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黄芪是常见的中药材,黄芪种子该如何种
种子经过硬处理黄基种皮播种后不容易发芽播种前要处理种子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搅拌,浸泡直到水温下降,在湿毛巾上铺干净,用湿布盖上,加快发芽,开裂后播种。在种子上撒2倍的沙子,摩擦种皮,可以迅速发芽。用流水快速冲洗,稍微干燥后播种,钻个洞,在垄断面打开两个宽度浅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球上,用泥土牢牢地覆盖种子。然后灌溉两个垄沟,使土壤保持湿润。
黄疸的播种时间分为春播和秋播经常采用春季广播一个月左右捕捉苗子黄疸喜欢阳光,气候凉爽,耐旱,耐涝。耐寒性强,多生长在山坡下部的洋葱、林缘、灌木、森林草原、林木草原等。地面部分经不起寒冷,初霜时大部分叶子掉落,冬天部分土地死亡,春天宿根重新长出新树苗。种子发芽温度相对较低,满足黄基播种的温度要求。平原地区要选择地势高、排水性好、透水性强的沙培。地下水位高、降雨多的地区要沿着高地和河流种在高地。山区要选择土层深、土壤肥沃、透水性强的洋葱种植。发芽前保持土壤湿润,发芽后少浇水,促进树根。种子开花时要适当灌溉,种子成熟时不要浇水或少浇水。
黄芪为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水退肿的功能,在中药处方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年出口量大。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黄芪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
5、施肥
铺垫基肥的时候,可以使用腐熟农家肥,除此之外,根据它的生长情况,还需要给它追肥,第一次是在五月份,依旧可以使用腐熟农家肥,第二次是在幼苗长到三十厘米的时候,需要使用尿素追肥;第三次追肥是在七月下旬,这时候它的株体高度应该再六十厘米左右,肥料要使用饼肥和过磷酸钾。
6、田间管理
黄芪处于幼苗期时,田间会长出较多的杂草,和幼苗争夺营养,导致其生长不良,此时要购买氟乐灵药剂,将其兑水稀释后,直接喷洒在田间,就能将杂草全部清除,让黄芪幼苗健康生长。
‘叁’ 黄芪的种植
黄芪种植方法:
一、圃地选择
黄芪适应性强,野外环境主要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黄芪生性喜欢干燥凉爽通风的生长环境,耐寒耐旱,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性好的田地中,黄芪具有深根性,主根可垂直向下生长1米以上,所以在许多公路,铁路,山坡等防止水土流失也选择种植黄芪。
‘肆’ 适合北方种植的药材品种
药材是中国传统的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哪些中药材品种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适合北方种植的药材品种,一起来看看。
黄芪
黄芪别称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等,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人参
人参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称圆参、鬼盖、神草、土精、地精等,生长于北纬33~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
穿山龙
穿山龙别称穿龙薯蓣、野山药、串地龙、地龙骨等,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生于山坡林边、灌木林下及沟边,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作药物为其根茎,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之功效。
五味子
五味子是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别称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等,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柴胡
柴胡别称地熏、山菜、菇草、柴草等,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
枸杞
枸杞为人们对商品枸杞子、植物宁夏枸杞、中华枸杞等枸杞属下物种的统称,人们日常食用和药用的枸杞子多为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子”,而且宁夏枸杞是唯一载入《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品种,与琼珍灵芝、长白山人参,东阿阿胶并称为中药四宝。
刺五加
刺五加别称刺拐棒、坎拐棒子、一百针、老虎潦等,为五加科五加属小灌木,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等地,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具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的作用,久服“轻身耐老”,与它药配伍亦可“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
选地整地
黄芪喜凉爽,耐旱、寒怕热、怕水涝、忌高温。其主根向下垂直生长,宜选择排水良好,向阳,土质深厚的壤土为佳。播前结合整地亩施农肥3000—4000kg,磷肥25—30kg,耙耱平整后起垄,垄宽40—45cm,垄高15—20 cm,行距40—45 cm。
种子处理
黄芪种皮坚硬,播后不易发芽,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浸于50℃温水中搅动,待水温下降后浸泡24小时,涝出洗净摊在湿毛巾上,再盖一块湿布催芽,待裂嘴出芽后播种。也可以种子中播入2倍的河沙搓揉,擦伤种皮,也能迅速发芽。用70—80%硫酸浸泡种子3—5min后,迅速置流水中冲洗,洗净种子后稍干即播种,发芽率达90%以上。
