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一年级的规律题的学习方法
规律题:
教孩子算出相邻的数之间的差,得出后用铅笔轻轻写在这两个数之间,从中找出按单数或双数排列的方法,或者是相邻数之间的和,让他牢记这个方法。
钟表:
多带他到各个有钟表的地方走走,看到钟表就只给他看,让他说出时间,错了就纠正过来,如此反复,自然而然的就能明白了。
总结:
多做题目,做多了,孩子会形成一种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自然有他的道理,就能懂得。
祝你朋友的孩子好运!
2. 一年级找规律方法窍门是什么
如下:
1、同一行数字遵循单一排列的规律:
有的按单数排列,有的按双数排列,有的单数、双数同时出现,通过计算数与数之间的差找出规律,一年级常见是的差是1、2、3、5以及差是10的数字排列。这种单一规律的数字排列题相对简单一些,只要算出前后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差是多少,找出共同的规律就可以了。
2、多种图形排列找规律:
把相互不相同不重复的几个实物或图形分为一组,观察分析每一组实物或图形之间和谁相邻。引导孩子根据上一个实物或图形(或下一个实物或图形)找到与它相邻的实物或图形填充进去即可。
一年级怎么做找规律的题目?
给题目分类,之所以要分类是因为不同类型的题目需要用不同的解题策略,分类是有选择性地运用策略的前提。就习题中常见的找规律题型而言,可以把这种题型分成两类。 一是由数字组成的题型,一是由图形组成的题型。
数字型找规律题的题目通常有三种组合方式,单数组合型、双数组合型、单数双数混合组合型。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是相同的。
观察相邻两数的关系,利用加法或减法,求得数,尽量让小孩自己发现得数的规律,进而解决问题。图形型找规律题的题目,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单一图形组成型,多种图形组成型,教会小孩发现图像数量的变化趋势,引导小孩发现图像数量变化的规律。
3. 找规律题的技巧一年级
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找规律填数字型
对于这个类型的题型,我们应该先细心观察,然后在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比如有这样的一道题,100,80, 60, 40,问最后两位填写多少?我们细心观察后就会发现,这组数字是递减的,并且每个依次递减了20,所以最后两位数字就很明显了,他们分别应该是20,0,这样做起来是不是很简单了。
隔项题型
隔项题型的特点主要是隔项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加数相等或具有一定的规律,请看下面的例题:
3、2、5、2、7、2()()
从这一题我们能够看出隔项数字之间的加数为2,即3+2=5 、5+2=7、7+2=9 ,这里要注意以下第二个括号内要填2而不是11。
累加题型
累加题型的特点主要是一般情况下第一个数字加第二个数字即可得到第三个数字,呈依次累加的状态,请看下面的例题:
1、2、3、5、8、13()
1+2=3、3+5=8、8+13=21,因此括号内的答案为21。
先观察
做找规律题,拿到题目后,先不要着急做题,首先应该先去观察。主要是观察题目和题型,通过观察,揣摩下出题者的用意,有些简单的题,通过观察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的。所以拿到题目时,先以观察为主,观察题目,观察数字,观察图画,能够从观察中找到答案那最好不过了。
列条件
做找规律题,在观察完题目后,假如还是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那就建议你要去学会列条件了。把题目已知的条件列出来,变着方式和方法去列,通过动手动笔,说不定你就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的。
去比较
做找规律题,要学会去比较。比较就是比较题目的差异。特别是图画型找规律题,多花点心思去比较图画的异同点,从中找到对应的答案,比一比,说不定就把答案比出来了。
4.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题技巧
一年级下学期找规律题是每次考试都要考的问题,也是孩子们最爱出错的题型。这类题型实际上是锻炼孩子思维的,可以通过找规律的过程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找规律的题型有几种,第一种就是数字类的,递加递减类型的。第二种就是图型类的,周期重复类型的,找到循环周期就可以解题。还有就是两边数加起来的中间数的规律,随着年级的升高,找规律题会越来越复杂,也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找规律能力。
5. 一年级找规律填数的方法与技巧是什么
一年级找规律填数的方法与技巧:给题目分类,之所以要分类是因为不同类型的题目需要用不同的解题策略,分类是有选择性运用策略的前提。就习题中常见的找规律题型而言,可以把这种题型分成两类。一是由数字组成的题型,一是由图形组成的题型。
数字型找规律题的题目通常有三种组合方式,单数组合型、双数组合型、单数双数混合组合型。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是相同的。
主要是教会小孩观察相邻两数的关系,利用加法或减法,求得数,尽量让小孩自己发现得数的规律,进而解决问题。图形型找规律题的题目,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单一图形组成型,多种图形组成型,教会小孩发现图像数量的变化趋势,引导小孩发现图像数量变化的规律。
一年级数学怎么学
明确数学学习目标很重要(不年级,是整个小学甚至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目标在哪往往决定了我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向,目标明确了,也不中间被其它因素带跑。
