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几乘任意数的简便算法
.特殊数题
(1)21-12
当被减数和减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零除外)交叉相等时,其差为被减数与减数十位数字的差乘以9。
因为这样的两位数减法,最低起点是21-12,差为9,即(2-1)×9。减数增加1,其差也就相应地增加了一个9,故31-13=(3-1)×9=18。减数从12—89,都可类推。
被减数和减数同时扩大(或缩小)十倍、百倍、千倍……,常数9也相应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其差不变。如
210-120=(2-1)×90=90,
0.65-0.56=(6-5)×0.09=0.09。
(2)31×51
个位数字都是1,十位数字的和小于10的两位数相乘,其积的前两位是十位数字的积,后两位是十位数字的和同1连在一起的数。
若十位数字的和满10,进1。如
证明:(10a+1)(10b+1)
=100ab+10a+10b+1
=100ab+10(a+b)+1
(3)26×86 42×62
个位数字相同,十位数字和是10的两位数相乘,十位数字的积与个位数字的和为积的前两位数,后两位是个位数的积。若个位数的积是一位数,前面补0。
证明:(10a+c)(10b+c)
=100ab+10c(a+b)+cc
=100(ab+c)+cc (a+b=10)。
(4)17×19
十几乘以十几,任意一乘数与另一乘数的个位数之和乘以10,加个位数的积。
原式=(17+9)×10+7×9=323
证明:(10+a)(10+b)
=100+10a+10b+ab
=[(10+a)+b]×10+ab。
(5)63×69
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不同的两位数相乘,用一个乘数与另个乘数的个位数之和乘以十位数字,再乘以10,加个位数的积。
原式=(63+9)×6×10+3×9
=72×60+27=4347。
证明:(10a+c)(10a+d)
=100aa+10ac+10ad+cd
=10a[(10a+c)+d]+cd。
(6)83×87
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的和为10,用十位数字加1的和乘以十位数字的积为前两位数,后两位是个位数的积。如
证明:(10a+c)(10a+d)
=100aa+10a(c+d)+cd
=100a(a+1)+cd(c+d=10)。
(7)38×22
十位数字的差是1,个位数字的和是10且乘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相乘,积为被乘数的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平方差。
原式=(30+8)×(30-8)
=302-82=836。
(8)88×37
被乘数首尾相同,乘数首尾的和是10的两位数相乘,乘数十位数字与1的和乘以被乘数的相同数字,是积的前两位数,后两位是个位数的积。
(9)36×15
乘数是15的两位数相乘。
被乘数是偶数时,积为被乘数与其一半的和乘以10;是奇数时,积为被乘数加上它本身减去1后的一半,和的后面添个5。
=54×10=540。
55×15
(10)125×101
三位数乘以101,积为被乘数与它的百位数字的和,接写它的后两位数。125+1=126。
原式=12625。
再如348×101,因为348+3=351,
原式=35148。
(11)84×49
一个数乘以49,把这个数乘以100,除以2,再减去这个数。
原式=8400÷2-84
=4200-84=4116。
(12)85×99
两位数乘以9、99、999、…。在被乘数的后面添上和乘数中9的个数一样多的0、再减去被乘数。
原式=8500-85=8415
不难看出这类题的积:
最高位上的两位数(或一位数),是被乘数与1的差;
最低位上的两位数,是100与被乘数的差;
中间数字是9,其个数是乘数中9的个数与2的差。
证明:设任意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b、十位数字为a(a≠0),则
如果被乘数的个位数是1,例如
31×999
在999前面添30为30999,再减去30,结果为30969。
71×9999=709999-70=709929。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末位为1的两位自然数都可表示为(10a+1)的形式,由9组成的自然数可表示为(10n-1)的形式,其积为
(10a+1)(10n-1)=10n+1a+(10n-1)-10a。
(13)1÷19
这是一道颇为繁复的计算题。
原式=0.052631578947368421。
根据“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倍”和“商不变”性质,可很方便算出结果。
原式转化为0.1÷1.9,把1.9看作2,计算程序:
(1)先用0.1÷2=0.05。
(2)把商向右移动一位,写到被除数里,继续除
Ⅱ 十位乘十位,十位乘百位,百位乘百位的算术题有什么简便方法吗
拆开,拆成几乘,几十乘,几百乘,再相加.
例如:123 × 456 = 100 × 456 + 20 ×456 + 3×456
如果感觉还不够简便,可以把456也进行拆分
虽然简便了,但是却也变复杂啦,二者不可兼得!
