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痛风石有以下两个治疗方法
痛风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像石头一样的结节,称为“痛风石”,也有人会把它称作痛风结节。痛风石一般常见于耳轮和踇趾的第一跖趾关节、指、腕、肘及膝关节等处,一些特殊的患者也可出现在鼻软骨、主动脉、心瓣膜和心肌。不同的患者它的痛风石大小是不一样的,有的小的像芝麻,有的跟鸡蛋一样大。
正常来讲,痛风石头一般是不会引起疼痛的。但是如果长期不进行治疗的话,会使关节受到损伤。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治疗痛风石吧!
手术治疗:就是通过手术将痛风石取出来,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年轻的痛风病患者。因为年纪较大的痛风病患者身体素质比较差,无法承受这种痛苦。虽然手术都会进行麻醉,但是年纪较大的痛风患者的身体还是会扛不住手术过程中带来的痛苦。
中医疗法:采用高 科技 药物离子方法,利用电离子电解的作用,将体内的尿酸盐晶体进行溶解,从而使得肾脏保持正常的功能,将溶解物全部排出患者体外,从而达到治疗通风的效果。
总结:在日常生活中,痛风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记要戒酒、不能吃海鲜,荤素要搭配均衡,同时也要注意辛辣、刺激的食物也应该少吃。平常也可以上康风园等与痛风相关的网站学习痛风知识,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痛风发作。
B. 如何消除痛风石用什么方法呢
生活方式包括了限酒、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防止剧烈运动或者突然受凉、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大量饮水每天2000mL以上、控制体重、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规律的饮食和作息、规律运动、禁烟,这些都必须做到,在这个基础上,首先应该是降尿酸治疗,使血尿酸稳定在360μmol/L ,就是6mg/dL,必要时服用药物治疗。
C. 痛风石究竟能不能除去医生:可以的,有4种方式可以选择
痛风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因为这种病情会引发患者出现局部关节疼痛、红肿、发胀、水肿等症状,病情发作时疼痛难忍。而当病情稳定后,局部还可能出现破溃,有尿酸结晶溢出,这种症状被称为痛风石。
主要是人体内尿酸过多,尿酸盐沉积形成痛风石,而如果痛风病情反复发作,这种症状也很难彻底根除,不但会引发局部疼痛,不利于关节伸展运动,引发关节障碍,还可能会还会破坏皮肤状态,影响外在形象,所以痛风石对人的身心 健康 都有很大的危害,必须尽快消除痛风石。
1、降尿酸治疗
痛风石主要是尿酸盐沉淀而成,所以痛风时会出现在人体各个部位,比如膝关节、踝关节、手肘、耳廓等等部位,而又因为是人体内尿酸过高,引发痛风,才会引发痛风石症状。
所以为了避免各个部位的痛风石出现,必须有效控制痛风疾病,才能减轻痛风石症状发作几率,这就要做好降尿酸治疗,患者必须遵循医生要求,在恰当的时机服用降尿酸药物,比如常见的非布司他、别嘌醇,通过坚持服用降尿酸药物能够长期维持尿酸稳定,防止病情病症发作,也能有效预防痛风石继续出现。
2、碱化尿液
体内尿酸过多,就会让人体内环境长期处于酸性状态,过多尿酸盐沉积会更容易形成痛风石。因此患者可以通过改善内环境,碱化尿液来防止痛风石生成。具体的碱化尿液的办法包括多吃碱性食物,而一些含钾、钠、镁等电离子成分丰富的食物碱性更强,比如白菜、黄瓜、菠菜、无花果、咖啡等;另外患者也可以通过食用碱性药物来改善内环境,但是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正确指导下进行,不能滥用药物,否则不利于稳定痛风病情。
3、泄盐去痛风石
泄盐其实就是硫酸镁,属于一种西药,可口服也可外用。硫酸镁有导泻的作用,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适量泄盐,有利于排出体内看不见的痛风石,但是泄盐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泄盐浓度过高,则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高渗脱水问题,如果浓度过低沉,却打不到效果;另外它也可以外用,调至合适浓度后,将本品热敷于患处,也能起到一定的消炎去肿效果。
4、手术
手术去除痛风石是最常见的手段,但是这项手术有一定的适应症,因为手术切除痛风石只是针对已经出现的痛风石采取的对症治疗措施,并不能根治痛风;而当患者处于痛风急性发作时期时是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否则会导致痛风病情不稳,加重痛风危害;最后当痛风石足够大,已经压迫神经,影响局部功能,对身体产生较大负担,才建议进行手术切除痛风石治疗。
患上痛风后出现痛风石的几率很高,因此患者一旦确诊病情,更应该及时做好对应的治疗措施,通过改善饮食,服用降酸药物,改善体内酸性环境等办法来稳定病情,避免痛风石出现。而如果痛风石已经发作,更要辩证处理,通过采用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来降低痛风石危害。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健康 明星计划#
D. 痛风怎么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治疗痛风一般有以下方法:首先,低嘌呤饮食。比如芹菜、苹果、牛奶和鸡蛋等。不吃动物内脏,海鲜。不喝啤酒、白酒以及老火汤和高糖饮料。其次,服用抗炎止痛药。比如埃托昔布、布洛芬和沃塔林,可用于抗炎镇痛治疗。此外,外科治疗。痛风结石较大且不能通过药物治疗溶解,还有关节畸形。此时,关节畸形应通过手术矫正,痛风结石通过手术清除。
