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冬季种菜大棚种植方法

冬季种菜大棚种植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2 19:42:06

Ⅰ 在北方冬天怎么用大棚种菜

北方大棚的种类很多,诸如里面种植西红柿或辣椒的或西瓜的等等不一,种植西红柿的,要用空心砖砌成三围的墙面,上面用竹竿间隔一米半答弯好,上面蒙上塑料薄膜,前面把薄膜培在土里即可!以利于光照!温度要以天气,早晨,中午和晚上的气温进行降温加温!时刻应达到适宜生长的温度!北方一般秋末育好苗就进行栽植了!
大棚里应搞好加温装置!

Ⅱ 大棚蔬菜在冬天如何种植哦,,,

大棚蔬菜冬天种植取暖设备,温室大棚是在北方的冬季较为常见的建筑,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冬季的人们孕育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那么,人们在居室内都需要像空调、地暖等类型的供暖设备,温室大棚业不例外,也需要一定的供暖设备来保持蔬菜的生长。

翅片管散热器

Ⅲ 冬季大棚黄瓜种植方法

冬季大棚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产量较高、效益较好的栽培模式。做好冬季大棚黄瓜栽培,是提高黄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关键,其核心技术是选择适宜品种、做好定植后管理与病害防治。

一、选择适宜品种

冬季大棚黄瓜要经历较长时间的低温、弱光条件,在品种上必须选择耐低温、耐弱光、分枝少、根瓜节位好、抗病力强的品种,并要求瓜条在低温条件下能较快生长。当前华南地区常用的品种有早青三号、粤秀三号、早青二号等,也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品种。

二、合理定植

一般在定植前10~15天扣棚,扣棚7天后浇水造墒,浇水3天后通风散湿。定植前3~5天深翻土地、整平地面,并进行施肥。黄瓜是喜肥耐肥作物,加之大棚黄瓜生长量大、产量高,需肥量较大,故应增施肥料,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三元素复合肥60~100公斤作为基肥。定植时选择大小一致的苗,在晴天午后光弱时开浅沟定植。摆苗时子叶方向要一致,培土深度以保持苗坨与垄面相平为宜,并向沟内浇水,浇水要浇足浇透,然后覆盖地膜,在膜上定植部位开口,把黄瓜苗引出膜外。一般定植株距25厘米、行距60厘米左右,每亩定植约4000株。

三、定植后管理

1、温度管理黄瓜定植后至缓苗阶段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地温、气温,促进黄瓜缓苗。尽量使地温达到15℃以上,促进新根生长,缓苗期间温度不超过35℃不放风。缓苗后控制浇水,对大棚实行变温管理,即白天上午控制在25℃~30℃,午后20℃~25℃,20℃时关闭通风口,15℃时可以加盖草毯保温。早春2月份以后,应逐渐加大通风量,并注意控温。2、肥水管理浇水施肥应视苗情、天气及土壤状况灵活掌握。冬季大棚黄瓜追肥原则应本着“前轻后重,多餐少食”。当根瓜坐住时,进行***次追肥,亩施尿素5~7公斤或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随水浇施;到盛瓜期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以后每隔1周浇水1~2次。为延长采收期,可在结瓜盛期之后,叶面喷施0.5~1%尿素溶液和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Ⅳ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一、平整土地

大棚蔬菜种植的第一步就是平整土地。要对土地进行翻新和除草,同时还可以根据种植的蔬菜,在土中加入一些底肥。肥料不宜过浓,不然会导致土壤硬化等变质现象。

四、调控温度

大棚的一大优点就在于保温性好,这样才能为一些蔬菜提供生长环境。但温度不宜太高,要控制在33℃以下,高于这个温度后要立即降温,可以开棚通风。

五、滴灌浇水

由于大棚的湿度较高,所以浇水不宜多,一般用滴灌的方式比较好。滴灌本身也能节约用水,是一个经济实惠的好方法。

Ⅳ 冬季气温低,如何提高蔬菜大棚的产量

1、选用质量好,保温效果好的保温被,比如,安新恒昌棚被厂的就不错。
2、选用无滴膜 塑料大棚薄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20%~30%。由于无滴膜膜面没有水滴附着,因而可提高透光率,增加进光量,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3、选用适合大棚栽培的优良品种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对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冬暖型塑料大棚栽培黄瓜,要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
4、采用嫁接育苗技术 大棚蔬菜采用嫁接育苗,可以克服土壤连作病害,防止根病发生,并能有效地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耐低温的能力,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Ⅵ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