播种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4—15℃,春播于3—4月份,秋播于10月上中旬。条播,在垄面上开1.5—2 cm浅沟2条,将种子均匀撒入沟里,覆土将种子盖严。随即在两垄沟的沟田灌水,保持土壤湿润。15天即出苗。平畦种植也可以,但发病较多,根形不如垄栽的好。 生产上常用育苗移栽,将直播苗在春季,按20×40 cm的株行距边起边栽,沟深10—15 cm,将苗顺放于沟内,播后覆土,亩用苗1.5万株左右。
栽培管理
间苗定苗。直播的苗高5—7 cm应及时间苗定苗,株距10—15 cm。 中耕除草。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并注意向土垄培土,使土垄保持原来的宽度,一般除草2—3次。 追肥。间苗定苗后即进行追肥,亩施人畜粪水1500kg或尿素5kg,施后浇水1次。6月中下旬中耕除草后施堆肥1000kg,磷肥30kg,硫酸铵5kg,混合于垄上开浅沟施于其中,覆土浇水。
病虫防治
主要病害为白粉病,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防。紫纹羽病,为害根部,造成烂根,植株自上而下黄萎最后整株死亡。应拔除病株烧毁,病窝用石灰粉消毒。同时应加强其它虫害防治。
采收加工
播后一般2—3年收获。秋天9—11月或春天越冬萌芽前均可采收。因主根入土深,要仔细深挖,避免挖断主根或碰伤外皮。收后去净泥土,趁鲜切下芦头,晒至半干将根理直捆成把,再晒或烘干即成生黄芪。
‘伍’ 合理的施肥有利于黄芪生长,种植黄芪如何施肥
首先,非常感谢你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让我引导你进入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黄芪不能到处种植。近年来,有人带着成品幼苗到新疆、四川等地种植,茎叶十分茂盛,但根部不张。药材对生长环境、湿度、温度等有较高的要求。黄芪,又名棉芪,为生长环境湿度、温度要求较高,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主根粗壮,木本,通常分枝状,色白,喜凉爽,耐寒和干旱,选择透水性强的沙质土壤培育,种植第一块平地,每亩培育一袋复合肥,每亩培育一袋生物菌肥。
是黄芪,又名棉芪,为生长环境湿度、温度要求较高,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主根粗壮,木本,通常分枝状,色白,喜凉爽,耐寒和干旱,选择透水性强的沙质土壤培育,种植第一块平地,每亩培育一袋复合肥,每亩培育一袋生物菌肥。
‘陆’ 棉芪长什么样
棉芪又名黄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
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
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着伸长;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毫米,连同花序轴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
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0-30毫米,宽8-12毫米,顶端具刺尖,两面被白色或黑色细短柔毛,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中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喜日照、凉爽气候,耐旱,不耐涝。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多生长在山坡中、下部的向阳坡及林缘、灌丛、林间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处。
地上部不耐寒,霜降时节大部分叶子已脱落,冬季地上部枯死,翌春重新由宿根发出新苗。种子萌发温度比较低,平均气温约8℃时满足黄耆播种的温度要求。
分布于俄罗斯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甘肃、四川和西藏等),中国各地多有栽培。
‘柒’ 你了解黄芪吗 它从摘种 生长 成熟 大概得多长时间啊
一般2-3年采收,生长年限过久可产生黑心,影响品质。一般9月中下旬采收为佳。用工具小心挖取全根,避免碰伤外皮和断根,去净泥土,趁鲜切去芦头,修去须根,晒至半干,堆放1-2d,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将根理顺直,扎成小捆,即可供药用。质量以条粗、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甘者为佳。
‘捌’ 种植黄芪有什么种植技巧
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芪在药材领域,特别是中药领域仍占有很大的地位。黄芪具有补水、消肿、益气、固表的作用。可与多种药材配伍使用。目前,黄芪的种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施,但有些产量并不理想,黄芪也是近年来的热门品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补虚化脓止痛。富含钙、铁、锰、锌、磷、核黄素等微量元素。它能增强心脏,降低血压。炖肉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害虫防治。黄芪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甲基托布津可有效防治。另外,紫羽病会危害黄芪的根系,引起黄芪的根腐病。一旦发现应使用石灰粉消毒,其他害虫可喷洒相应的杀虫剂。一般来说,收获时间为10月20日至11月10日,先将枯萎的茎、藤露在外面,再挖40厘米深的沟把根挖出来,以免破皮、割根。要提高黄芪的品质和产量,必须了解黄芪的生长特性,做好黄芪的管理工作,加强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