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

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07 08:39:11

① 大棚蘑菇养殖技术

1、选用优良菌株

保证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首要的是选用优良菌株。如菌株36的特点是子实体大,出菇密度小,菌株20的特点是子实体小,出菇密度大。

2、优化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床架上安装塑料网,用来铺放培养料,能充分利用菇房内空间。培养料可以进行二次发酵,充分分解原料,病虫害少,产量高。

3、建堆发酵

将玉米芯(当年或上年无霉病)粉碎至花生粒大小,按100m2栽培面积配料:玉米芯2200kg,干牛粪2200kg,尿素15kg,过磷酸钙50kg,熟石膏粉50kg,干石灰粉100kg。

预湿

建堆前3d,将玉米芯、干牛粪预湿。在干净整洁的水泥地上将玉米芯铺在底层,盖一层干牛粪,堆置成高1m,长度不限的堆,每天浇pH8.5的石灰水,直到底部有水溢出,使料充分湿透[3]。

建堆

选择地势较高、近水源且靠近菇房、地面硬化的场地,建成堆宽2.0m,高1.5m,长度不限的发酵堆,料和牛粪尽可能混匀,料偏干加水,用草苫覆盖保温保湿(雨天用塑料膜覆盖),第2天开始测料温,正常情况下堆温在第3天应升到70℃。

翻堆

第一次翻堆在建堆后5~6d堆温开始下降时进行。先在外层料上喷水,然后上下内外交替翻料,同时把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粉全部撒入料内混合均匀。

翻堆后重新建堆,宽为1.7m,高度不变。在建堆中心线上,按间隔0.5m打直径2~3cm的孔,以利透气散发氨气,堆顶覆膜以利升温。经过2d料堆温度上升到70~80℃时,揭开薄膜,增加料内通气性。

第二次翻堆一般在第一次翻堆后4~5d进行,方法同上。翻堆时加入0.5kg三氯杀螨砜,1.5kg多菌灵,防治螨类及杂菌。料堆宽度变窄为1.5m,高度不变,覆盖塑料薄膜。翻堆2d后掀开料堆顶部部分塑料薄膜,同时卷起四周底部塑料薄膜,进行透气发酵。

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3~4d进行,此次翻堆要求均匀喷洒2.5%敌敌畏0.5kg,40%甲醛溶液2kg,调节pH8,调整料含水量为65%~70%。此次建堆宽度为1~2m,高度为0.8~1m,以利透气,降低料堆温度,培养大量的放线菌。

4、菇房消毒

在培养料进房前3d,密闭菇房按100m2用40%甲醛和2.5%阿维菌素各2kg,或用硫磺点燃熏蒸,密闭24~48h,彻底杀灭病虫杂菌,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5、二次发酵

趁热将前发酵结束的培养料运到床架上,密闭门窗,利用管道式蒸汽发生器将蒸汽通入棚内升温,当温度上升到63℃时压火控温,必要时可打开门窗降温,温度60℃维持12~24h。之后打开通风口,降温到50℃,维持5~7d,最后通风降温,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残留的氨气。

6、做床播种

料温降低到28℃以下时铺料播种。铺料时,应将培养料混匀抖松,料面平整,中间比边缘厚2~3cm,培养料的厚度为20cm左右。

7、发菌

播种后1~5d,以保温保湿为主,在菌丝萌发正常的情况下不通风或少通风,促进菌种尽早萌发定植,封住料面。发菌6~10d,菌丝已基本封面,随着菌丝吃料的深入,逐渐加大通风量。

发菌11~18d,当菌丝长至料层1/2时,要及时打孔通气,同时加大通风量,增加料内氧气含量。当菌丝长至料层2/3以上时,准备覆土。

8、覆土及管理

选距表层15~30cm以下菜园土,土粒直径以1~1.5cm为宜。使用前,在阳光下晒1d,然后用0.5%的敌敌畏或4%~5%甲醛溶液喷洒,每1000kg干土喷药液5~6kg。喷药后将土粒堆成堆,加盖薄膜15~20h,以消灭土粒中的害虫。之后,用1%的石灰水调土粒含水量达16%~18%。

