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告诉我有关香菇的传说,及在中国的产地,和其他详细资料
香菇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
文/江少伟 黄志民
庆元地处浙江省西南部,面积1898平方公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小县。"庆元"是宋宁宗的年号,庆元三年松源置县,以年号为县名,至今已有800余年。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制菇史与置县史不相上下。人工栽培香菇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800多年前,龙岩村农民吴三公继承发展"砍花法",发明了"惊蕈术"和"烘焙术"等一系列制菇加工技术,被当地菇农膜拜为"菇神"。800多年来,香菇成为庆元人民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菇民足迹遍布全国十一个省200多个县、市,从此,香菇开始了造福人类的新纪元。庆元历史地被誉为"香菇之源"。随着庆元的吴克甸研究人造菇木露地栽培技术获得成功,这一技术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把香菇生产发展推向高潮。庆元建起了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流通集散地。
说起香菇的起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朝年间,因久旱无雨,皇帝朱元璋为祈雨需素食,数日后已食而无味,国师刘伯温献上香菇,朱元璋食后顿觉神怡,赞口不绝,下旨把香菇定为岁岁需上献皇家的"贡品",并敕定香菇为刘伯温国师家乡处州府龙泉、庆元、景宁三县生产的专利产品,其它地域一律不允许种制香菇。庆元民间自此就把香菇视为"皇上圣品"、"菜中之王"。对此,民间有"国师献山珍,香菇成圣品,皇帝开金口,谕封龙庆景"之说。因此,庆元(处州)人对香菇怀有特殊感情。
香菇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香菇一向被人们视为山珍佳肴,在国内外市场上素负盛名。这主要是它具有清香独特的风味,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据科学家测定,香菇蛋白中含有18种氨基酸,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香菇就占了7种。同时,香菇还含有多量的谷氨酸,由于它具有这么多的营养价值,再加上各种糖类、鸟尿圜等,就组成了香菇固有的独特鲜美的风味和其他食品所无伦比的清香,是名符其实的"山珍"。
香菇又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据明代着名医药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所载"香菇是食物中佳品,味甘性平,能益味助食及理小便不禁",并具有"大益胃气、托痘疹外出"之功,故在我国民间,常用香菇来辅助治疗小儿天花、麻疹及清热解毒、降低血压等方面疾病。据医药学家研究发现,香菇中含有维生素D母,可用于防治婴儿佝偻病和促进小儿骨骼、牙齿、身体等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香菇因是多糖体,除可降低血压外,并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在抗癌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
香菇创始人吴三公与西洋殿构筑起香菇文化
