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土壤采样的具体方法步骤
土壤采样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布点:需要按照土壤类型以及作物种植品种分布,根据土壤肥力的不同分别取样。采样点以锯齿型或蛇型分布,要做到尽量均匀和随机。
㈡ 土壤有哪几种混合采集方法
1、对角线采样法:适宜于污水灌溉地块,在对角线各等分中央点采样.
2、梅花形采样法:适宜于面积不大、地形平坦、土壤均匀的地块.
3、棋盘式采样法:适宜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基本完整、土壤不太均匀的地块.
4、蛇形采样法:适应于面积较小地形不太平坦、土壤不够均匀须取采样点较多的地块.深度视采样目的而定,一般采耕层0-20cm.取混合样1-2kg.如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土壤弃去.将所采土样装入布袋或聚乙烯塑料袋,内外均应附标签,标明采样编号、名称、采样深度、采样地点、日期、采集人.
5、用作化学分析(除重金属分析)的土壤样品可用土钻采样.
用作容量测定的土壤样品,应用环刀法采样.
㈢ 土壤墒情监测方法有哪些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土壤含水量表示,分重量含水量和容积含水量两种,二者之间的关系由土壤容重来换算。另一种是以土壤水势表示,土壤水势的负值是土壤水吸力。
FDR(FrequencyDomainReflectometry)频域反射是利用电磁脉冲原理、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频率来测量土壤的表观介电常数(ε),从而得到土壤容积含水量(θv)。介绍了FDR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安装、测量方法及其在土壤水分连续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并对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校正,可以作为FDR校正的参考。在半干旱区皇甫川流域的应用实践表明,FDR具有简便安全、快速准确、定点连续、自动化、宽量程、少标定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土壤水分测定仪器。TDR(TimeDomainReflector)时域反射是一种快速检测土壤水分的常见原理,其原理是在一条不匹配的传输线上的波形会发生反射。传输线上任何一点的波形都是原有波形和反射波形的叠加。TDR原理的设备响应时间约10-20秒,适合移动测量和定点监测。测定结果受盐度影响很小,TDR缺点是电路比较复杂,设备较昂贵。FDR相比TDR测试原理,几乎具有TDR的所有优点,探头形状非常灵活。比较夸张的甚至可以放在做成犁状放在拖拉机后面运动中测量。FDR相对TDR需要更少的校正工作。多年以来,FDR原理的土壤水分仪精度上一直难以突破,成为FDR土壤水分仪发展的停滞。经过多年研究,终于突破了这一难点。研究出一款FDR原理的土壤水分仪,精度达到了3%。
㈣ 土壤的采样包含了哪些方面
采样包括土壤和植株样品的采集。
由于我国南方地区果树可分布在水田、山地、丘陵、坝地、河滩等地,果园土壤呈现多样性,如果土壤采样方法不正确,则容易出现因土壤养分分布不均导致所采集的样品没能正确反映该地块的土壤养分,因此,为了使采集的果园土壤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果园土壤要根据土壤采样原则结合种植地块的实际进行采样。
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耕作制度、产量水平等因素,将采样区域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采集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①采样单元:由于南方果园土壤差异性较大,因此在采样前,必须根据采样要求,详细了解采样区域的种植地块、土壤类型、肥力等级、产量水平和地形地貌等因素,之后将采样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性状要尽可能均匀一致。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同一农户的地块),采样地块面积为1~2亩。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1″。②采样时间:在水果作物果品采摘收获后至第一次施肥(有的地区称为采果肥)前采集,幼树及未挂果果园,应在清园扩穴施肥前采集。
