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记事方法有哪些

记事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0-04 11:23:45

⑴ 古代人用那些方法记事

1
是结绳记事说。结绳是原始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方法。《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人用结绳记事,以帮助记忆。今天我们虽然看不到结绳记事的遗迹,但可以在现在的一些民族中找到实例。如过去的云南省的怒族、佤族用大小不同的绳结表示不同的事情和数目。结绳记事不能演变为文字,但它的表现方法对文字产生了影响。
2是物件记事说。物件记事是用实物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如用一块牛排表示友好和希望联合,用一根砍断了的牛肋骨表示断交,苦果表示同甘共苦,藤叶表示永不分离等。这种借实物音、义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后来成为“会意”、“假借”等造字方法。
3是刻画符号说。因为可以创造出许多符号,刻画在不同的物件上,所以这种记事方法有广阔的发展余地。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学学》中指出:“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其中他所指的图画其实就是由刻画符号演变而来的。我国曾在四十多个地方先后发现了五百余个刻画在陶器、甲骨上的符号,它们跟商代的甲金文有的同形,有的近形,时代距今最远的有近八千年历史。因此,有人认为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起源。

⑵ 古代有哪些记事方法或传递信息

记事方法:结绳、壁画(岩画)、甲骨文、石刻、筑器(青铜铭文、陶器)等。

传递信息:声音(如:吹号、擂鼓、鸣金等)、旗帜(打旗语)、烽燧、驿站、书信、飞鸽传书等。

1、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远古时代人类摆脱时空限制记录事实、进行传播的手段之一,它发生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

2、石刻

石刻艺术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镌刻有文字、图案的碑碣等石制品或摩崖石壁。

3、鸣金

鸣金,一种中国古代战争时作战行动信号方式,指进攻,停止或撤退。

4、烽燧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5、飞鸽传书

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

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⑶ 古人除了结绳记事,物语还用什么办法记事

1、物件记事

物件记事是用实物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如用一根砍断了的牛肋骨表示断交或者苦果表示同甘共苦,藤叶表示永不分离等。

2、刻画符号

出自唐兰先生《中国文学学》,他指出:“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其中他所指的图画其实就是由刻画符号演变而来的。我国曾在四十多个地方先后发现了五百余个刻画在陶器、甲骨上的符号,它们跟商代的甲金文有的同形,有的近形,时代距今最远的有近八千年历史。


(3)记事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典故

古人为了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他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记住两件事,他就打两个结。记三件事,他就打三个结,如此等等。

如果他在绳子上打了很多结,恐怕他想记的事情也就记不住了,所以这个办法虽简单但不可靠。

据说波斯王大流士给他的指挥官们一根打了60个结的绳子,并对他们说:“爱奥尼亚的男子汉们,从你们看见我出征塞西亚人那天起,每天解开绳子上的一个结,到解完最后一个结那天,要是我不回来,就收拾你们的东西,自己开船回去。”

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托结寓意。

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如“同心结”自古以来便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而“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撮长发相结以誓爱情永恒。

⑷ 古代有什么记事法

在墙上用木炭画线或是画图.
从商周开始通常用竹片连接起来记录成文,到北宋沈括发明麻纸以后用麻纸,再到宣纸等纸。

⑸ 古代记事方法有哪些

古代记事方法有契刻、结珠、讯木、结绳等。1、契刻:也称刻契,就是在竹、木条上刻些锯齿,用以计数。2、结珠:将贝壳有大有小,并有各种颜色,用以记载历史或部落间的约定。3、讯木:就是在木棍上刻上各种符号,以此来传递信息,或作为使者身份的证明。

 1、契刻:也称刻契,就是在竹、木条上刻些锯齿,用以记数。

2、结珠:将贝壳有大有小,并有各种颜色,用以记载历史或部落间的约定。

3、讯木:就是在木棍上刻上各种符号,以此来传递信息,或作为使者身份的证明。

4、结绳: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结绳的记载,“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⑹ 古代的人们是用哪些方式记事的

1 是结绳记事说。结绳是原始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方法。《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人用结绳记事,以帮助记忆。今天我们虽然看不到结绳记事的遗迹,但可以在现在的一些民族中找到实例。如过去的云南省的怒族、佤族用大小不同的绳结表示不同的事情和数目。结绳记事不能演变为文字,但它的表现方法对文字产生了影响。

