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孩子分不清前鼻音和后鼻音怎么办
关键就是要掌握好发音的要领,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发音区分主要在两点:
一是阻碍部位不同,二是开口度大小不一样。
发前鼻音的时候,-n前面的元音一般发音部位都比较*前,如:an、en、in的发音中a、e的发音都比较*前,a发为前a,e发为中e,i本来就是舌尖前元音,发音就在前面,在发元音的过程中舌尖逐步上抬与上齿龈形成阻碍,使气流从前鼻腔流出,形成前鼻音。前鼻音发音时口腔不能开得太大,以免气流往后进入后鼻腔
后鼻音如ang、eng、ing的发音,前面的元音发音*后,a发为后a。e本来就是一个发音*后的元音,元音 a、e在后面发的同时舌跟往上抬,使舌跟与软颚形成阻碍,使气流从后口腔进入鼻腔,发出后鼻音。i是舌尖前元音,在前面发音,因此发ing时,在发i的同时舌跟往后拉,才能使舌跟与软颚形成阻碍,产生后鼻腔共鸣。如何记忆哪些是前鼻音音节,哪些是后鼻音音节呢?前鼻音的音节比后鼻音的音节多,本着记少不记多的原则,主要记后鼻音的音节。一是记声韵配合规律,二是记声旁代表字。声、韵配合规律:d、t、n、l只与eng相拼,不与en相拼(除“嫩”外)。
2、z、c、s除了“怎”(zěn)“谮”(zèn)“参”(cēn)“岑”(cén)“涔”(cén)“森”(sēn)。
3、d、t、n只与ing相拼,不与in相拼(除“您”外)。
声旁类推 anɡ韵声旁
还有就是要多听,看人家怎样发音,然后多说,平时说话注意哪些是前鼻音和哪些是后鼻音,习惯了就分得清了! ^_^o~ 努力!(^_^)∠※ ✌o(≧v≦)o~~好棒
❷ 如何纠正前后鼻音不分
1、前鼻音的发音:an、en、in、un、ian\uan\vn\van叫做前鼻韵母,末尾的“n”叫做前鼻音韵尾。发“-n”音时,舌头往前伸,舌尖顶住上腭前部即上齿龈,声带振动并让气流从鼻腔出来。an、en、in分别是a、e、i与鼻韵尾“n”合成的。例:an的发音,先发a音,此a为前a,然后舌尖很快顶住上腭前部,让气流从鼻腔出来。能发好的关键是要加长韵尾的发音。其余前鼻音发音均可照此发。
2、后鼻音的发音:ang、eng、ing、ong、iang、uang、ueng、iong是后鼻韵母,它们末尾的“ng”叫后鼻音韵尾,发“-ng音时,舌头往后缩,舌根顶住上腭后部,软腭下降,形成阻塞,最后让气流从鼻腔里出来。ang、eng、ing分别是由a、e、i与鼻韵尾“ng”合成的。例如:ang发音时先发a音,此a为后a,紧接着舌头后缩,舌根抬起顶住软腭(舌根往后缩),让气流从鼻腔里出来。
总之最重要的就是:发前鼻音时舌头要尽量往前伸并向上抵住上腭,而发后鼻音时舌头要尽量往后用力并且尽量在放于下腭处。两组音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均有很大差别,只要能认真揣摩、多听多练习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普通话鼻韵母中,充当韵尾的两个辅音n和ng,都是鼻音,有明确的前后之分,如
an-ang,en-eng,in-ing,ian-iang,uan-uang,uen-ueng。对此,许多地方的方言是不予区分而且是混同的。
如何发好前、后鼻音呢?关键就是要掌握好发音的要领,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发音区分主要在两点:一是阻碍部位不同,二是开口度大小不一样,三是音色不同,前鼻音-n较尖细清亮,后鼻音-ng的声音则浑厚响亮。