说起香菇不得不提起吴三公和西洋殿。据考有关文字史料:吴三公又名吴昱,因兄弟排行第三,被菇民尊称为吴三公。宗谱载:"吴氏祖先于唐代由山阴(今绍兴)迁至庆元",吴三公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三月一十七日出生在龙、庆、景之交的龙岩村,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故称三公。相传吴三公常入深山密林狩猎和采集野生菌蕈,在日积月累的观察中发现伐倒的阔叶木表皮被砍伤后,伤处常长出香菇,此法屡试屡验,这便是人工栽培香菇"砍花法"的由来。在生产实践中,吴三公还发现一些树木虽经砍花却多年不出菇,不知何故,无奈之下不禁仰天长叹,以斧猛敲,这一敲不要紧,却惊动了菌丝的萌发,数日后菇出如涌,此便是后世菇民不传之秘"惊蕈术"。他创制出古老砍花法和惊蕈术,为贫穷的山区菇民开辟出一条良好的生存途经,深受人民爱戴和尊敬。古代菇民感念他的功德,于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在后广盖竹兴建起"灵显庙"祀奉吴三公为"菇神"。而后,由于香菇业有较大发展,至清干隆三年(1741),菇民们又在后广西洋村村口,兴建起"吴判府庙"祀奉吴三公父子,从此菇民聚集的机会增多,互相交流制菇经验,使香菇产量急剧上升,菇民生活日益改善,前往"菇神庙"进香的人川流不息。由于原有古庙年代久远,简陋狭窄,容纳不下诸方前来的进香人士,至光绪元年(1876),由龙、庆、景菇民集资巨款,在"吴判府庙"之旧址上,重新建造了占地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的菇神庙——西洋殿。该殿位于浙江省第二高峰的百山祖之下,座落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入口处--西洋村村口,该殿主体建筑平面呈纵长方形,自南至北分别为照壁、石大门、倒座(戏房)、戏台、月台、中亭、正殿、以及厢房、还有附属建筑:东侧为观音堂,西侧为庙祝舍、库房等。
吴三公不仅是龙、庆、景三县菇民的代表,也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创始人。香菇从野生转变为人工栽培,发展至今成为全球性产业,给人类提供了新的蛋白质来源。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创造,也是我们中华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张寿橙高级工程师等人,于1987年7月份在英文版国际"热带菇类"刊物上发表了吴三公的光荣业绩,于1988年8月份在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在香港举行的第八届应用生物国际会议上,又把《吴三公为代表的龙、庆、景菇民文化对中国和日本香菇栽培的影响》又作了专文论述,并以切实足够的文字史料论证了被日本菌学界称为瑰宝的一本书--1796年佐藤成裕所着的《惊蕈录》,不但其内容精华部分源自龙、庆、景,即使"惊蕈"亦为我菇民方言,使得全世界所有公正的菇农,无不敬佩吴三公。
发展香菇经济 铸就"香菇之源"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极大的发展,"庆元香菇"不断焕发活力。庆元县历届政府都着力培养扶持这一传统产业。进入九十年代,成功地实施了"中国香菇城"系统工程建设,使香菇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庆元、龙泉、景宁三县数十万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所谓一业兴百业旺。香菇生产的发展带动了原辅材料、食用菌机械、塑料加工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仅以庆元为例,全县十九万人口,半数以上人口从事香菇生产及其相关行业,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中香菇效益占了50%以上。一朵小小的菌伞,撑起了庆元人民物质生活的半边天。