2是物件记事说。物件记事是用实物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如用一块牛排表示友好和希望联合,用一根砍断了的牛肋骨表示断交,苦果表示同甘共苦,藤叶表示永不分离等。这种借实物音、义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后来成为“会意”、“假借”等造字方法。

3是刻画符号说。因为可以创造出许多符号,刻画在不同的物件上,所以这种记事方法有广阔的发展余地。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学学》中指出:“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其中他所指的图画其实就是由刻画符号演变而来的。我国曾在四十多个地方先后发现了五百余个刻画在陶器、甲骨上的符号,它们跟商代的甲金文有的同形,有的近形,时代距今最远的有近八千年历史。因此,有人认为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起源。

古人记事撷趣

古往今来,名人大都有一个好记性,但仍十分注重做笔记,并且有的笔记颇有风趣:

蒲草笔记 汉代路温舒小时家贫无钱读书。一次,在野外放牧时,发现宽宽的蒲草可用来记字造句,于是便将蒲草采回家,边读书、边在蒲草上做笔记,读了一本,又抄一本,终于谙熟《春秋》经义,成为有名的法学家。

树干笔记 南北朝时的任未,外出求学时无钱住客店,便在树林里搭个小茅棚住,然后削荆条为笔,以树汁为墨水,读书做学问。因买不起纸张,便把书中的优美词句写在树干上,等有钱买到纸后再抄录下来,后人将此树林称为“经苑”。

布袋笔记 宋代诗人梅尧臣,外出时总少不了带上一个小布袋,每当读到佳句妙语,就把它们写在纸片上,然后投入小布袋中。做学问时,便从小布袋中取出所记的纸条,或予以引用,或启发思维,终成一位出色的诗人。

陶罐笔记 元末着名学者陶宗仪,避乱江华亭时,躬耕于田野,累了便坐在树下歇息、读书。每有所感,就取出随身带来的笔砚,在树叶上记下来,并将树叶笔记放入准备好的陶罐中,埋入树下。经过10余年的积累,竟有树叶笔记数陶罐。后经加工整理,终成颇有学术价值的《南村辍耕录》。

⑺ 记事写作方法

记事写作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流水帐,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事情的起始过程全部详细记录下来,清楚明了,缺点是比较啰嗦,没有重点和高潮;第二种方法就是讲故事,交待事情的时候加入个人观点和感想,这样的写法能够有感染力,吸引读者,其缺点就是作者必须有一定的叙事能力和写作水平,要不然也还是沦为“流水账”。

⑻ 古代记事方法有哪些

1、契刻:也称刻契,就是在竹、木条上刻些锯齿,用以记数。
2、结珠:将贝壳有大有小,并有各种颜色,用以记载历史或部落间的约定。
3、讯木:就是在木棍上刻上各种符号,以此来传递信息,或作为使者身份的证明。
4、结绳: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结绳的记载,“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记事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拼音jìshì,意思是指记录古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
《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唐权德舆《洪州西山风雨池记》:“春秋时,国有史氏,君举必书。德舆从事于公,记事之徒也。”泛指记录事情。如:记事本。
《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安重诲传论》:“宰相有非其见时而事当上决者,与其被旨而有所复请者,则具记事而入,因崇政使闻,得旨则复宣而出之。”徐无党注:“记事,若今学士院谘报。今士大夫间以文字相往来谓之简帖,俚俗犹谓之记事也。”
《清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汉陈友谅》引《太祖实录》》:“友谅不敢出,上又移书与之曰:‘昨兵泊潴矶,尝遣使赍记事往,不覩使回,公度量何浅浅哉!’”
鲁迅《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这几年来,常见有因经济的压迫,礼教的制裁而自杀的记事。”

如何记事

小学阶段作文的主要形式是记叙文,同学们要在记叙文上多下功夫,掌握它的一般规律。根据文章侧重点的不同,记叙文的类型大致有四种:

第一,侧重记事。如: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第二,侧重写人。如:

我最敬爱的人

第三,侧重绘景。如:

春天的早晨

第四,侧重状物。如:

菊花开了

四者之中,以记事最为重要,因为写人、绘景、状物都离不开记事。任何事件都有它的六个“要素”,作文时千万不能疏忽。这说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却要多动脑筋,否则文章就不完整。要想练好记事的本领,就得从“小处”着手,注意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多记多写这些内容,对提高作文水平大有好处。

以上说的是平时的练习,如果是命题作文,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审清题意。拿到题目先要弄清关键词语,也就是题眼。比如《记一件难忘的事》,“难忘”是题眼,抓住它也就紧扣了题意。

其次,就是要在选材上下功夫。可写的事情很多,不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定要选最能感动人,确实使自己终身难忘的事。一般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列出几项内容,比一比,看哪一个最有意义。

材料选定以后,就可以动笔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好的开头,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开头的方法一般有正叙,即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有倒叙,即先写结果,然后再交代事情经过;有中心开花,即先写最精彩的场面。三种方法各有长短,小学生初写作文,最好用正叙,这种方法按事件发展的顺序一步步写下来,使人一看就明白。

最后,就是要处理好“我”在作文中的位置。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就是文中的主角,要着重写自己在事件中的表现和感受。如果自己仅是旁观者或普通参与者,就可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事件进行叙述。

⑽ 古人记事方法

古代记事方法
1、结绳。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结绳的记载,“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2、契刻,也称刻契,就是在竹、木条上刻些锯齿,用以记数。
3、结珠,将贝壳有大有小,并有各种颜色,用以记载历史或部落间的约定。印第安人用过。 4、讯木,就是在木棍上刻上各种符号,以此来传递信息,或作为使者身份的证明。澳洲、非洲土人曾使用过。
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鸿雁传书

汉代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在北海边牧羊,与朝廷联系中断。苏武利用侯鸟春北秋南的习性,写了一封信系在大雁的腿上。此雁飞到汉朝皇家的花园后,皇帝得知了苏武的情形。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鱼传尺素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由于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鱼传尺素的说法。
青鸟传书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飞鸽传书
《开元天宝遗事》:“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这是飞鸽传书最详尽的描述。
风筝通信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
竹筒传书
隋文帝年间南方叛乱,大将军史万岁孤军深入剿匪,那时没有快递公司,立即派人截了一节竹子,把写好的战事报告装了进去,封好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几天后,有一个挑水的乡人看到了这个竹筒,便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了史万岁封在里面的报告,立即把史万岁部队接连取得胜利的战况向朝廷作了报告。隋文帝听到喜报,继续乘胜追击反隋散兵,没用多久,就彻底平定了叛乱。 据说“邮筒”就是这么来的。
灯塔
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信号烽火。那时人们在灯塔里燃烧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通信塔
18世纪,法国工程师克劳德.查佩成功地研制出一个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实用通信系统。在这些塔顶上竖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装一根水平横杆,人们可以使木杆转动,并能在绳索的操作下摆动形成各种角度。这样,每个塔通过木杆可以构成192种不同的构形,附近的塔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种含义的信息。这样依次传下去,在230千米的距离内仅用2分钟便可完成一次信息传递。该系统在18世纪法国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信号旗
船上使用信号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旗号通信的优点是十分简便,因此,即使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相当发达,这种简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来,成为近程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进行旗号通信时,可以把信号旗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通常悬挂单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例如,悬挂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潜水员,请慢速远离我船";悬挂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悬挂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医疗援助"等等。
旗语
在15-16世纪的200年间,舰队司令靠发炮或扬帆作训令,指挥属下的舰只。1777年,英国的美洲舰队司令豪上将印了一本信号手册,成为第一个编写信号书的人。后来海军上将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记"字母,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语字母。1805年,纳尔逊勋爵指挥特拉法加之役时,在阵亡前发出的最后信号是波帕姆旗语第16号:"驶近敌人,近距离作战。" 1817年,英国海军马利埃特上校编出第一本国际承认的信号码。舫海信号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数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状各异:有燕尾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颜色和图案也各不相同。

阅读全文

与记事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5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60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8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9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9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7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6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100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4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7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7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4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2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7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5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6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4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5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