覆土前,如果床面有杂菌应喷洒300~500倍杀菌剂;若床面太干燥可喷洒0.5%的石灰水,然后通风晾干;若料面湿度太高可提前通风。

覆土土层厚度在3.5~4.5cm,期间要将料温控制在28℃以下,必要时夜间通风或料床打孔,以及在棚内墙壁、门窗处经常喷水控制温度。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65%~70%。

9、出菇管理

结菇水

当菌丝长至距表层1cm时,要及时按3~4kg/m2用水量喷结菇水,使覆土的含水量恢复到16%~18%。一般气温较低时早晚喷水,轻喷、勤喷,2~3d喷完,棚温最好控制在10~20℃,同时通风1~2h。

出菇水

大部分菇蕾长至黄豆粒大小时,要在1~2d按1.5~2kg/m2用水量再喷一次水,喷水方法与喷结菇水相同。

维持水

为了维持空气相对湿度和覆土层的水分,满足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要,一般按500g/m2用水量每天喷1~2次。维持水要根据“菇多多喷,菇少少喷,菇蕾生长前期多喷,生长后期少喷”的原则,结合气候条件和菌丝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转潮水

在每潮菇采收基本结束后,立即清除死菇及老菇根,及时填平采菇后留下菇穴,减少或停止喷水2~3d。待土层内的绒毛菌丝生长后,按1kg/m2用水量在1~2d内喷完,促使菌丝再扭结形成菇蕾。

(1)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扩展阅读

采收标准

从菌盖直径达2cm开始,直到将近成熟,菌幕破裂前均适于采收,用于制罐头的需用菇体较小的幼菇,以直径2-3.5cm为宜。出菇期如气温高于18℃时,菇床上易产生薄皮开伞菇,故应提前采收。蘑菇除鲜食外,可用盐渍或制罐头的方法加工贮藏。还可制成干蘑菇片。

盐渍时,将菇分级后,切去柄根,洗净,放在饱和食盐水中煮沸约5分钟,捞起沥干,置加有饱和食盐水的容器内盐渍。容器内插入通气管,每日通气2-3次,或每隔数日翻动1次。2-3周后,将腌好的菇体置饱和食盐水中,在低温(15℃以下)下可保存半年。

② 大棚中如何种植食用菌

食用菌生产中,栽培发菌是决定产量的关键环节,大棚空调器在对大棚温度湿度进行调控的同时,大流量通风可以有效改变菌袋的生长环境:实现菌袋周围的空气循环,在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同时,稳定菌袋内的温度,使菌丝的发育健壮.在食用菌的生长出菇期于发菌期的控制除温度湿度条件有所不同外,其他条件基本一致.

大棚空调器通过束流进出风设计,对食用菌大棚进行循环通风,在降低棚内温度的同时,可有效杀灭棚内害虫及防止杂菌感染。为各类蘑菇的菌种制备及生产栽培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你也可以看下视频的:
http://v.ku6.com/show/lSPrHBRuTTeSQfxh.html

③ 蘑菇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择在地势较高、通透性好的地方建种植大棚,用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堆制养料,一层草料一层粪便,半个月可完成堆制,采用采用的穴播的方式进行接种,每株间距10厘米。出菇初期湿度控制在70%左右,浇水遵循少量勤浇的原则,出菇期将温度调高到20-28℃左右,蘑菇长到一定大小时进行采收。
一、建设种植大棚
选择在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周围比较空阔,通透性好的地方建种植大棚,大棚要选用散射光材质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这样方便冲洗,留有窗户或者是卷帘,这样可以增强通透性,在菇房内要设好菇床,可木制、可铁制、还可砖砌。
二、堆制养料
在七月份左右的时候用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堆制养料,粪便晒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断,然后混合适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层草料一层粪便的堆起来进行发酵。一般间隔3-4天翻一次堆,大概半个月后即可完成堆制。
三、接种
1.养料堆制完成之后,接种之前需要对菇房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杀菌,消毒完成后将堆制好的养料搬入菇房中,在菇床上铺好,然后将关闭门窗,将室内的温度调高到60℃左右,三个小时之后将温度降低10℃,维持这个温度一周,让养料彻底的发酵。
2.等到养料的温度降低到25℃左右时,开始进行蘑菇接种,将养料在菇床上整平,厚度要达到15厘米左右,接种采用的穴播的方式,每株间的间隔为10厘米左右,适当播密可以提高发菌速度。最后将细肥土均匀的覆盖在养料上面,即可等待发菌。
四、采收
保持养料的湿度,在出菇初期湿度一般是在70%左右,后期慢慢的恢复到80%-90%左右即可,在浇水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少量勤浇的原则。出菇房在发菌期间的温度最好是保持在10-18℃左右,在出菇期将温度调高到20-28℃左右,这样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④ 大棚种植平菇技术