产业复兴促进了菇业的可持续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的科研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建立于1979年的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从事菌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使香菇生产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该所选育的新菌株至今仍是"庆元香菇"的当家品种。该县投资100万美元兴建了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香菇专业市场,市场已成为全国香菇的集散地,在香菇学术交流上,该县分别于93、94年连续召开了"中国食用菌生产技术研讨会"和"国际食用菌生产暨产品研讨会",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商贾云集。"庆元这一传统菇民区成为全球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香菇中心"(张寿橙、赖敏男《中国香菇栽培历史与文化》)。在香菇文化承传上,兴建了建筑面积达1400平方米全国唯一的香菇专题博物馆。在技术保障上,建立了食用菌检测中心,为传统名品保持传统风味提供可靠技术保障。1989年3月,国际热带菇类学会主席、联合国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张树庭教授,亲赴庆元县实地考察之后,充分肯定香菇确是庆元最先栽培,亲笔书写"香菇之源"的题词。
原产地域保护 庆元香菇驰骋国际市场
为确保"庆元香菇"纯正品味,制订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技术规范。为使"庆元香菇"这一名产得以发扬光大,继续造福于产区人民,开展了"庆元香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在今年中国标准化协会组织召开的《庆元香菇》原产地域产品国家标准审定会议上,通过审定,"庆元香菇"是我省继"绍兴黄酒"、"龙井茶"之后又一个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民族传统精品。这标志着"庆元香菇"将可凭此"护照"驰骋国际市场。
如今,"庆元香菇"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研究、生产培育、环境卫生、虫害防治、烘烤加工技术体系和保障措施,使"庆元香菇"更具优势。这个优势在近几年国内产量大幅度上升,市场价格持续下挫的激烈竞争中得到了检验--"庆元香菇"依然以较高的价格行俏;"庆元香菇"依然以其优良的品质饮誉海内外;庆元是全国最大的香菇专业市场、最大的食用菌原辅材料市场、最大的香菇技术人力输出市场,依然在国内食用菌界发挥重大的影响。 原产地优势+政府引导 形成独特香菇经济现象
一个小小的山区县,却建起全国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场,日购销香菇量达20我吨,年交易额最高时达10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奇迹,但这一奇迹是如何形成的?笔者认为:
一、"香菇货郎"撑起流通市场一片天。山区农民充分利用原产地优势,积极参与香菇经销活动,他们购进卖出,生意兴隆,使庆元香菇市场购销旺,形成独特香菇经济现。自庆元的香菇市场形成以来,已有4000多人分别加入灵活销售,四面出击、八方定点的购销队伍和"一条篇担,两只麻袋,走村串户跑山头"的收购队伍。这支队伍以当地农民为主,菇农生产的香菇除部份由自己自己挑到市场销售外,大部分就由这支队伍挨家挨户收购起来,再由他们运进香菇市场卖给经营户。他们信息灵通、活动范围广、经营方式灵活且风险小,成为市场流通领域的"主力军"。这支被称为"香菇货郎"的队伍,有的到毗邻的龙泉、云和、景宁、遂昌、政和、浦城、寿宁等地收购,还有的到陕西、云南、安徽、湖北等10个省的200多个县收购,再把收来的香菇源源不断地运进庆元香菇市场投售,从而保证了香菇市场的货源。
二、"走南闯北"销售队伍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支队伍长年累月,带着样品走南闯北,在上海、广州、深圳、夏门、无锡、青岛、北京等18个大、中城市开设销售点,通过这些网点把庆元香菇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并利用当地宣传工具宣传庆元香菇,使大、中城市的人民群众了解庆元香菇,扩大了庆元香菇的知名度,使香菇市场的交易量逐年上升。
三、政府引导香菇经济发展壮大。为稳步发展香菇生产,香菇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该县政府本着"新建一处市场,带动一门产业,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指导思想,于1999年投资建设了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庆元香菇市场。并把搞活香菇的经营流通放在香菇传统产业的重要位置来抓,采取国有、集体、联户、个体"四轮驱动"的购销经营机制,多种渠道发展香菇经济。政府制订了优惠政策,允许香菇经营者进山、进场收购,允许批量转销、直接出运,在市场交易中随行就市、平等竞争,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随着庆元香菇知名度的提高,现在的邻县,以及生产香菇的边远县的香菇,也源源不断地流入庆元,香菇市场经营户根据香菇的大小、颜色状况等分门别类地进行设档,并分堆包装按货论价,销往国外。通过当地政府的进一步引导,香菇市场入市交易人数超过5000多人次,日购销香菇量少则10余吨,多则30多吨,年交易额达10亿元人民币,香菇经济正在不断地发展状大。
Ⅱ 增城迟菜心好不好吃
增城小楼镇地处北回归线,这里的地质有点特殊,这里的菜心长如菜树,能长到一米高,但却依然皮脆肉软,茎肥叶厚,煮炒快熟,吃之甜美,很有菜味,非一般菜心可比,因此,增城迟菜心被食家们誉为“菜王”。
牛肉炒迟菜心
冬季是迟菜心大量上市的季节,又甜又爽脆的迟菜心,无论素炒还是搭配肉类炒都非常受欢迎。
迟菜心是菜心的一种,深冬才上市,比一般地区的菜心都要迟收割,所以称为迟菜心。是增城特产,迟菜心很大棵的,广州人称为菜树,菜虽然大棵但菜质却很鲜嫩,吃起来都清脆爽口,鲜甜美味,无论是炒、煮还是滚汤都非常适合。这2年又出了小棵的,不知道是不是还没长大就被卖了 哈哈 反正我喜欢迷你型的
Ⅲ 河北石家庄哪有香菇种植技术培训
石家庄普天菌业培训中心有香菇种植技术培训。如果方便的话,可以与他们联系一下。也可以留下你的QQ号。进行交流。
Ⅳ 香菇被称为“山珍之王”,怎样吃才营养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 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4.爆炒姜葱蒜,加入豆腐片继续翻炒。
5.放入辣椒、香菇,加入盐、白糖、花椒粉、老抽调味。
6、加水、小火焖至收汁即可。
Ⅳ 香菇菌棒怎么能长蘑菇
摘要 首先转色要均匀。保持菌棒充足的含水量。控制大棚内的温度,空气湿度达到适宜出菇的标准。并且湿度均匀。这样就可以了。
Ⅵ 怎样做粤菜
一、香菇菜心
步骤很简单:
1:将水发好的香菇或者新鲜的香菇切成片状。
(干香菇可以在温水中泡半个小时以上就可以发开了。)
