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幼儿观察方法有哪些

幼儿观察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24 21:17:57

❶ 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有哪些

指导孩子掌握观察的方法

观察方法是影响孩子观察效果的重要因素。有的孩子观察很认真,看得很仔细,但是观察效果并不理想,这与他没掌握必要的方法有关。孩子观察的目的性明显提高了,且观察的持续性延长,此时教给他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更重要了,也显得更加迫切。

从外向里的观察方法

对一些物品可以采用从外向里的观察方法,如苹果、番茄等,让孩子先看看它的外部结构,再看里面都有什么。这种由里向外的方法使孩子的认识更深入。

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观察方法

对于一些平面的东西或无法解剖的东西不可能再由外向里观察了,这时可以采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的方法。例如一幅画、一些机械等。家长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上面有什么,依次还有什么,左边有什么,依次还有什么。通过这样的观察,使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更全面。

从近到远的观察方法

对于那些层次性强的事物可以采用由近到远的观察方法。让孩子看看近处是什么,远处是什么,这样观察符合孩子认识发展的规律及视觉的特点。

总之,事物千姿百态,家长应教孩子各种观察方法,使其能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选用适当的观察方法。另外,对那些复杂事物的观察也可以采用几种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家长耐心的指导及孩子的不断实践,他的观察技巧会得到提升。

鼓励孩子独立地观察

孩子进行观察的特点之一是不够独立,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成人要引导孩子进行独立的观察,即让他们学习靠自己去看、去寻求答案,而不是仅靠教师传授、把答案告知他们。例如,成人想向孩子解说小鸡是怎样的,可以先向孩子这样提问:“今天我带了一只小鸡回来,你们留心看看,小鸡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小鸡的外形、毛色、嘴巴和脚的形状是怎样的?请你们把看到的都画下来。”采用这个方法,既可向幼儿提出要观察的目标(即小鸡的外形、毛色、嘴巴和脚的形状),也可让孩子有独立观察的机会。待孩子各自观察后,成人可以再把资料综合起来,向他们解说。

相反,如果成人急于要孩子把观察到的事物用语言描述出来,便会减少孩子独立观察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围着观看一只小鸡,并向他们解说:“大家看,小鸡的毛是黄澄澄的,嘴巴尖尖,脚没有趾蹼……”这样,孩子的观察力便难以有所进展,因为他们未经自己独立观察而只是听着成人的描述。

父母对孩子观察力的培养应该不断发挥指导者的作用,观察力是其它认知能力的条件,必须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❷ 观察幼儿可以从哪些线索进行

观察幼儿的方法如下:

1、整体观察法

整体观察法,是指在固定的时间段里对全体幼儿依次进行扫描观察。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粗线条地了解全班幼儿的游戏状况。使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保证所有幼儿均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2、定点观察法

这种方法是指选择某个区域进行一段时间进行系统、细致地观察,观察对象包括此区域内的所有幼儿或部分幼儿。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教师想要了解某个区域幼儿游戏的全过程,以便把握幼儿游戏的兴趣、水平、特点和个体差异等。

3、追踪观察法

追踪观察法即定人观察法,是指明确某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之后,幼儿走到哪儿,教师就跟踪到哪儿,并进行系统、细致地观察。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了解个别幼儿的游戏状态,是进行个案研究最好的方法。

4、比较观察法

同时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对相似事物中的不同因素,对不同事物中的相同因素进行对照和辨别的一种方法。有利于提高观察者对事物认识的精确性,发展观察者的观察能力,也有利于发展观察者的思维能力。

❸ 幼儿行为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

1、随机观察,及时捕捉幼儿从语言、动作、表情中所发出的信息,了解这个信息所反映出的幼儿的行为动机、幼儿的即时需要、幼儿的意愿、困难和情绪体验,作为指导游戏的依据,以便把握干预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做出适宜的应答行为,以满足游戏的需要,推进其活动;2、有目的的观察,其目的是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状况,发展的个别差异,发展的最近趋势,作为教育的依据。其他常见观察方法,有扫描观察、定点观察与追踪观察等。

❹ 幼儿园八种观察法是什么

幼儿园八种观察法:

1、幼儿自发观察:幼儿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自发地观察周围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飞机、树下的蚂蚁等。

2、个别物体观察: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幼儿观察某一物体或现象,使幼儿掌握这一物体或现象的名称、外部特征、功能、与人们及社会的关系,从而获得有关的粗浅知识。如一般的认识食物、动植物都用这种方法。

3、比较性观察:指组织幼儿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现象,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思考,能更精确、细致、完整的认识事物,形成概念。如认识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等。

4、长期系统性观察:也称“追踪观察”。在较长的时间内,组织幼儿连续的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间断性的、系统的观察。如观察种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变化等。