Ⅲ 十三乘101用简便的算法来算
十三乘101用简便的算法来算:
运用乘法分配律
13×101
=13×(100+1)
=13×100+13×1
=1300+13
=1313
(3)10乘以100的简便方法扩展阅读: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 c=a×c+b×c
变式:
(a-b)× c=a×c-b×c
Ⅳ 3.25乘(100乘 10)的简便计算
解:原式=3.25x(100x10)
=3.25x1000
=3250
分析:直接运算最简便。
Ⅳ 小数乘以10或乘以100×1010小数怎么乘除法
小数乘以10,就将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乘以100,就将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乘以1000,就将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例如:
0.3×10=3
0.3x100=30
0.3×1000=300
Ⅵ 90×100再乘10的简算
解:简便运算如下:
900x100x10
=90000x10
=900000
Ⅶ 10以上100以下的两数相乘有什么简算技巧
数学速算技巧(多位数乘法)
一、关于9的数学速算技巧(两位数乘法)
关于9的口诀:
1 × 9 = 9 2 × 9 = 18 3 × 9 = 27 4 × 9 = 36
5 × 9 = 45 6 × 9 = 54 7 × 9 = 63 8 × 9 = 72
9 × 9 = 81
上面的口诀小朋友们已经会了吗?
小学一年级可能只学了加法,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就要学乘法口诀了。
其实很多家长可能在小朋友没上学时就教会了上面的口诀了。
但是小朋友有没有再细看一下上面的口诀有什么特点呢?
从上面的口诀口有没有看到从1到9任何一个数和9相乘的积,个位数和十位数
的和还是等于9。
你看上面的:0 + 9 =9;1 + 8 = 9;2 + 7 = 9;3 + 6 = 9;
4 + 5 = 9;5 + 4 = 9;6 + 3 = 9;7 + 2 = 9;8 + 1 = 9
或许小朋友们会问,发现这个秘密有什么用呢?
我的回答是很有用的。这是锻炼你们善于观察、总结、找出事物规律的基础。
下面我们再做一些复杂一点的乘法:
18 × 12 = ? 27 × 12 = ? 36 × 12 = ? 45 × 12 = ?
54 × 12 = ? 63 × 12 = ? 72 × 12 = ? 81 × 12 = ?
关于两位数的乘法,可能要等到3年级才能学到,但小朋友是不是看到了上面的题目中,前面的乘数都是9的倍数,而且个位和十位的和都等于9。
这样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简便的算法呢?也就是把两位数的乘法变成一位数的乘法呢?
我们先把上面这些数变一变。
18 = 1 × 10 + 8;27 = 2 × 10 + 7;36 = 3 × 10 + 6;
45 = 4 × 10 + 5;54 = 5 × 10 + 4;63 = 6 × 10 + 3;
72 = 7 × 10 + 2;81 = 8 × 10 + 1;
我们再把上面的数变一变好吗?
1 × 10 + 8 = 1 × 9 + 1+8 = 1 × 9 + 9 = 1 × 9 + 9 = 2 × 9
当然如果知道口诀你们可以直接把18 = 2 × 9
这里主要是为了让小朋友学会把一个数拆来拆去的方法。
同样的方法你们可以拆出下面的数,也可以背口诀,你们自己回去练习吧。
27 = 3 × 9 ; 36 = 4 × 9 ;45 = 5 × 9
54 = 6 × 9 ; 63 = 7 × 9 ;72 = 8 × 9
81 = 9 × 9
为了找到计算上面问题的方法,我们把上面的式子再变一次。
18 = 2×(10-1);27 = 3×(10-1);36 = 4×(10-1)
45 = 5×(10-1);54 = 6×(10-1);63 = 7×(10-1)
72 = 8×(10-1);81 = 9×(10-1)
现在我们来算上面的问题:
18 × 12 = 2×(10-1)× 12
= 2 ×(12 ×10 - 12)
= 2 ×(120- 12)
括号里的加法小朋友们应该会了吧,那是一年级就会了的。
120 - 12 = 108;
这样就有了
18 × 12 = 2 × 108 = 216
是不是把一个两位数的乘法变成了一位数的乘法?
而且可以通过口算就得出结果?小朋友们可以自己试一试吗?
我用这种方法教威威算乘法,他只需要我算这一个,后边的题目就自己会算了。
上面我们的计算好象很麻烦,其实现在总结一下就简单了。
看下一个题目:
27 × 12 = 3×(10-1)× 12 = 3 ×(120- 12)
= 3 × 108 = 324
36 × 12 = 4×(10-1)× 12 = 4 ×(120- 12)
= 4 × 108 = 432
小朋友发现什么规律没有?下面的题目好象不用算了,都是把前面的数加1再乘108
45 × 12 = 5 × 108 = 540
54 × 12 = 6 × 108 = 648
63 × 12 = 7 × 108 = 756
72 × 12 = 8 × 108 = 864
81 × 12 = 9 × 108 = 972
我们再看看上面的计算结果,小朋友发现什么了吗?