2:然后在炒锅内倒水少许油,油热后,倒入蚝油及酱油
(这个量可以根据口味以及香菇的多少来决定。)
3:炒匀之后倒入切好的香菇与菜心。不停的翻炒。炒到香菇变软缩小且酱色上匀就可以关火装盘了。
这个菜不用放盐,因为蚝油和酱油已经很咸了,也不用放味精,已经够鲜。刚放入香菇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点干,千万不要加入,炒炒就会炒出水分来了。而且蚝油的粘稠度正好省了勾芡的工序。
香菇用水发的或者新鲜的都可以。有人喜欢水发的味道足,有人喜欢新鲜的嫩滑,随你的选择了:)
二、蚝油青菜,做法同上,普通炒青菜后加入一到两汤匙蚝油即可.
三、蒜蓉青菜,做法同炒普通青菜,在青菜开始缩水的时候加入蒜蓉即可。
以上做青菜的要点是青菜最好先用滚水焯一下再炒,尽量少放油盐,尽量清淡及鲜美——这是粤菜的特点。
【菜名】 芙蓉煎滑蛋
【所属菜系】 粤菜
【特点】 色泽金黄,鲜嫩醇香,美味可口,驰名南北。
【原料】 主料 鸡蛋200克,又烧肉60克,水发香菇10克,玉兰片30克,姜10克。调料 大油100克,香油10克,胡椒粉少许,湿淀粉10克,盐4克,味精3克,毛汤适量。
【制作过程】 (1) 把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搅打,加入胡椒粉、盐、味精、搅拌均匀 (2) 将叉烧肉、水发香菇、玉兰片、葱、姜等均切成丝,放盛入盛鸡蛋内,再搅匀待用。 (3) 炒勺上火,倒入大油,烧至7~8成热,把鸡蛋倒入,用文火煎至两面呈金黄色,至熟。 (4) 在鸡蛋上烹上适量毛汤,用调稀的湿粉勾芡,滴下香油即成。
菜谱名称 鲜味罗宋汤
所属菜系 粤菜
所属类型 特色靓汤
基本特点 请阅
基本材料 番茄切小块1个、柠檬洗净四分之一个、卷心菜切丝半个、蒜蓉1汤匙、胡萝卜去皮,切小块1条、清水5杯、洋葱切小块1个、盐、胡椒粉适量
1.将清水煮至沸腾,加入所有材料,煲约一小时。
2.下盐及胡椒粉调味。
小贴士:是否发觉餐厅的罗宋汤特别鲜味,其实窍门就是下了柠檬。
腐竹鹑蛋糖水(粤菜)
主 料: 腐竹2两(约80克),鹌鹑蛋8只,雪耳1/2两(约20克),冰糖8两(约320只),清水6杯。
做 法: 1、腐竹浸软,撕成小块待用。2、鹌鹑蛋原只煮熟,浸冷水,去壳。3、雪耳用清水浸约1小时,煎去硬蒂,飞水,沥干。4、冰糖舂碎。5、清水6杯煲滚,下雪耳煲半小时,加入冰糖、腐竹,煮至冰糖完全溶解,放入鹌鹑蛋即成。
备 注: 煮鹌鹑蛋要冷水放下蛋,若用滚水煮蛋,蛋壳会爆开。冰糖煲至溶即熄火,煲太久会带酸味。
鲍贝烩豆瓣(粤菜)
主 料: 鲜蚕豆1杯,珍珠鲍贝1罐,火腿2块,干瑶柱1粒(蒸透),上汤1杯,水溶粟粉2茶匙,番茄1个(切花),萝卜芽菜少许。
配 料: 调味料:酒、糖各1茶匙,盐少许。
做 法: 1、开罐取出鲍贝,沥干水分。2、蚕豆去皮,放滚水中焯熟,沥干水分。3、火腿切片。4、煮滚上汤,加瑶柱、调味料,下火腿、鲍贝、蚕豆瓣拌匀,煮至豆瓣软透,以水溶粟粉勾芡,加熟油少许即成。5、鲍贝烩豆瓣连汁上碟,番茄花、萝卜芽菜装饰。
豆瓣鲜鱿(粤菜)
主 料: 鲜鱿鱼1只,青瓜1只,油1汤匙。
配 料: 酱汁料:豆瓣酱、麻油、酒各1茶匙,生抽1汤匙,盐少许。
做 法: 1、鲜鱿鱼宰后洗净,去头、去紫膜,切长条状,用滚水焯至刚熟,沥干,候冷。
2、青瓜纵切开,去瓤,切宽长条,沥干。3、烧热油,下鲜鱿兜匀,加入混匀的酱汁料,炒匀即上碟。
橙汁烩猪扒(粤菜)
主 料: 猪脊肉条1斤(约600克),葱2棵(切碎),橙1/2个(切片),面粉2汤匙,油2汤匙,牛油3汤匙,鲜橙汁3/2杯,水1杯。
配 料: 调味料:盐1茶匙,胡椒粉少许。香料:香草3/2茶匙,百里香、黑胡椒各1/2茶匙,迷迭香少许。
做 法: 1、猪扒整块洗净,加调味料拌匀,涂上一层薄面粉。2、烧热油,将猪扒煎至呈焦黄色,取出,洗净煎锅,再加2汤匙水煮熟猪扒。3、另锅煮溶牛油,炒葱粒至变色,加入(2)的汁、橙汁和水1杯,煮滚。4、放入猪扒,下香料煮15-20分钟,取出猪扒切约1厘米厚块,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可加少许盐、胡椒粉调味。5、猪扒连汁上碟,橙片伴碟即成。