5、顺序观察法:即对观察对象按照先后顺序,从不同的角度细致的观察。一般观察动物时是按照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

6、特征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征进行相对静止的观察。

7、分解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各部分进行仔细分解观察,然后再综合起来,达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观察:即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转化、原因和结果进行探索。

观察法的好处:

一、有利于了解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

每个都是独特的个体,因遗传、家庭、环境的不同,每个儿童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并且从出生起就有着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和活力。儿童因生理、、教学方式的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

二、有利于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和经验的获得

儿童的心理变化常常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

三、有利于有效的指导教育

观察法比任何新颖的教法都管用,向孩子提问后,他们都能给出最适合的建议帮我解决教育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平时在教学中的观察,美术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发地运用线条,颜色表现自我,表达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

❺ 幼儿园八种观察法是什么

1、幼儿自发观察:幼儿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自发地观察周围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飞机、树下的蚂蚁等。

2、个别物体观察: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幼儿观察某一物体或现象,使幼儿掌握这一物体或现象的名称、外部特征、功能、与人们及社会的关系,从而获得有关的粗浅知识。如一般的认识食物、动植物都用这种方法。

3、比较性观察:指组织幼儿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现象,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思考,能更精确、细致、完整的认识事物,形成概念。如认识图形、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等。

4、长期系统性观察:也称“追踪观察”。在较长的时间内,组织幼儿连续的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间断性的、系统的观察。如观察种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变化等。



5、顺序观察法:即对观察对象按照先后顺序,从不同的角度细致的观察。一般观察动物时是按照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

6、特征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征进行相对静止的观察。

7、分解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各部分进行仔细分解观察,然后再综合起来,达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观察:即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转化、原因和结果进行探索。

❻ 幼儿游戏观察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对班里的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同的时间里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这一方法适用于全体幼儿游戏的情况,一般在游戏开始或者结束时选用较多。
2、教师可以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只要在此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适合于了解一个主题或者一个区域幼儿游戏的情况,可以获得一些动态的信息,了解到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材料的情况、幼儿交往情况、游戏情节发展等。
3、教师事先确定1~2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活动情况。被观察的幼儿走到哪里,观察者就追随到哪里,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
4、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灵活地选用不同观察方法进行观察,从幼儿的能力发展来看,各年龄班幼儿在游戏方面的表现是不同的。因此,在观察时也要各有重点。

❼ 幼儿观察策略有哪些

有效的指导是建立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观察,才能知道幼儿游戏的空间、时间、玩具材料、伙伴、游戏内容等情况,才能决定是否需要介入游戏。游戏最常用的有三种观察方法:
一、扫描观察
扫描观察即分时段定人观察。对班里的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里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这一方法适用于全体幼儿游戏的情况。一般在游戏开始或者结束时选用较多。如教师想了解全班幼儿游戏中开展了哪些主题、每个幼儿选用了什么主题、扮演了什么角色、使用了什么材料等。通过扫描观察,就可以大体了解全班幼儿的情况。
二、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即定点不定人观察。教师可以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只要在此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适合于了解一个主题或者一个区域幼儿游戏的情况,可以获得一些动态的信息,了解到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材料的情况、幼儿交往情况、游戏情节发展等。一般多在游戏过程中使用。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某一个主题的开展情况,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以及在游戏中的种种表现,使指导能有的放矢。
三、追踪观察
追踪观察即定人不定点观察。教师事先确定一到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活动情况。被观察的幼儿走到哪里,观察者就追随到哪里,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这种方法适合于观察了解个别幼儿在游戏全过程中的情况,了解其游戏发展的水平,获得更详细的信息。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到幼儿在游戏全过程中的情况。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灵活地选用不同观察方法进行观察,从幼儿的能力发展来看,各年龄班幼儿在游戏方面的表现是不同的。因此,在观察时也要各有重点:
1.小班
小班幼儿主要处于平行游戏阶段,满足于操纵、摆弄物品。对物品的需求是“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对相同物品要求多;矛盾的焦点主要在幼儿与物品的冲突上。因此,小班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物品上。
2.中班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生活经验的丰富以及游戏情节较小班复杂,中班幼儿处于角色的归属阶段。虽然选择了一个角色,但想做多个角色的事情,想与人交往但尚无交往技能,是人与人交往出现冲突的多发期。因此,观察的重点应该是幼儿与幼儿的冲突——不管是规则上的、交往技能上的、还是使用物品上的。
3.大班
随着生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幼儿综合能力的增前,大班幼儿不断产生新的主题。因新主题与原有经验之间的不和谐而产生冲突,运用已有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并创新,成为游戏观察的重点,同时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也成为游戏观察的另一个重点。
教师要真正了解不同年龄幼儿在游戏中所面临的挑战,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中的主要矛盾,通过自己的观察,适时地给与幼儿支持、帮助与引导,从而使幼儿的游戏水平获得更大的提高。

❽ 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观察

观察法是幼儿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比起国外的教师更多地借助仪器设备进行记录,中国的教师往往更偏好使用纸笔记录的方式。

那么,你对观察法又了解多少呢?

