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手工查杀这类型病毒需要哪些方法

手工查杀这类型病毒需要哪些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24 02:55:47

① 请教手工清除病毒的方法

一般过程就是先结束进程,然后通过这个进程找到相应文件,删,然后删除注册的启动项,注册的服务等

推荐软件:IceSword

② 我要学手工查杀木马病毒的方法

发现木马

由于木马是基于远程控制的程序,因此,中木马的机器会开有特定的端口。一般一台个人用的系统在开机后最多只有137、138、139三个端口。若上网,会有其他端口,这是本机与网上主机通讯时打开的,如IE一般会打开连续的端口:1025,1026,1027等。

在DOS命令行下用”netstat -na”命令可以看到本机所有打开的端口。如果发现除了以上所说的端口外,还有其他端口被占用(特别是木马常用端口被占用),那可要好好查查了,很有可能中了木马。

查找木马

要使你的系统能显示隐藏文件,因为一些木马文件属性是隐藏的。多数木马都会把自身复制到系统目录下并加入启动项(如果不复制到系统目录下则很容易被发现,不加入启动项在重启后木马就不执行了),启动项一般都是加在注册表中的,具体位置在:HKEY_LOCAL _MACHINE\Software \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HKEY_USERS\Default\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

不过,也有一些木马不在这些地方加载,它们躲在下面这些地方:

●在Win.ini中启动

在Win.ini的[windows]字段中有启动命令“load=”和“run=”,在一般情况下“=”后面是空白的,如果有程序,比方说是: run=c:\windows\file.exe或load=c:\windows\file.exe,要小心了,这个file.exe很可能就是木马。

●在System.ini中启动

System.ini位于Windows的安装目录下,其[boot]字段的shell=Explorer.exe是木马喜欢的隐蔽加载之所,木马通常的做法是将该句变为这样:shell=Explorer. exe window.exe,注意这里的window.exe就是木马程序。

另外,在System.ini中的[386Enh]字段,要注意检查在此段内的“driver=路径\程序名”,这里也有可能被木马所利用。再有,在System.ini中的[mic]、[drivers]、[drivers32]这三个字段,这些段也是起到加载驱动程序的作用,但也是增添木马程序的好场所。

●在Autoexec.bat和Config.sys中加载运行

这种加载方式一般都需要控制端用户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后,将已添加木马启动命令的同名文件上传到服务端覆盖这两个文件才行,而且采用这种方式不是很隐蔽,所以这种方法并不多见,但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

●在Winstart.bat中启动

Winstart.bat是一个特殊性丝毫不亚于Autoexec.bat的批处理文件,也是一个能自动被Windows加载运行的文件。它多数情况下为应用程序及Windows自动生成,在执行了Win.com并加载了多数驱动程序之后开始执行。由于Autoexec.bat的功能可以由Winstart.bat代替完成,因此木马完全可以像在Autoexec.bat中那样被加载运行,危险由此而来。

●启动组

木马隐藏在启动组虽然不是十分隐蔽,但这里的确是自动加载运行的好场所,因此,还是有木马喜欢在这里驻留的。启动组对应的文件夹为:C: \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StartUp,在注册表中的位置: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 Folders Startup="C:\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startup"。

●*.INI

即应用程序的启动配置文件,控制端利用这些文件能启动程序的特点,将制作好的带有木马启动命令的同名文件上传到服务端覆盖同名文件,这样就可以达到启动木马的目的了。

●修改文件关联

修改文件关联是木马常用手段(主要是国产木马,老外的木马大都没有这个功能),比方说,正常情况下txt文件的打开方式为Notepad.EXE文件,但一旦中了文件关联木马,则txt文件打开方式就会被修改为用木马程序打开,如着名的冰河就是这样干的。一旦你双击一个txt文件,原本应用Notepad打开该文件的,现在却变成启动木马程序了。请大家注意,不仅仅是txt文件,其他诸如HTM、EXE、ZIP、COM等都是木马的目标。对付这类木马,只能检查HKEY_CLASSES_ROOT\文件类型\shell\open\command主键,查看其键值是否正常。

●捆绑文件

实现这种触发条件首先要控制端和服务端已通过木马建立连接,然后,控制端用户用工具软件将木马文件和某一应用程序捆绑在一起,然后上传到服务端覆盖原文件,这样,即使木马被删除了,只要运行捆绑了木马的应用程序,木马又会被安装上去了。绑定到某一应用程序中,如绑定到系统文件,那么,每一次Windows启动均会启动木马。