大棚蔬菜种植是一种能够忽视季节影响而长期获得蔬菜的种植方式。大棚种植能够满足市场上消费者对于新鲜蔬菜的需求。由于大棚蔬菜的利润高且能够持续获得利润,因此全国各地均纷纷展开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大棚种植成为发展农业多样性的途径之一,并受到了越来越多农业生产者的青睐,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种植者的老龄化问题也比较的突出严重,因此我们经过引进学习欧美发达的机械化设施园艺技术来进行本土化的设施农业技术升级改造也取得了十足进步的成绩。

一、 我们为什么用大棚种植蔬菜、大棚蔬菜种植优势

传统的蔬菜种植会由于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而受到限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棚种植技术摆脱了传统农业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季节性,并使得蔬菜的栽培种类更加多样化。特别是我国的东部和北部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冬天由于极端低温无法种植任何作物。但随着大棚种植技术的出现,大量的蔬菜可以利用大棚种植,其不仅大幅提升了农民的收益,同时也为当地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生活。再加上大棚内部属于封闭环境,十分方便进行人工环境调整,因此对于蔬菜质量控制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渐进步,将土壤调整技术与科学种植手段相结合,能够让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成为高效高产的种植技术。

二、 如何提高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1、 合理搭建大棚

大棚种植蔬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大棚搭建,搭建大棚时要选择南北朝向、膜面向阳、地块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且能够避风的区域。通风口的选择要根据大棚的实际走向和当地的季节风向使用上下式或左右式通风口,以保证室内良好通风,提升蔬菜的培育质量。大棚应当选择钢结构框架并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钢结构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再搭配质量轻、高延展性且隔热能力强的塑料薄膜,能够在保证透光性和保温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轻自重。在大棚薄膜外侧,可以使用稻草垫作为夜间和冬季的保温设备,稻草垫的成本低廉,但保温效果极佳。同时,搭建大棚时要注意大棚的质量,以防止由于极端恶劣天气如暴雨和冰雹等破坏大棚,造成损失。

2、 选择良种蔬菜

在选择蔬菜品种方面,若是错误地选择了与当前地理环境不相符的蔬菜品种,则会导致产量降低或蔬菜质量不佳。由于大棚种植是一种密闭性的种植方式,一旦出现病虫害,则会立刻在小范围内快速传播,因此在选择品种时要选择高抗病性的品种,再加上大棚内的可用种植面积有限,因此要选择产量更高、植株较低的品种,以节省空间。并在种植蔬菜时尽量选择反季蔬菜,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要设计好蔬菜的轮作顺序,以防止土地疲劳。

3、 合理的肥水管理

大棚蔬菜的生长离不开人工施肥和灌溉。由于大棚受到塑料薄膜的隔离,因此无法接收到雨水灌溉,人工灌溉和施肥便成为植物获取养分的唯一方式。在进行肥水管理时,要注意施肥量既不能少也不能多。建议在每次作物收获后,准备种植新作物之前对土壤进行保养,用科学的方式在土壤中使用缓效肥料,包括矿物质肥、长效复合肥等,并清除板结和盐碱化严重的土壤,以保证作物能在最佳的肥水管理条件下稳定增产。要将棚内的环境控制在25~28 ℃,并保证相对湿度在65%左右,这样才能确保蔬菜的长势最旺。

4、 维持棚内生态

棚内生态决定了作物的种植效果。为了保证棚内的植物能够正常生长,需要通过人工调节的方式来改善棚内的生态环境。通过适当地调整光照强度,用碳炉提升二氧化碳浓度,并利用自动灌溉设备来控制室内的干湿度和土壤含水率。在这个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蚯蚓等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透气性,目的是在大棚中构建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5、 防治病虫害