一、观察法的分类

1.日记描述法:又称儿童传记法,是针对观察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以日记形式记录观察对象行为表现的方法。日记描述法是幼儿研究的传统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边观察边记录,能系统地获取幼儿身心发展的连续变化,能提供长期、较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2.轶事纪录法:轶事纪录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记录的内容既可以是典型的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异常的行为表现;可能是表现儿童个性的事件,也可能是反映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的行为事件。他运用简单、方便、灵活,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了解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探讨影响幼儿发展的各种因素,有助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干预。但轶事纪录法也有主观性偏强的特点。

3.实况详录法:实况详录法指详细、完整地记录观察对象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并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4.取样观察法: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在研究总体中抽取部分对象作为样本,并以样本的结果推论总体状况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节省资源,又可以使观察具体有客观性。

二、观察法的实施

1.观察前的准备:实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观察问题、制定观察计划、选择恰当的观察方法,选择观察记录的共育与方法,进行理论准备。

2.预备观察:正式观察前要进行预备观察,一方面是对观察者的自我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一些干扰因素。

3.正式观察:根据预先设定的观察计划、选择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方法进行观察。在实施正式观察的过程中要避免集中干扰现象。

4.观察反思:反思自己的推论、疑惑或猜测,记录自己的情绪、记录客观事实。

三、观察法的优缺点

1.优点

1)观察法获得的资料比较客观、可靠。

2)观察法不需要幼儿做出超越自身的行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3)观察法可以考察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

2.缺点

1)不能做到绝对客观,难免带有一些主观性。

2)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适合大样本调查。

3)无法探究事物内部联系、内部核心等内在问题。

4)观察过程中的无关变量容易影响观察结果。

❾ 幼儿观察形式有哪些

一、 扫描观察法

这种方法是指观察者在相等的时间段里对观察对象依次轮流进行观察。此法比较适合于粗线条地了解全班儿童的游戏情况,如可以掌握游戏开展了哪些主题,学前儿童选择了哪些主题,扮演了什么角色等一般行为特点。扫描观察法一般在游戏开始和结束的时候运用较多。

二、 定点观察法

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区域定点进行观察,适合于了解某主题或区域幼儿的游戏情况,了解学前儿童的现有经验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学前儿童之间交往、游戏情结的发展等动态信息,并且让教师较为系统地了解某一件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避免指导的盲目性。定点观察法一般多在游戏过程中使用。

三、 追踪观察法

观察者根据需要确定1~2个学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适合于观察了解个别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自始自终地观察,也可以就某意识时段或某一情节进行观察。


(9)幼儿观察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幼儿观察的目的:

幼儿观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有效地刺激感觉器官,发展观察力,促进智力发展,也是幼儿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主要方法。可以激励幼儿的求知欲和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观察目标是观察的出发点。观察前,教师必须明确想要了解幼儿的哪些行为表现,对教学和幼儿教育有什么价值。教师可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幼儿发展水平,并围绕该年龄阶段幼儿的行为表现来确定观察目标,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了解幼儿的真实表现。

观察分析要具体,教育措施要有可行性。教师对幼儿行为进行分析时,应注意针对当前的记录进行具体分析,不要预判幼儿的行为特征。同时,应针对具体行为具体分析,提出细致可行的教育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避免空泛。

例如,教师的措施中经常出现“增强幼儿自信心,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以后要加强观察和教育”等大而空的表述,这类措施其实可以应用到任何一个观察记录中,缺乏针对性和指向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轶事记录法:抓住幼儿有价值的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幼儿观察

阅读全文

与幼儿观察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钓具的连接方法 浏览:131
细胞增生的治疗方法 浏览:830
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浏览:164
舒适进入安装方法 浏览:222
用什么方法粘胶最快 浏览:605
无线加湿器的安装步骤及使用方法 浏览:799
欧莱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浏览:815
win8怎么设置锁屏图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7
烂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简单 浏览:693
稳压电路计算方法视频 浏览:845
不用安全绳攀岩还有什么方法 浏览:697
作业反应的教学方法 浏览:450
247乘101的简便方法 浏览:104
可存放时间的计算方法 浏览:965
红酒持杯的正确方法 浏览:551
熟板栗怎么快速剥皮的方法 浏览:552
42乘98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20
斗鱼直播技巧和方法 浏览:550
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 浏览:90
cam常用修模方法 浏览: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