以使用。
2、接种环使用前应当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以保证灼烧充分。
3、蘸取少量菌液,先在培养皿上划第一条,注意不要转动接种环。
4、在稀释过程中要充分混匀,吸取100ul到平板上,然后用烧好的涂布棒均匀涂抹开,各个方向都可以涂布,涂布完灼烧。
6. 什么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7. 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步骤
稀释操作:1、将分别盛有9ml水的6支试管灭菌,并按10^1到10^6的顺序进行编号.2、用移液试管吸取1ml培养的菌夜,注入10^1倍稀释的试管中.用手指轻压移夜管上的橡皮,吹吸三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3、从10^1倍稀释的试管中吸取1ml稀释液,注入10^2倍稀释的试管中,重复第二步的混匀操作.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最后一支试管的稀释.注意:移夜管需要经过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夜管应在离火焰1~2cm处
涂布操作:1、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2、取少量菌夜(不超过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3、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4、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菌液分布均匀.
注意:1.将涂布器末端浸在盛有体积分数为百分之七十的酒精的烧杯中.取出时,要让多余的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
8. 倒平板、划平板、涂布操作步骤
倒平板、划平板、涂布操作步骤
一、无菌准备:
1、提前1个小时打开无菌室紫外灯消毒灭菌
1、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的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3、所有无菌操作都需在酒精灯旁操作。
二、配置培养基:
1、LB肉汤:肉汤粉330g、5g葡萄糖、1000ml蒸馏水;
2、营养琼脂培养基:琼脂培养基粉300g、5g葡萄糖、1000ml 蒸馏水。
三、倒平板操作:
1、将灭菌过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
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2、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轻轻摇匀。
3、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大约需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四、平板划线操作:
1、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2、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的棉塞;
3、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沾取一环菌液;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
4、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基。
5、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域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6、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五、涂布平板操作:
1、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
2、取少量菌液(不超过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3、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
4、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注意:1、将涂布器末端浸在盛有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的烧杯中。取出时,要让多余的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
2、操作中一定要注意防火!不要将过热的涂布器放在盛放酒精的烧杯中,以免引燃其中的酒精。
9. 稀释涂布平板法包括哪两种操作
(1)分析图解可知,图示流程的主要操作包括梯度稀释和涂布平板.
(2)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结果比较准确.
(3)当培养基中纤维素成为唯一碳源时,可筛选出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要证明其有选择作用,可以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比较菌落数目,还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如果所有菌落周围均出现明显的透明圈,也证明其选择作用.
故答案为:
(1)梯度稀释 涂布平板
(2)30-300
(3)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所有菌落周围均出现明显的透明圈
10.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平板划线法的优点:便于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缺点:不能准确计数。
稀释涂布平板法的优点:便于计数,便于观察菌落特征。缺点:吸收量较少,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易蔓延。
稀释涂布平板法一般多用于筛选菌株,而平板划线法一般多用于纯化菌株,二者目的不完全相同。
平板划线法的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而稀释涂布平板法一般用于某些成品检定(如杀虫菌剂等)、生物制品检验、土壤含菌量测定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验。
(10)平板涂布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平板划线法由接种环以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
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待分离的材料用无菌水作一系列的稀释
,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溶化并冷却至
45
℃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出菌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平板划线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涂布平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