扒南瓜(粤菜)
主 料: 南瓜8两(约300克),瘦肉3两(约120克),虾米、芫荽碎各1汤匙,姜茸1/2茶匙,生油4汤匙,绍酒少许。
配 料: 调味料:盐1/3茶匙,生油1茶匙,清水2汤匙。腌料:生抽3/2茶匙,胡椒粉、糖、生粉各少许。芡汁:生抽1/2汤匙,糖1/3茶匙,水1/4杯,麻油少许。
做 法: 1、南瓜去子去皮(也可留皮),切成块,加调味料拌匀,放入烧有热油二汤匙的热锅内兜匀,加水半杯,以中火煮软。2、瘦肉剁碎,虾米用清水泡软剁碎,同放碗中,加入腌料拌匀。3、烧热油二汤匙,爆香姜茸,加入肉虾料炒至半熟,再洒入沾油少许,放入南瓜兜匀,拌匀芡汁埋芡,撒入芫荽即可。
备 注: 如想将南瓜煮成块状上碟,就不要将南瓜去皮。
Ⅶ 广州那里有广宁特产店面
广宁本土特产 【名称】广宁竹
【简介】广宁县是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享有这一盛誉的县份。广宁地处粤西北部,绥江中游,属南亚热带北缘,环境气候非常适宜竹类植物的生长和繁衍。
【名称】竹笋
【简介】广宁竹笋纤维细嫩、笋大肉厚、甘脆香甜、不含苦味、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科学检测结果显示:其鲜笋中含糖分20%、脂肪0.3%、蛋白质3%以及磷、铁、钙、镁等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蛋白质中含有15种不同成份的氨基酸,所有这些都是人体必须吸收的物质。
【名称】沙糖桔
【简介】广宁县岭南种植园是从事沙糖桔,种植和经营的专业园区,兼营竹笋等山区特产的种植、加工、销售。种植园始建于2000年,位于景色秀丽、气候怡人的广宁县排沙镇。广宁县位于广东省的粤西地区,60年代前与四会市合称“广四县”,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缔造了一个中外驰名的沙糖桔重要产地。
【名称】宾亨沙葛
【简介】宾亨地处绥江河畔,土质松疏、肥沃,当地农民历来有种植沙葛的习惯。“宾亨沙葛”的主要特点是:肉质细嫩、爽脆、鲜甜、皮薄、体大,而且根蔃少。
【名称】山地鸡
【简介】山地鸡又称竹园鸡,原产自江西省优质鸡种, 从小在竹园里和田野上自由生长,吃的是嫩草、蚂蚱、稻谷、玉米等天然食物和鱼腥草等野生中草药,所以体质健壮,既有山里农家鸡的肉质,又有竹林中野禽的天然风味,是新昌安全、营养、特色农产品。
【名称】蜂蜜
【简介】蜜蜂是人类饲养以供采蜜的蜂类。蜂蜜即蜜蜂采取花液酿成的甜汁。俗语说,要想蜂蜜好,花源宝中宝。广宁花源丰富,平均每季有21万亩花源,养蜂条件良好。
【名称】冬菇
【简介】冬菇遍布广宁,山间林地,撷之不尽。香菇就喜欢在广东较为寒冷潮湿的地方生长。上乘的香菇具有柄短、肉厚、香嫩爽滑的特点。香菇分为花菇、冬菇。香菇三种。香菇是烹饪菜肴的理想配料,有“厨中之珍”的美称。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人类机体所必须的八种氨基酸,香菇就有7种。
Ⅷ 如何挑选优质的干香菇
首先我们要知道香菇的等级是怎么分的,才能说到去挑选。
先给大家说说中国的几个着名的香菇种植之乡。现在的市场上占了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是沿海的香菇。浙江和福建的香菇非常有名。还有的就是湖北和河南的香菇。沿海一带的香菇,因气候特点,黑面菇多,香菇不重,厚的少,花菇少。内陆的香菇,低温期较长一些,厚的多,花菇多。其次,沿海一带的菇商非常有商业眼光,很早就开始了品牌的建设和推广。而内陆菇商各自为战,一直是为他人做嫁衣,香菇大多是走批发,去了广州,出了国门。所以目前沿海香菇的品牌、产品及包装和推广都非常有特色。
香菇的等级,从高到低是:花菇,黑面菇,片菇。其中花菇又分的比较多。分天白菇、普白菇、茶花菇。大家可以从淘宝或者网络上去查一查,香菇哪种品名卖的贵。所以以后请不要再以讹传讹,说香菇是黑脸的好啦!