发前鼻音的时候,-n前面的元音一般发音部位都比较靠前,如:an、en、in的发音中a、e的发音都比较靠前,a发为前a,e发为中e,i本来就是舌尖前元音,发音就在前面,在发元音的过程中舌尖逐步上抬与上齿龈形成阻碍,使气流从前鼻腔流出,形成前鼻音。前鼻音发音时口腔不能开得太大,以免气流往后进入后鼻腔。
后鼻音如ang、eng、ing的发音,前面的元音发音靠后,a发为后a,e本来就是一个发音靠后的元音,元音
a、e在后面发的同时舌根往上抬,使舌根与软颚形成阻碍,使气流从后口腔进入鼻腔,发出后鼻音。i是舌尖前元音,在前面发音,因此发ing时,在发i的同时舌根往后拉,才能使舌根与软颚形成阻碍,产生后鼻腔共鸣。
想熟练做到区分前后鼻音韵母,除了能准确发音外,还必须分清、熟读并牢记包含前后鼻音的字。
做下列练习:
一、对比辨音:
an-ang
南方
反抗
繁忙
en-eng
本能
神圣
人证
in-ing
聘请
新兴
心灵
ian-iang
边疆
联想
勉强
uan-uang
观光
宽广
钻床
uen-ueng
温-翁
问-瓮
ün-iong
运用
军用
群雄
二、绕口令:
1.宽扁担,短扁担,宽短扁担担焦炭,短扁担担炭沉甸甸,宽扁担担炭肩不酸。
2.洞庭湖上一根藤,青青藤条挂金铃,风吹藤动金铃响,风停藤静铃不鸣。
3.姓陈不能说成姓程
,姓程不能说成姓陈。禾木是程,耳东是陈。如果陈程不分,就会认错人
墙上一根钉
墙上一根钉,钉上挂条绳,绳下吊个瓶,瓶下放盏灯。灯下有个盆。
掉下墙上钉,脱掉钉上绳。滑落绳下瓶,打碎瓶下灯。砸破灯下盆。
瓶打灯,灯打瓶,瓶说灯,灯骂绳,瓶说绳,绳说钉,丁丁当当,乒乓乓乓
❸ 我前鼻音和后鼻音不会分,有什么技巧吗
1、前鼻音的尾音是n,后鼻音的尾音是ng。
2、发前鼻音的时候,n前面的元音一般发音部位都比较靠前,舌尖顶住上齿龈,不要松动,不要后缩,上下门齿是相对的,口型较闭,前鼻音发音时口腔不能开得太大,以免气流往后进入后鼻腔。其声音较尖细清亮。
3、后鼻音如ang、eng、ing的发音,前面的元音发音靠后,舌头后部高高隆起,舌根尽力后缩,抵住软腭,上下门齿离得远一点儿,口形较开。其声音则浑厚响亮。
4、前后鼻音的区别口诀为:前鼻音嘴巴后咧绷紧,结束时鼻音先收再收嘴巴,鼻音先于嗓音收完所以叫前鼻音;后鼻音嘴巴开口更大不后咧,结束时先合嘴巴收嗓音后收鼻音。
❹ 前后鼻音不分怎么练习
前后鼻音的区分区分前后鼻音,要从根本上把n、ng这两个鼻音区分开:
1、发音练习区分。
n前,ng后,发ng时,用舌根顶住软腭,让气流从鼻腔流出,同时声带颤动,发出鼻音,练习时,舌根不要离开软腭,可让声音延长下去,在仔细揣摩舌头运动方向之后,再练习合音。
2、对比练习区分。练习时,找一些前后鼻音进行对比练习,如“温”和“翁”、“心”和“星”等。
3、归类识记,如“丁ding”,相应的“叮、盯、钉、厅、顶”都是后鼻音。
4、利用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
d 、t 、n 、l 只与eng 相拼,不与en 相拼(除“嫩”外)。因此,等、能、冷等声母为d 、t 、n 、l 的字,其韵母肯定不是en。
d 、t 、n 只与ing 相拼,不与in 相拼(除“您”外)。因此,定、凝、听等声母为 d 、t 、n的字,其韵母一定不是in。
s与en相拼只有一个“森”,与eng相拼只有一个字“僧”,r与eng相拼只有“扔、仍”,其余均为ren,如“人、仁、任、忍”等。
5、绕口令练习有妙招
