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用哪些指标来表示,粘性土的物理特性如何描述
无粘性的土,它的密度通常是用颗粒之间的体积以及质量比来标注。
而粘性土的物理性质,需要看物体之间分子作用力以及具体在使用时的这种粘性系数大小。
② 什么是体现粘性土密实程度的指标
表观密度是体现粘性土密实程度的指标,常用表观密度来控制粘性土的压实质量。
表观密度是材料的质量与表观体积之比,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长期在空气中存放的干燥状态),表观密度=M(实体)/V(实体+闭口孔隙)。
(2)判断无粘性土密实性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1、砂土的密实度
砂类土的密实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天然孔隙比e衡量。一般当e<0.6时,属于密实的砂土,是良好的地基;当e>0.95时,为松散状态,不宜作为天然地基。但对级配相差较大的同类土,则天然孔隙比难以有效判断密实度的相对高低。
2、碎石(类)土的密实度
碎石(类)土的密实度可按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划分。
碎石(类)土颗粒较粗,更不易取得原状土样,也很难将贯入器击入其中。对这类土更多的是在现场进行观察,根据其骨架颗粒含量、排列、可挖性以及可钻性鉴别。碎石土的野外鉴别方法。
③ 如何确定砂土地基的密实度
一般常用环刀法或蜡封法测定粘性土的密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定土的体积的方法不同。
环刀法适用于较均一、可塑的粘性土。
蜡封法适用于土中含有粗粒,或者坚硬易碎难以用环刀切割的土,或者试样量少,只有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土样时使用。
对于饱和松散土、淤泥、饱和软粘土,不易取出原状样的土,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在现场测定其天然密度。
砂土、砾石土,可在现场挖坑用灌砂法测定。
④ 土的密实程度,如何衡量
土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的,这就是说,知道了原来的土的重度,通过与该土的干重度比较可以了解土的含水情况,与土的孔隙比就可以知道空气的量,这样就可以分别得到了固体、液体、气体成分的量,就可以知道土的密实度了.
⑤ 如何检测土方回填密实度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项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5)判断无粘性土密实性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施工要求
机械操作人员及配合人员均应正确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不得赤脚、露体,听从信号工指挥。高处作业挂安全带,高空检查修桩机不得向下乱丢物件。遇四级以上强风停止作业。
回填工作施工时应注意土壁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
在夜间或者自然光线不足的场所进行工作,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高度不能低于3m0④己完填土应将表面压实,做成一定坡向或做好排水设施,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坑(槽)浸泡地基。
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并认真布置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配备施工人员所必需的安全保护用品。
机械工、电工要持证上岗。
供电线路按TN-S布置,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实施“一机一闸一箱一漏”配置。雷雨天停止施工,要切断电源。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机械维修必须停电作业,配电箱应加锁,否则派专人监控。机械传动部分设防护罩以免伤人。
⑥ 判别无粘性土密实度的指标有哪些
干密度,孔隙比。土的密实度通常是指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充满的程度.密实度反映无粘性土工程性质的主要指标。
⑦ 为什么无黏性土的密实程度不能用天然孔隙比来表示,而是要用土的相对密实度来
摘要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
⑧ 粘性土与无粘性土
1、区别一:定义不同
粘性土:含粘土粒较多,透水性较小的土。
无粘性土:含粘土粒较少,透水性较大的土。
2、区别二:物理性能不同
粘性土:压实后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高强度和毛细作用,其粒径细,孔径小而多,透水性弱,具有胀缩特性,力学性能随含水量大小而变化。
无粘性土:呈密实状态时,强度较大,是良好的天然地基,呈稍密,松散状态时则是一种软弱地基,尤其是饱和的粉,细砂,稳定性很差,在振动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液化失稳现象。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取决于有效法向应力和内摩擦角。紧实砂土的内摩擦角与初始孔隙比、表面粗糙度和粒径分布有关。松砂的内摩擦角近似等于干砂的自然休止角。
(8)判断无粘性土密实性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工程上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粘土。
塑性细颗粒土主要由直径小于0.075mm的土组成,又称塑性土。次生粘土矿物在塑性粘土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粘性土的含水量可以是液态、塑性和固态。
稠度状态之间的含水量极限称为稠度极限。液限和塑限是塑性稠度的上下限。粘性土处于塑性状态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塑性成任意形状而不破坏其完整性,在外力消除后,可以保持所得到形状的塑性。塑性可用液限与塑限之差即塑性指数来定量表示。
⑨ 通常可以通过砂土的什么密实度或标准贯入锤基实验判定无粘性土的密实程度
是的,有个名词就是打标惯,
已知标贯击数 可查工程地质手册来查地基承载力
⑩ 反映无粘性土的密实度状态的指标有哪些
砂土的密实度对其工程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密实的砂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是良好的建筑物地基;但松散的砂土,尤其是饱和松散砂土,不仅强度低,且水稳定性很差,容易产生流砂、液化等工程事故。对砂土评价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地划分其密实度。
土的密实度通常是指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充满的程度.密实度反映无粘性土工程性质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