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木材雕刻要讲究哪些雕刻方法
您好,一般来讲,搞木雕的人,除执刀法基本相同外,都各有自己擅长的刀法,初学者只要熟悉平刀、圆刀二种不同的用途,很快就能掌握刀法技巧。先强调一下执刀姿势的重要性,其正确与否不仅影响雕刻操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引起安全方面的问题。那么,在大量切削木料的粗坯阶段,我们主要是用敲锤配合刀具进行工作,执刀姿势呈握拳状,当雕刻向外推进或深挖时,可作拳心向下状;当雕刻向内推进时可作拳心向上状,当雕刻轮廓欲切断木纹丝缕时又可作拳心向内或向外状,三种方法灵活掌握。如刀具刻入过深,切勿摇动刀柄急以抽出,否则会引起锋口开裂或剥落,应使用另一刀具并轻微削去该刀具周围的木料,直至其可摇动为止。在雕刻进行到细坯和修光阶段,我们主要运用刀具从事刻削工作,一种是双手握捏刀具,如:右手握紧刀柄上端,左手捏住刀杆上部,慢慢向右手方向推进。另一种是右手执刀呈握笔状,但要将无名指和小指紧抵在雕刻物上向前运刀,以控制尖刀。要注意左手的位置,做小件圆雕时,握住作品的左手应放在右手的后下方,作品一端可顶靠在工作台上;做浮雕时,为了按住木板,左手应远离右手的刀具,或者放在右手的后方。温州那边的黄杨木雕,因木质坚硬,人们时常要用肩胛来抵住刀柄向前运刀。对付木质细软的,可用右手掌心轻拍刀具即足以削去少量木料。
平刀块面法:主要是在凿坯时用平刀大块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轮廓和结构部分,使其产生粗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所以运刀必须稳、准、狠,要肯定有力、刀刀相符、爽气不腻,要使每一刀都说明问题并达到作品的最后效果。平刀块面法的运用过程实际上也是用简单抽象的几何形体概括各种复杂形体的造型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将每一个形体、每一块骨路,肌肉减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因此,要求作者有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慨括自然形体的能力。平刀块面法可以结合一些圆刀贯穿于雕刻的全部过程以形成最后的艺术效果,也可以只运用在雕刻的初级阶段作大形处理,然后再用其它刀法做由方到圆的更丰富细腻的刻画。
圆刀雕琢法与排列法:由于圆刀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体轮廓比较含糊,产生的凹凸感又比较清晰,所以很适合探索表现各种物体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作为浮雕的底面处理,俗称“麻底子”,也是一种极好的起衬托作用的表现手法。圆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凹凸形成体积,并在表面造成自然、浑厚、拙朴的美感。倘若与平刀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光滑细腻,如人的皮肤;一方面是粗糙毛涩,如人的发鬓、衣饰等,那么两者会形成强烈的质感对比,使作品产生丰富有趣的表现力。圆刀排列法与雕琢法的意义相同,只是作者要有意识的排列刀法,使其产生一定的装饰性和肌理效果。
㈡ 木各楼雕刻方法
直丝的木材容易缺损,在选料上必须软硬兼顾,选择质地细密而又畅通,坚韧牢实的木材为之。核桃木、紫檀木、紫柚木、香檀木、青皮木、椿木是运用较多的木材。由于香樟树和椿树具有天然的抗病虫能力,而且质地细腻柔韧,材源丰富,所以使用较普遍,核桃木青皮木、水冬瓜木、豆花木、楸木、野樱桃木、杜鹃木等使用也较多,紫檀木由于生产量小,比较昂贵,使用较小,此外,还有许多地方产的杂木、松木。各地工匠习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出产的或容易获得的合适木材。
木雕的制作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除湿
带有过多水分的木头是不能进行雕刻的,湿木时间一长便会变形,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由于受阳光曝晒会导致木头变形,开裂,因此通常的除湿方法是将木头放于阴凉干燥处或地下室,让其自然阴干。
