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胃不舒服怎么办
胃不舒服,首先要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个体化方法来缓解。
导致胃不舒服的常见原因有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胃部疾病、药物等,需由医生明确原因后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
1.饮食不当:若因饮食不当引起胃不舒服,建议改变饮食方式,如清淡饮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切勿暴饮暴食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精神压力大:若因精神压力大导致胃不舒服,建议通过听音乐、积极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来缓解压力,消除紧张情绪。
3.胃部疾病:若因胃部疾病引起胃部不适,需要先明确具体疾病,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胃溃疡患者需常在调整饮食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4.药物:若因服用某种药物引起的胃部不适,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停药并咨询医师或药师关于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可能的不良反应、是否需要继续服用该药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等。
B. 胃痛有哪些治疗方法
1.敷贴法
(1)青黛30克,雄黄15克,密陀僧30克,铅粉15克,共研细末,用鸭蛋清(2枚)调匀,外敷胃部热痛处。适用于湿热中阻及肝胃郁热型。
(2)连须葱头30克,生姜15克,共捣烂,炒热布包,趁热敷胃部。适用于寒邪客胃、寒湿中阻及脾胃虚寒型。
2.敷脐法
艾叶1把,揉研成艾绒,连同碎末,用酒炒热,纱布包裹,敷脐,外加热水袋热熨蒸脐,直至痛缓为止。适用于风寒客胃、寒湿中阻及脾胃虚寒型。
3.药熨法
(1)川椒、公丁香、吴茱英、细辛各等份,为末,纳入脐中;再取青盐250克炒烫,分装若干布袋,热熨脐周及疼痛处,盐袋冷则更换,若疼痛剧烈,出冷汗者,加熨中、气海及背俞。适用于寒邪客胃及脾胃虚寒型。
(2)高良姜、干姜各45克,革羞25克,积实12克,为粗末,加酒适量拌炒,分装数袋,趁热熨脐周、中脱、气海、涌泉等穴。适用于寒邪客胃及脾胃虚寒型。
(3)连须葱头30克,生姜15克,艾叶1把,共捣烂炒烫,装入布袋,热熨胃院部,药袋冷却即换,每日2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寒邪犯胃、脾胃虚寒型。
4.搽药法
止痛灵100毫升,用棉球蘸浸止痛灵液,涂搽胃痛局部,涂搽范围比痛区稍大,每日3-4次,疗程可据胃痛时间而定。适用于虚寒及肝气犯胃型。
5.推擦法
鲜姜30克,香附15克,将生姜捣烂,香附研成细粉,装茶杯或保温杯中,冲入开水,竹筷搅拌,用毛巾蘸药在胃院部轻轻摩擦20分钟,每日2次,3日为1疗程。适用于脾胃虚寒型。
6.烟熏法
巴豆壳(去仁不用)、烟叶、荷叶各适量,切细丝后拌匀,用薄纸卷成烟点着,轻轻大口深吸,吸后腹内可有镜镜样响声,继之肛门的气,疼痛即缓解。适用于饮食停滞型。
7.兜肚法
(1)三棱、良姜、获术各15克,艾叶45克,肉桂、木香、草果、丁香各10克,水仙子、红花各15克,砂仁6克,共研细末,用柔软的棉布40厘米,折成20厘米见方的布兜,内铺一薄层棉花,将药均匀撒上,外层加一块塑料薄膜,然后用线密密缝好,防止药末堆积和漏出,日夜兜在胃院部,一般于胃痛季节立冬开始,至第2年春分除去,药末1-2个月换1次。适用于癖血阻滞型。
(2)草羞、干姜各15克,甘松、山柰、细辛、肉桂、吴茱英、白芷各10克,大茵香6克,艾叶30克,共研细末,用柔软的棉布40厘米,折成20厘米见方的布兜,内铺一薄层棉花,将药均匀撒上,外层加一块塑料薄膜,然后用线密密缝好,防止药末堆积和漏出,日夜兜在胃院部,一般于胃痛季节立冬开始,至第2年春分除去,药末1-2个月换1次。适用于风寒犯胃、寒湿中阻及脾胃虚寒型。
C. 治疗胃病方法有哪些
1、吃一些黄色水果:黄色水果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具有抗氧化的生理活性,如柑橘、芒果、柿子、杏中含有β-胡萝卜素,木瓜、西瓜、红柚中含有番茄红素。
2、天然维生素C水果:红枣、猕猴桃、山楂、柑橘等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不仅具有正常的营养功能,防止败血症,而且是天然抗氧化剂。
3、干果不能少:干果中(如核桃)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能补充人体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还是一种抗氧化剂。
4、红色水果好:葡萄、黑加仑、树莓、草莓等水果中含有花青素,这些都是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和抗癌。
5、果仁要慎吃:许多果仁如杏仁、枇杷仁中含有苦杏仁苷,食用后在人体内水解产生有毒物质氢氰酸,氢氰酸被吸收后,使人体不能正常呼吸,易导致窒息、死亡。
6、涩水果要注意:空腹或吃蛋白质食物时,应避免吃酸涩水果,如柿子、山楂、香蕉等,这些水果单宁含量较高,空腹时会刺激肠胃,引起不适,同时使蛋白质变性,不容易消化,降低蛋白质营养价值。
“三分医药,七分调理”,保养肠胃的真的很重要。肠胃不好的人可以试试中药调理,祖方茶疗瑺媦宝茶,改善肠胃蠕动,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
D. 胃痛怎么办哪些方法能够帮助缓解呢
胃痛怎么办?哪些方法能够帮助缓解呢?
