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标题员工甄选有哪些方法

标题员工甄选有哪些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03 17:47:01

1. 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时,可采用哪些甄选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
 用于雇员选拔的工作样本法
 管理评价中心法
 替代方法
 小型工作培训和评价方法
 其他甄选方法

其他甄选方法
 背景调查与推荐信核查
 雇佣前信息服务
 测谎器和诚实性测验
 笔迹分析
 身体检查
 药物甄别

2. 什么是人员甄选

人员甄选的内容
候选人的任职资格和对工作的胜任程度主要取决于他所掌握的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个人的个性特点、行为特征和个人价值观取向等因素。因此,人员甄选是对候选者的这几方面进行测量和评价。 (1) 知识 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可分为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普通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常识,而专业知识是指特定职位所要求的特定的知识。在人员甄选过程中,专业知识通常占主要地位。应聘者所拥有的文凭和一些专业证书可以证明他掌握的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知识的掌握可分为记忆、理解和应用三个不同的层次,会应用所学知识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所以,人员甄选时不能仅以文凭为依据判断候选者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应通过笔试,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考察。 (2) 能力 能力是引起个体绩效差异的持久性个人心理特征。通常我们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共同能力,如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这些能力是我们完成任何一种工作不可缺少的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在某些特殊活动中所表现相出来的能力,如设计师需要具有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管理者就需要具有较强的人际能力、分析能力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能力。 (3) 个性 每个人为人处事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就是个性的体现。个性是指人的一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些特征据决定着特定的个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行为表现。个性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个性特征通常采用自陈式量表或投射量方式来衡量。 (4) 动力因素 员工要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他的知识、能力水平,还取决于他做好这项工作的意愿是否强烈,即是否有足够的动力促使员工努力工作。在动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即人们关于目标和信仰的观念。具有不同价值观的员工对不同企业文化的相融程度不一样,企业的激励系统对他们的作用效果也不一样。所以,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有比必要对应聘者的价值观等动力因素进行鉴别测试。动力因素通常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进行。

3. 公司招聘过程中,到底在用哪些标准甄选候选人

hr是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许多的hr招人时都会十分的烦恼,因为我们很有可能没办法,在众多应聘者中挑选合适自己的公司那个。假如招骋的员工和公司不是很配对,或者员工工作能力有待加强得话,做为招骋的hr要面临许多的烦恼。因此在招聘的情况下,许多的hr都会变得很慎重,对每一个应聘者都是有深层次的调查分析。那样关于HR在面试的过程当中,该如何鉴别出适宜的应聘者?

实际上找个工作是一个双向交流的一个过程,公司为员工给予就业机会,员工为公司造就经济收益。仅有员工和公司都互相的掌握,核心理念都相合,那这样的优秀人才是最合适这一公司的,不过这种公司也是最合适这名应聘者的。

为公司找到更好的人力资源是每一名hr的岗位职责,而作为hr,该如何挑选出适宜的应聘者呢?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假如你有不同的观点,欢迎留言。