E. 痛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痛风分布在世界各地,受种族、饮食、饮酒、职业、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影响。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痛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痛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痛风缺乏病因治疗,不能根治[4]。
治疗痛风目的:
①迅速控制急性发作;
②预防复发;
③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
④手术剔除痛风石,对毁损关节进行矫形手术,提高生活质量。
1.一般治疗
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尽早治疗,防止迁延不愈。应及早、足量使用以下药物,见效后逐渐减停。急性发作期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发作。
(1)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非甾类抗炎药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为一线用药。非选择性非甾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等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必要时可加用胃保护剂,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伴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胃肠道反应较少,但应注意其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2)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一般首次剂量1 mg,1小时后予0.5 mg,12小时后根据需要可给予0.5mg,每日三次。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损害、过敏和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低剂量(如0.5 mg,每日2次)对部分患者有效,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但起效较慢,因此在开始用药第1天,可合用非甾类抗炎药。
(3)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痛风有明显疗效,通常用于不能耐受非甾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单关节或少关节的急性发作,可行关节腔抽液和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以减少药物全身反应,但应除外合并感染。对于多关节或严重急性发作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使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20~30 mg/d。为避免停药后症状“反跳”,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类抗炎药。
3.间歇期和慢性期
目的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或溶解痛风石。使用降尿酸药指征包括急性痛风复发、多关节受累、痛风石、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或受累关节出现影像学改变、并发尿酸性肾石病等。治疗目标是使血尿酸<6mg/dl,以减少或清除体内沉积的单钠尿酸盐晶体。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尿酸药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药和促进尿酸排泄药,均应在急性发作终止至少2周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根据降尿酸的目标水平在数月内调整至最小有效剂量并长期甚至终身维持。仅在单一药物疗效不好、血尿酸明显升高、痛风石大量形成时可合用2类降尿酸。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同时,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类抗炎药至少1个月,以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肾功能正常、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3.75mmol者,可选用促尿酸排泄药,而肾功能减退或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3.75mmol,应选择抑制尿酸合成药[5]。
(1)抑制尿酸生成药: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广泛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产生过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目前我国这类药仅有别嘌醇(allopurinol)一种。初始剂量100 mg/d,以后每2~4周增加100 mg,直至100~200 mg,每日3次(每日剂量在300 mg以内,也可每日1次服用)。每2周检测血尿酸和24小时尿尿酸水平,如仍高可加量,但最大剂量不超过600mg/d。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皮疹、药物热、肝酶升高和骨髓抑制等,应予监测。大约5%患者不能耐受。偶有严重的超敏反应综合征,表现为高热、嗜酸细胞增高,毒性上皮坏死及剥脱性皮炎、进行性肝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肾功能不全可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应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减量使用。部分患者在长期用药后产生耐药性,使疗效降低。