一、大棚建造
平菇栽培大棚东西方向,背风向阳,棚宽5米、长30米、深0.5米(距地面),四周用砖垒或用土堆成南低北高的墙,南墙高1米,北墙高1.5米(离地面)。每3米留一个40×40厘米的通气孔(南北/墙对应各留一个),棚顶用竹竿架牢,覆盖塑料薄膜,顶部加草帘。投料前3-5天,棚内灌足水,待水渗后撒一层石灰,用量为1千克/平方米。

二、选择良种
平菇一年四季均能栽培,低温型品种最适宜温度在13-17℃,如冻菌、P2-2等,中温型品种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0-24℃,如凤尾菇、紫孢平菇等。

三、栽培料配置
当年的新棉籽皮拌料后闷堆24小时,第2天即可装袋,隔年的陈棉籽皮拌料后发酵4-6天,以消除滋生的杂菌。堆放发酵时,料堆上要扎眼透气,期间至少翻堆2次,发酵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周。拌料中要严格掌握料水比,拌料过湿既不利于发酵,也不利于发菌生长,要按比例加入氮素和营养素,并加入菌药灭菌防虫。装袋时菌种用量不少于20%,以保证发菌迅速,菌袋不被杂菌污染。

四、发菌管理
栽培料装袋后入棚发菌,秋栽时将菌袋全部放在地面上,只码放1层,春栽时可将菌袋交叉码放2层或井字形码放2-3层,冬栽的菌袋每4层码放成一垛,并将两垛并在一起,促进菌袋两头的菌丝生长。秋栽时将棚膜卷起,大棚用草帘覆盖,避免大棚由于闷棚而升温。冬栽时放下棚膜保温,并在白天拉开几处草帘让棚温提高。春栽时可将棚膜前面卷起,以通风降温。发菌期特别要注意袋内温度,若超过30℃,立即通风降温或倒垛散热。一旦出现高温烧菌,可将菌袋中长出绿霉的地方挖去,用草木灰调成糊状填充,若绿霉已形成孢子,可用20%的石灰水调制草木灰填充在污染部位。

五、出菇管理
平菇菌丝长满袋后即可在棚内的垄上码垛出菇,秋栽时码垛高度2-4层,每层之间要放上2-3根高粱秆或木棍,打开后墙上的通风孔,早晚拉起草帘通风,中午喷水降温。冬栽时菌垛可码放成8层,中午天热时喷水,并将前面的棚膜卷起1-1.5米进行通风,一般通风时间在10-20分钟,通风后及时放下棚膜和草帘,上午可拉起部分草帘升温。春栽时菌垛码放4-8层,将前面棚膜卷起1米高,草帘视气温高低盖至地面或与棚膜齐高。每天喷水1-2次,将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也可在垄沟中浇水,保持菌垛周围潮湿。春栽和秋栽时要卷起棚膜,放下草帘避免闷棚,注意菌棒温度。一潮菇采完后要停水3天,待形成原基后再喷水出菇。一般前2潮菇即可形成70-80%的产量,为了衔接茬口,提高效率,大棚中栽培平菇以出2-3潮菇为宜。