理解意思,断好句子,找准读音,由慢及快。可以从《长扁担短扁担》、《扁担长板凳宽》等基础且常见的绕口令进行练习。
(4)前后鼻音不分怎么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前、后鼻音韵母发音上的不同表现在:
1、舌位不同。发前鼻音-n时,舌尖顶住上齿龈,不要松动,不要后缩;发后鼻音-ng时,舌头后部高高隆起,舌根尽力后缩,抵住软腭。
2、口形不同。发-n时上下门齿是相对的,口形较闭;发-ng时,上下门齿离得远一点儿,口形较开。
3、音色不同。前鼻音-n较尖细清亮,后鼻音-ng的声音则浑厚响亮。
普通话鼻韵母共有十六个,即 an ian uan ün en in uen ün ang iang uang eng ing ong ueng iong。普通话明确区分 -n 和 -ng 为韵尾的两组韵母。
以 -n 为韵尾构成的韵母叫前鼻韵母,以 -ng 为韵尾构成的韵母叫后鼻韵母。前鼻韵尾 -n 的发音技巧是,发音收尾时舌头顶住齿龈,口腔里舌头与齿龈形成阻碍而完全闭塞,软腭下垂,使鼻腔通气。
后鼻韵母共有4个:ang eng ing ong。它们都以舌根浊鼻音-ng作为韵尾。ang的起点元音是后低不圆唇元音a,口大开,舌尖离开下齿背,舌头后缩,从后a开始,舌面后部抬起;当贴近软腭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
紧接着舌根与软腭接触,封闭了口腔通路,气流从鼻腔里透出。像ang一样,eng、ing分别是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G]和前高不圆唇元音i与舌根浊鼻音-ng连发而成的音。
ong的起点元音是比后高圆唇元音u舌位略低的后次高圆唇元音[U],舌尖离开下齿背,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
❺ 前后鼻音不分怎么练习
学习普通话,一些方言区普遍存在“前后鼻音不分”的问题。“前后鼻音不分”有两层意思:(一)指前后鼻韵母(主要指互相对应的in和ing、en和eng两组鼻韵母)发音混杂;(二)指前后鼻音字的音节识辨混淆。发音混杂通常表现为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混发成同部位(这里的同部位,未必是与-n或-ng同部位)的鼻音韵母,长此以往造成方言区人对前后鼻韵元音节识辨能力的丧失,例如:同组的“津、京”两字或同组的“陈、程”两字,在一些方言区人听来,其读音差不多,无需也无法分辨何为前鼻音字、何为后鼻音字。他们甚至提出为减少发音麻烦,可以将所有前鼻音字合并为后鼻音字,或将所有后鼻音字合并为前鼻音字的大胆设想。发音混杂导致识辨能力丧失,因而发音混杂问题应该首先解决。发音混杂问题解决了,音节的识辨也才有价值。发音问题和识辨问题都解决以后,“前后鼻音不分”的问题才算得到了真正解决。
要解决发音混杂问题,有必要了解一下前后鼻韵母不同的发音机理。同组的两个鼻韵母,后鼻韵母的音质往往较前鼻韵母的音质色彩厚重些,这种差异源于两个鼻韵母韵尾发音部位和韵腹的舌位和口型的不同。前鼻韵母的韵尾-n,发音部位在口腔前部,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后鼻韵母的韵尾-ng,发音部位在口腔后部,发音时舌根与软腭接触。受韵尾发音前后部位不同的影响,相同韵腹i或e的舌位及口型相应会出现一些差异,后鼻韵母韵腹相对于前鼻韵母韵腹,其舌位要偏后偏低些,口型要稍大些。