(2)促尿酸排泄药: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尿酸。主要用于肾功能正常,尿酸排泄减少型。对于24小时尿尿酸排泄>3.57mmol或已有尿酸性结石者、或慢性尿酸盐肾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肾病患者,不宜使用。在用药期间,特别是开始用药数周内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①丙磺舒(probenecid):初始剂量0.25 g,每日2次,渐增至0.5 g,每日3次,每日最大剂量2 g;②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初始剂量50 mg,每日2次,渐增至100 mg,每日3次.每日最大剂量600 mg/d;③苯溴马隆(benzbromarone):初始剂量25 mg/d,渐增至50~100 mg,每日1次,根据尿酸水平调节至维持剂量,并长期用药。本品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但血肌酐<20 ml/min时无效。不良反应较少,包括胃肠道症状、皮疹、肾绞痛、粒细胞减少等,罕见严重的肝毒性作用。
(3)新型降尿酸药:国外一些新型降尿酸药物已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后期的临床观察。1)奥昔嘌醇(oxypurin01):本品是别嘌醇氧化的活性代谢产物,其药物作用和疗效与别嘌醇相似,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用于部分对别嘌醇过敏的患者,然而二者之间仍存在30%左右的交叉过敏反应。2)非布索坦(febuxostat):一种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属于抑制尿酸生成药,疗效优于别嘌醇。适用于别嘌醇过敏者。此外由于本品同时在肝脏代谢和肾脏清除,不完全依赖肾脏排泄,因此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不良反应主要有肝功能异常,其他有腹泻、头痛、肌肉骨骼系统症状等,大多为一过性轻中度反应。3)尿酸酶(uricase):人类缺少尿酸酶,无法将尿酸进一步氧化为更易溶解的尿囊素等排出体外。生物合成的尿酸氧化酶主要有:①重组黄曲霉菌尿酸氧化酶(rasburicase);②聚乙二醇化重组尿酸氧化酶(PEG-uricase )。二者均有快速、强力降低血尿酸疗效,主要用于重度高尿酸血症、难治性痛风,特别是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
(4)碱性药物:尿中的尿酸存在游离尿酸和尿酸盐2种形式,作为弱有机酸,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可转化为溶解度更高的尿酸盐,利于肾脏排泄,减少尿酸沉积造成的肾脏损害。痛风患者的尿pH值往往低于健康人,故在降尿酸治疗的同时应碱化尿液,特别是在开始服用促尿酸排泄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尿pH值,使之保持在6.5左右。同时保持尿量,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相关肾脏病变的必要措施。①碳酸氢钠片:口服每次0.5~2.0 g,每日3次。由于本品在胃中产生二氧化碳,增加胃内压,常见嗳气和腹胀等不良反应,也可加重胃溃疡,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碱血症及电解质紊乱、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肿,肾功能不全者慎用。②枸橼酸钾钠合剂:Shohl溶液(枸橼酸钾140 g,枸橼酸钠98 g,加蒸馏水至1000 m1),每次10~30 ml,每日3次。使用时应监测血钾浓度,避免发生高钾血症。此外也可选用枸橼酸钾钠颗粒剂、片剂等。
4.肾脏病变的治疗
痛风相关的肾脏病变均是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指征,应选用别嘌醇,同时均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慢性尿酸盐肾病如需利尿时,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噻嗪类利尿剂及呋塞米等,其他处理同慢性肾炎。对于尿酸性尿路结石,经过合理的降尿酸治疗,大部分可溶解或自行排出,体积大且固定者可行体外冲击碎石、内镜取石或开放手术取石。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急危重症,迅速有效地降低急骤升高的血尿酸,除别嘌醇外,也可使用尿酸酶,其他处理同急性肾功能衰竭。
痛风的疾病护理:
1. 低嘌呤饮食,控制蛋白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多食碱性食物,碱化尿液,避免酒精饮料。常见食物含嘌呤情况:
(1)含极大量嘌呤的食物:羊心、胰、浓缩肉汁、肉脯、鲱鱼、沙丁鱼和酵母等;
(2)含大量嘌呤的食物:鹅肉、牛肉、肝、肾、扇贝肉、鸽肉、野鸡、大马哈鱼、凤尾鱼、鲑鱼和鲭鱼等;
(3)含中等量嘌呤的食物:荤食:鸡肉、鸭肉、猪肉、火腿、牛排、兔肉、脑、内脏(胃和肠)、牡蛎肉、虾和大比目鱼,及酸苹果、菜豆(肾形豆)、小扁豆、蘑菇或菌类食品、豆制品、青豆、豌豆、菠菜和花生等;
(4)低嘌呤食物:茶、咖啡、果汁、汽水等饮料,玉米粥、面条、空心面、面包等谷类,除以上提到的含中等量嘌呤蔬菜以外的各种蔬菜水果及坚果,蛋类、乳制品、奶油制品、黄油、巧克力等。
2.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及剧烈运动、损伤。
3.减轻体重。
看了痛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 民间痛风的治疗方法
2. 老年人痛风的治疗方法
3. 车前草治疗痛风方法
4. 老人脚痛风治疗方法
5. 脚痛风怎么办
F. 痛风怎么治疗最好