二、描形
将选好的木块进行必要的砍削刨光后,在其上用笔描绘出所要雕绘的图案或形状大样。不同位置、不同层次的图案,图形可用不同色线代表。也有不描形只打一点部位记号或简单轮廓便进行雕刻的,但多数雕刻特别是精细木雕,描形被视为是一种必经得过程和必具的功夫。
三、雕镂
雕刻的方法主要由浮雕、镂空雕、凹雕、三种。浮雕又称阳刻,即将非图案的空白部分雕凹,使图案凸出,令其产生高低起伏的立体感,这是一种常用的雕法,镂空雕,有称镂雕、透雕、即将非图案部分雕空使其空处透露能见对面。镂空雕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雕刻方法,在建筑木雕和家具木雕中较为常见,它能使雕刻作品产生惟妙惟肖的立体感。
故常用于木雕饰物主要部位。建筑中的镂空木雕。如格扇门,一般为二层或多层重叠交错而成,底层皆为网状木地,其余层为图案,层数越多造型就越丰富。越能显示出工艺的高超,凹雕又叫阳刻,是反图形刻成的低于画表面的技法.使用亦较多.浮雕、镂空雕常饰于门二分之一以上处,而浮雕饰于门二分之一以下处,凹雕在文字装饰板和图形饰板上使用较多。
在雕刻工具的运用上,除常用的雕刀、凿、才锤、推刨、斧、锯、锥、锉等外,根据
不同情况还须专门制造一些特殊的工具如勾刀、钻子、线锯、各形凿子,锉子等。木雕艺人同时也是铁匠(或熟悉打铁),常依具体需要打制各种工具,以保证各类复杂图形能够雕好。
四、打磨
雕好的木头有许多棱角、刀触,外形较粗糙,因而要打磨,以前的打磨工具常用木工锉,细质砂石、动物生皮、树木纤维、毛树叶、草灰砂等硬的或韧性好的自然物做成,现在多用砂纸进行打磨。
五、光面与上料
过去在打磨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光面或上料(涂漆)。有许多木雕是不上漆的。如大量民宅阁扇窗和日用家具,为了防止其开裂、渗水和腐坏,或刷一层紫土、桐油,或刷数道火酒漆,或擦抹少许生香油,核桃木做的家具则用核桃仁在上面擦抹,让油质自然的渗入木质。有些木雕用矿物质颜料进行上色,有些还贴金并加镶嵌。上料的木雕要用生漆,茶几、春凳、八仙桌等用的比较多。为透出木质和木纹,用清光漆刷的也不少,现在多用工艺油漆兔刷,少量还是诸如油画颜料,油漆,宣传色等加以彩绘。有些上油漆的乍看虽比传统不上料或只上桐油、火酒之类的木雕鲜艳亮丽,但在观赏品味和朴雅的感觉上却远比传统木雕耐看。
㈢ 木质材料的雕刻可以使用那些雕刻方法
不同材质需要不同类型的雕刻机进行处理,决不可以一视同仁。如果强行使用轻则不能达成雕刻精度,重则损坏雕刻机。下面主要讲解木质材料的雕刻可以使用的雕刻机型及方法。
首先注意木质材料不可以使用的雕刻方法:钻石雕刻法和数字化热气印刷法。
然后,可以使用的方法:机械机雕刻,激光雕刻(激光图像雕刻),喷沙清洗打磨(沙磨),印章,丝网印刷,垫料印刷),热印法。
机械机雕刻:
激光雕刻是木质材料雕刻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机械机雕刻也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这种雕刻方法适用于加工好的木质材料以及半加工好的木质材料。这种雕刻方法操作起来并不复杂,以下是几种雕刻技巧。
1)木质材料略有些粗糙,为了减少刻刀的损耗,可以使用炭化刻刀。
2)大多数木质材料雕刻时,可以使用雕刻塑料制品的刻刀。
3)如果制作浅的、平底文字,效果类似所料版雕刻的字母,可以使用60度半球或1/4球形的刻刀。也可以使用尖端多槽的磨刀,这种多变的磨刀切割速度更快、更有效,而且比较干净。
4)如果要在雕刻好的字母上填色,雕刻的深度保持在.010-.015,这样的深度填色与清理都比较容易。
5)为了取得光滑的雕刻效果,第一次雕刻时,需要把切割深度往潜里调千分之几,第二次时,再调到要求的深度。这种两次雕刻成形的方法可以避免切割过程中碰到的木屑问题,特别是在软质木材料上切割产生的问题。
6)如果雕刻加工好的木质材料,一定要提前检查一下深度调节器的鼻子,看它是某会在下降时碰到木板。如果碰上了,哪怕是最微小的缺口都会影响最终效果。
7) 还有一条基本原则,雕刻时,应该使用慢的吃进速率和一个快的主轴频率。木材是一种能渗透的材料,多孔,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8)3D雕刻应用在木材上会有出色的效果。如果雕刻机上配有三维雕刻系统,也可以使用。刻刀可选用优质90度刻角的刻刀。
激光雕刻:
激光雕刻是木材雕刻的主要手段。光束的强度大小可导致雕刻字母颜色深浅。激光机雕刻使用的木材为:胡桃木、樱桃木、橡木、槭木、白桦木、杨木。不同的木材具有不同的雕刻效果。一些木材,如胡桃木,是易刻、且光滑的,而有一些木材则难刻,且不易上色。