前后鼻韵母发音混杂是由发音缺陷长期累积形成的。即发音时,一般是前鼻韵尾-n的发音部位向后偏移,后鼻韵尾-ng的发音部位向前偏移,最终前后鼻韵尾的两个发音点重合,形成一个不前不后的接近于舌央的央鼻音,由此这个新的央鼻韵尾就替代了前鼻韵尾和后鼻韵尾。这种发音缺陷主要是由方言区人发音的“惰性”生成的。方言区人一般习惯于舌处在自然状态下的发音,而发前鼻韵尾-n时,舌要往前伸,舌尖要往上抬,发后鼻韵尾音-ng时,舌要往后缩,舌跟要往上抬,如此发音过程中,拉扯发音器官的肌肉比较多,操作起来比较费力麻烦,人们图省简不愿麻烦,自然会产生发音缺陷,长期发展至严重后,就形成了前后鼻韵母发音混杂的状态。
方言区人混杂发前后鼻音根深蒂固,所以他们在克服这一困难,学习发同组两个鼻韵母的标准音时,很难一蹴而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发音缺陷。据笔者观察,他们在发音过程中,韵尾易出现音质趋“软”的发音缺陷,表现为发音无力,听感清晰度差。原因是舌尖或舌根的惰性作怪,其肌肉松弛,与上腭的触碰点松空或让韵尾完全除阻,以韵腹的元音鼻化性质来替代韵尾的鼻辅音性质。除了“软”缺陷以外,后鼻韵母韵尾还易出现音质趋“硬”的发音缺陷,表现为发音吃力,音质听感僵滞。原因是舌过分后缩或无法后缩,导致发音器官紧张,舌根失去弹性,与软腭的触碰点贴抵得太死或仅以舌面中后部勉强贴抵住上腭。
纠正上述两种发音缺陷,关键在于提高舌尖、舌根运作的弹性和灵活性,这需要进行舌的操练。笔者设计如下操作:首先将舌前伸,让舌头翘起触碰上齿龈三下,然后放平舌尖,舌身后缩,让舌根上抬贴碰软腭三下。一前一后,,先慢后快,反复交替无声进行。待舌尖、舌根动作练得灵活而有弹性后,让声带颤动发出相应的-n或-ng韵尾音,并延长发音时值,增加对韵尾不除阻的感受。另外发音时,可同时用手掌触摸前额和后脑(发-n,摸前额,发-ng,摸后脑),这样既可导引舌头、舌根前后运作,又可根据手掌的不同振感,来帮助判断发音是否到位,以及时对舌位作出调整。韵尾发音自如后,加上韵腹i或e(注意,后鼻韵母韵腹要比前鼻韵母韵腹的舌位偏后偏下些,韵腹发音要比韵尾发音,力度大些,时值长些),这样,完整的前后鼻韵元音就能准确而有区别地发出来了。
发准鼻韵母后,还需要及时进行双音节词语朗读练习,以巩固发音效果。刚开始选词需注意,前鼻音音节后面要尽量避开声母是舌根音的音节,后鼻音音节后面要尽量避开声母是舌尖中音的音节,以防止后面音节的声母对前面音节的韵尾产生逆同化影响,不自觉地将-n发成-ng或将-ng发成-n,造成前后鼻音的再次混发,例如:宜选双音节词“粉嫩、饼干”,不宜选双音节词“粪坑、停顿”。
为强化发音感受,激发学习兴趣,词语练习还可以采用朗读绕口令的形式,例如:“人身和人生,en、eng谁能分?人民和人名,in、ing谁念明?身和民是前鼻音,生和名是后鼻音。身身民民,民民身身;生生名名,名名生生。谁能念得明,谁就分得清。”
解决了发音问题,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前后鼻音字的识辨问题。分辨前后鼻音字,重在记忆。一些语音教材介绍过不少记忆的方法,如“记少不记多”、“记特殊”、“利用形声字偏旁类推记忆”、“利用声韵配合规律记忆”等等。记忆方法固然需要,但笔者认为重要的还在实践运用。如果能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多说多听,常比较常思考,勤查字典勤问别人,反反复复,不厌其烦,日久天长,前后鼻音字的识辨问题自然能够解决。
如何解决前后鼻音相混的问题?
