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心率不齐怎么治疗
治疗方针
治疗包括发作时心律失常控制、去除病因病灶、预防复发等。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钠通道阻滞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选择地延长复极过程药物、钙拮抗药。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不良反应,以便随时应急。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是用于治疗房颤合并其他心脏病需要开胸手术者。
其他治疗
包括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屏气等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电复律、电除颤、心脏起搏器植入和消融术等电学治疗方法等。
1.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方法可用于终止多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在药物治疗前或同时采用;
2.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3.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
4.导管消融术可以根治多种室上性心动过速,如预激综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
预后情况
心律失常的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类型、性质、基础心脏病、年龄、患者的心脏功能及是否合并全身疾病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日常护理
1.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2.居住环境力求清幽,避免喧闹,多种花草,有利于怡养性情。
3.注意劳逸结合,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节制房事,预防感冒。
4.尽力保持标准体重,勿贪饮食,因为发胖会使心脏负荷加重。
5.注意季节、时令、气候的变化,因为寒冷、闷热的天气,以及对疾病影响较大的节气,如立春、夏至、立冬、冬至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应提前做好防护,分别采取保暖,通风、降温等措施。
6.精神情志的正常与否,同心律失常发生关系密切,设法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烦恼、愤怒等不良情绪刺激,保持正常心态。
饮食调理
饮食以易消化、清谈、营养丰富、少食多餐、低盐低脂、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清洁卫生、冷热合适、定时定量为原则,心律失常患者禁忌浓茶、咖啡、香烟、烈酒、煎炸及过咸、过甜、过黏食品,少食细粮、松花蛋、动物内脏,兼有水肿者,应限制饮水量。
② 心律不齐怎么办
心律不齐可以治疗,常见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有电击、心律调节器、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1、电击
心律不齐发生时,若引起心输血量减少,造成休克或准休克状况,医生就会使用去颤器(—种医学电击仪器),在病人胸部电击,使心脏回复正常心跳。
2、心律调节器
它的做法是将—根电极线置于在心脏的表面或右心室内,另外—端接上—个电池(含感应器),当心跳慢到—定程度或停止时,感应器便可发出电波,刺激心脏产生跳动,这是专门用来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的。
3、药物治疗
药物可使心跳回复正常,或减少心跳不规则的频率,但通常只能控制,不—定能根治。
4、手术
经电气生理学检查后,有些心律不齐可经由心导管行电烧手术,将心律不齐的源头或天生的异常神经烧掉,以达到根治的目的。WPW症候群及阵发性及心室上心跳过速,常常可使用这种方法来治疗,成功率可达95%,失败的原因,通常是没完全将异常神经组织烧掉,或别处还有异常,但检查时没有察觉。
(2)心率失常怎么治疗方法扩展阅读:
可以从以下方面预防心律不齐:
一、不良的生活习惯,就是吸烟、酗酒、熬夜、用脑过度的不良习惯。
二、新陈代谢不协调,当身体的新陈代谢系统出现异常时,会影响身体的各个器官,当然就包括心律不齐。
三、不良情绪变化,长时间的处在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精神状况下,是容易出现心律不齐的,平时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是治疗一切疾病的良药。
四、用药不当,很多人在生病后都会以日常的防感冒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其实生活中随便吃药会产生心律不齐等副作用。在没有医嘱下,自己不要盲目的用药的。
五、心脏病影响,如果出现心律不齐,首先是需要检查一下,是否有心脏功能方面的病变。
③ 心律失常应该怎么办
生理性心律失常: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自发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失眠、熬夜、情绪刺激、过度劳累、剧烈运动、酗酒、喝浓茶或咖啡等,此时患者无需治疗。注意消除诱因,避免上述因素的发生,确实心律失常的种类很多,有的是生理性的,比如窦性心律失常,在正常健康人身上可以看到,基本上不需要特殊治疗;也有许多病理性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房性躁动和房性心动过速伴三:1下行等。
平时也要注意饮食的合理分配。我们可以吃安眠药来保证适当的睡眠。我们应该选择富含镁和钾的食物。同时,还要吃益气养血的食物。我们一定要改掉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的坏习惯,达到营养均衡。最好多吃含钾、镁的蔬菜、水果和鱼类,如菠菜、胡萝卜、薯仔、薰衣草、山药、葡萄、橘子、香蕉等。
心律失常意味着心脏泵功能受损。当发病时间长、次数多时,可导致严重的心脏病,影响全身器官供血,甚至猝死,因此,当发现心律失常或心律失常症状时,请立即就医。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评估生命体征。必要时,应先给予电击或临时起搏器直接治疗,监测生命体征,防止猝死;同时,药物控制病情,发现病因,积极治疗。
如果是功能性的,就不需要药物治疗,而是放松,避免疲劳、兴奋和愤怒,因为功能性早衰的发生与情绪和疲劳直接相关。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对心律失常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血管平坦,血红蛋白充足,可以降低心脏的工作压力。乐观的态度,充足的睡眠,充足的运动,均衡的营养,戒烟戒酒。总之,在兼顾安全性的基础上,以胺碘酮为代表的II类药物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线药物。
④ 心律不齐如何治疗
首先,心律不齐是一种异常或不规则的心律。心律失常定义为某些心律不齐,即心律过慢(每分钟60次以下)和心动过速(每分钟100次以上)。其他的是不规则的心房颤动,心室纤颤,多灶性心动过速等。
接下来,心脏中发生心律不齐的地方可能会影响其严重程度。房性心律失常在短期内通常不如心室性心律失常危险。
某些心律不齐,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能是由心脏内的额外电通路引起的,尽管在短期内可以通过药物或心脏复律加以纠正,但它们可能需要侵入性程序,例如射频消融,其中导管通过静脉穿入心脏以破坏多余的路径,以防止心律失常的复发。
⑤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首先需要判断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影响,是否需要治疗。部分患者不需要治疗,如生理性的心律失常、运动员的心动过缓。饮酒、咖啡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去除诱因即可。如需治疗,其治疗主要包括:
1、药物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2、介入的方法:可采用射频消融进行治疗;
3、针对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可考虑植入起心脏起搏器;
4、对于恶性的、危及患者生命的心律失常:可采用心脏电复律。
⑥ 心率失常怎样改善
