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洋合是什么植物
洋合(阳荷)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药同源的膳食纤维蔬菜,别称姜笋、野阳合、洋合笋。
洋合植株高1.5米左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它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丰富的纤维素,有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消积健胃等功效,对治疗便秘,糖尿病有特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洋合适应性强。耐涝抗干旱,栽种在深厚的沙壤里较好。无论山区、平原、丘陵、庭院均可种植,也可在果园中套种。栽种前将土壤进行深翻,重施底肥,要求土壤疏松。
B. 哪些食物只有农村人才能腌出来,城里人只能买着吃呢
如今我们的生活前提越变越好,市场中常见的蔬菜大家早已都吃腻歪了,许多城市人追求完美农村的野货,在农村许多野生动植物全是可食用的,有些甚至营养成分比蔬菜水果都高,许多高价值的植物不断被发掘出来,很多农民也瞅准这一点,一开始刚采山野菜卖给城市人,之后山野菜被挖光了就专门栽种一些山野菜售卖,经济效益也非常不错。
C. 谁有洋合笋的种植技术种子等
整地方式:一般平缓之地,最好全面开垦,翻耕深度约30厘米,地形复杂,也可挖单株栽植穴。每穴施充分腐熟的农家厩肥10公斤、竹园四周要开深沟,以利排水防涝。
造林密度:按株行距3-4米挖穴(每亩50-75株),穴长60-80厘米,宽40-50厘米左右。
造林时间:雷竹移栽时间宜早春或梅雨季节及冬季10月至12月进行,移栽的种竹应以1年至2年生、胸径在3厘米至4厘米、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茂盛无病虫富的为最好。竹种来鞭为20厘米,去鞭为40厘米,且带土挖出包扎好。
栽植方式:种植时应来鞭与来鞭、去鞭与去鞭方向一致。栽植应浅栽深埋,竹鞭平放,深度为20厘米至25厘米,浇足定根水并培土。新建雷竹园经两、三年管理,即可成园。
幼林管理:
1.及时补植:若母竹栽植后出现死亡,应及时补植。
2.水分管理:新栽竹林如遇久旱不雨、土壤干燥,要适时适量浇水灌溉。而当久雨不晴、林地积水时,必须及时排水。
3.除草松土:在新造竹林郁闭前,每年应除草松土3次,第一次在5-6月份,深翻25厘米左右,将表土翻入底层,底土翻到表层,第二次在9-10月份,在有鞭部位,锄深15厘米左右,第三次在2月份,以浅松为好。以上除草松土可与施肥结合进行。
4.合理施肥:1年中施肥3次,时间是2月、6月、9月。当年每株母竹可施化肥50-150克,人粪尿5-10公斤。先将化肥用水冲稀,然后直接浇灌在竹蔸附近,以利鞭根吸收。冬季宜施缓效的有机肥。
5.合理挖笋:新造林当年出笋尽量不留或留养少量的壮笋培养木竹。造林后的第2年也应合理疏除弱笋,要留远挖近、留强挖弱、留稀挖密。这样,可以提高母竹质量,促进地下竹鞭生长。
6.护竹留笋:新竹栽植后由于尚未扎根,要及时加以加固,并防止牲畜践踏破坏;笋期要特别看护,不准进入林地挖笋。第1年出笋,每株母竹留养1-2株健壮的笋培育新母竹,其他笋应及时疏去。留养的新竹应及时钩梢,砍去1/4的竹梢,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风雪危害。
7.合理套种:新造的竹林在未成林郁闭前均可以实行竹农间作,以耕代抚,这是一种抚育幼林的好办法,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有利于保持水土;防止杂草竞争,减少病虫为害;既可增加农作物收入,又能促进新竹生长。间种作物要选择很少与竹林生长争肥、争水和攀绕竹株的品种,最好是豆科植物、绿肥和油菜等。间作物收获时,把秸秆留于林地耕入土中,以增加林地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能力。
成林管理:
1.覆盖增温保温:覆盖材料可用竹叶、谷壳、稻草等,一般现在用的较多的是双层覆盖法,即下层采用竹叶、稻草、新鲜猪牛肥等发热增温材料,上层为木屑、谷壳等保温材料。覆盖选择在连续降雨2-3天后土壤湿度较大时进行,若天气干旱,覆盖前每亩用20-25公斤尿素与水混合泼浇,使林地湿润。覆盖前首先在竹林周围每隔1-2米打下长50厘米长的小木桩或竹桩,地上部分留35厘米,用塑料绳在桩地上部分30厘米处将竹林围成一圈,再用塑料薄膜或编织袋沿绳将竹林围住,最后盖发热保温材料。覆盖厚度一般在30厘米左右,上下各15厘米。覆盖后的地表温度可达10℃以上,并且可以保持2个月以上,在肥水条件适宜的情况下,30-40天即开始出笋,覆盖后可用温度计测定,达到雷竹出笋的起点温度即可,达不到可再加覆盖物。覆盖的最佳时间为12月上旬至中旬,因为此时覆盖的竹林一般在春节前后出笋,价格较高。竹园覆盖后,竹鞭的鞭芽全部分化为竹笋,消耗了母体大量营养。因此,覆盖的竹园应该轮作,并注意留养母竹,以恢复母竹的再生能力和增强母体抗逆能力。竹园覆盖1-2年后,应该间歇2年,进行轮换,以恢复林地生产力。
2.水份管理:一般竹林一年应浇2次水,8-9月份笋芽分化期,此时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土壤易干旱缺水,应灌透一次水,使雷竹在生产冬季出笋;12月至翌年2月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覆盖前必须进行人工浇灌,浇水量每亩至少15吨。