激光雕刻更是用于浅色木材的雕刻,这样,雕刻区与未雕刻取得颜色对比会强烈些。下面是激光机雕刻中对木材的一些要求:
1)一般而言,雕刻深度越大,颜色越深。
2)用低频率,如250dpi 或300dpi,又是可以制造更好的效果,这个强度可以雕刻出好的效果,特别是针对软质木材。
掌握上述两种方法就可以在木质材料雕刻技术尽情发挥你的才能和艺术细胞!
㈣ 木雕有哪些技法
选材:
木头有的松软、有的粗硬,一般木头松软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
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
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
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纹的流畅、木纹的肌理,作一些较抒情的作品。一般说来,造型起伏越大,木纹的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有味;
造型的形状动态越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当然,这种木材的造型设计应是以高度概括为主,过于复杂和过于小的体积,不仅会破坏木纹,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反差。所以在创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对木材有所认识,选择适合于所表现的材料十分重要。
处理:
1、人工干燥: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根据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干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通常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干燥: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板材、方才或圆木),搁置成垛,垛底离地60cm左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或数月,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3、简易人工干燥:一是用火烤干木料内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这两种方法干燥时间可能缩短,但侵水后的木材容易变色,有损木质。
(4)木材雕刻讲究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起源
通常的说法是: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
但实际上,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㈤ 木质挂坠雕刻的技巧。
步骤1:雕刻外形
首先构思下所需制作挂坠的造型,如有绘画功底的可先手绘一个设计草图,并确定好相关尺寸。再在用于制作挂坠的木块上画出草图,比如设计一个心形挂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然后雕刻出挂坠的外形。
步骤2:打磨吊坠
心形挂坠外形切割好后,再把挂坠粗坯的一边用左手按住,右手用木工挫挫掉挂坠四周废料,使之形成一个心形初呸,中间厚四边薄。然后再用手持打磨机或者粗砂纸打磨粗坯菱角,最后用手钻在中间钻出一小孔,用于固定挂绳。
接下来开始手工打磨,打磨是最耗费心力的部分,需要足够的耐心,不可急躁。在完成基本造型之后,可以按照砂纸目数顺序,一步步打磨了。当前一目的砂纸打磨是为了磨掉上一目砂纸造成的划痕,直至无明显划痕之后再换下一目砂纸,使挂坠从最初的磨砂面慢慢变为镜面。
步骤3:上油穿绳
先用吹风机把木质挂坠和蜂蜡加热,将蜂蜡薄薄的涂在挂坠上。然后用吹风机将蜡吹融化,并趁着蜂蜡没干用棉布迅速抹开,再用粗棉布用力手工抛光。蜂蜡可使挂坠表面光亮,防开裂,增加包浆美感。打好蜡后,再把挂绳穿过小孔,根据自己需要的再把挂绳打上结即可。
步骤4:完工!