手工清除木马

如果发现自己的硬盘总是莫明其妙地读盘,软驱灯经常自己亮起,网络连接及鼠标、屏幕出现异常现象,很可能就是因为有木马潜伏在你的机器里面,此时,就应该想办法清除它们了。

当发现可疑文件时,可以试试能不能删除它,因为木马多是以后台方式运行,通过按“Ctrl+Alt+Del”是找不到的,而后台运行的应是系统进程。如果在前台进程里找不到,而又删不了(提示正在被使用),那就应该注意了。

那么,如何清除木马而不误删其他有用文件呢?当你通过上述方法找到可疑程序时,你可以先看看该文件的属性。一般系统文件的修改时间应是1999年或1998年,而不应该是最近的时间(安装最新的Win2000、WinXP的系统除外),文件的创建时间应当不会离现在很近。当看到可疑的执行文件时间是最近甚至是当前,那八成就有问题了。

首先,查进程。检查进程可以借助第三方软件,如Windows优化大师,利用其“查看进程”功能把可疑进程杀掉,然后,再看看原来怀疑的端口还有没有开放(有时需重启),如果没有了,那说明杀对了,再把该程序删掉,这样,就手工删除了这个木马了。

如果该木马改变了TXT、EXE或ZIP等文件的关联,那应把注册表改过来,如果不会改,那就把注册表改回到以前的,就可以恢复文件关联,可通过在DOS下执行“scanreg/restore”命令来恢复注册表,不过这条命令只能恢复前5天的注册表(这是系统默认的)。此举可轻松恢复被木马改变的注册表键值,简单易用。