⑤ 大棚香菇种植技术

大棚香菇是香菇种植的其中一种种植模式,这样的种植模式会大大增加香菇的产量,大幅度提升香菇的质量,从而使我们的经济效益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那么大棚香菇如何管理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大棚香菇管理方法。
(1)发菌期的管理:
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 10天之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播后两天,菌种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每天都要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注意将料温控制在30℃以下。
若料温过高,应掀开薄膜,通风降温,待温度下降后,再盖上薄膜。料温稳定后,就不必掀动薄膜。10天后菌丝长满料面,并向料层内生长,此时可将室温提高到20—25 ℃。发现杂菌污染,可将石灰粉撒在杂菌生长处,或用0.3%多菌灵揩擦。此期间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 20—30天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
(2)出菇期的管理:
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打开菇房门窗和塑料膜1小时,然后盖好,这样可加大料面温差,促使子实体形成。温差刺激要适度,防失控。每采完一潮菇使菌丝复壮后,白天盖严保温被,夜间掀起保温被,形成10℃温差,促使菇蕾发生,连续3-4天。若温差刺激不当,将影响出菇。
还要根据湿度进行喷水,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调至80%以上。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就扭结成很多灰白色小米粒状的菌蕾堆。这时可向空间喷雾,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切勿向料面上喷水,以免影响菌蕾发育,造成幼菇死亡。同时要支起塑料薄膜,这样既通风又保湿,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5—18℃。
菌蕾堆形成后生长迅速,2—3天菌柄延伸,顶端有灰黑色或褐色扁圆形的原始菌盖形成时,把覆盖的薄膜掀掉,可向料面喷少量水,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一般每天喷2—3次500倍菌菇生态宝,温度保持在15℃左右。
喷水管理要看菌棒表面水分,防霉菌。菌棒表皮稍干时喷水,湿度不可过高,以免造成霉菌烂棒。一般在上午采完菇后,进行喷水,喷水后要适时通风。注意阴雨天不喷,采前不喷,菌棒湿润不喷。
菇棚通风要灵活,防缺氧。每天结合采菇打风口增加新鲜空气。气温高于20℃时揭开棚膜、后墙风口进行通风,闷热天、阴雨天全揭开。气温高于25℃时每天揭棚膜通风2-3次,每次约30分钟。
霉菌清理要及时,防污染。每采完一批菇后,用小刀把菌棒上长有霉菌的部位剔除,集中处理,防止污染。在菇床上排好处理后的菌棒,让其通风,稍干后增湿。菌棒注水不可过量,以免造成霉菌烂菇。注水或喷水加入0.1-0.5%的益富源菌菇生态宝菌液,可以有些促进菌丝生长,抵抗有害微生物,提前出菇,延长保鲜期。

⑥ 大棚蘑菇种植技术

首先要保证品种的纯度,其次,要保证温度遮光

⑦ 蘑菇怎么种植方法蘑菇菌

蘑菇是一种菌类植物,种植的时候需要选择温暖湿润荫庇的位置,一般是搭建专门的菇房进行种植,然后配制基质,可以采用植物粉碎过的秸秆和人畜粪便,充分混合发酵之后就可以使用了。把基质平铺在菇房里面,然后把菌丝均匀的种在基质上,保持温度在20℃左右,保持适度很快就会长出来了。
栽培的蘑菇多是白色双孢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分,被誉为“人类健康食品”、内销、外销量均很大。因此,大力发展蘑菇生产,对发展农村副业,增加收入,有很大的作用。蘑菇栽培双孢菇的主料:麦草、玉米秆、牛粪。辅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收小麦开始,收集麦草,麦草要堆在距播种大棚的空地上。堆起时不用粉碎:玉米秆收集时,待11月份玉米秆干后,没有绿色时便可粉碎使用,或是截成两段均可发酵用;牛粪要提前拉回凉半干捣碎,再堆起宽2米、高1.5米,长不限,自然发酵,温度升到75℃。约15天翻一次堆,里外位置调换让其自然发酵。牛粪也可晒干捣碎存起备用。
菇房要求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环境清洁,房子朝南,顶上设风筒,墙壁上开设南北对称呈长方形的天窗和地窗。菇房要求防风防雨,室内能保温保湿,通风透光(散射光),地面便于冲洗,或便于每次栽培加垫新土夯实。四周墙壁用石灰水消毒,房内每次可用药剂熏蒸消毒,防止杂菌感染。

