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17课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7课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02 11:42:10

⑴ 初中语文第17课《看云识天气》介绍了哪几种云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看云识天气》一文提到了卷云、卷积云、积雨云、高积云、积云、高层云、卷层云、雨层云等八种云。

【运用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摹状貌,分类别,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

如: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打比方

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摹状貌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打比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引用,作诠释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列数字

希望能帮助您!

⑵ 关于八年级上册17课《奇妙的克隆》的说明方法的问题

第一个:作诠释
第二个:作比较
第三个:举例子

这里有一些说明的方法:
说明事物和事理的方法很多,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七种。
下定义:也叫定义说明法。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例如《统筹方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给统筹方法下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语言简明、扼要、准确。
列数字:也叫数字说明法。有时为了便于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用一些数字来准确地、科学地加以说明。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说明死海的长、宽、深的文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也用一系列数字来说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作比较:也叫比较说明法。为了说明某些抽象的或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为了说明宴会厅的建筑面积,作者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
打比方:也叫比喻说明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可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形象,有助于人们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比如《中国石拱桥》一文的开头写道:“石拱桥的桥墩成弧形,就像虹。”这个比喻一下子就抓住了石拱桥的特征。
举例子:也叫举例说明法。就是用列举事实的方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明晰、通俗易懂。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就举出了新疆建设兵团和内蒙古沙荒区治沙成功的事例,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分类别:也叫分类说明法。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引资料:也叫引用说明法。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就引用了唐朝张嘉贞的话,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和施工巧妙绝伦。

⑶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看云识天气那个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占大部分,当然还有列数字、引用也不少

⑷ 初一年级语文上册17课《看云识天气》

17、《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一、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二、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了解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你能说出两句吗?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1)字音:峰峦 一霎间 点缀 绫纱 弥漫 月晕 崩塌
(2)释义:
峰峦 一霎间 轻盈 弥漫 征兆 崩塌
三、从课题看,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四、思考:
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切合文题揭示云和天气关系的语词是什么?它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有关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的,找出标出说明角度变化的语句。
3、文中第2段看云识天气的经验一句是揭示云的形态和天气关系,作者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说明了什么?后面的三个语段与它有什么关系?
4、课文主体部分对云和天气关系的具体细致的介绍,第1段的概述在语言运用上的显着特点是形象生动的比喻的运用,试具体分析其作用。
5、归结课文的行文思路。
思 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语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请以简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态变化、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变化等情形对比。
二、第3段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那么现象是什么?本质又是什么?
三、第3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出一个例子。四、统观全文,讨论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一、你还懂得其他的看云识天气的知识吗?和同学一起查阅有关资料,搜集更多的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二、你对什么天气现象比较感兴趣?能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一下吗?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一、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十分准确。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体会其表达效果。
1、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_____(一定有时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出现了高层云,__ (一定有时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下雪。
3、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______(一定有时常常)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4、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______(相当一定非常)的限度。
5、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______(判断推断推测)天气的情况。
二、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或修辞手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2、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3、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4、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5、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层,叫卷云……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还有一种像棉花似的白云,叫积云……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
三、如果将下面一段描写天气的语言改成天气预报的语言形式,请用恰当的语言表述。
清晨,天上飘着片片白云,中午,天空渐渐聚集起了层层阴云,到了下午,便下起了濛濛细雨。轻风拂面,使人略感凉意。

⑸ 17课麋鹿第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活习性和蹄子)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
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
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⑹ 第十七课松鼠2,3自然段举例说明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第17课《松鼠》第二自然段中: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这个句子运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句话把松鼠比作飞鸟,说明松鼠的活动范围是在树上。
第三自然段中: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这个句子运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松鼠在冬天是出来活动的。

⑺ 松鼠这篇课文哪几句话用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7课松鼠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是哪些句子

请问在哪个自然段?

⑻ 初中语文第17课《看云识天气》介绍了哪几种云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很高兴为您解答!《看云识天气》一文提到了卷云、卷积云、积雨云、高积云、积云、高层云、卷层云、雨层云等八种云.【运用的说明方法】:打比方,摹状貌,分类别,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如: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

⑼ 十七课国宝大熊猫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打比方:“像只小老鼠”

作比较: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

举例子: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⑽ 五年级上册第十七课松鼠哪些句子运用了说明方法

松鼠体型细长,体长17到26厘米,每长15到21厘米,体重300到400克,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松鼠的外形特点,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子,2到3次,一般在四六月产子较多,每次产仔46只,这句话也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阅读全文

与17课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1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5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3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5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6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3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1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7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1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2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4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1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699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4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8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2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3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1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2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