在选择作物品种时,若选择了高抗病性的品种,其抗病性会大幅提升。然而随着同种作物种植的次数增多,病虫害的严重性会增加。因此防治病虫害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防止大面积的严重病虫害暴发,要定期处理土壤中的病虫害因素,定期消毒,以保证作物的安全。在每季大棚准备翻土时,可以运用大棚腐熟秸秆的方式来增加土壤的肥力,同时运用秸秆发酵过程中的高温杀灭害虫和病菌;还可以对土壤内的微生物含量进行分析,若是土壤内的致病菌和虫卵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大幅增加植物的染病风险。由于大棚环境的特点,病虫害会一年四季不断发生,因此要经常检查大棚内植物的状况,一旦出现病虫害风险,则应立即进行杀菌杀虫,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

6、 合理收获作物

作物的收获过程也要严格进行规划。为了保证最佳的收益,要在作物长势最旺的情况下进行收获,确保蔬菜在质量最佳的时间被销售到市场上。同时,可以利用现有的大棚资源来开展“自由采摘”活动,建设生态观光旅游和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直销方式,使大棚收益最大化。这种销售方式还可以延长作物的生长期,保证作物能够获得足够的生长时间。

三、大棚种植蔬菜的发展及面临问题

大棚蔬菜的种植使得农业技术得到了发展,在满足消费者对新鲜蔬果需求的同时提升了农民的收益,是一种较好的种植技术,但是其仍存有弊端,在长期连作之后出现土壤疲劳、多病等现象,需要有更优秀的技术来解决。只有形成高科技、高产出、高投入的循环式科学化蔬菜种植产业链,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棚蔬菜的基础收益,同时仍需在政府经济行业协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机械化农业的试点普及。

Ⅶ 冬天大棚种植蔬菜需要注意温度,还需要注意哪些

冬天大棚种植蔬菜除了需要注意温度,还需要注意:浇水、阴雨天气、光照条件等。
冬天大棚种植蔬菜管理要点:
1、加强保温,防寒防冻
冬季气候寒冷,温度较低,因此搞好防寒保温工作,使蔬菜免受低温伤害,是冬季大棚蔬菜管理的关键。生产上通常采用多重覆盖栽培技术,就是在地面覆盖地膜,增加土壤的容热量;在棚膜上盖草帘,在草帘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可防止雨雪淋湿草帘,有效提高棚内温度。通过这样多重覆盖,大棚内温度可以增加3℃至5℃,具有很好的防寒保温效果。如遇强降温天气,则要采取临时加温措施(在加温时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在温度的控制上应以植株不受冻为原则,温度不能上升太高,尤其要适当控制夜温)。
2、小水轻浇,膜下暗灌
冬季不仅气温低,地温也较低,如浇水过量,一是导致地温下降,二是造成土壤通气不良,直接影响根系的活动及吸收功能。采用膜下小水暗灌,既可满足蔬菜对水分的需要,又不会过度降低地温,影响土壤的通气状况,故能有效解决土壤水、气、热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如果条件许可,采用滴灌效果更好。
3、连阴天气的管理
遇到连续阴、雨、雪天气,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切记不可连日覆盖草帘或保温被,使蔬菜处于黑暗环境中。二是不可在连阴天气时浇水。三是不可在连阴时喷洒水剂农药。连续阴天时,由于缺少光照,棚内没有有效的热量补充,因此单纯的保温措施不但起不到增温效果,连日的黑暗环境还会引起蔬菜发生黄化。正确的做法是即使遇到连续的阴、雨、雪天气,也应该每日揭开草帘,让蔬菜接受散射光的照射,以保持叶绿素的正常活性。一般可在中午前后让蔬菜接受散射光照4小时至6小时。
4、改善棚内光照条件
冬季自然光照本身较弱,大棚内的光照常常处于亏缺状态。采取多种方式改善棚内光照是冬季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应在温棚北墙上张挂反光幕(即一种镀铝的塑料薄膜),其长度与温室等长,张挂高度以下沿离地20厘米至30厘米为宜。同时要随时清除棚膜表面灰尘和积雪,经常保持棚膜干净透明,提高棚膜的透光率。另外,在不影响温度的前提下,草帘应尽量早揭晚盖,以延长蔬菜的光照时间。