⑧ 大棚种植食用菌的方法是怎样的种哪种食用菌利润高呢

我觉得还是枞树菇,也叫松树菌,是由于这种食用菌生长在松树林下而得名,去年我们这里最高时卖到五十八元每斤,可能价格不是很高,可产出效益还是可以的,因为它并不是珍稀菌类,羊肚菌的价格,干品的通货价格高达800~1000元/斤;剪脚的羊肚菌价格更贵,可以卖到1200~1500元/斤。如果是鲜货出售,价格也不低,市场收购价格在75元/斤左右。

亩产7、8千斤,价格平均在15一30左右,这些菇类经济效益都可观,具体的要问专业人员,种植什么食用菌效益高。各地市场是不同的。应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目前一般以茶树菇。蟹味菇,秀珍菇,白灵菇等,和一些畅销的常规品种效益是不错的 市场价格,和原材料(成本)决定效益。

⑨ 蘑菇怎么种 蘑菇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技术:
一、栽培季节

蘑菇渭北旱腰带地区,温差大,空气湿度小,季节变化快,可提前播种,时间安排在8月中旬-9月上旬。关中平原一带安排在8月底-9月中旬,当然,有窑洞、果窖的菇农,可在麦草收获后就能堆积发酵,7月底就可以播种,8月下旬就能收获。玉米秆收获后,待玉米秆干后,能进行第二轮播种,用截断玉米秆+牛粪,12月-元月播种,越冬,春季3月开始出菇,5月底前结束。经试验产量和质量近似麦草。
二、原材料的准备
蘑菇栽培双孢菇的主料:麦草、玉米秆、牛粪。辅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收小麦开始,收集麦草,麦草要堆在距播种大棚的空地上。堆起时不用粉碎:玉米秆收集时,待11月份玉米秆干后,没有绿色时便可粉碎使用,或是截成两段均可发酵用;牛粪要提前拉回凉半干捣碎,再堆起宽2米、高1.5米,长不限,自然发酵,温度升到75℃。约15天翻一次堆,里外位置调换让其自然发酵。牛粪也可晒干捣碎存起备用。
另外,鸡粪、猪粪均可加入栽培用。粪中不能掺有土块。
油渣:最好采用菜油渣,棉油渣亦可使用。
豆秆:发酵料中加入少量豆秆效果最好。
磷肥、尿素、石膏、石灰均应备好。
⒈预湿
建堆前在麦草堆上撒上一层石灰粉,用水管浇湿麦草,让其软化三天,或用石灰水直接泼在上面。
⒉建堆
建堆时,将所有称好的辅料拉到堆前,先在地面上洒一层石灰,在面上铺一层干的草,其厚为30厘米左右,宽为2.3米,长28米左右为1亩地料。分5-6层堆料,一层25-30厘米的麦草,上面撒一层石灰,铺一层牛粪,撒一层油渣、磷肥、石膏(用1/2量),尿素在最上二层分别撒入,把辅料可以混合,分6份每层撒一分,再铺料。如此一层草料、一层辅料建堆,撒完后开始浇水,将料面浇一遍水,料的四周要垂直整齐,按同样方法作完一堆,总高为1.5米,顶部为龟背形。用薄膜覆盖发酵。
⒊第一次翻堆
建堆6天,料堆内温度达到70-7℃,稳定后即可进行翻堆。翻堆的方法是:从料堆的一侧开始撤料,在另一侧重新建堆,插上木棒或竹竿,即翻滚式翻堆。翻堆时要将料堆顶部料放在一边,后夹在中间,外层料放在内层,内层料放在外层,下层料堆放在上层,边翻边抖松培养料,将培养料混合均匀,排除料中废气,增加新鲜空气。将剩余的石灰、石膏分层撒上,料偏干发黄、白时表示水分不足,要边堆料边洒水,补足水分。每隔50厘米竖立一根木棒,堆完棒摇动抽出,即料上许多通气孔。每隔一天将膜揭开排排废气,亦利于升温,约3天后温度可升到70℃以上,保持2天,又进行翻第二遍。
⒋第二次翻堆
经第一次的调整水分,添加辅料,增设通气孔,料温上升很快,约,5-6天进行翻堆,用同样方法翻,此时可采用从一头翻堆,排上木棒留出通气孔,完后盖上薄膜。用同样方法过五天后翻第三次堆,翻后四周喷上三氯杀螨醇。
⒌第四次翻堆