我们把一个两位数乘法变成了一位数的乘法。其中一个乘数的个位和十位的和等于9,这样变化以后的数中一位数的那个乘数,都是正好比前面的乘数大1。
而后面的一个两位数也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个连续数(12),1和2是连续的。
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呢?
为了找到一种更简便的算法。我在这里给小朋友引入一个新的名词——补数。
什么是补数呢?因为这个名词很简单,所以就算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很快会明白的。
1 + 9 = 10;2 + 8 = 10;3 + 7 = 10;4 + 6 = 10;5 + 5 = 10;
6 + 4 = 10;7 + 3 = 10;8 + 2 = 10;9 + 1 = 10;
从上面的几个加法可见,如果两个数的和等于10,那么这两个数就互为补数。
也就是说1和9为补数,2和8为补数,3和7为补数,4和6为补数,5的补数还是5就不用记了,只要记4个就行了。
现在我们再看看上面的计算结果:
拿一个 63 × 12 = 7 × 108 = 756 举例吧
结果的最前面一个数是7(不用管它是什么位),是不是正好等于第一个乘数(63)中前面的数加1? 6 + 1 = 7
结果的后两位怎么算出来的呢?如果拿这个7去乘后面那个乘数(12)的最后一位的补数(8)会是什么? 7 × 8 = 56
呵呵,我们现在不用再分解了,只要把第一个乘数(63)中前面的数加1就是结果的最前面的数,再把这个数乘以后面那个乘数(12)的最后一位的补数(8)就得到结果的后两位。
这样行吗?如果行的话,那可真是太快了,真的是速算了。
试一试其他的题:
18 × 12 =
第一个乘数(18)的前面的数加1:1 + 1 =2 ——结果最前面的数
拿2去乘第二个乘数(12)的后面的数(2)的补数(8):2×8=16
结果就是 216。看一看上面对吗?
27 × 12 =
结果最前面的数——2 + 1 =3
结果最后面的数——3 ×8 = 24
结果 324
36 × 12 =
结果最前面的数——3 + 1 =4
结果最后面的数——4 ×8 = 32
结果 432
45 × 12 =
结果最前面的数——4 + 1 =5
结果最后面的数——5 ×8 = 40
结果 540
54 × 12 =
结果最前面的数——5 + 1 =6
结果最后面的数——6 ×8 = 48
结果 648
63 × 12 =
结果最前面的数——6 + 1 =7
结果最后面的数——7 ×8 = 56
结果 756
72 × 12 =
结果最前面的数——7 + 1 =8
结果最后面的数——8 ×8 = 64
结果 864
81 × 12 =
结果最前面的数——8 + 1 =9
结果最后面的数——9 ×8 = 72
结果 972
计算结果是不是和上面的方法一样?
小朋友从结果中还能看出什么?
是不是计算结果的三位数的和还是等于9或者是9的倍数?
自己算一下看是不是?
看我这篇文章的小朋友,下面我给你们出几个题,看你们掌握了方法没有。
54 × 34 = ? 18 × 78 = ? 36 × 56 = ?
72 × 89 = ? 45 × 67 = ? 27 × 45 = ? 81 × 23 = ?
通过这个题目,我主要是为了让小朋友能从一个题目中举一反三,举一反十
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不需要做太多的题目就可以快速掌握数学的加、减、乘、除运算。
上面的题目如果再扩展一下,把后面的连续数扩大到多位数。
如:123、234、345、2345、34567、123456、23456789等等
看一看有没有什么运算规律,或许你们都能找出快速的计算方法。
如果能的话,象
63 × 2345678 =
这样的题目你们用口算就能快速计算出结果来。
我相信只要不断总结科学的方法,个个小孩都是天才!
如果不能找到方法,我明天再帮你们寻找速算的方法
今天在做奥数题时在书上看见了一种做多位乘法不用竖式的方法!!!特地带来和大家分享!!!
我们都可以口算1X1 10X1,但是,11X12 12X13 12X14就不行吧!!!这时候,大家一般都会用竖式!!!
通过竖式计算,得数是132、156、168。作者从竖式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积个位上的数字正好是两个因数个位数字的积。十位上的数字是两个数字个位上的和。百位上的数字是两个因数十位数字的积。例如:
12X14=168 1=1X1 6=2+4 8=2X4
如果有进位怎么办呢?作者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后,又发现这个定律对有进位的情况同样适用,在竖式时只要~满几时,就向下一位进几。~例如:
14X16=224 4=4X6的个位 2=2+4+6 2=1+1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