3.施肥:一年分四次肥,第1次施肥在5月底6月初,每亩施尿素50公斤,厩肥1000公斤,先撒于地表,然后结合松土,深翻入土。这次施肥以速效肥为主,施厩肥等有机肥要经过腐熟,以迅速补充竹林养分,恢复竹林生长,促进提早行鞭;第2次施肥在8月底9初,每亩以复合肥100公斤,冲水5000公斤浇施,或撒于地表,再进行浇水,以低浓度液肥缓减旱情,并使竹林充分吸收,促进笋芽提早分化;第3次施肥在10月底11月初,每亩施厩肥4000公斤,浅翻入土,这次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保持土壤疏松湿润,提高地温,促进笋体膨大。为早出高产打下基础;第4次施肥在12月中旬覆盖保温时进行,每亩施尿素
60公斤,冲水15-25吨,浇透竹林,这次施速效氮肥,目的在于促进竹笋出土,提高产量。
4.挖笋养竹:一般在覆盖40天后就可挖笋,人在覆盖物上走过,如脚下有顶硬的感觉,就可拨开覆盖物,挖出竹笋,将土回盖原处,再盖好覆盖物。预计挖笋过半时,就可减少覆盖物的厚度,或全部撤除覆盖物,以降低土层温度和湿度,延迟竹笋出土期,便于留养母竹。撤下的覆盖物可堆成一堆,翌年再用,如覆盖物已腐烂,可在5-6月松土时作有机肥施入竹林,采用早笋技术后,雷竹可提早出笋2个月左右,产笋高峰期不宜留养母竹,应在出笋后期合理留养,或成条块状地提早除去部分林地覆盖物,保留部分竹笋,待气温回升时留养母竹。一般每亩留养150-200株。留养母竹较早的,要采取套尼龙袋或在周围覆盖竹叶、稻草等措施防霜冻或低温危害,保护留养母竹。
5.加土:有条件的地方,可每年加一些客土,加土时间以冬季11-12月为好,可与施有机肥结合进行,每亩加土15-25吨。
6.合理砍伐:雷竹的立竹密度以每亩600株为宜,每年每亩留养150株母竹,1-3年的竹株正是壮龄阶段,生理代谢旺盛,抽鞭发笋力强,是竹林更新发展的基础,不能砍伐。1-3年生的母竹应占70%以上,六年以上的老竹应删去更新。砍伐竹的季节以6月份最好,可结合松土连竹蔸一起挖去。
7.适当整枝:整枝应在6月新竹展枝后进行。每株留枝数不少于8-12盘为宜。
8.病虫害防治:雷竹的主要病虫害有煤污病、蚜虫、介壳虫和竹螟。蚜虫可用50%乐果乳剂1000倍至2000倍液喷杀;蚣壳虫可用人工抹杀或TTW乳剂1000倍液,在幼介期喷杀;竹螟可采取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只要对上述3种虫害进行了防治,煤污病也就得到了控制。
D. 在湛江,一般种植牙的价格是多少,哪种植
一般是5000元到上万元都有,可以去湛江珠江口腔医院,他们那里做种植牙一般都是含牙冠,而且价格公开透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这只是一个参考
E. 什么时候采挖阳荷笋比较好
农村的很多野生植物都是宝贝,以前农民觉得它们没有什么用处,反而会和农作物一起争夺养分和阳光,认为它们是有害的。不过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野生植物的营养价值极高,甚至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便对它更加重视起来。
在农村经常见到阳荷,农民种下之后基本不用管,一年四季都能够吃到,到了3月份长成“笋”,一斤能够卖到25元。
爱吃阳荷笋的人认为,这种蔬菜带有一种独特的清香,这股清香让人印象深刻。阳荷笋用来炒菜或凉拌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这种蔬菜营养很丰富,维生素,胡萝卜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这些基本的成分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阳荷笋比较高产,抗病能力强,特别爱吃的人会选择在屋旁种上一两棵,到了春天,它会长出很多嫩芽,足够全家人吃了,甚至还能够用来送给亲朋好友。你喜欢吃阳荷笋吗?有没有种过呢
F. 洋合笋的口感和味道是什么样
洋合笋又叫阳荷、茗荷等。是一种食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分布于秦岭以南地区。每年六七月份这种植物会像竹笋一样冒出小小紫色的笋尖,有特殊香味,形状如鸡蛋般,但比鸡蛋要小好几倍,可食用,很美味。那么洋合笋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洋合笋的功效与作用
阳合笋不仅能有助于帮助人们改善睡眠,而且还可以运用阳合笋的方法,快速有效的补充人体的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让人每天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主要功效能够治疗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消渴、肾盂肾炎、白带过多。
食用禁忌
洋合笋不宜多吃,每人每餐不要超过半根,脾虚肠滑、年老体弱消化不良者更不宜多食。否则的话容易造成身体负担加重。
洋合笋的注意事项
洋合笋作为一种叶植物药类植物,通常一般都是与其他食材食用,很少看到有单独生吃的。对于患有过敏性皮炎、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疾病的病人也是不建议食用的。
洋合笋价格多少钱一斤?
