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这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1、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相加,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按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按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同一经济总体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受资料来源的影响,要保证结果完全相等几乎是不可能的。
按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国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Ⅱ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有哪些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其计算公式为:
1、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总产出-中间投入(物质产品投入+服务投入);
2、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Ⅲ GDP核算的三种方法
GDP核算的三种方法
GDP核算的三种方法, GDP 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下面跟我一起深入了解GDP核算的三种方法。
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分别是: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生产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物质产品投入+服务投入)。
2、收入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支出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3)总产出核算校正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
每个时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当然,中国在GDP的`计算体系上也有一些缺憾,例如中国长期采用的原产生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统计核算体系,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地方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了。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gdp核算范围
生产范围
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
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第三,自有住房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以及付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生产。
生产范围不包括不支付报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没有单位控制的自然活动(如野生的、未经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公海中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等。
地域范围
GDP核算范围原则上包含了位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单位的经济活动。
GDP的计算过程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
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
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
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
GDP 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全部最终生产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核算公式:GDP= 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形成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反映最终生产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核算公式:GDP=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去向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核算公式:GDP= 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理论上讲,三种算法得出的数据结果应当一致,但由于不同算法的数据来源不同,其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这是正常的现象。
在中国,季度GDP 以生产法为基础进行核算,年度GDP 采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这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Ⅳ 总产出计算
非营利性服务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首先假定这些单位在核算期内提供服务的收入等于其支出;而后按所花费的总费用来估计其总产出,在所估算的支出中包括经常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两部分。公式如下:
非营利生产单位总支出=各种经常性费用支出+固定资产折旧
经常性费用支出包括:劳动报酬;职工福利费;公务费;修缮费;业务费;其他费用.
特别说明:
第一,经常性费用支出中不包括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
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固定资产原价乘以一个虚拟折旧率计算的。因为非营利性单位一般不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Ⅳ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有哪些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1)从生产角度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消耗后的差额。总产出是指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和非物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中间消耗是指在相应的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2)从要素收入角度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是各部门劳动者收入、税金、利润、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之和。(3)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内投资加消费加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的差额)。 国内生产总值不同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中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只是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物质产品生产的成果,而国内生产总值则包括全部生产活动的成果,既包括物质生产成果,也包括劳务活动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一个领土面积内的经济情况的度量。 它被定义为所有在一个国家内一段特定时间(一般为一年)里所有生产产品和货物的总值。它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不同之处在于,gdp不将国与国之间的收入转移计算在内。也就是说,gdp计算的是一个地区内生产的产品价值,而gnp则计算一个地区实际获得的收入。 gdp最常见的计算公式是: 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出口 - 进口 不同国家间的gdp比较需要转换各国货币,转换方式主要有两种:(1)使用各国货币的国际汇率转换,或(2)根据各国货币与一选定标准(一般为美元)的购买力平价(ppp)。 通过两种方式得到的各国gdp排名会有很大不同(见下),因为如果使用国际汇率,就会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在国际市场过弱,而低估国内消费者与生产商的购买力50~60%;但是如果使用购买力平价,则又无法精确计算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与服务。 国内生产总值分为名义gdp与实际gdp。
Ⅵ 国民经济体系中,国内生产总的核算方法有哪些这些核算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国民经济体系中,国内生产总的核算方法有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三种核算GDP的方法的比较分析:
生产法最准确。但核算的工作量大;
支出法最具可操作性,但不尽准确。
收入法介乎于一、二种方法之间。
常用的是支出法与生产法。尤其是支出法。现在各国一般都把它作为核算国民收入最基本的方法。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统计工作实践中,三种核算GDP的方法都在使用,以生产法GDP为准。
Ⅶ 什么是国内总产出写出计算公式
国内生产总值的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 = 总消费 + 总投资 + 净出口
(1) 总消费是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用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前者指居民个人满足物质与文化精神生活需要的消费,后者是社会公共服务部门提供给全社会享用的消费。
(2) 总投资是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投资支出合计,分为固定资产形成和库存增加两项。 固定资产形成是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购置、建造的固定资产价值,包括各种有形的固定资产和无形的固定资产投资。库存增加是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库存实物量变动的价值。一般采用 “差额法” 计算,即期末与期初库存价值差额作为库存增加,如库存减少则用负数表示。
总投资 = 固定资产形成 + 库存增加
(3) 净出口是指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的差额,如进口大于出口则用负数表示。出口是指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及无偿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总值;进口是指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及无偿得到的货物和服务总值。
Ⅷ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国内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简称gdp ),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1)从生产角度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消耗后的差额。总产出是指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和非物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中间消耗是指在相应的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2)从要素收入角度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是各部门劳动者收入、税金、利润、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之和。(3)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内投资加消费加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的差额)。
国内生产总值不同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中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只是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物质产品生产的成果,而国内生产总值则包括全部生产活动的成果,既包括物质生产成果,也包括劳务活动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一个领土面积内的经济情况的度量。
它被定义为所有在一个国家内一段特定时间(一般为一年)里所有生产产品和货物的总值。它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不同之处在于,gdp不将国与国之间的收入转移计算在内。也就是说,gdp计算的是一个地区内生产的产品价值,而gnp则计算一个地区实际获得的收入。
gdp最常见的计算公式是:
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出口 - 进口
不同国家间的gdp比较需要转换各国货币,转换方式主要有两种:(1)使用各国货币的国际汇率转换,或(2)根据各国货币与一选定标准(一般为美元)的购买力平价(ppp)。
通过两种方式得到的各国gdp排名会有很大不同(见下),因为如果使用国际汇率,就会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在国际市场过弱,而低估国内消费者与生产商的购买力50~60%;但是如果使用购买力平价,则又无法精确计算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与服务。
国内生产总值分为名义gdp与实际gdp。
Ⅸ 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一是产品产量法,即总产出=产品产量X单位价格。这种方法需要掌握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价才能使用,目前主要是农业和工业采用这种方法计算。
二是销售收入法,即总产出=销售收入+存货增加。这种方法需要会计资料,目前大多数服务企业采用这种方法计算。
三是特定计算法,包括“毛利额”计算法、“间接”计算法、“经常性支出”计算法。这种方法是针对特定的生产活动,在特定的产业部门采用。其中“毛利额”计算法适用于批发零售业;“间接”计算法适用于金融保险业; “经常性支出”计算法适用于实行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以及自收自支的行政事业单位。
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计算,即凡有产品产量的农产品均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方法计算。
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计算。所谓"工厂法"就是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同一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
建筑业总产出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建筑物大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和装饰装修产值,可以按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从施工企业和自营建设单位的建筑生产活动角度入手直接计算;另一种是从建筑产品所有方的建筑工程造价角度入手计算。
Ⅹ 简述国民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
国民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是相同的。
1、生产法计算GDP: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2、收入法计算GDP: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3、支出法核算GDP: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部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具体以国家政策为准。
应答时间:2020-12-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