4. 要如何甄选员工,把最优秀的留下来求解答

1、 招聘甄选 招聘甄选是实施有效员工淘汰的第一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如能建立有效的甄选机制,进行有效的人才识别,则可为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而无须在日后花费过多的精力进行人员淘汰管理。因此,在招聘甄选过程中如能有效的淘汰机制,则可大大提升企业的绩效表现。 2、 试用期考核 由于招聘面试的时间毕竟有限,在短短的一个小时的面试过程中,难以对一个人作出全面而综合的考评。因此,企业可充分利用试用期,对员工进行更进一步的考核,通过员工在试用期间的实际工作表现,综合考评其知识、技能及态度,以更好了解此员工是否胜任本职,从而作出是否淘汰或留任的决定。 3、绩效考核 通过绩效考核,从而淘汰绩效不佳的员工,也是员工淘汰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企业可通过有针对性的项目绩效考核,细化考核标准,设计绩效底线,考核量化到人,责任到人,以实现有效的优胜劣汰。对于绩效不达标者,企业则可及时进行淘汰处理。 4、 违纪行为 对有违纪行为的员工进行淘汰,亦是员工淘汰管理中常见的一个环节。违纪行为的界定,会因企业经营的性质不同、岗位不同、职责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人不礼貌,在一般的工厂里可能算不上严重的违纪行为,而对于一家强调服务的五星级酒店来说,这些的违纪行为则是灾难性的、不可原谅的违纪错误。所以,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制订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服务流程。同时,企业通过淘汰违纪员工,以达到严格纪律管理的目的。 5、 合同终止 对于表现平庸的员工,企业可在其合同期满的时候,与员工终止劳动合同,从而达到淘汰的目的。所以,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设置有效的劳动合同期限。这样,在合同到期时,企业无须任何理由,即可终止劳动合同,而无须承担任何法律的责任。 6、 培训考试 企业通过对在职员工进行相关的岗位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试考核,对不达标者,则可实施淘汰。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作岗位,对于未能按相关国家法规要求的上岗资格证的员工,企业亦可实施淘汰。如电工岗位的员工,按国家规定必须有电工证,如果此员工未能取得电工证或电工证年审未能顺利通过,则企业可对员工进行淘汰处理。 7、 架构重组 企业在进行组织架构或业务流程重组时,也有可能对员工进行淘汰处理。企业在组织架构或业务流程重组时,原来需要两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一个人即可,这样,则会对多余的人员进行淘汰。 8、 企业效益变化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济效益发生变化,亦会产生员工淘汰。这主要表现为企业效益恶化,需要收缩预算编制,从而进行人员裁减。 三、实施淘汰的依据 合法合理利用淘汰依据,是进行有效员工淘汰管理,避免、减少劳资纠纷的保障。通常,企业在进行员工淘汰时,主要可利用以下依据: 1、 违法 员工违法淘汰的依据是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据此对员工进行淘汰,则有充分的理据。 2、 违纪 员工违纪淘汰的依据是企业的员工手册。员工的行为如触犯了<员工手册>的内容,则企业可据此对员工进行淘汰。当然,<员工手册>所定的各项劳动纪律应符合国家相关法例的要求,并保证对每一个员工进行必要的公示。 3、 违规 员工违规淘汰的依据是本部门、本岗位的工作规范和服务规范。员工如未能按规范进行工作,则企业亦可据此对员工进行淘汰。 4、 不胜任现职 员工不胜任现职而淘汰的依据是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 员工的绩效表现未达标准,则企业可据之对员工进行淘汰。 5、 裁员 企业进行裁员的依据是企业的效益。如果企业效益欠佳,将会采取裁员措施,对员工进行淘汰。 四、在实施淘汰管理中易犯的错误 由于企业平时易于忽略进行有效的员工淘汰管理,缺少必要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因而,在实施员工淘汰管理时,易于产生以下错误: 1、 不给予员工必要的培训及教育,不给予员工改过自新的机会,而直接实行淘汰。 由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失,如果企业不给予员工必要的培训教育及改过自新的机会,会让在职的员工觉得企业欠缺人性化,对待员工冷漠无情,。缺少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亦容易触犯相关的法规。现行劳动法规定,对于不能胜任本职岗位者,应给予必要的培训或换岗,如果仍不胜任,则再辞退。 2、 伤害员工的自尊心 粗暴地对员工说“你被解雇了”,容易伤害员工的自尊心。企业要淘汰的,只是不符合企业需要的表现、行为和绩效,而并非员工本。因此,在实施淘汰过程中,只是对事说 “不”,而不是对员工本人说“不”,会更好照顾员工的自尊心。 3、 全盘否定 很多主管在淘汰一个员工时,往往会将员工的行为和表现贬得一无是处。而实际上,每一个员工,总会为企业带来或多或少的功劳和贡献,或都有他的值得肯定或认可的优点和长处。否则,我们也不可能将他招聘进入企业。一味地全盘否定,否定的,不仅是员工本人,还有以前我们作出的整个招聘任用决策的体系。故此,对于被淘汰的员工,不宜全盘予以否定。 4、 掺入主管个人恩怨 不少主管在辞退员工时,往往易于掺入个人的恩怨和好恶。这样,本来属于员工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变成了得罪主管的感情问题,使淘汰员工的依据缺少必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难以让被淘汰员工所认可和接受。 5、 淘汰比例失当 在一些业务重组中,有些企业会一次性作出大量淘汰原有员工的行为。这样,易于对原有团队造成巨大的冲击,影响其稳定性,,影响士气和生产力。 6、 以罚代管 在不少主管的意识中,淘汰员工是一种处罚行为,而不是一种管理。在淘汰既有员工的同时,并未对留存员工作出必要的说明和解释。这样,一方面造成管理简单化,难以服从,同时,也让其他员工产生不必要的猜测,不易稳定员工队伍。 7、 耽于争论细节 不少主管在淘汰员工时,往往与员工纠缠于一些违规违纪过程中的细节。在在掌握事实或数据中有可能不够充分或完善的情况下,易于让对方抓到一些说错或说漏的地方进行反驳。这样,容易导致员工对整个淘汰行为的不认同。因此,在处理淘汰员工时,应尽量避免讨论细节问题,而只是强调整个结果即可。 8、 激化矛盾 有些主管在淘汰员工时,由于把握的分寸不足,由于引发对方的反抗,激化矛盾,引发劳资纠纷。 五、处理淘汰员工时的应注意的技巧 1、 坚持原则 在淘汰员工时,主管应做到坚持原则,该淘汰的员工,决不能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否则,难以树立足够的威信,令全体员工信服。 2、 掌握一定的灵活性 在淘汰

5. 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甄选有哪些方法

1、知识。人员甄选时不能仅以文凭为依据判断候选者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应通过笔试,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考察。

2、能力。能力是引起个体绩效差异的持久性个人心理特征。通常我们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3、个性。个性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个性特征通常采用自陈式量表或投射量方式来衡量。