香菇的种植方式,也让香菇的身价各不相同。
大家崇尚自然,喜欢原生态,喜欢野生。所以野生香菇价格最高。实际上,野生香菇的产量和品质都是无法保证的。
其次是用落叶树种植的香菇。这种种植方法,是把树木锯成筒状,播种香菇菌种,等待它自然生长。整个过程在森林里完成。也有农户担心香菇被偷,把菇筒搬到山脚自己家附近管理的。不过,香菇只有在高山的山尖有大树既有阳光又通风又向阳的森林里才能多产天白菇。这种香菇叫原木香菇,也叫段木香菇,也叫木头香菇。是现有的真实市场中比较珍贵的香菇了。
再其次是袋料香菇。这是目前最为普遍的种植方式。袋料香菇又分为两种,根据培养料的不同,分为木头袋料和秸秆袋料。木头袋料,顾名思义,就是把树木粉碎装在胶袋里面做成菌棒,再播种香菇菌种。当菌棒成熟之后,在家门口搭好棚架,再陈列在棚架里管理。等待生长。沿海一带的袋料香菇,大多是直接放土地上生长的,也是一个特色。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香菇在生长中尽量多的吸收水分,生长的快,大。缺点是生产的菌菇,容易有沙子。
再再其次,根据香菇的用途,分为水菇和干菇。前面都是讲的干菇生产。有一种袋料香菇是专门用来生产鲜菇的。这种香菇也是直接放土地上生长,和沿海不同的是,内陆这种水菇不做干菇。因为它生长快水分足脸面黑。干燥后成品轻而薄。
我说到这里,大家有看明白没有?
不管你是哪一种种植方式,香菇都有它的世界里的等级的。
我在此把我的一些香菇的等级照片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Ⅸ 随州香菇的发展历程
随州是湖北省食用菌种植生产重地,全市市90%的乡镇、30%的农户,有近30万左右的人从事食用菌相关的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基地,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随州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外向型及创汇出口型产业。
1.食用菌产业的兴起:随州食用菌产业始于1978年,当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住进三里岗镇杨家棚村当年,推广香菇种植技术。随后华农大硕士罗信昌、吕作舟又在三里岗试种椴木香菇,为随州食用菌产业播下星星之火。随着椴木香菇种植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利用丰厚的林地资源,各乡镇开始大面积种植椴木香菇,从此“随州香菇”便远飘万里。由于椴木香菇对栎木资源的过度消耗,砍伐树木发展经济的矛盾也变得日益突出,20多年来,其发展也一直受阻。
2.新技术促进产业快速发展:1996年袋料香菇的进入随州,利用种植椴木香菇的技术经验,香菇种植规模和产量成倍增加。袋料香菇采用椴木作培养基料,单位产量的情况下,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操作简单,便于管理,适合规模种植,推动了产业的发展。随着香菇市场的不但饱和,90年代末,黑木耳种植兴起,也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奠定了随州香菇、黑木耳为主打产品的优势地位。据统计,2008年随州市食用菌总产量2.1万吨,其中香菇产量14000吨,黑木耳7000吨,创湖北省产量第一。
3.市场为主导食用菌产业升级:在有着坚实的种植规模和产量,丰富的源头资源。随着食用菌产业链条的不但延伸,政府的开放政策,一批批香菇收购和加工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仅在三里岗地区香菇加工销售企业就有有100多家。从武汉到广州,到上海,到北京,香港,随州香菇的市场份额不但的增长,其中香港市场就占据80%。有着优秀的品质和质量,随州香菇不仅立足于国内市场,也开始冲击国际市场。随着多年的外贸出口,随州香菇也牢牢占据了中国香菇出口第一的地位。为了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与国际接轨,打响品牌,随州市政府利用地区优势,招商引资,进行资源整合,促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扶持了一批大型资金技术型的龙头企业,并以“企业+基地+农户”的经济发展模式,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促进了随州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升级。
总括随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从跟风盲目种植到集约化种植,从无序到有序,到现在的标准化,产业化。一路走来随州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目前随州市曾都区是全国食用菌十大生产基地之一, “国家万吨标准化示范区”,拥有全国十大食用菌加工出口龙头企业三家,年出口额创湖北省第一,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取得优异的成绩和荣誉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2008年随州市食用菌总产量达到2.75万吨,产值12亿元,全年食用菌出口创汇突破8000万美元,比前年增长了33.3%。
Ⅹ 求适合在广州种植的食用菌种类
鸡腿菇不行,因为其菌丝生长适温20~28℃菇生长出来的温度范围9~28℃,广州常年温度都很高,怎么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