③ 哪位大侠教教怎么手工杀毒,家底的分全给你了

你家底还真少啊~~~
网最恐怖的事莫过于新病毒出来的时候,尽管电脑上我们都装有各种强大的杀毒软件,也配置了定时自动更新病毒库,但病毒总是要先于病毒库的更新的,所以中招的每次都不会是少数,这里列举一些通用的杀毒方法,自己亲自动手来用系统自带的工具绞杀病毒:
一、自己动手前,切记有备无患——用TaskList备份系统进程
新型病毒都学会了用进程来隐藏自己,所以我们最好在系统正常的时候,备份一下电脑的进程列表,当然最好在刚进入Windows时不要运行任何程序的情况下备份,样以后感觉电脑异常的时候可以通过比较进程列表,找出可能是病毒的进程。
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TaskList /fo:csv>g:zc.csv
上述命令的作用是将当前进程列表以csv格式输出到“zc.csv”文件中,g:为你要保存到的盘,可以用Excel打开该文件.
二、自己动手时,必须火眼金睛——用FC比较进程列表文件 如果感觉电脑异常,或者知道最近有流行病毒,那么就有必要检查一下。
进入命令提示符下,输入下列命令:
TaskList /fo:csv>g:yc.csv
生成一个当前进程的yc.csv文件列表,然后输入:
FC g:\zccsv g:\yc.csy
回车后就可以看到前后列表文件的不同了,通过比较发现,电脑多了一个名为“Winion0n.exe”(这里以这个进程为例)不是“Winionon.exe”的异常进程。
三、进行判断时,切记证据确凿——用Netstat查看开放端口 对这样的可疑进程,如何判断它是否是病毒呢?根据大部分病毒(特别是木马)会通过端口进行对外连接来传播病毒,可以查看一下端口占有情况。
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Netstat -a-n-o
参数含义如下:
a:显示所有与该主机建立连接的端口信息
n:显示打开端口进程PID代码
o:以数字格式显示地址和端口信息
回车后就可以看到所有开放端口和外部连接进程,这里一个PID为1756(以此为例)的进程最为可疑,它的状态是“ESTABLISHED”,通过任务管理器可以知道这个进程就是“Winion0n.exe”,通过查看本机运行网络程序,可以判断这是一个非法连接!
连接参数含义如下:
LISTENINC:表示处于侦听状态,就是说该端口是开放的,等待连接,但还没有被连接,只有TCP协议的服务端口才能处于LISTENINC状态。
ESTABLISHED的意思是建立连接。表示两台机器正在通信。TIME-WAIT意思是结束了这次连接。说明端口曾经有过访问,但访问结束了,用于判断是否有外部电脑连接到本机。
四:下手杀毒时,一定要心狠手辣——用NTSD终止进程
虽然知道 “Winion0n.exe”是个非法进程,但是很多病毒的进程无法通过任务管理器终止,怎么办?
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下列命令:
ntsd –c q-p 1756
回车后可以顺利结束病毒进程。
提示:“1756”为进程PID值,如果不知道进程的ID,打开任务管理器,单击“查看→选择列→勾上PID(进程标识符)即可。NTSD可以强行终止除Sytem,SMSS.EXE,CSRSS.EXE外的所有进程。
五、断定病毒后,定要斩草除根——搜出病毒原文件 对于已经判断是病毒文件的“Winion0n.exe”文件,通过搜索“本地所有分区”、“搜索系统文件夹和隐藏的文件和文件夹”,找到该文件的藏身之所,将它删除。不过这样删除的只是病毒主文件,通过查看它的属性,依据它的文件创建日期、大小再次进行搜索,找出它的同伙并删除。如果你不确定还有那些文件是它的亲戚,通过网络搜索查找病毒信息获得帮助。
六、清除病毒后一定要打扫战场——手动修复注册表虽然把病毒文件删除了,但病毒都会在注册表留下**键值,还需要把这些**清除干净。1、用reg export备份自启动。由于自启动键值很多,发现病毒时手动查找很不方便。这里用reg export+批处理命令来备份。
启动记事本输入下列命令:
reg export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Run fo:\hklmrun.reg
reg export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Run f:\hklcu.reg
reg export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Run hklml.reg
注:这里只列举几个常见键值的备份,其它键值请参照上述方法制作。
然后将它保存为ziqidong.bat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它,即可将所有自启动键值备份到相应的reg文件中,接着再输入:
f:\*.reg ziqidong.txt
命令的作用是将所有备份的reg文件输出到“ziqidong.txt”中,这样如果发现病毒新增自启动项,同上次导出自启动值,利用上面介绍的FC命令比较前后两个txt文件,即可快速找出新增自启动项目。
2、用reg delete删除新增自启动键值。比如:通过上面的方法在[HKER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
Windows\CurrentVersion\Run],找到一个“Logon”自启动项,启动程序为“c:\windows\winlogon.exe”,现在输入下列命令即可删除病毒自启动键值:
reg delete HKLM\software\Micros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Run /f
3、用reg import恢复注册表。Reg de-lete删除是的是整个RUN键值,现在用备份好的reg文件恢复即可,输入下列命令即可迅速还原注册表:
reg import f:\hklmrun.reg
上面介绍手动杀毒的几个系统命令,其实只要用好这些命令,我们基本可以KILL掉大部分的病毒,当然平时就一定要做好备份工作。
提示:上述操作也可以在注册表编辑器里手动操作,但是REG命令有个好处,那就是即使注册表编辑器被病毒设置为禁用,也可以通过上述命令导出/删除/导入操作,而且速度更快!
七、捆绑木马克星——FIND
上面介绍利用系统命令查杀一般病毒,下面再介绍一个检测捆绑木马的“FIND”命令。相信很很多网虫都遭遇过捆绑木刀,这些“批着羊皮的狼”常常躲在图片、FLASH、甚至音乐文件后面。当我们打开这些文件的时候,虽然在当前窗口显示的确实是一幅图片(或是播放的FLASH),但可恶的木马却已经在后台悄悄地运行了。比如近日我就收到一张好友从QQ传来的超女壁纸,但是当我打开图片时却发现:图片已经用“图片和传真查看器”打开了,硬盘的指示灯却一直在狂闪。显然在我打开图片的同时,有不明的程序在后台运行。现在用FIND命令检测图片是否捆绑木马,在命令提示符输入:
FIND /c /I”This program〃g:\chaonv.jpe.exe
其中:
g:\chaonv.jpe.exe表示需要检测的文件
FIND命令返回的提示是“___G:CHAONV.EXE: 2”,这表明“G:、CHAONV.EXE”确实捆绑了其它文件。因为FIND命令的检测:如果是EXE文件,正常情况下返回值应该为“1”;如果是不可执行文件,正常情况下返回值应该为“0”,其它结果就要注意了。
提示:其实很多捆绑木马是利用Windows默认的“隐藏已知类型文件扩展名”来迷惑我们,比如本例的“chaonv.jpe.exe”,由于这个文件采用了JPG文件的图标,才导致上当。打开“我的电脑”,单击“工具→文件夹选项”,“单击”“查看”,去除“隐藏已知类型文件扩展名”前的小勾,即可看清“狼”的真面目。
八、总结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手动毒的流程:
用TSKLIST备份好进程列表→通过FC比较文件找出病毒→用NETSTAT判断进程→用FIND终止进程→搜索找出病毒并删除→用REG命令修复注册表。这样从发现病毒、删除病毒、修复注册表,这完成整个手动查毒、杀毒过程

