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经济利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表现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得利。
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税务机关计缴的所得税和费用。
利润也称净利润或净收益。从狭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包括收入和费用的差额,以及其他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损失。从广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是收入和费用的差额。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税前利润也称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税后利润,也称净利润。
⑵ 如何算利润,给具体公式,有几种算法
一、利润的计算
1、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建议你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好好看一看,这样这些公式才会更直观。
各种利润的核算在表上都很清楚。未分配利润的数字和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相同。
⑶ 利润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利润有两个,一种是毛利润,一个是净利润。毛利润是你的销售价减去你的粗成本价净利润是你的销售价减去你所有的投入成本与税后利润。关于计算方法一般是填利润表来计算完成的,比如: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汇兑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1)
以上公式简化,也就是你所说的:收入-成本-费用-支出=利润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倒算。但这种计算方法很复杂,需要知道的因素更多。原理就是你说的:银行、现金余额-注册资金=利润
详细来说,就是:总资产-总负债-所有者投入资金=累计未分配利润
也就是说,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从企业成立到资产负债表日止企业累计实现的未分配利润。(2)
也就是说,公式(1)是正常计算某一期间利润的方法。而公式(2)是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等式倒推出来的利润,是从企业成立起至资产负债表日累计实现的利润减去已分配的利润后的余额。
两者的区别就是:
1、计算利润的期限不同,公式(1)计算的是本期的利润,公式(2)计算的是累计的利润2、利润的口径不同,公式(1)是实际实现的利润,不扣除利润分配的金额;公式(2)是累计实现净利润扣除各项利润分配后的金额
⑷ 利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4)利润核算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利润结构基本合理:
(1)企业的利润结构应该与企业的资产结构相匹配。
(2)费用变化是合理的、费用在年度之间没有出现不合理的下降。
(3)利润总额各部分的构成合理。
企业的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差额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⑸ 如何计算利润
投入1万元,到手后是15000元,那么利润是15000-10000=5000元,
利润占比为5000/10000*100%=50%。
各种利润计算方法
一、毛利
毛利是商品实现的不含税收入剔除其不含税成本的差额,因为增值税是价税分开的,所以特别强调的是不含税,现有进销存系统中叫税后毛利。
1.毛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4.从一般纳税人购入非农产品,收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17%进项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5.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其从税务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4%进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6.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按 17%交纳销项税额。
7.总的来说,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它本身并不影响毛利率,影响毛利率的是不含税的进价和售价。要正确计算毛利率,只要根据其商品的属性,按公式换算成不含税进价和售价就可以了。
二、净利
净利指毛利减掉所有的费用及税额所剩下的利润。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它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其内容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期间费用之后的余额。
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应负担的流转税,通常也称为毛利。其他业务利润是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后的差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5)利润核算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利润的特性:
1、商业利润的神秘性,利润是资本的生命,加快商品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剩余价值是雇佣劳动者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但必须经过流通过程把商品转化为货币后才能实现。至于商品能否卖掉,以及按什么样的价格出售,从而利润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到什么程度,将取决于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的具体状况。
特别是,商品资本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化出来成为商业资本,专门执行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职能,并相应地取得商业利润,使关系更为错综复杂,更易造成神秘化。
2、分割性
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不仅使用自有资本,而且
⑹ 利润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利润有两个,一种是毛利润,一个是净利润。毛利润是你的销售价减去你的粗成本价净利润是你的销售价减去你所有的投入成本与税后利润。关于计算方法一般是填利润表来计算完成的,比如: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汇兑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1) 以上公式简化,也就是你所说的:收入-成本-费用-支出=利润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倒算。但这种计算方法很复杂,需要知道的因素更多。原理就是你说的:银行、现金余额-注册资金=利润 详细来说,就是:总资产-总负债-所有者投入资金=累计未分配利润 也就是说,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从企业成立到资产负债表日止企业累计实现的未分配利润。(2) 也就是说,公式(1)是正常计算某一期间利润的方法。而公式(2)是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等式倒推出来的利润,是从企业成立起至资产负债表日累计实现的利润减去已分配的利润后的余额。 两者的区别就是: 1、计算利润的期限不同,公式(1)计算的是本期的利润,公式(2)计算的是累计的利润 2、利润的口径不同,公式(1)是实际实现的利润,不扣除利润分配的金额;公式(2)是累计实现净利润扣除各项利润分配后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