Ⅷ 大棚蔬菜种植需要怎么做呢

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项比较常见的技术,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吃到淡季的蔬菜。下面介绍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需要怎么做:


3.品种选择 最佳选择可以是耐低温、低光照要求、抗性强、耐高湿、高产、种植时间短的品种。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可以种植高产优质的大棚蔬菜。如种植黄瓜、番茄、青椒等。

4.合理使用“棚内温室气体”,控制温度和湿度 温室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由于温室封闭,容易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损害蔬菜的生长速度。因此,应正确控制和合理利用温室气体。早晨温室蔬菜都缺乏二氧化碳,应适当补充二氧化碳气体肥料,促进蔬菜生长。中午温度较高时,应适当打开风口通风,避免有害气体伤害蔬菜。温室蔬菜以喜温蔬菜为主,最佳温度为25℃~33℃,最高存活温度不能超过44℃,最低存活温度不能低于0°。当温度超过33℃时给予降温处理,可采用定期开棚通风、换气、喷淋等;当温度低于0℃时进行加热处理,如热风加热等。控制棚内湿度,避免湿度过大影响蔬菜生长。因此,需要频繁通风以改善温室内的湿度。

Ⅸ 冬季如何在大棚种植韭菜呢棚内的温度要如何控制呢

保温

棚室密闭后,保持白天 20—25℃,夜间 5—10℃。株高长到 10 厘米以上时,白天保持 16—20℃,棚内温度超过 24℃要放风降湿。冬季小拱棚栽培韭菜时,要加强保温,夜间温度保持在 6℃以上,以后随着温度下降,夜间做好盖草苫、纸被,且早晚揭,加强保温性能。

Ⅹ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大棚种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蔬菜种植技术,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而且非常方便,大棚种植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都可吃到反季节的蔬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大棚蔬菜大多采用竹与钢为主的结构骨架,然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薄膜,这样一个简易结构就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温室空间。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蔬菜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以达到大棚内需要的保温效果。大棚搭建地点应选择向阳、避风、高燥、排水良好,没有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地方。

棚架类型和结构:

塑料大棚的类型结构有很多种。目前推广应用最多的有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型(简称钢管大棚)和竹木圆拱型大棚两种。主要用于番茄、甜(辣)椒、茄子、黄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后栽培,以及育苗、杂交制种等。还有一种竹架小棚,常单独或与大棚配合(即大棚套小棚),用于冬春季茄、瓜类蔬菜育苗和春季早熟栽培。

大棚蔬菜栽培模式:

一、 春季夏菜早熟栽培

茄瓜类蔬菜早熟栽培是大棚栽培应用最普遍的项目。露地栽[2] 培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收获。大棚栽培可提前在1─3月定植,3月下旬至7月收获。上市早、产量更高,开花结果期延长,经济效益明显。另外还可根据市场需要,提早播种苋菜、木耳菜、空心菜等喜温绿叶蔬菜,提早上市。

1、 品种(组合)选择 :番茄早熟品种选用早丰、日本大红×矮红;中熟种选用浙杂5号、苏抗4号、5号等,甜辣椒选用熟性早、抗病、丰产而且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辣椒:鸡爪×吉林F1、早丰1号;甜椒:加配3号;茄子:闽茄1号、屏东长茄;黄瓜:津春2号、3号等。

2、 定植 :定植前10天进行扣膜盖棚。每亩施入厩肥或腐熟垃圾肥3000公斤、人粪尿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开深沟施或全层施,翻入土中。番茄,一个大棚整4条畦,畦带沟1.5米,采用双行定植,行距75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亩种植2500─3000株。辣椒亩植3000株。茄子株距40─50厘米,每亩栽2000─2400株。黄瓜亩栽植2000─2400株。

3、 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定植后一周内不通风,以保温为主,特别是茄子和黄瓜,应适当保持较高的温度,以利还苗。还苗后还要保持较高温度,番茄苗期生长适温白天20─25℃,夜间10─15℃;茄子生长适温为20─30℃,气温低于15℃时会引起授粉、授精不良;甜(辣)椒生长适温为25─28℃;黄瓜为28─30℃,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0℃,5月中、下旬气温逐渐上升,可逐渐拆除裙膜,苗期揭膜通风换气时间在9时─10时,下午15时─16时后要关门盖膜。