三次过后,料已腐烂,熟后标准为麦草棕红色,手一拉即断,料握住不沾手。此时进行第四次翻堆,是把料面上边翻边喷除臭剂或甲醛和杀螨药。检查酸碱度,PH值8-8.5为宜。翻完后闷二天便可准备凉料播种。
⒍排料
当第四次翻堆后已能播种时,关键要会辨认料的腐熟程度,培养料要求腐熟均匀一致,色棕红,草秆柔软、富有弹性,用手拉即断,无氨味,无臭味,不发粘,不变黑,料疏松为标准。PH值7-8。不能有夹生料,否则在栽培时,会有鬼伞杂菌等发生。
具体做法:将料堆摊开,排废气,可在外面凉开,亦可直接进棚,按照开畦要求不同大棚,不同场地、行间、距离、厚废都所所不同。
三、配料及堆制
培养料配方:每亩的用量
⒈麦草5000公斤、硼肥200公斤、鲜牛粪10立方米、尿素40公斤、棉籽壳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石灰250公斤、石膏200公斤、PH值8左右。
⒉玉米秆2500公斤、麦草2500公斤、鲜牛粪6立方米、棉皮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磷肥200公斤石膏2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灰250公斤。
⒊堆制:根据自身地理环境,无论是温室、大弓棚、大田、窑洞栽培,堆料发酵均在距栽培场地附近,水、电要方便的进料场所建堆。
建堆发酵步骤为 预湿-建堆-第一次翻堆-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第四次翻堆-撤堆,共计:28天左右。以上已叙述过。
四、大棚、露地选择及开畦
栽培蘑菇,现有的温室大棚、大弓棚、中小棚均可栽培。若需建棚,在收过小麦的地里,弓棚南北走向,温室东西走向。大棚用旧薄膜或黑薄膜,加草帘均可。一般棚长30-50米为宜。
⒈大棚开畦方法是
① 直畦:棚内铺料一般三行料二行走道(4米的棚),或四行料三个走道。两边畦放线铺料各60厘米,中间畦放线铺料1.2米,走道各70厘米。
② 横畦:在棚内中央留一条宽70厘米的沟路两边作横畦,每畦放线铺料80厘米-1米,畦沟间隔40厘米,以此作完,算好棚长能做多少畦。不管那种开畦做法,把畦提前整平,杂草拔掉,铺料前一天灌一次大水,湿度适宜,使棚内土壤手捏成片,一拽即散,便可进行铺料播种,每亩地撒石灰25公斤。
⒉露地开畦方法是 将畦子直开,畦宽1米,直道宽70厘米(两边各留10厘米作取土用),畦深20厘米,是地下畦,畦高出地面20厘米是地上畦。把土壤水份灌好,后划线铺料、凉料排废气。
五、铺料播种
铺料播种应选在晴天和阴天进行,不能在雨天播种,因料被雨水淋后,一是会增加含水量,二是易感染杂菌。晴天中午强阳光下也不宜播种,以免晒死菌种。
⒈铺料 将堆制发酵好的培养料从料堆上撤出放在撒有鲜石灰的畦面上,让其散热冷却到30℃以下,然后抖散并混匀培养料后铺在成龟背型的畦床上,铺料厚度为20厘米左右,料厚薄均匀一致。边铺料边播种。
⒉播种 播种方式有撒播、穴播和层播。麦粒菌种应采取分层撒播,不管大棚和露地栽培均可采取撒播。
每平方米用种1.5-2瓶,菌种要求菌丝浓白、粗壮、不吐黄水、没有萎缩、无杂菌、无螨虫。先将菌种瓶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里洗一遍,表面消毒后再用,将菌种瓶打碎,种块放入干净的盆中,用手掰碎,取三分之二的菌种,往料面上撒一遍,再用叉或手抓提培养料,让菌块落入料层中,整平料面,再将余下的三分之一菌种均匀地撒在料表面,最后用木板或盆底稍压平料面,紧跟覆盖土壤。厚度4厘米左右,特别注意:撒种时面积不宜过大,应撒多少土盖多少,另外大棚可采用播种7天后覆土。
六、覆土及管理
⒈覆土时间 播种后应立即覆土,有利于保温保湿发菌,还可提早出菇,一般在播种25天左右就开始出菇。若料水份偏湿,可播种7天后才开始覆土,一方面让水分蒸发,另一方面可看到菌种块菌丝生长情况。播种后上面可盖薄膜或草帘。