人体出现心律失常的现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治疗:1、服用利多卡因、普罗帕酮、阿替洛尔、地尔硫卓等药物,能够阻断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钠通道,改善心律失常的现象。2、选择导管消融术、心脏搭桥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3、应用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有利于改善心动过速的现象。4、平时要保持作息规律,注意放松,避免出现情绪起伏大的现象。而且要保持饮食清淡,有利于病情稳定。
⑦ 心律失常应该如何治疗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心律失常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导致心衰,因此对症施治至关重要。
治疗心律失常,首先要积极查找病因及诱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治疗或缓减基础疾病情况。药物治疗之外,射频消融术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都是常用的治疗手段,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因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的发生。
ICD是一种能识别并及时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子装置,它可以24小时全天候监测和保护心脏。一旦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它可以迅速识别并针对多种心律失常发放不同的治疗,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电转复、高能量电击除颤及抗心动过缓起搏等治疗功能,有效预防猝死发生,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从中获益更大。
⑧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需要及时治疗,首选电复律;长期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则首选β受体阻滞剂;如果是频繁发生的室速,需要安装永久性自动除颤起搏器,而房性心律失常可以择期选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也可以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首选的药物为胺碘酮。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
心律失常它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很多种,有快速的心律失常,有缓慢的心律失常。
在心律失常的治疗当中,我们要分为节律不齐的这一块,比如说有房早、室早,这种比较简单的心律失常,而且病人心脏结构是好的,我们是不需要治疗的,定期观察就可以了。关于在缓慢心律失常这一块,就是跳的比较慢的,比如有长间歇的这种情况下,我们用的治疗方法叫做起搏器的治疗。还有一种快速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一般都是有折返机制或者是有异位起搏点,我们一般用的是射频消融这么一个办法,但是目前比如房颤有冷冻球囊的方法进行阻断一下它这个旁道。
心脏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器官,鲜活的生命来源于心脏的跳动,不过心脏也是十分脆弱的,很容易出现疾病,心律失常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问题,危害可大可小,需积极进行治疗,那么,出现心律失常如何治疗呢?
治疗
1.一般治疗目前有通过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西药增加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有通过心脏起搏器、电除颤、射频消融等非药物疗法治疗的。某些情况下,采用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屏气等方法,也能通过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来缓解心律失常。
2.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现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近50余种,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大多数学者同意根据药物对心脏的不同作用原理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以下四类,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其中Ⅰ类药又分为A、B、C三个亚类。
(1)I类、即钠通道阻滞药。
1)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奎尼丁等药。
2)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利多卡因等药。
3)I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氟卡尼等药。
(2)Ⅱ类、为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因阻断β受体而有效,代表性药物为普萘洛尔。
(3)Ⅲ类、是选择地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属此类的有胺碘酮。
(4)Ⅳ类、即钙拮抗药。它们阻滞钙通道而抑制Ca2+内流,代表性药有维拉帕米。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严重的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而致命。因此,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不良反应,以便随时应急。
诊断
心律失常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部分患者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心率、节律(规则与否、漏搏感等),发作起止与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
⑨ 心律失常发作时怎么办
心律失常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是正常的表现,是功能性的,比方说偶发的房早、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室早,或者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如浓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刺激,或者是工作压力过大,作息习惯的改变、熬夜等等,这些无须特别的注意。只需要改善生活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不太好的或者恶性的心律失常,或者是影响预后的心律失常,就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治疗。心律失常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等。对于常见的一些功能性的心律失常,在生活饮食习惯改善以后得到缓解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得到缓解,可以尝试应用一些药物,比方说β受体阻滞剂,比方说控制心律失常的药物,常用的有四大类,具体的药物的选择仍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对于一些恶性的心律失常,来不及直接用药物来控制,可能会选择电复律的手段。而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又影响预后,影响生活质量的心律失常,比方说房颤可能会选择射频消融或者是冷冻消融的手术干预策略来根治心律失常。目前发病率比较高、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就是心房颤动,是一个快速的心律失常。作为药物控制不佳以后选择心脏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非常多,也非常有效。而对于另一类比较恶性的或者是影响预后的心律失常就是心动过缓引起的心脏供血、摄血的不足,引起全身缺血疾病,我们会选择起搏器植入来改善这种心动过缓的情况,也是一个非常成熟、非常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