(2)肥水管理:定植还苗后,提苗肥以稀薄人粪尿或牲畜肥。番茄,①第一穗果膨大期,复合肥10公斤/亩;第2─3穗果开始膨大期,复合肥30公斤/亩;第4─5穗果开始膨大期,复合肥20公斤/亩。②甜(辣)椒提苗肥施后,在整个生长期间,保持田间湿润,不过干、不积水,薄肥勤施。一般每采收两次追肥一次,复合肥10公斤/亩,盛果期增加施肥量20公斤/亩。茄子追肥与辣椒相似,黄瓜每采收两次追肥一次。

(3)搭架整枝:番茄、黄瓜要插竹扶持植株及引蔓上架,有利结果。番茄要用双杆整枝法,第一花穗以上第一个侧芽留住,以下腋芽及分枝全部摘除。茄子第一朵花、果以下第1分枝留下,其他全部摘除。甜(辣)椒开花结果很有规律,在生长、开花结果过旺,植株生长势小的情况下,把上部花果摘除,以利于下层花果正常生长。

(4)保花保果:春季气温低,番茄,第一、二穗花需用激素保花保果,以提高前期产量,用防落素40PPM点花梗;茄子在开花前1─2天(喇叭形)点花或者用防落素15PPM喷洒;辣椒也可以用防落素喷洒。

保花保果处理应在气温15℃以下进行,高于15℃以上,光照充足则不要处理。浓度要严格控制,不要过高,以免产生副作用。

二、 夏菜秋冬延后栽培

夏菜秋冬延后栽培一般采收期在10─12月,如果通过贮藏保鲜,可延长到春节,经济效益高。

1、 栽培季节与品种

(1)番茄,7月上旬播种,苗龄30天,8月下旬至9月定植,10─12月收获。品种选用浙杂7号、早丰。

(2)黄瓜:7月底到8月中旬直播,9月至11月收获。品种选津研4号、津春4号、秋黄瓜1号,夏丰等。

(3)秋番茄,9月中旬以前开的花,常因夜温过高而落花,而10月后开的花,又因温度低而不易座果。因此,均需使用10─15PPM的防落素喷花,或用40PPM浓度涂花梗,防止落花落果。

2、 夏季遮阳防雨育苗栽培:

编辑 南方地区6月下旬至8月上旬,强光高温且有雷阵雨及台风暴雨,严重影响蔬菜生产与早秋菜育苗,近年来遮阳网、无纺布的应用,促进大棚在夏季育苗和栽培上发挥作用。

(1)大棚遮阳覆盖的作用

遮光作用:遮阳网,使棚内光照强度显着降低,密度规格越大,遮阳效果越好,同样规格黑色比银灰色遮阳效果好。一般黑色的遮光率为42{bf}─65{bf},银灰色为30{bf}─42{bf}。

降温作用:棚内温度因遮阳网覆盖有所下降,特别是地表和土壤耕作层降温幅度最大,上午10时─下午2时,大棚上部温度高达37─40℃,而地表植株周围温度在22─26℃,土壤温度在18─22℃之间,适宜作物生长。

(2)保墒防暴雨:棚内蒸发减少,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表土湿润。由于遮阳网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且较密,能把暴雨分解成细雨,避免菜叶被暴雨打伤,且土壤不易板结,空隙度大,通气性好,在大棚塑料膜外包盖遮阳网,效果更好。

(3)遮阳覆盖栽培注意事项

根据蔬菜种类选用规格合适的遮阳网,通常夏秋绿叶菜类栽培短期复盖选用黑色遮阳网,秋冬蔬菜夏季育苗选用银灰色遮阳网,且可避蚜。茄果类留种或延后栽培,最好网膜并用。

覆盖时期:一般7─8月,其他时间光照,强度适宜蔬菜生长,如无大暴雨则不必遮盖。

遮光管理:遮阳网不能长期盖在棚架上,特别是黑色遮阳网,只是在夏秋烈日晴天中午,其网下才会达到近饱和的光照强度,最好上午10时─11时盖,下午4─5时揭网。揭网前3─4天,要逐渐缩短盖网时间,使秧苗、植株逐渐适应露地环境。