③采样周期:同一采样单元,如果是检测无机氮及植株氮营养快速诊断,由于氮素营养在土壤或植株体内变化较快,因此最好是每个生长周期、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如果是检测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等项目的,由于磷、钾在土壤中变化没有氮素那么快,一般可以采取2~3年采集1次;由于中、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变化不快,因此如果是检测中、微量元素,一般可以采取3~5年采集1次。④采样深度:由于果树须根系发达,一般达到0~60厘米左右,为了正确反映果园土壤养分的代表性,果园土壤采样深度一般分为0~20厘米、20~40厘米两层分别采集。对于不同果树,采样深度可以不一样。属木质根的柑橘、梨、李等,由于根系扎得深,可分为3层取土样,第一层0~20厘米,第二层21~40厘米,第三层41~60厘米;若是肉质根水果(如猕猴桃等)根系分布浅,取第一层0~20厘米,第二层21~40厘米;对浅根系水果(如草莓)的采样深度更浅,取样深度0~20厘米即可。⑤采样点数:在每一个采样单元内,选取生长较为均匀的10株果树,在每株树体周围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以主干为中心圆点向外延伸到树冠边缘的2/3处采集,每株果树对角线采取2个样点。⑥采样路线: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平地果园可采用对角线方法,梯田或山地果园可采用S形或“梅花形”路线采样。⑦采样方法: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取土。所有样品都应采用不锈钢取土器采样,特别是测定微量元素的样品,必须使用不锈钢取土器。⑧样品量:混和土样以取土1千克左右为宜,长期保存备用,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正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4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
⑨样品标记: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入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一张。采样标签要注明采样编号、采样时间、采样地点、农户名、地块名、地块所属位置、采样深度、经度和纬度、采样人和联系电话。
㈤ 土壤样品的采取有哪些方法
(1)采样时间:一般认为,在果园果品采摘后至第一次施肥前采集土壤样品,即采样时间以秋季为佳。也有学者认为,在果树开花前的1~2个月均可采样。由于春季采样留给化学分析的时间有限,因此,建议最好在秋季采样。
(2)采样方法: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果树树龄的不同确定果园土壤的采样方法。
对于定植前或刚栽植的幼树,土壤化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土壤肥力的基本性状,为果园土壤长期管理提供依据。由于这时土壤受果树生长和不均匀施肥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土壤肥力相对一致。这时采集土壤样品时,可以参照农田土壤采样方法进行。在田间按分对角线、棋盘式或蛇形等方法采集多点混合样。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取样工具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若选用小铁铲取土,应先挖成一与铲一样宽、与耕作层或取样要求深度相同深的土坑,将土坑一面铲成垂直面,然后从垂直一面铲取1~2厘米厚的土样。
将各点采集的土样充分混合。混合后的土壤样品往往太多,尚需采用“四分法”去掉多余的土样。具体方法为将混合的土壤摊成圆形,中间划十字分成四份,然后对角线去掉两份,若样品还多,将样品再混合均匀,再反复进行四分法,直至样品最终重量要求0.5~1千克左右为止。每个混合样的样点数量,应根据地形地貌、肥力均衡性和采样地块的大小而定。地形地貌较复杂要多采些,肥力差异较大的地块相应要比肥力均匀的田块要多一些,田块大的要比田块小的多。一般地块面积小于10亩,取5~10个点;10~40亩,取10~15个点;大于40亩取15个点以上。