④ 如何手动查杀木马

虽然没有绝对的安全,但如果能知已知彼,了解木马的隐藏手段,对于木马即使不能百战百胜,也能做到及时发现,使损失最小化。那么,木马究竟是如何躲在我们的系统中的呢? 最基本的隐藏: 不可见窗体+ 隐藏文件木马程序无论如何神秘,但归根究底,仍是Win32平台下的一种程序。Windows下常见的程序有两种:1.Win32应用程序(Win32 Application),比如QQ、Office等都属于此行列。2.Win32控制台程序(Win32 Console),比如硬盘引导修复程序FixMBR。其中,Win32应用程序通常会有应用程序界面,比如系统中自带的“计算器”就有提供各种数字按钮的应用程序界面。木马虽然属于Win32应用程序,但其一般不包含窗体或隐藏了窗体(但也有某些特殊情况,如木马使用者与被害者聊天的窗口),并且将木马文件属性设置为“隐藏”,这就是最基本的隐藏手段,稍有经验的用户只需打开“任务管理器”,并且将“文件夹选项”中的“显示所有文件”勾选即可轻松找出木马,于是便出现了下面要介绍的“进程隐藏”技术。第一代进程隐藏技术:Windows 98的后门在Windows 98中,微软提供了一种能将进程注册为服务进程的方法。尽管微软没有公开提供这种方法的技术实现细节(因为Windows的后续版本中没有提供这个机制),但仍有高手发现了这个秘密,这种技术称为RegisterServiceProcess。只要利用此方法,任何程序的进程都能将自己注册为服务进程,而服务进程在Windows 98中的任务管理器中恰巧又是不显示的,所以便被木马程序钻了空子。要对付这种隐藏的木马还算简单,只需使用其他第三方进程管理工具即可找到其所在,并且采用此技术进行隐藏的木马在Windows 2000/XP(因为不支持这种隐藏方法)中就得现形!中止该进程后将木马文件删除即可。可是接下来的第二代进程隐藏技术,就没有这么简单对付了。第二代进程隐藏技术:进程插入在Windows中,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私有内存地址空间,当使用指针(一种访问内存的机制)访问内存时,一个进程无法访问另一个进程的内存地址空间,就好比在未经邻居同意的情况下,你无法进入邻居家吃饭一样。比如QQ在内存中存放了一张图片的数据,而MSN则无法通过直接读取内存的方式来获得该图片的数据。这样做同时也保证了程序的稳定性,如果你的进程存在一个错误,改写了一个随机地址上的内存,这个错误不会影响另一个进程使用的内存。你知道吗——进程(Process)是什么 对应用程序来说,进程就像一个大容器。在应用程序被运行后,就相当于将应用程序装进容器里了,你可以往容器里加其他东西(如:应用程序在运行时所需的变量数据、需要引用的DLL文件等),当应用程序被运行两次时,容器里的东西并不会被倒掉,系统会找一个新的进程容器来容纳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若干线程(Thread),线程可以帮助应用程序同时做几件事(比如一个线程向磁盘写入文件,另一个则接收用户的按键操作并及时做出反应,互相不干扰),在程序被运行后中,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为该程序进程建立一个默认线程,然后程序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添加或删除相关的线程。1.进程插入是什么独立的地址空间对于编程人员和用户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对于编程人员来说,系统更容易捕获随意的内存读取和写入操作。对于用户来说,操作系统将变得更加健壮,因为一个应用程序无法破坏另一个进程或操作系统的运行。当然,操作系统的这个健壮特性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要编写能够与其他进程进行通信,或者能够对其他进程进行操作的应用程序将要困难得多。但仍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打破进程的界限,访问另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那就是“进程插入”(Process Injection)。一旦木马的DLL插入了另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后,就可以对另一个进程为所欲为,比如下文要介绍的盗QQ密码。2.木马是如何盗走QQ密码的普通情况下,一个应用程序所接收的键盘、鼠标操作,别的应用程序是无权“过问”的。可盗号木马是怎么偷偷记录下我的密码的呢?木马首先将1个DLL文件插入到QQ的进程中并成为QQ进程中的一个线程,这样该木马DLL就赫然成为了QQ的一部分!然后在用户输入密码时,因为此时木马DLL已经进入QQ进程内部,所以也就能够接收到用户传递给QQ的密码键入了,真是“家贼难防”啊!3.如何插入进程(1)使用注册表插入DLL早期的进程插入式木马的伎俩,通过修改注册表中的[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dows\AppInit_DLLs]来达到插入进程的目的。缺点是不实时,修改注册表后需要重新启动才能完成进程插入。(2)使用挂钩(Hook)插入DLL比较高级和隐蔽的方式,通过系统的挂钩机制(即“Hook”,类似于DOS时代的“中断”)来插入进程(一些盗QQ木马、键盘记录木马以Hook方式插入到其他进程中“偷鸡摸狗”),需要调用SetWindowsHookEx函数(也是一个Win32 API函数)。