⒉覆土方法 栽培双孢菇必须覆盖土壤,不覆地是不出菇的。大棚、露地栽培匀从走道中直接取土。先将走道出挖处打碎,上面撒上少许磷肥、炉渣、石灰粉、拌匀,最大土粒不能超过2厘米,土湿度是手捏成扁并能搓成团、而不粘手为宜。边撒种边盖土,露地播种的可直接盖上一层地膜和草帘,畦要带龟形,料面上土四周要盖严,均匀4厘米厚左右;走道顺便形成了一条地沟,地沟能放水,增湿、通风、保湿。
⒊覆土后的管理 大棚播种,覆土后料面可以不盖草帘,为了预防土表面水分流失快,可以盖一层地膜,前三天不要揭膜,以后每天揭一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增加菌床内新鲜空气。若土表面干发白,可用喷雾器表面喷湿,若膜下菌丝已上土约15天左右,可去掉薄膜,增加湿度,让气生菌丝倒伏增粗,呈线状横向生长,使土内菌丝往土下长,往往因土层干燥菌丝上不了土表面,可根据菌丝上土情况灵活管理,菌丝离表面土1厘米,料内全部长白,时间约20天左右;便可进入出菇期管理。
七、出菇管理
当气温降到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满料的菌丝很快就会出菇,此时关键在于保持土层的水分。检查土层菌丝是否离表面1厘米左右,菌丝边低,出菇慢,菌丝在表层,出菇密而个体小,易(开伞)成薄皮菇,产量低。
⒈催菇 催菇即是诱导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催菇的方法主要是用水来进行,此次喷水叫结菇水。当菌丝长到距土层表面1厘米时,喷一次重水,每平方米用水1.5-2.5公斤。喷水可根据土的干湿程度喷,宜在上午或下午棚温20℃以下喷水,喷水后,要加大通风量,大棚两侧要打通风孔,两头要揭起,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喷水后,若温度适宜,在土壤中便形成大量的小白点状原基,此时不能再喷水,以免原基死亡,注意保温保湿管理。
⒉子实体生长时间的管理 喷水后形成的原基,经过2-3天以后,便分化形成菇蕾,当其长到有黄豆粒大时,喷一次重水,增加土壤的湿度,满足子实体生长所需水分,此次用水叫出菇水。喷水还要根据天气、土壤湿度和菇蕾大小、多少而定。在晴天,土壤偏干发白,菇多,菇蕾大时,喷水量要大。要用喷雾器喷水,或者用洒水壶装水淋下。在雨天和阴天,土壤湿润,菇少、菇蕾小时,少喷水或不喷水。菇体表面光滑、洁白、无鳞片时,则表明分水不足,就要及时喷水增加湿度。出菇土的湿度仍是能捏扁并搓成圆形而不粘手为宜,菇盖长到5厘米左右便可采收。
八、采收与管理
⒈采收 当菇蕾长到菌盖直径达到3-5,菌膜未破裂,菌褶没有裸露出来时,就要采收。一般适温下5-7天便可采收。采收时,采大留小,旋转摘下,注意不要伤及周围的幼菇。丛生的菇,用刀切取大菇,留下小菇继续生长,采菇留柄1厘米,切口要平整,不破裂,切根时将开伞菇、畸形菇分别装在一起,标准菇整菇装在一起,要轻拿轻放,装入塑料筐或桶中。采收同时,清理掉菌床上的死菇、病菇,用土填补好菇脚坑。
⒉转潮管理 每批菇采完后,彻底清理去掉蓖床上的残留根和死菇,修补好覆土层、填平菇脚坑,喷一次杀虫药,氯氰菊脂和杀螨药,然后喷一次重水,即称转潮水。过3-5天,下一潮菇又形成了。有的菌床连续出菇,一般出4-5潮菇,营养基本耗完。春节上冻前,若播种早,9月初下种,12月前可出2-3茬,晚了只出一茬,越冬,春季3月份后再出三茬。关中地区气候干燥,人为管理程度大,出菇潮数明显,南方湿润地区,连续出菇,没有明显潮次。秋菇质量比春菇好。
九、越冬管理
当气温低于10℃时,就极少有菇长出,此时停止喷水,做好越冬管理。其做法是:在畦料面上盖上一层草帘或薄膜,保温保湿管理,每周揭开1-2次,通风1小时,要在中午进行,若床上有菇,及时采收,检查菌床土壤不能过干,保持土处于微湿状态。
十、病虫害防治
