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和易性测定方法及指标
1、水泥方面:水泥对和易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泥的需水性上。使用不同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和易性由好至坏的顺序:粉煤灰水泥——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流动性大,但粘聚性差)——火山灰水泥(流动性差,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好)。
2、骨料方面:骨料的最大粒径越大、总比表面积越小,拌合物流动性大;卵石比碎石的流动性大。 环境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及水化反应加快,相应坍落度下降。搅拌后搁置的时间越长,水分蒸发,则坍落度下降。
将拌合物分三次装坍落度筒,用捣棒插捣数次。垂直提起。30S后测量,量取拌合物的直径为扩展度,排空时间将坍落度筒倒置分三次将拌合物装入桶内,垂直提起坍落度筒,秒表测量拌合物完全排出所需时间。
⑶ 详细阐述检验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实验步骤
测定方法为坍落度测定法。具体测定方法如下:
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分三次装入坍落度筒中,每次用振捣棒按顺时针方向由筒中心向四周插捣25次,三次插捣完毕后将多余的混凝土刮平,垂直向上提起坍落度筒并移至一旁,混凝土拌合物由于自重将会产生坍落现象,然后用尺子量出混凝土坍落的尺寸,即坍落度。
用桶高(300mm)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坍落度。如果差值为100mm,则坍落度为100。坍落度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好。
做坍落度试验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根据坍落度的不同,可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为4级:低塑性混凝土(10~40mm)、塑性混凝土(50~90mm)、流动性混凝土(100~150mm)、大流动性混凝土(大于160mm)。
(3)混合拌合物的易性测定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影响和易性主要因素
(1)水泥浆数量
以满足流动性为度,不宜过量。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水泥浆越多,则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大。但若水泥浆过多,使拌合物的粘聚性变差。
(2)水泥浆稠度(水灰比)
水与水泥的质量比称为水灰比(W/C)。水灰比不宜过大或过小。水灰比过小时,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过小,会使施工困难,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水灰比过大时,又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无论是水泥浆的多少,还是水泥浆的稠度,实际上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用水量的多少。
(3)砂率
砂率是指砂用量与砂、石总用量的质量百分比。砂率不宜过大或过小,存在一合理砂率。砂率过大时,骨料的总表面积增大,包裹集料的水泥浆层变薄,拌合物流动性降低;砂率过小,则会使拌合物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产生离析、流浆等现象。影响合理砂率的因素:石子最大粒径与级配、砂的细度模数、水灰比、流动性要求、外加剂等。 施工时应尽量选用较小的砂率,以节约水泥。
⑷ 普通混凝土和易性包括哪些内容,其判定的方法是什么砂浆的和易性判定方法为哪些
普通混凝土和易性包括:
1.流动性
2、粘聚性
3、保水性
4、关系:互相关联,又互相矛盾。
判定方法:和易性:是指砼拌合物能保持其组成成分均匀,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适于运输、浇筑、捣实成型等施工作业,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砼的性能。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
1.流动性:指砼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力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充满模型的性能。反应拌合物的稀稠程度。
(1)拌合物太稠,砼难以振捣,易造成内部孔隙;
(2)拌合物过稀,会分层离析,影响砼的均匀性。
2、粘聚性:指砼拌合物内部组分间具有一定的粘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离析分层现象,而使砼能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3、保水性:指砼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持内部水分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
4、关系:互相关联,又互相矛盾。
如:流动性很大时,往往粘聚性和保水性差。反之亦然。粘聚性好,一般保水性较好!