售价的话季节影响较大,旺季一般是12元左右,冬天现在有大棚,也能吃到,但是有时候价格上20块。
G. 永顺哪里有种植洋荷的
永顺洋合笋种植应该在,三家田村。因为那里有个。扶贫队。号称永不撤走的扶贫队。
洋合笋。几乎在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这几个省份比较会吃。
H. 洋合笋种植方法是否是喜阴植物
放在阳台(其他地方也可),如果向外长得旺盛点就是喜阳的,反之是喜阴的。
I. 红笋的种植技术
【种名】洋合笋
【别名】毛葶玉风花、野阳合、洋合
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生长于湖北鄂西地区、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一带。
在温带或是冬季寒冷的高原地区,大多是在冰雪融解后的春季开始萌芽发叶,夏秋开花,并在初霜来临时凋萎进入休眠状态。
栽培要点:
玉凤兰喜排水性能良好的栽培基质,如泥炭土、蛭石、珍珠岩、细兰石、岩棉、细碎树皮及椰纤等,而原产于石灰岩地区的种类还要在基质中添加少量碱性介质,如石灰岩、牡蛎粉或碎卵壳。如果是容易腐烂的基质,最好每年换盆一次,避免因基质腐烂导致植株死亡,但需在休眠期进行,生长期内严禁移植。盆栽用盆的大小则要依块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口径8cm~12cm的小盆为宜。
栽时块根不宜埋得过深,栽后浇透水一次即可,平时保持基质偏干些,避免块根未发芽即腐烂。直到翌年清明节前后气温逐日升后才开始浇水,并保持基质湿润。新芽长出后,最好能给予半日照的生长环境,并在生长初期追施1次长效缓释肥,或每隔2周追施1次稀薄有机液肥,直到花芽形成为止,但施肥时要远离块根,避免发生肥害。生长期间常见有蓟马危害,且初夏梅雨期间最为猖獗,需适时喷药防治,切勿等到开花时再喷杀。若无特殊需要,花后仍需正常浇水,直到叶片开始凋萎时才可停止浇水,促使其进入休眠。通常不需要将块根挖出另贮,只需将花盆移到干燥、避雨处即可,待翌春再移盆或分球。
玉凤兰喜欢光线充足的环境,最好能接受中午以前的直射光线,光线充足时,不仅植株较健壮,花花性也会较好。由于玉凤兰的具有地下块根,栽培介质需要排水良好,避免根因长期潮湿而腐烂,可使用三合一介质(栽培土或泥炭土+珍珠石+蛭石)栽种,并让多的水由盆底流出。若于花市购买现成的开花株回家,花开完后勿急着将植株丢弃,需正常浇水至叶子转黄后,可减少或停止浇水,等地上部干枯后,再将地下块根挖出,贮存于夹鍊袋中,并放置于阴凉处,待发现块茎发芽后(约每年的3~4月)再取出种植。也可不采收块根,让其在原盆中休眠,待春天新芽萌出后再正常管理。
施肥可于块茎种下后,施用好康多一号当基肥,肥料可维持3个月,等叶子长出后,可每半个月施用一次花宝2号3,000倍液花芽抽出为止。繁殖以分植地下块根为主,若栽培得当,地下块根每年皆会增生,只要将发芽的块根分别种植(使用3吋以上的盆子),即可得新的植株。
玉凤兰栽培容易,且不占空间,适合栽培于窗台、阳台或是室内光线充足处,她的栽培管理方式就跟一般半日照的草花类似,即使是园艺新手也可栽植成功。
J. 红笋的种植方法
红笋。
种名洋合笋。
别名野阳合。
毛亭玉凤花。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