对大多数人来说,小学数学的学习往往有几个功利性的目标:应试、考高分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目标远大一点的可能想培养娃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这些都比较现实,但我们确定目标的时候却不应瞄准这些功利目标,而是要回归到数学的本质来看待问题。
不瞄准不代表将来就没有这些可能性。恰恰相反,当我们回归到学科的本质后,就最能保护和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各种可能性,也是达成上述功利目标的最佳途径。
6. 一年级找规律方法窍门是什么
找规律的方法:
1、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2、斐波那契数列法: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3、等差数列法:每两个数之间的差都相等。
4、跳格子法:可以间隔着看,看隔着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如14,1,12,3,10,5,第奇数项成等差数列,第偶数项也成等差数列,于是接下来应该填8。
例如:
70,10,60,15,50,20,40,25……
规律:第一、三、五……都是整十数,且依次少10。
第二、四、六……后一个数字比前一个多5。
7. 一年级三角形数字找规律讲解方法 一年级三角形数字找规律讲解方法介绍
1、首先考查的,就是一年级小同学的观察能力。通过对数字的观察,要能够敏锐地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这种数学规律,要么是递增,要么是递减,或者是相加相减。
2、总之,只要能找到数字之间的规律,就能填写出答案。
3、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老师会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让孩子们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激发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让孩子们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8. 一年级数学规律排序题怎么教
简单找规律题目 ( )( ) 3 ( ) 5 6 7 这类题目,从后半部的5.6.7,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按数字的正常顺序排列的. (1 )(2 ) 3 ( 4) 5 茄诸季 6 7
2.
单.双数 找规律题目 1 3 5 7 ( ) ( ) ( ) 2 4 6 8 ( ) ( ) ( ) 解法1 ,单数,双数填写. 解法2 ,相邻两个数的差是2.3-1=2; 5-3 =2 解法3 ,让孩子自己按正常顺序写出数字.再在数字下面标出题目中出现的数字.这样孩子就一目了然的看出题目中数字的排列规律(如下图). 1 3 5 7 (9 ) ( 11) (13 ) 2 4 6 8 (10 ) ( 12) (14 )
3.
相隔2到3 找规捕截律题目 1.(1)1 4 7 () () (2) 3 6 9 () () 2.(1)1 5 9 () () (2) 2 6 10 () () 解法1 ,1,相邻两个数的差是3.(1)4-1=3; 7-4 =3 激沟 (2)6-3=3; 9
9.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题技巧
一年级学习数学怎么找规律方法
妙招好生活
小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会出现找规律的题,虽然并不难,但是对于小孩子刚刚接触数学来说,锻炼他们的解题能力更为重要,打好基础,后面的学习会更加省力,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一年级找规律题的方法吧!
工具/原料
找规律题
方法/步骤
1/9 分步阅读
给题目分类:不同类型的题目需要用不同的解题策略。
2/9
分类是有选择性地运用策略的前提。
高中理科的学习方法_为什么别的孩子高中成绩一直好
3/9
常见的找规律题可以分为:数字组成的题型和图形组成的题型。
高中理科怎么提高成绩,提高高中生成绩的方法
4/9
数字组成的题型:单数组合型、双数组合型、单数双数混合组合型。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找规律_【火花思维】更有效_3-10岁孩子数学能力提升
5/9
主要是教会小孩子观察相邻两数的关系。
6/9
利用加法或减法,求得数。
7/9
尽量让小孩自己发现得数的规律,进而解决问题。
8/9
图形型找规律题:单一图形组成型、多种图形组成型。
9/9
教会小孩子发现图形数量的变化趋势。
10. 一年级找规律方法窍门是什么
找规律的方法:
1、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2、斐波那契数列法: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3、等差数列法:每两个数之间的差都相等。
4、跳格子法:可以间隔着看,看隔着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如14,1,12,3,10,5,第奇数项成等差数列,第偶数项也成等差数列,于是接下来应该填8。
简介
找规律是分几种类型的,比如几何图形,比如各种数列,还比如图像找规律,算式找规律,字母找规律,等等。
总之,面对千变万换的题型,始终要联系前后两者的和差倍分,或是其他规律。要认真发现,耐心去算,遇到实在困惑的必须要不断求助,增强自己的能力,培养对变化中不变量的敏感度,以及自己的数感,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