缺点是技术门槛较高,程序调试困难,这种木马的制作者必须具有相当的Win32编程水平。你知道吗——什么是API Windows中提供各种功能实现的接口称为Win32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即“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如一些程序需要对磁盘上的文件进行读写,就要先通过对相应的API(文件读写就要调用文件相关的API)发出调用请求,然后API根据程序在调用其函数时提供的参数(如读写文件就需要同时给出需要读写的文件的文件名及路径)来完成请求实现的功能,最后将调用结果(如写入文件成功,或读取文件失败等)返回给程序。(3)使用远程线程函数(CreateRemoteThread)插入DLL在Windows 2000及以上的系统中提供了这个“远程进程”机制,可以通过一个系统API函数来向另一个进程中创建线程(插入DLL)。缺点很明显,仅支持Windows 2000及以上系统,在国内仍有相当多用户在使用Windows 98,所以采用这种进程插入方式的木马缺乏平台通用性。木马将自身作为DLL插入别的进程空间后,用查看进程的方式就无法找出木马的踪迹了,你能看到的仅仅是一些正常程序的进程,但木马却已经偷偷潜入其中了。解决的方法是使用支持“进程模块查看”的进程管理工具(如“Windows优化大师”提供的进程查看),木马的DLL模块就会现形了。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恐怖的进程“蒸发”严格地来讲,这应该算是第2.5代的进程隐藏技术了,可是它却比前几种技术更为可怕得多。这种技术使得木马不必将自己插入到其他进程中,而可以直接消失!它通过Hook技术对系统中所有程序的进程检测相关API的调用进行了监控,“任务管理器”之所以能够显示出系统中所有的进程,也是因为其调用了EnumProcesses等进程相关的API函数,进程信息都包含在该函数的返回结果中,由发出调用请求的程序接收返回结果并进行处理(如“任务管理器”在接收到结果后就在进程列表中显示出来)。而木马由于事先对该API函数进行了Hook,所以在“任务管理器”(或其他调用了列举进程函数的程序)调用EnumProcesses函数时(此时的API函数充当了“内线”的角色),木马便得到了通知,并且在函数将结果(列出所有进程)返回给程序前,就已将自身的进程信息从返回结果中抹去了。就好比你正在看电视节目,却有人不知不觉中将电视接上了DVD,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欺骗了。所以无论是“任务管理器”还是杀毒软件,想对这种木马的进程进行检测都是徒劳的。这种木马目前没有非常有效的查杀手段,只有在其运行前由杀毒软件检测到木马文件并阻止其病毒体的运行。当时还有一种技术是由木马程序将其自身的进程信息从Windows系统用以记录进程信息的“进程链表”中删除,这样进程管理工具就无法从“进程链表”中获得木马的进程信息了。但由于缺乏平台通用性而且在程序运行时有一些问题,所以没有被广泛采用。你知道吗——什么是HookHook是Windows中提供的一种用以替换DOS下“中断”的一种系统机制,中文译名为“挂钩”或“钩子”。在对特定的系统事件(包括上文中的特定API函数的调用事件)进行Hook后,一旦发生已Hook的事件,对该事件进行Hook的程序(如:木马)就会收到系统的通知,这时程序就能在第一时间对该事件做出响应(木马程序便抢在函数返回前对结果进行了修改)。毫无踪迹:全方位立体隐藏利用刚才介绍的Hook隐藏进程的手段,木马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文件的隐藏,只需将Hook技术应用在文件相关的API函数上即可,这样无论是“资源管理器”还是杀毒软件都无法找出木马所在了。更令人吃惊的是,现在已经有木马(如:灰鸽子)利用该技术实现了文件和进程的隐藏。要防止这种木马最好的手段仍是利用杀毒软件在其运行前进行拦截。跟杀毒软件对着干:反杀毒软件外壳木马再狡猾,可是一旦被杀毒软件定义了特征码,在运行前就被拦截了。要躲过杀毒软件的追杀,很多木马就被加了壳,相当于给木马穿了件衣服,这样杀毒软件就认不出来了,但有部分杀毒软件会尝试对常用壳进行脱壳,然后再查杀(小样,别以为穿上件马夹我就不认识你了)。除了被动的隐藏外,最近还发现了能够主动和杀毒软件对着干的壳,木马在加了这种壳之后,一旦运行,则外壳先得到程序控制权,由其通过各种手段对系统中安装的杀毒软件进行破坏,最后在确认安全(杀毒软件的保护已被瓦解)后由壳释放包裹在自己“体内”的木马体并执行之。对付这种木马的方法是使用具有脱壳能力的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保护。你知道吗——什么是壳顾名思义,你可以很轻易地猜到,这是一种包在外面的东西。没错,壳能够将文件(比如EXE)包住,然后在文件被运行时,首先由壳获得控制权,然后释放并运行包裹着的文件体。很多壳能对自己包住的文件体进行加密,这样就可以防止杀毒软件的查杀。比如原先杀毒软件定义的该木马的特征是“12345”,如果发现某文件中含有这个特征,就认为该文件是木马,而带有加密功能的壳则会对文件体进行加密(如:原先的特征是“12345”,加密后变成了“54321”,这样杀毒软件当然不能靠文件特征进行检查了)。脱壳指的就是将文件外边的壳去除,恢复文件没有加壳前的状态
本文来自猴岛游戏论坛 : http://bbs.hou.com/r2818477_u/