对于成龄果树,土壤化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以指导果园施肥。因此,采样位置应考虑根系的分布范围和果树施肥的不均匀性。采样应遵循随机、多点、覆盖整个果园的原则。对土壤类型相对一致的果园,可采用X或S形方法,在测定果园选择不少于5~6个果树,在每个果树树冠投影边缘线30厘米左右的范围(因这一区域是吸收根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采4个样;为真实地反映果园土壤的养分供应现状,建议采样点应避过当年和先一年的施肥沟。同一果园的不同样点充分混合,组成混合样,混合方法同上。采样可用土钻或铁锨,深度一般为0~20厘米或0~30厘米。同一果园,若土壤类型和果树树龄等差异较大,建议应分区采样。采样时应将果园土壤表层未分解的有机物、杂草等清除后,再开始采样。
考虑到果园多采用局部施肥方法,且一些果园行间可能套种农作物,施肥量会不同于果树,有学者建议,分区域分别采集混合土壤样品。
生产中常常发现,一些果树生长异常,若怀疑是土壤因素引起,可采集土壤样品。这时采集土壤时,应准确区别健壮树和异常树,分别选5~6株,采集根际及其下层土壤样品;各样点土壤不要混合,送专业实验室分别进行测定。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以2摩尔/升KCl提取的无机氮(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作为果园土壤氮素营养诊断指标。这时采样的深度一般在0~60厘米或0~100厘米的范围内,按每20厘米一层采集土壤样品。
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一张。标签内容包括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深度、地块位置、农户、采样时间、采样人等。
在采样的同时,应进行果园生产及土壤施肥等相关内容的调查,以为正确地作出施肥决策提供参考。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果园土壤类型、果园面积、建园时间、栽植密度、主栽品种、果树长势、果树产量,近年来的施肥状况(包括施肥种类、数量、时期等),是否有缺素等。
㈥ 在进行农田土壤环境调查时,采集混合样的布点方法有哪几种
农田土壤采样常用的布点法有四种: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布点、棋盘布点法和蛇形布点法。
它们各有优劣,具体参考《环境监测》。简述:
1、对角线法:适宜于污水灌溉地块,在对角线各等分中央点采样;
2、梅花法:适宜于面积不大、地形平坦、土壤均匀的地块;
3、棋盘法:适宜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基本完整、土壤不太均匀的地块;
4、蛇形法:适应于面积较小地形不太平坦、土壤不够均匀须取采样点较多的地块。
㈦ 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哪几种
1、对角线采样法:适宜于污水灌溉地块,在对角线各等分中央点采样。
2、梅花形采样法:适宜于面积不大、地形平坦、土壤均匀的地块。
3、棋盘式采样法:适宜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基本完整、土壤不太均匀的地块。
4、蛇形采样法:适应于面积较小地形不太平坦、土壤不够均匀须取采样点较多的地块。深度视采样目的而定,一般采耕层0-20cm。取混合样1-2kg。如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土壤弃去。将所采土样装入布袋或聚乙烯塑料袋,内外均应附标签,标明采样编号、名称、采样深度、采样地点、日期、采集人。
5、用作化学分析(除重金属分析)的土壤样品可用土钻采样。
用作容量测定的土壤样品,应用环刀法采样。
㈧ 为什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几种
1、对角线采样法:适宜于污水灌溉地块,在对角线各等分中央点采样.
2、梅花形采样法:适宜于面积不大、地形平坦、土壤均匀的地块.
3、棋盘式采样法:适宜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基本完整、土壤不太均匀的地块.
4、蛇形采样法:适应于面积较小地形不太平坦、土壤不够均匀须取采样点较多的地块.深度视采样目的而定,一般采耕层0-20cm.取混合样1-2kg.如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土壤弃去.将所采土样装入布袋或聚乙烯塑料袋,内外均应附标签,标明采样编号、名称、采样深度、采样地点、日期、采集人.
5、用作化学分析(除重金属分析)的土壤样品可用土钻采样.
用作容量测定的土壤样品,应用环刀法采样.