4、动力因素。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有比必要对应聘者的价值观等动力因素进行鉴别测试。动力因素通常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进行。

(5)标题员工甄选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员工要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他的知识、能力水平,还取决于他做好这项工作的意愿是否强烈,即是否有足够的动力促使员工努力工作。在动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即人们关于目标和信仰的观念。

具有不同价值观的员工对不同企业文化的相融程度不一样,企业的激励系统对他们的作用效果也不一样。应聘者所拥有的文凭和一些专业证书可以证明他掌握的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知识的掌握可分为记忆、理解和应用三个不同的层次,会应用所学知识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

6. 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哪些

在科举制度之前,人才选拔主要分两个时期,其中汉代是一个分水岭。在汉代之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也就是经常说的世袭,儿子继承老子。

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王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核心就是察举制度。主要是自下而上选人才,当时叫“乡举里选”,乡和里都是基层行政单位,选的是德行好、能力强的人才,名曰“四科取士”,所谓四科,主要就是德行等四种能力。

(6)标题员工甄选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现代很多企业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在选人的标准上,忽略了人才本身必备的素质特点;在选人的范围上,条条框框太多、渠道单一、识人面窄。

在选人方式上,仍以组织任命或聘任为主,忽略了市场竞争的作用,从而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缺少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广泛性。

7. 招聘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要甄选方法有哪些

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招聘关乎企业的发展,在面试的时候要慎之又慎,如何甄选更合适的高级管理人员?罗勒网有如下建议。

1、储备性人才,如应届毕业生,主要是考核综合素质方面的,HR部应该牵头组织招聘甄选,试用合格后,HR部根据员工个人意向和公司发展需要,有计划的配置和调整;

2、实用性的技术、销售、生产、物流、财务等基层人才,HR部再对其综合素质评估合格基础上,推荐用人部门对其专业素质评估,双方共同任何后录用;

3、中层经理或者公司骨干人才,有用人部门和HR部门最高主管共同面试,总经理面试裁决

4、高层管理人员,由HR部猎取,总经理面试后推荐,董事会审批通过

5、通过猎头公司在外部挖掘有经验的人,猎头在挖掘中高层管理人员时,会对候选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包括工作经历、工作能力、人品、对招聘企业的认同感、企业文化切合度等等,确保候选人能够符合企业的招聘需求。

以上就是罗勒网整理的关于招聘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要甄选方法,如果在建筑行业有中高层的管理岗位空缺,可以参考罗勒网哦。

8. 浅谈作为人员甄选手段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人员甄选的含义:
招聘中的人员甄选是指综合利用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候选人的任职资格核对工作的胜任程度,即与职务匹配程度进行系统的、客观的的测量和评价,从而做出录用决策。
意义:

甄选员工的意义就是要提升员工的价值,要想挖掘员工的价值,需要及时的给予欣赏和称道,表达尊重,使对方的价值得到认同,使对方的地位得到承认。绝不能等到对方已经给企业创造了辉煌的价值,在自己企业组织之外已获得广泛认同和称道,再给予欣赏和称道。
企业通过有关的途径把招聘信息发布出去后,还要对应聘者的应聘资料进行回收,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甄选录用。招聘人员在回收应聘资料的过程中,并不只是被动的收取,还应当进行初步的筛选,剔除那些明显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从而减轻甄选录用的工作量。甄选是人员招聘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甄选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选出来的应聘者是否能达到企业的要求;甄选也是技术性最强的一个环节,涉及到心理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诸多方法。甄选的最终目的是将不符合要求的应聘者淘汰,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应聘者供企业进一步筛选。

9.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甄选有哪些方法其过程是怎样的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筛选主要的方法有测试法以及考试的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通过标准的测试,达到理想的规范性的效果。

10. 组织如何有效的甄选应聘人员

1.初步筛选,剔除求职材料不实者和明显不合格者;
2. 初步面试,根据经验和岗位要求剔除明显不合格者;
3. 心理和能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剔除心理健康程度和能力明显不合格者,或按一定比例淘汰低分值者,或按一定比例淘汰;
4. 诊断性面试,诊断性面试是整个甄选的关键;
5. 背景材料的收集和核对,根据核对结果剔除资料不实或品德不良者;
6. 能岗匹配分析,根据具体岗位需求剔除明显不匹配者;匹配分析贯穿于测试的全过程,在此之前的测试更侧重于“选优”,到诊断性面试时,就应该对匹配程度重点测试。
7.体检,剔除身体状态不符合岗位要求者;
8. 决策和录用,决策时根据招聘职位的高低而在不同层次的决策层中进行,决策之后就交给相关部门作录用处理。严格的执行甄选程序,能尽可能减小其它因素对甄选工作的影响,保证甄选工作的顺利进行。

阅读全文

与标题员工甄选有哪些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2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7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5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6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6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4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3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7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1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2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4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1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699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4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8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2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3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1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2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