挂坠木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的整体美观程度,可采用紫光檀、绿檀等红木类木材,这样包浆后会更加的漂亮,也有用木纹层次变化较为丰富的瘿木(树瘤)。今天木匠圈分享的这款木质挂坠,是用老木料经过简单打磨和上油制作而成的,再配上一条皮质挂链,效果还是很个性时尚的。当然,你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创作出更具个人特色的挂坠。
㈥ 民间木雕雕刻的方法有哪五种
1、浙江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不用多说,大家都很熟悉,不仅是四大名雕之首,更是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木雕流派。
多以多层次的浮雕为主,在技艺的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刻手法。
而且题材多以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为主,雕刻出来的工艺品不仅层次比较分明,更能够突出主题。
2、云南剑川木雕
剑川有着“木匠之乡”的美誉,木雕历史也是十分悠久,之前的时候剑川木雕主要表现在建筑方面,多用浮雕手法。
现在的剑川木雕,将传统与现代的木雕技艺相结合,逐渐突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木雕工艺品。
3、福建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也是汉族民间的雕刻艺术之一,据历史记载,莆田木雕时兴在唐宋时期,在明清开始盛行。
主要以精致细微的透雕为主,但是也运用圆雕、透雕、浮雕等手法,有着比较简洁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比之下,莆田木雕有着丰富的文化理念与审美相结合,做工细致,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
4、广东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是在木雕的艺术发展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木雕流派,以金漆镂空雕最为着名。
雕刻手法多以凹雕、凸雕、圆雕、多层镂空雕、单层镂空雕这五种为主,其中多层的镂空雕最为突出。
5、江苏苏州木雕
很多人都知道苏州园林,未必会知道苏州木雕。
苏州木雕有着独特的汉族文化特征,雕刻的木雕工艺品种类比较繁多,多用镂雕、凹雕、凸雕等手法,雕刻而成的木雕工艺品有着立体感强的特征,艺术效果比较明显。
㈦ 木雕的雕刻方法..注意事项..要速成的..
木雕的创作方法有三种:一种是面对一块比较普通,没有什么特殊形状的圆木、方木或是有规格的板材时(即经过人为的去绺去脏,将木料加工成有规则的料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我们可以比较自由的去选择雕刻的内容与主题,然后再用大量的切削雕凿去实现最终的艺术效果。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也是受到一定的约束,由于木材的结构是由纤维组成,它的易断易裂要求我们在创作构图上强调整体性、牢固性。一般来讲,艺术木雕不讲究拼接,否则就失去了木雕的特征。要在一段原木上做文章,就得避免张牙舞爪的动势,就要舍弃支离破碎的细节。为了突出木材的肌理,表现美丽的木纹,造型体积就不易太小太多,要作大块大面状,追求浑然一体的效果(图1)。
第二种方法是随形就像,既“顺其自然”地依据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状或纹理方向,凭感觉和想象赋予这块材料以特定的形象,巧加雕凿后便使其形象释放出来。所谓七分天成,三分雕刻。这种方法也叫“巧雕”,其 构思过程比实际雕刻的时间应更多,而其中的乐趣亦无穷。“巧雕”是一种适形造型,也就是它要适应某种条件,这种条件是一种限制或是约束,似乎也给作者造成麻烦,然而往往受局限的东西反倒会成为形成其艺术特点的决定因素,这种因素能予朽木以神奇。有的玉石雕刻之所以宝贵,就是体现在作者是以量形取材,因材施艺的方法,创造了绝妙佳品(图2)。