㈨ 土壤水分测量的几种方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用于测定除石膏性土壤和有机土(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以外的各类土壤的水分含量。
2
测定原理
土壤样品在105±2℃烘至恒重时的失重,即为土壤样品所含水分的质量。
3
仪器、设备
3.1土钻;
3.2土壤筛:孔径1mm;
3.3铝盒:小型的直径约40mm,高约20mm;
大型的直径约55mm,高约28mm;
3.4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和0.01g;
3.5
小型电热恒温烘箱;
3.6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4
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4.1
风干土样:选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壤样品,压碎,通过1mm筛,混合均匀后备用。
4.2
新鲜土样:在田间用土钻取有代表性的新鲜土样,刮去土钻中的上部浮土,将土钻中部所需深度处的土壤约20g,捏碎后迅速装入已知准确质量的大型铝盒内,盖紧,装入木箱或其他容器,带回室内,将铝盒外表擦拭干净,立即称重,尽早测定水分。
5
测定步骤
5.1
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
取小型铝盒在105℃恒温箱中烘烤约2h,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准确至0.001g。用角勺将风干土样拌匀,舀取约5g,均匀地平铺在铝盒中,盖好,称重,准确至0.001g。将铝盒盖揭开,放在盒底下,置于已预热至105±2℃的烘箱中烘烤6h。取出,盖好,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需20min),立即称重。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应做两份平行测定。
5.2
新鲜土样水分的测定
将盛有新鲜土样的大型铝盒在分析天平上称重,准确至0.01g。揭开盒盖,放在盒底下,置于已预热至105±2℃的烘烤箱中烘烤12h。取出,盖好,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需30min),立即称重。新鲜土样水分的测定应做三份平行测定。
注:烘烤规定时间后一次称重,即达“恒重”。
6
测定结果的计算
6.1
计算公式
水分(分析基),%=〔(m1-m2)/(m1-m0)〕×100………………………………(1)
水分(干基),%=〔(m1-m2)/(m2-m0)〕×100………………………………(2)
式中:m0——
烘干空铝盒质量,g;
m1——
烘干前铝盒及土样质量,g;
m2——
烘干后铝盒及土样质量,g。
6.2
平行测定的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后一位。
6.3
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差,水分小于5%的风干土样不得超过0.2%,水分为5~25%的潮湿土样不得超过0.3%,水分大于15%的大粒(粒径约10mm)粘重潮湿土样不得超过0.7%(相当于相对相差不大于5%)。
有tdr
或者是fdr原理fds100土壤水分传感器
fds土壤水分传感器是国内自主开发的产品,我们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自主开发单位之一。
下面是fd原理土壤水分传感器介绍:
fds100水分传感器是基于介电理论并运用频域测量技术自主研制开发的,能够精确测量土壤和其它多孔介质的体积含水量。可与温室环境监测、土壤墒情采集、自动灌溉控制等系统集成,实现水分的长期动态连续监测。也可与smc系列数据记录仪组成便携式土壤水分测量系统。
主要特点:
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环境适应性强,防水防潮;
电压/电流输出可选,传输距离远;
工作温度范围宽,低温可扩展到-40oc
性价比高;
技术指标:
测量参数
土壤容积含水量vol%
(m3/m3)
供电电压
5~12vdc
测量范围
0~100%
工作电流
25ma
精
度
非饱和范围内为±2%
电缆长度
标准长度1.5m,可定制
重复性
±1%
电极材料
316l不锈钢
输出信号
0~1.5vdc或4~20ma
电极长度
6cm
测量区域
95%的影响在¢5×8cm的圆柱体内
密封性
ip68防水防潮
响应时间
外形尺寸
120×45×15mm
㈩ 怎样进行土壤的采样与处理 土壤采样的具体步骤
1、布点:按照土壤类型和作物种植品种分布,按土壤肥力高、中、低分别采样。一般150-300亩(不同地区可根据情况确定)采取一个耕层混合样,每个示范村的主要农作土种至少采集3-4个混合农化土样。采样点以锯齿型或蛇型分布,要做到尽量均匀和随机。应用土壤底图确定采样地块和采样点,并在图上标出,确定调查采样路线和方案。
2、采样部位和深度:根据耕层厚度,确定采样深度,一般取样深度0-20厘米。
3、采样季节和时间: 骨干农化土样采集地点及时间,尽量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骨干农化样所代表的土壤区域一致,以便比较土壤养分前后的变化。土样采集时间也以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骨干农化样采集时间一致。如无法查第二次土壤普查采集时间的,则统一在秋收后冬播施肥前采集。
4、采样方法、数量:农化土样采用多点混合土样采集方法,每个混合农化土样由20个样点组成。样点分布范围不少于3亩(各地可根据情况确定)。每个点的取土深度及重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和下层的比例也要相同。采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至规定的深度。采样使用不锈钢、木、竹或塑料器具。样品处理、储存等过程不要接触金属器具和橡胶制品,以防污染。
每个混合样品一般取1kg左右,如果采集样品太多,可用“四分法”弃去多余土壤。
5、样品编号和档案纪录:做好采样记录:土样编号、采样地点及经纬度、土壤名称、采样深度、前茬作物及产量、采样日期、采样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