普通话鼻韵母中,充当韵尾的两个辅音n和ng,都是鼻音,有明确的前后之分,如an-ang,en-eng,in-ing,ian-iang,uan-uang,uen-ueng。对此,许多地方的方言是不予区分而且是混同的。一般以后鼻韵母读同前鼻韵母的情况为多数。
想熟练做到区分前后鼻音韵母,除了能准确发音外,还必须分清、熟读并牢记包含前后鼻音的字。
做下列练习:
一、对比辨音:
an-ang 南方 反抗 繁忙 en-eng 本能 神圣 人证
in-ing 聘请 新兴 心灵 ian-iang 边疆 联想 勉强
uan-uang 观光 宽广 钻床 uen-ueng 温-翁 问-瓮
ün-iong 运用 军用 群雄
二、绕口令:
1.宽扁担,短扁担,宽短扁担担焦炭,短扁担担炭沉甸甸,宽扁担担炭肩不酸。
2.洞庭湖上一根藤,青青藤条挂金铃,风吹藤动金铃响,风停藤静铃不鸣。
3.姓陈不能说成姓程 ,姓程不能说成姓陈。禾木是程,耳东是陈。如果陈程不分,就会认错人。
❻ 前后鼻音不分怎么练习
发前鼻音时舌头往前伸,发后鼻音时舌头往后缩。
还有就是把发后鼻音的字总结出来,是有规律的。比如:青,和这个字有关的请、清、情、精、静、晴、靖、菁等都是后鼻音全发出来。
❼ 怎样纠正前后鼻音
纠正前后鼻音发音缺陷,关键在于提高舌尖、舌根运作的弹性和灵活性,这需要进行舌的操练。
纠正前后鼻音不分,关键在于提高舌尖、舌根运作的弹性和灵活性,这需要进行舌的操练;发准鼻韵母后,还需要及时进行双音节词语朗读练习,以巩固发音效果等。
鼻音特点:
鼻音为语音形成的一部分,鼻音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音质量的好坏。语音的辅音m、n、ng须经鼻腔发出。发音时,口腔气流通路阻塞,软腭下垂,鼻腔通气发出的声音。鼻音按发音方法分类的一类辅音。发音时,口腔中的气流通路被阻塞,软颚下垂,气流通过鼻腔。
一般的鼻音也可以视为塞音的一种,因为发音的时候,气流通路被阻碍。有些发音方法会与鼻音混淆,例如半元音。当发生各种鼻腔或软腭的疾病时,正常的鼻音会出现变化。
❽ 前后鼻音不分怎么纠正 有什么方法
矫正前后鼻音不分,关键是要提高舌尖、舌根活动的弹性和柔韧性,这就需要对鼻韵母进行操练,发准鼻韵母后,还要及时进行双音节词汇练习,以巩固发音效果。关键要提高舌尖、舌根活动的弹性和灵活性,这就需要对舌进行操练。
先把舌前伸,让舌头向上触到上齿龈三下,然后放平舌尖,舌后缩,让舌根上抬贴软腭三下。一前一后…先慢后快,反复交替无声地进行。舌尖、舌根的动作柔软有弹性后,使声带颤动发出适当的-n或-ng韵尾音,延长发音时间值,增加韵尾不断的感觉。此外,在发音时,手心可以同时触碰额头和后脑(发-n,摸前额,发-ng,摸后脑),这样既能引导舌、舌、舌根前后运动,又能帮助判断发音是否到位,以及时对舌位进行调整。要注意,后鼻韵母韵腹要比前鼻韵母韵腹的舌位偏后一些。
做完鼻韵母后,还需要及时地做复音词朗读练习,以巩固发音的效果。首先要注意的是,前鼻音节后面要尽量避免声母为舌根音的音节,后端要尽量避免声母为舌尖上音的音节,以免后鼻音节的音母对前鼻音节的韵尾产生逆同化影响,不自觉地将-n发生-ng或将-ng发生-n,造成前鼻音再次混发,如:选双音节词粉、饼干,不宜选双音节词粉、饼干。
为了加强发音感受,激发学习兴趣,单词练习也可采用绕口令的形式,如:“身与名,谁能分?人与人的名字,in,ing,谁念明?我们的名字是前鼻音,生和名是后鼻音。身为民民,身为民;身为名,名为世。有能读懂的人,也能读懂。”
发音问题的解决,下一步要解决的是鼻音前后的识别问题。辨别前后的鼻音字,重在记忆。有些语音学教材介绍了很多记忆方法,如“记少不记多”、“记特殊”、“利用形声字偏旁推记忆”、“利用声韵配合规律记忆”等。虽然需要记忆的方法,但笔者认为重要的还是在实践中应用。如果你能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多说多听,经常思考,经常查字典问别人,反反复复,不厌其烦,久而久之,前后各个音字的识别问题自然就能解决。
(一)前鼻音的音节比后鼻音的音节多,本着记少不记多的原则,主要记后鼻音的音节。
(二)记声韵配合规律:
1、d、t、n、l只与eng相拼,不与en相拼(除“嫩”外)。
2、z、c、s除了“怎”(zěn)“谮”(zèn)“参”(cēn)“岑”(cén)“涔”(cén)“森”(sēn)。
3、d、t、n只与ing相拼,不与in相拼(除“您”外)。
(三)记后鼻音声旁的代表字,加以声旁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