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按照我国保险法规定,重复保险一般采用的分摊方法是什么
重复保险分摊的方式一般有:比例责任制、限额责任制、顺序责任制。 1、比例责任制 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依比例分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其公式为:某保险人分摊的赔偿责任=某保险人承保的保险金额所有保险人承担的保险金额×损失金额。 2、独立责任制 独立责任制又称限额责任制,是按照各保险人在无他保情况下单独应负的赔偿金额作为基数加总得出各家应分摊的比例,然后据此比例计算赔款的方法,即按各保险人单独赔付时应承担的最高责任比例来分摊损失赔偿责任的方法。独立责任又称限额责任,是在无他保的情况下,保险人按其承保金额所负的损失赔偿责任。 其公式为:某保险人分摊的赔偿责任=某保险人独立责任限额所有保险人独立责任总额×损失金额 3、顺序责任制 这是根据各保险人出立保单的顺序来确定赔偿责任,即先由第一个出立保单的保险人在其保险金额限度内赔偿,再由第二个保险人对超过第一个保险人保险金额的损失部分在其保险金额限度内赔偿,依次类推,直至将被保险人的损失全部赔偿的方法。这是依承保的先后顺序进行分摊的方法。
② 赔偿损失的方式有哪些
对损失进行赔偿的方式有:一是约定赔偿,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一个损失赔偿数额或者约定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在发生违约情况时,则按约定进行赔偿。二是法定赔偿,指法律直接规定损害赔偿的数额或者赔偿损害的计算方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③ 按比例分摊金额怎么分
1、你可以参照以下例题。例如,被保险财产的实际价值为100000元,保险金额为50000元,事故发生后财产损失为20000元,按比例分摊,保险人应负责的赔款为:50000/100000×20000=10000元
2、在财产保险中,按比例分摊是一种计算赔偿的方法。在不足保险的情况下,财产下保险金额的实际价值,其差异视为被保险人保护自己。财产发生损失时,保险人只按财产实际价值与保险金额的比例负责。
3、分摊比例等于营业收入的总和,乘以0.35,加上职工薪酬,职工薪酬之和乘以0.35加资产总额之和乘以0.30,某些商品应分摊的间接费用=某些商品的销售额÷全部商品销售额×间接费用总额。
拓展资料:
1、其分摊方法主要有以下:
(1)对共同性运杂费、保管费等可按重量、容积比例法分摊。其计算公式:某类商品应分摊的运杂费=某类商品重量÷全部商品总重量×运杂费总额;某类商品应分摊的保管费=某类商品所占容积÷全部商品所占容积×保管费总额。
(2)对银行借款利息等可按各类商品库存额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某类商品应分摊的利息额=某些商品期末(或平均)库存额÷全部商品期末(或平均)库存额×借款利息总额。
(3)对其他各项间接费用,可按各类商品销售额的比例或各类商品存销总额占的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某些商品应分摊的间接费用=某些商品的销售额÷全部商品销售额×间接费用总额。
2、常用的成本分摊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平均分配法。将每个产品的成本在一定的时间内摊销,使成本更加稳定和均匀。平均成本分配方法的最佳选择是抵消利润,减少税收,只生产经营者而不是短期业务从事——一种管理活动,它将是一段时间(如1年)最大平均费用,这段时间可以获得的最大平均利润,通过这种方式,不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暴利纳税现象。第二种,实际成本摊销法。根据摊销的实际成本,多摊,少摊,少摊,不摊,顺其自然,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第三,摊销方法不规则。根据经营者需要摊销的费用,可以是将一笔费用集中在某一产品的成本上,也可以是在另一批产品的一分钱费用不摊销。这种方法是最灵活的。企业如果用得好,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当企业的经营不是很稳定的时候,造成每月利润的时候差异很大,这种方法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利润多的时候是高的,利润少的时候是低的,从而有效的避税。
④ 保险分摊方法计算公式
家庭财产保险是按照补偿性原则来进行赔付的,若再找一家保险公司再买一份家庭财产保险,当财产发生损失时,如果两份保险合同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了投保财产的价值,则构成重复保险,两家保险公司会对财产的实际损失在两个保险合同之间进行分摊,重复保险分摊的方式一般有独立制和比例责任制两种。
独立责任制
是按各保险人单独赔付时应承担的最高责任比例,来分摊损失赔偿责任的方法。其公式为:某保险人分摊的赔偿责任=(某保险人独立责任限额/所有保险人独立责任总额)×损失金额。
比例责任制
是指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依比例分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其公式为:某保险人分摊的赔偿责任=(某保险人承保的保险金额/所有保险人承担的保险金额)×损失金额。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⑤ 财产保险的损失补偿方式有哪些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财产保险的损失补偿方式主要有四种:不同方式所计算的保险赔偿金额的结果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采用哪一种赔偿方式。
四种赔偿方式:1、比例责任赔偿方式;2、第一危险责任赔偿方式;3、限额责任赔偿方式;4、免责限度赔偿方式。
⑥ 损失赔偿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⑦ 赔偿损失的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赔偿损失的方式有三:一是恢复原状,二是金钱赔偿,三是代物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⑧ 保险人分摊损失的几种主要方法
我国《保险法》采用了按比例分摊责任,并且明确规定了责任分摊的原则和方式。
《保险法》第40条规定:“重复保险的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各保险人的赔偿金额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各保险人按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比例责任分摊。不区分同时重复保险与异时重复保险,各保险人就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这种分摊法在理论上假设保险债务为可分之债,多数债务人(保险人)之间彼此无连带关系,各自按承保比例单独承担保险赔偿责任。
相关知识:主要分摊方式
重复保险分摊的方式一般有:比例责任制、限额责任制、顺序责任制。
比例责任制
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依比例分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其公式为:某保险人分摊的赔偿责任=(某保险人承保的保险金额/所有保险人承担的保险金额)×损失金额。
独立责任制
独立责任制又称限额责任制,是按照各保险人在无他保情况下单独应负的赔偿金额作为基数加总得出各家应分摊的比例,然后据此比例计算赔款的方法,即按各保险人单独赔付时应承担的最高责任比例来分摊损失赔偿责任的方法。独立责任又称限额责任,是在无他保的情况下,保险人按其承保金额所负的损失赔偿责任。
其公式为:某保险人分摊的赔偿责任=(某保险人独立责任限额/所有保险人独立责任总额)×损失金额
顺序责任制
这是根据各保险人出立保单的顺序来确定赔偿责任,即先由第一个出立保单的保险人在其保险金额限度内赔偿,再由第二个保险人对超过第一个保险人保险金额的损失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⑨ 保险人分摊损失的方法是
分摊原则主要有两种:
1、比例责任制。比例责任制又称保险金额比例分摊制,是各保险人按各自单独承保的保险金额占总保险金额的比例来分摊保险事故损失的方式。
2、责任限额制。责任限额制也称赔款比例分摊制,是指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以单独承保时的赔款额作为分摊的比例而不是以保额为分摊的基础。
来源:沃保保险网资格考试频道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