自然给我们以许多启示,有的材料拥有一个不寻常的特征明显的外形,对你的想象或灵感有直接启发;有的则不太明显,需要深思熟虑,苦思冥想;而变化多端的木纹又常常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好或不好的因素;有些木料的“残片碎块”不规则形状也能引发我们联想起某种形象的存在。因而许多雕刻家经常把一些“奇形怪状”的木头搜集起来长久地摆放在周围,时常琢磨和推敲,一旦考虑成熟便拿起刻刀,欲罢不能。当然作品的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一念之差,“真所谓,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
这与作音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技巧密切相关。
木雕创作的第三种方法是完全摆脱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用人工或机械堆迭粘合的方法,使大大小小的木块木片按设计意图拼制成大致的形状与厚度,然后再进行雕凿(图3)。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能随意增加木头的体积,大大减少切削木料的功夫,节省大块原木。假如是用不同颜色的木料堆迭粘合起来,呈木头形状的“三明治”,其木材外表经过雕制,会显现出清晰美妙的装饰性木纹,使作品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有些雕刻家还经常在雕刻物的任何部位增加想要增加的木料,他们用组合粘接的方法,以期望扩大木雕的比例和形状。还有一些雕刻家在运用木材创作时更加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们把种在花园里的树木原地不动的雕刻成作品,有的还为它们加枝添叶,因势度形,创造出与自然同呼吸共生存的木雕艺术品。
木头原本是有生命的物体,它给人类带来数不尽的好处,而人类所能给予的回报应是将它们那种特别的温和与美丽,以及纯朴的品质尽量地体现保存下来,并赋予新的生命。
㈧ 木雕入门必备知识
【导读】木雕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成功申请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是一门艺术,应该得到传承和保护,对于想要掌握木雕这门艺术的人来说,要先了解木雕。木雕是中国的民间瑰宝之一,是最为精细的木工,一共可以分为圆雕、浮雕、根雕三部分。不仅对雕刻工艺要求非常高,对于雕刻工具、木材的选择也容不得懈怠。
木雕所需工具:雕刻刀
在进行木雕的时候,合适的工具也是关键。对于木雕所要用到的雕刻刀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翁管形的坯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毛丕刀。另外一类是钻条形的修光刀,主要是用来修光、挖掘细坯的。再细分一下,又可以分为圆刀、平刀、斜刀、玉婉刀、中钢刀、三角刀等。
第一种:圆刀
圆刀的刀口呈现圆弧状,用于处理圆形的雕刻。比方说,在花卉的雕刻上,其叶子、枝干、花瓣等的圆面都是由圆刀来处理的。
第二种:平刀
平刀用来处理木料,使得木料表面变得更为光滑,也可以用来刻线、凿形状。
第三种:斜刀
斜刀是比较特殊的一把刀,其刀口呈现45度,主要用来修光,对细致处的一些处理。
第四种:玉婉刀
玉婉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蝴蝶凿,是一种介乎平刀、圆刀之间的修光刀,尤其适合在凹面上使用。
第五种:中钢刀
中钢刀也叫做印刀,其刀刃两面都有斜度,主要用于服饰上的图案雕刻。
第六种:三角刀
三角刀的刀刃呈现三角形,主要用于毛发的雕刻,非常细致的一种刀具。
木雕选材的注意点:
在选择木雕材质的时候,要选择木制比较坚韧、纹理比较细密、色泽比较光亮的木材,比方说红木、花梨木、黄杨木、扁桃木等都是非常适合雕刻的上好木料。对于刚刚入门的木雕工作者来说,更加适合选择比较松软的木头,比方说樟木、银杏木、松木等,都是容易上手的木料。
对于刚刚入门的木雕工作者来说,在选择雕刻刀、木料的时候都要非常注意。只有在充分认识所使用的刀具、木材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加容易上手,更加容易掌握木雕雕刻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