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松鼠搭窝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松鼠搭窝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8 08:01:23

❶ 松鼠这篇课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松鼠》这篇课文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1、举例子:“它们是十分警觉,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这里写松鼠的“警觉”,先下结论,再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论证,令人信服。 
2、作比较:“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这里拿黄鼠狼的叫声与松鼠的叫声比较,突出松鼠叫声的响亮。 
3、摹状貌:“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4、打比方:“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❷ 小学五年级《松鼠》这篇课文哪些句子运用了说明方法

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声音还要尖些。(作比较)
2.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打比方)
对不起,语文能力有限,目前只找到了这些,望采纳。

❸ 布丰写的松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课文第1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生活习性。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http://www.1-123.com/works/Modern/S/songshu/33202.html
满意请采纳

❹ 松鼠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举例子:“它们是十分警觉,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这里写松鼠的“警觉”,先下结论,再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论证,令人信服。
(2)作比较:“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这里拿黄鼠狼的叫声与松鼠的叫声比较,突出松鼠叫声的响亮。
(3)列数字。四肢强健,趾有锐爪,爪端呈钩状,体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稍重一些。松鼠体态修长而轻盈,体长大约为18-26厘米,尾长而粗大,尾长为体长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不及体长。
(4)摹状貌。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5)打比方。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❺ 松鼠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举例子:“它们是十分警觉,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这里写松鼠的“警觉”,先下结论,再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论证,令人信服.
(2)作比较:“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这里拿黄鼠狼的叫声与松鼠的叫声比较,突出松鼠叫声的响亮.
(3)列数字.四肢强健,趾有锐爪,爪端呈钩状,体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稍重一些.松鼠体态修长而轻盈,体长大约为18-26厘米,尾长而粗大,尾长为体长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不及体长.
(4)摹状貌.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5)打比方.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❻ 松鼠课文第4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松鼠》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陈学应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课文第1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生活习性。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路点睛

1.教学前,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关知识,丰富学生对松鼠的认识。

2.教学这篇略读课文时,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特点的。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让学生就喜欢的课文某一部分内容绘制一幅图,给它起个名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说说喜欢的理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在初步感悟、理解课文之后,还应引导学生探讨作者是怎样写松鼠特点,从而体会作者说明的顺序及语言的生动形象(比喻、拟人),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5.在学习了两篇介绍动物的文章后,可以进行一次改写练习,引导学生将课文《鲸》仿照本文的表达方法进行改写,也可以让学生将本文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训良、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自读课文,从课文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理解松鼠外形、性格、行为特点,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学习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手法。

4.与《鲸》对比,体会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点。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读通读顺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正确读记课后生字及目标1中的词语。

(2)自由赛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找出“漂亮、驯良、乖巧”相应的自然段。用图画出喜欢的部分,说说喜欢的理由。

3.自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 ()()()()()()几方面介绍松鼠漂亮的特点,作者都运用了( )说明方法。

4.自读第二自然段。①按“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把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②作者从“活动范围在树上不在住宅区、活动时间在晚上不在白天说明松鼠()(),突出它()的性格特点。

5.自读第三自然段,作者从( )( )( )( )()几方面介绍松鼠乖巧的特点,作者都用了()说明方法。

6.自读第四自然段。作者从( )( )( )()四方面介绍了松鼠搭窝的经过,说明松鼠( ),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7.讨论:与《鲸》比较,说明方法有什么不同?

说明角度
表达方法
语言


介绍

形体特点,

生活

习惯。

简单朴实准确

松鼠
介绍

外貌

性格

行为

一、初读课文,找出全文中心句,初步了解松鼠漂亮、乖巧、训良、讨人喜欢的特点及作者思想感情。

二、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松鼠漂亮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

三、指导阅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松鼠“训良”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

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

活动地点---晚上(不骚扰人类)

(训良——拟人、比喻)

四、指导阅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体会松鼠“乖巧”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

横渡----智慧

触动----警觉

储备食物----聪明

蹦跳----轻快

叫声----有感情

(乖巧——比喻、拟人)

五、指导阅读第四自然段,深入体会松鼠“乖巧”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

选址----树枝分杈

建造----勤劳

住居----宽敞、舒适、安全

窝口----遮风避雨

(乖巧——比喻、拟人)

六、合作学习,对照异同,探究写法。

练习提纲(选一个作读写迁移练习)

1.用本课的表达方法写一种你最喜爱的动物。

2.

2.将课文《鲸》仿照本文的表达方法进行改写,也可以让学生将本文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七、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❼ 《松鼠》一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作比较

定义: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
 作比较可以用同类事物相比,也可以用同一事物的先后情况相比,还可以用相反的事物作对比。
 作用: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示例1
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他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者用松鼠和山鼠的生活习性作比较,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松鼠是十分警觉的小动物,进而突出了它驯良、乖巧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❽ 《松鼠》文中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打比方: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做比较: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举例子:……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列数字: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还有比喻,拟人。

❾ 松鼠盖的窝有甚么特点,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性格和行动,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这句话,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极具文学色彩。
从它们面容清秀自己就躲在尾巴下乘凉..《松鼠》一文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

❿ 文中写松鼠的搭窝过程,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找出文中的标志性词语。

摘要 文中对松鼠搭窝写得非常具体,运用了“先……再……然后……”的句式,有顺序地描述了松鼠搭窝的过程,同时也写出了松鼠搭窝的特点

阅读全文

与松鼠搭窝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眼镜片卡槽拉丝与镜架安装方法 浏览:459
有什么方法可以矫正近视眼 浏览:540
亿万台电脑列数字说明方法 浏览:34
初中生高考题解决方法 浏览:439
特殊测量技术方法特点 浏览:539
用化学方法鉴别真金和假金子黄铜 浏览:7
羊五号病怎么治疗土方法 浏览:484
增强手指肌力的训练方法 浏览:182
擦车的正确方法 浏览:213
民间治疗失眠的方法 浏览:502
断奶后正确的回奶方法 浏览:362
联想电脑打开麦克风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71
如何测量水温传感器方法 浏览:444
桥梁钢腹板的安装方法 浏览:746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71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66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54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9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45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