⑤ 手动查杀病毒的方法有哪些

要对系统有相当是熟悉性才性哦。不过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步骤:
1、关闭系统还原功能,清空临时文件夹。
2、按照它的路径和文件名,把病毒所在那个文件找到,删除。
3、清理注册表: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编辑”,在弹出的菜单中点“查找”,在“查找”中你输入你所用的杀毒软件所查到的病毒所在路径和文件名,找到一个,右键,“删除”,按F3继续查找,直到删完。

平时要多注意积累经验,会发现不少规律。
病毒总躲藏的地方:
C:\Documents and Settings\z\Local Settings\Temp
c:\windows\
c:\windows\system32\
等等`````

分析病毒文件方法:
1通过虚拟机模拟可疑文件的运行,检测他的动作。
2反编译程序,通过汇编语言判断程序的性质
3病毒分析师需要有熟练的各种分析软件的操作能力,还需要有强的汇编语言知识,还需要对windows中程序底层运行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⑥ 如何手动杀毒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杀毒:

1.打开浏览器,在搜索栏输入网络杀毒,找到官方网站,点击进入官网,下载网络杀毒;

⑦ 怎么手动查杀电脑病毒

手动查杀就是不借助任何工具进行手工的检查电脑有没有木马或者病毒,并删除木马文件这些。如何简单进行手工查杀。一、关闭一切的联网的软件,例如QQ,MSN,浏览器,迅雷等等,确认没有软件联网后,查看有没有未知程序连接未知区域网络地址或IP,有就找到根目录,查看文件大小,创建日期,进程名,这些,如果是陌生的,可能即使病毒,或者木马!二、查看进程,一般windows的系统进程是20-30个,查看是否有多余的进程,如果有那么可能是病毒。常见的木马病毒多事伪装成系统进程来进行盗取电脑资料等等,那么你的了解常见的系统进程,以及常见木马的伪装的系统进程,查看他们是否有异样等等!

中国红客联盟AG小组

阅读全文

与手工查杀这类型病毒需要哪些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3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8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6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7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7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5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4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8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2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3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5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2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0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5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3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4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2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3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