在磨菇生长过程中,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没有发酵的培养料,或是采菇后没有及时清理等诸多原因,都会导致发生病虫害,要求每个管理人员,一定要有严格、卫生、保量的完成每个操作过程,棚内场地常撒石灰,发料一定要熟透拌匀,覆土要干净,用水要卫生,用清洁水,通风良好,棚内空气新鲜,都会减少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有菌蝇、线虫,用菇虫净、高效氯氰菊脂喷雾或灌食盐水,蘑菇上表面出现斑点,要多通风,少上水,用喷重康宁或百菌清克霉灵喷雾,以便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这样病虫害发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十一、蘑菇追肥有窍门
一般而言,蘑菇出菇盛期和生长后期,生长期间养分供应不及时,会使得蘑菇产生畸形菇,严重影响蘑菇的产量和质量。对蘑菇进行及时的追肥,能使得蘑菇的产量有所提高。蘑菇在大棚中播种,应将大棚内的温度调节在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满料的菌丝会很快出菇,农业人员应保持土层的水分。据了解,蘑菇一般以经常浇水,小水勤浇为宜,一般每亩每批蘑菇应进行追肥2-3次,同时,应结合水进行追施,每平方米的用量为250-500毫升,在蘑菇施肥后应施一次清水,可及时的洗去蘑菇体上的肥液,可以及时的避免蘑菇花斑、黄斑的发生。肥液和水进行施用,可能够使得蘑菇充分吸收。
为了有效的提高蘑菇的产量,应及时施用肥料提高蘑菇的生长发育。农业人员加强蘑菇间的管理,选用尿素150克或选用氨水250毫升,进行兑水50公斤,在溶化后进行均匀喷施,可促使蘑菇的的菇体变厚;可选用绿勃康1∶1000倍液,在蘑菇的子实体发育期间到蘑菇黄豆大小时进行均匀喷施,每隔5-7天喷施一次,可以及时的避免畸形蘑菇和病害的发生,可有效的提高蘑菇产量的20-30%;蘑菇喷施植物健生素水,使用植物健生素金都一号粉剂稀释1000倍(每平方米用量2克兑水l000毫升)进行喷施。每次出菇后喷洒一次。可以促进蘑菇肥大,结实,可增加蘑菇的保鲜期,一般可增产20-30%。同时,蘑菇中可追加施用优质腐熟的人粪尿,将人粪尿兑水10-20倍进行喷施,喷完后可用清水喷洒一次,促进蘑菇的正常生长。

阅读全文

与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j水果机如何破解方法 浏览:160
里美鸡蛋面膜使用方法 浏览:778
怎么变双眼皮天然方法 浏览:394
霉菌性鼻窦炎的最好治疗方法 浏览:903
油锯链条连接的方法 浏览:328
魅族魅蓝5返回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70
感应电笔使用方法 浏览:665
说明方法的准确性是什么 浏览:974
常用宝石镶嵌方法 浏览:564
数据连接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63
研究理性的历史和现状的方法 浏览:469
难度凤凰的折纸方法视频 浏览:294
腰间盘突出术后腰部屈曲锻炼方法 浏览:133
改善痘印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303
安联电线安装方法 浏览:292
两个数据差异计算方法 浏览:700
皮蛋简单减肥方法 浏览:991
无痘痘美肌训练方法 浏览:422
头发少扎头发的简单方法视频 浏览:142
三头肌的训练方法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