痛风的一般治疗包括限制嘌呤摄入量,经常活动关节以及泡脚;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以及糖皮质激素。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失常所导致的一种疾病,该病会导致严重的关节炎,使关节肿胀变形,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痛风还会伴随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的并发症,治疗起来相对比较麻烦。下面来介绍一下痛风的治疗方法。
一、痛风的一般治疗
1.限制嘌呤摄入量:由于痛风是嘌呤代谢失常,因此想要治疗痛风,那么在日常的饮食当中就应该要严格限制嘌呤的摄入量,建议是控制在每天150毫克以下。如果是在急性期,2~3天内最好不要吃含有嘌呤的食物,要是在慢性期,那么也得有至少两天的时间摄入完全没有嘌呤的食物,其他的时候要选用低嘌呤的食物。
2.经常活动关节: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想要改善症状,那么就得经常活动关节,没事的时候可以多活动一下手指和脚趾,那就是多活动膝盖以及肘部,可以做伸展运动,这样能够减少尿酸结晶在关节当中沉积,缓解痛风症状的同时也能够避免痛风石。
3.泡脚:痛风的患者可以在每天晚上临睡之前,使用痛风手足泡浴剂来泡脚,每次泡脚的时间不要低于30分钟。这种方法对痛风的治疗很有帮助,可以有效的减轻疼痛,也能够促使尿酸结晶的溶解和排出。
二、痛风的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痛风在急性期发作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剧烈的疼痛,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这一类药物是痛风急性发作期的首选药物,可快速的缓解症状,不过用药之前需要先咨询医生。
2.秋水仙碱:秋水仙碱也是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可快速改善不良症状,不过这种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很容易导致腹泻或者是水样大便,因此在应用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建议从小剂量开始。
3.糖皮质激素:如果痛风患者不适合使用前两种药物或者是用药的效果不好,没有缓解症状,那么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不过这是种激素类的药物依赖性很强,虽然效果好,但也不能长期应用。
G. 危险的痛风石其实不难治!有三种方式治疗痛风石
痛风发展到晚期,不少病人会在掌指关节、脚部关节甚至耳廓皮下长出一粒粒肿块。这些肿块刚长出来时可能只有几毫米,但后期会慢慢变大,摸起来还硬硬的。
这些小石头就是痛风石!痛风石一般形成于患者发病后的5—10年内。常见的皮下痛风石会生长在关节、皮肤、肌腱以及滑囊等受压或者易摩擦的部位。
痛风石的危害
痛风石本质上是尿酸盐结晶,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向周围组织释放尿酸盐,导致血尿酸控制困难。
早期痛风石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患者病情发展,痛风石就会有破损溃烂的风险,从而变成慢性溃疡性痛风石。这种溃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感染、坏死以及脓毒性败血症等。同时,痛风石也会慢慢变大,压迫周围关节组织,导致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受限。
而且,研究显示,伴痛风石痛风患者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明显提高,所以,患者需要重视对痛风石的医治。
痛风石的医治
痛风石的医治一共有三种方式: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微创治疗。具体使用哪种方式治疗痛风石,患者还需要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主要还是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处着手。例如控制嘌呤摄入、肥胖患者定期运动,减轻体重、多饮水,保持排泄等。
2、药物治疗
老年人大多会伴随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也会导致肾功能下降、胰岛素抵抗来影响尿酸的排泄,继而导致痛风发作。
药物影响
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这些药物本身不良反应比较大,而且患者私下使用这些药物,往往控制不了种类和剂量,所以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切忌私自用药。
3、微创治疗
痛风石破损或者压迫到神经时,患者需要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痛风石。中医微创可视针刀镜技术对于痛风石的诊治治疗效果卓着,受到了病友们的一致认可。受痛风石压迫的患者可以考虑中医微创可视针刀镜技术治疗。
H. 痛风石怎么消除
痛风石消除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若患者痛风石出现时间较短,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清除,如降尿酸药物包括秋水仙碱,联合应用非甾体抗炎止疼药物,如塞来昔布、洛索洛芬,将尿酸控制于300μmol/L以下,可较快消除痛风石。
2、手术治疗:患者局部痛风石较大或时间较长,可口服药物降尿酸同时进行局部手术切除,消除痛风石;
3、生活方式调整:同时患者可以控制饮食,如减少摄入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豆制品、啤酒,即可帮助消除痛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