三、 叶菜类栽培;

大棚除了瓜茄等高杆蔬菜外,还可栽培经济价值较高的叶菜类,如木耳菜、空心菜、西芹、生菜等,进行春提前、秋延后,以及越冬栽培,以达到避免冻害,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延长供应以及反季节上市的目的,经济效益好。

喜温耐热的叶用菜,如木耳菜、空心菜等大棚栽培可在9─10月播种,后期实行保温覆盖,提前上市,加上常规栽培,基本上达到周年供应。生菜等喜冷凉但较不耐霜冻的蔬菜,露地最适播种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及春季3─4月,若在11月到翌年3月播种,在大棚栽培。

病虫害及生理障碍的防(矫)治

大棚大部分时间种植蔬菜,特别是冬季,给病虫害的越冬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生态条件,使蔬菜病虫害及生理障碍日趋严重。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和克服作物生理障碍,是大棚栽培蔬菜成功的关键。

除了在各种不同栽培品种、时期及时防治病虫害外,不定期用百菌清熏蒸,消灭病菌。地下害虫用呋喃丹防治。

一、大棚栽培的生理障碍及其矫治措施

1、 高温生理障碍

主要表现影响花芽分化,如黄瓜在高温长日照下雄花增多,雌花分化减少;番茄、辣椒花芽分化时遇高温,花变小,发育不良。

(1)日烧:主要症状,初期叶片褪色后变为乳白状,最后变黄枯死。

(2)落花落果,出现畸形果:高温,尤其是夜间高温不但延迟番茄第一花序的雌花分化,而且还会影响雄蕊的正常生理机能,不能正常授粉,引起落花落果。

(3)影响正常色素形成:果实成熟期高温危害表现在着色不良。番茄成熟时,温度超过30℃,茄红素形成慢;超过35℃,茄红素难以形成,果实出现黄、红的几种颜色相间的杂色果。

防止措施:主要是加强通风,使叶面温度下降。遮阳网覆盖,也可以用冷水喷雾,降低棚温。

2、 有毒气体生理障碍

氨气中毒:当氨气在空气中达到0.1{bf}─0.8{bf}浓度时,就能危害蔬菜,如果晴天气温高,氨气挥发浓度大,1─2小时即可导致黄瓜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有机肥要充分熟腐施用,化肥要量少勤施。

二、 黄瓜、番茄典型生理障碍症状及矫正措施

1、 黄瓜蔓徒长

花打顶,生长点附近节间缩短,形成雌雄杂合的花簇,瓜苗顶端不生成心叶而呈现抱头花;黄化叶和急性萎蔫症。

生原因:偏施氮肥。早春低温、昼夜温差大、阳光不足、根系活动差,育苗时土壤养分不足。

防治措施:适时移栽,前期加盖小拱棚提高温度。加强通风换气,正确施肥,管好水分及温度和阳光。

2、 黄瓜、番茄畸形果

番茄开花期营养过剩,氮磷肥过多,特别是冬季或早春,在花芽分化前后,当遇到几天6─8℃的低温就会出现畸形果,用浓度过高的激素处理,或处理期间温度偏低,光照不足,空气干燥,或者是营养条件极差,本来要掉落的花经激素处理,抑制了离层,但得到的光合产物少形成了粒形果、尖形果和酸浆果。

阅读全文

与冬季种菜大棚种植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猪肉价格下跌的解决方法 浏览:933
泉州学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浏览:962
神经源性膀胱工伤治疗方法 浏览:965
如何选择设计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浏览:15
电缆线接线方法视频 浏览:776
湖南烟熏肉食用方法 浏览:311
钓具的连接方法 浏览:133
细胞增生的治疗方法 浏览:833
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浏览:167
舒适进入安装方法 浏览:225
用什么方法粘胶最快 浏览:607
无线加湿器的安装步骤及使用方法 浏览:802
欧莱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浏览:819
win8怎么设置锁屏图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41
烂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简单 浏览:697
稳压电路计算方法视频 浏览:849
不用安全绳攀岩还有什么方法 浏览:701
作业反应的教学方法 浏览:454
247乘101的简便方法 浏览:108
可存放时间的计算方法 浏览: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