⑸ 根据《普通砼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和易性采用什么进行测定
根据《普通砼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和易性采用坍落度进行测定。
坍落度的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坍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分三次填装,每次填装后用捣锤沿桶壁均匀由外向内击25下,捣实后,抹平。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坍落现象。
用桶高(300mm)减去坍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坍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坍落度为10。混凝土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决定,在选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坍落度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骨料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大于50mm或干硬性混凝土和维勃稠度大于30s的特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可采用增实因素法来测定。
坍落度是混凝土和易性的测定方法与指标,工地与实验室中,通常是做坍落度试验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坍落度是用一个量化指标来衡量其程度的高低,用于判断施工能否正常进行。
(5)混合拌合物的易性测定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原材料
沙河水洗砂由于存料时间和批次不同,含水量不稳定,且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时局限性较大,粗骨料一般情况含水量比较稳定,但有时也会变化,原因是骨料厂多为开敞式存放,在雨后骨料含水量发生变化,拌制混凝土时骨料吸水率不同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不同程度的偏差。
2、搅拌时间
混凝土搅拌时间长会造成骨料吸水量加大,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分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混凝土搅拌机械计量系统误差也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混凝土配合比是通过精确计算并经过多次试配调整得出来的。
任何一种材料由于计量不准确,都会使单位内材料比表面积发生变化,材料比表面积变化越大,坍落度经时损失也越大。
3、运输机械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距离和时间越长,混凝土熟料由于发生化学反应、水分蒸发、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自由水分减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混凝土皮带运输机、串筒还会造成砂浆损失,这也是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重要原因。
4、浇筑速度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熟料到达仓面内的时间越长,会因为发生化学反应、水分蒸发、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分迅速减少造成坍落度损失,特别是混凝土暴露在皮带运输机上时,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较大。
水分蒸发迅速,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影响最大。根据实际测定当气温在25℃左右时混凝土熟料现场坍落度在半小时内损失可达4cm。
5、浇筑时间
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同,也是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早上和晚上气温低,水分蒸发慢,影响较小;中午和下午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影响较大。水分损失越快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越大,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等越差,质量越难保证。
⑹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评定方法及适用范围
工地上常用坍落度试验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大。对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则用维勃稠度试验测定其稠度作为流动性指标。稠度值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小。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过目测结合经验进行评定。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分三次装入坍落度筒中,每次用振捣棒按顺时针方向由筒中心向四周插捣25次,三次插捣完毕后将多余的混凝土刮平,垂直向上提起坍落度筒并移至一旁,混凝土拌合物由于自重将会产生坍落现象,然后用尺子量出混凝土坍落的尺寸就叫做坍落度。做坍落度试验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坍落度试验只适用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且不大于220mm的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坍落度的不同,可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为4级(低塑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
维勃稠度测定
对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小于10mm ),通常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维勃稠度(s)。
泵送混凝土稳定性测定
用相对泌水率S10=V10/V140(%)表示。
⑺ 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哪几个方面
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流动性、粘聚性及保水性。
1.流动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或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流动性反映出拌合物的稀稠程度。
若混凝土拌合物太干稠,则流动性差,难以振捣密实;若拌合物过稀,则流动性好,但容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用水量。
2.粘聚性是指新拌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的性能。
粘聚性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若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不好,则混凝土中集料与水泥浆容易分离,造成混凝土不均匀,振捣后会出现蜂窝和空洞等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胶砂比。
3.保水性是指在新拌混凝土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保水性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稳定性。
保水性差的混凝土内部易形成透水通道,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品种、用量和细度。
(7)混合拌合物的易性测定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混凝土和易性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受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因素的制约,这三个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增加必然引起粘聚性和保水性的降低;拌合物粘聚性增加,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但会降低其流动性;拌合物保水性降低,流动性提高,但粘聚性变差。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或调整)的目的就是找出这三方面性质的一个平衡点,使混凝土拌合物既满足流动性要求,同时又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1.流动性与粘聚性
混凝土流动性和粘聚性是一对矛盾体,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大,颗粒间摩擦力就会变小,颗粒间的粘聚力就会降低,易于离析、发散,同样,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力增加,颗粒间的阻力增大,流动性也会降低。
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保持混凝土水胶比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拌合物浆体用量,浆体包裹在骨料表面起润滑作用,减少骨料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另一种方法是适当提高减水剂和引气剂,增加减水剂的用量,可以在混凝土拌合物中释放出部分自由水,提高拌合物的流动性。
2.流动性和保水性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保水性也是一对矛盾体,一般来说,混凝土流动性越大,保水性就会相对变差,反之亦然。
但两者的关系并不是不可以协调解决,一方面可以通过选择与混凝土原材料适应性较好的外加剂,使用合适的掺量,既可以获得满意的拌合物流动性,也可以使拌合物保水性不降低,不出现泌水现象。
另一方面,在配制混凝土时,将不同粒径的骨料搭配使用,降低空隙率,选择合理的砂率也能起到提高混凝土流动性,改善拌合物保水性。
3.粘聚性和保水性
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是相辅相成的,粘聚性较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其保水性也较好。
⑻ 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哪几方面,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
包括:流动性、沾聚性、保水性三方面。常用的是通过测塌落度的方法来检查和易性。
坍落度(Slump)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是用一个量化指标来衡量其程度(塑化性和可泵性能)的高低,用于判断施工能否正常进行。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横器的称量偏差,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等几个方面。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⑼ 混凝土和易性怎样检测
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也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注、振捣)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它至少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项独立的性能。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力作用下能产生的流动并均匀密实地添满模板的性能。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不致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不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泌水现象。可见,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有各自的内涵,因此,影响它们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正是因为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有其各自独立的内涵,目前,尚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通常是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辅以其他方法或直接观察(结合经验)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然后综合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测定流动性的方法目前有数十种,最常用的是坍落度试验方法。
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按一定方法装入圆台形筒内,并按一定方式插捣,待装满刮平后,
垂直平稳地向上提起坍落度筒,量测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mm),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