3.如果肚子痛,可以按摩腹部,帮助缓解疼痛。腹部按摩时,以肚脐为中心,然后用手用力按摩,顺时针或逆时针都可以。肚子疼的时候可以双膝跪地,然后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然后慢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在脚踝上,然后双手放在膝盖上,保持正常呼吸。这种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消除胀气,有效缓解胃痛症状。如果想要缓解胃痛,一定要尽量到放松精神状态,避免压力过大引发胃部不适。
E. 胃不舒服该怎么调理
如果出现胃不舒服的情况,饮食方面需要注意调理。
胃脘部不适的患者,建议平时流质或者半流质、容易消化的饮食,或者摄入温和养胃的食物,并注意忌口,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建议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胃病患者的治疗是“三分治,七分养”。平时存在胃病不适的时候,如何调理?
1、注意规律饮食,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
2、注意饮食卫生,不能吃油腻、辛辣刺激以及粗糙、生冷的食物。
3、同时还需要注意胃部的防寒保暖,避免受寒、受凉,预防胃部不适的症状加重。
F. 治疗胃病方法有哪些
首先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烟酒刺激性的食物和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因为这样的食物可以长期加重胃的负担,对胃炎是严重的打击。其次治疗过程中可以增加胃肠动力药物,使胃的蠕动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减轻饭后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另外,如果要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炎,一定要进行抑菌治疗。以往的抗生素并不能100%杀灭,但是目前通过四联抗生素,完全可以消灭幽门螺旋杆菌。还要进行全面的胃黏膜修复,是最为关键的一环,通过麦滋林、奥美拉唑等药物的应用,就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使胃炎得到根治性的治疗。中药调理建议用长渭宝搽,保护胃黏膜改善胃炎症状。通过以上的治疗,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就能够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
胃肠不舒服在生活中很常见,容易引起各种不舒服。其中胃痛、伴酸、打嗝等都是胃部不适的常见症状,想要摆脱胃肠不适,就要在生活中多重视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穴位疗法、运动治疗、热敷等方法。
肠道不适的症状主要有胃痛、恶心、恶心、食欲不振、呕吐和长痘痘等。平时不注意饮食生活的情况,暴饮暴食,有刺激性食物摄入,导致肠胃不适。很多人胃不舒服的情况不太严重,不会受到重视。吃饭不规律、吃生冷食物或温度低的情况下,会引起胃肠道的不适。
H. 治疗胃疼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胃疼的最好方法:
药物治疗:
胃痛很多情况是胃炎或者胃溃疡造成。治疗胃痛,抑制胃酸的药物是少不了,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这类抑酸药。
1.中成药:胃炎干糖浆,每次5克,每日3次,开水冲服;或气滞胃疼冲剂,每次5克,每日3次,开水冲服;或复方猴头冲剂,每次5克,每日3次,开水冲服。
2.西药:胃舒平,每次2~4片,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或胃疼发作时嚼碎后服下;或胃宁片,每日3~4次,每次2~3片,饭前。
偏方治疗:
1.蜂蜜、红糖适量、红花。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上盖,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功效:和胃利肠、止痛祛疡。
2.千姜、炙附子。将干姜、炙附子共捣碎细,置净器中,然后放入黄酒500毫升,密封,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日饭前温服1~2杯,日服3次。功效:温中散寒。
3.老姜、红糖,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分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功效:温中散寒。
【(8)胃不舒服治疗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治法。
1.胃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
2.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直至金元时代李杲《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3.明清时代进一步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
I. 胃不舒服怎么治疗
胃不舒服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第一种,首先会出现消化不良百的现象,这是由于胃肠道蠕动能力过慢以及消化能力下降所致的,建议口服奥美拉唑或者是健胃消食片进行治度疗。第二点,会出现反酸嗳气的现象,这往往预示着胃炎或者是十二指肠炎,需要进行明版确的确诊,建议去医院做胃镜检查。第三点,胃不舒服的人会经常出现饱腹感,建议多权吃点山楂之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