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根据病情的轻重及发病年龄的不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是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尽量消除直肠脱垂的诱发因素。
1.一般治疗:幼儿直肠脱垂有自愈的可能。非手术治疗主要是便后立即将脱出直肠复位,取俯卧位,用胶布固定双臀等。成人也应积极治疗便秘、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脱垂程度和手术治疗后复发。
2.注射治疗:将硬化剂注射到脱垂部位的黏膜下层内,使黏膜与肌层产生无菌性炎症,粘连固定。主要适用于黏膜脱垂。常用硬化剂为5%苯酚植物油、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对儿童与老人疗效尚好,成年人容易复发。
3.手术治疗: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复发率。手术途径有四种,包括经腹部、经会阴、经腹会阴和经骶部。前两种途径应用较多。
Ⅱ 直肠脱垂应该怎么办
1.一般治疗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应注意缩短排便时间,便后立即将脱出直肠复位,防止水肿、嵌顿。积极治疗便秘、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脱垂程度和手术治疗后复发。可每天进行提肛运动锻炼肛门括约肌功能,防止脱垂。
2.胶布贴合法
适用于幼儿早期直肠脱垂。将脱垂直肠复位后,做直肠指检,将脱垂肠管推到括约肌上方,取俯卧位,用纱布卷堵住肛门,再将两臀部靠拢,用胶布固定。
3.药物治疗
将硬化剂注射到脱垂部位的黏膜下层内,或骨盆直肠间隙与直肠后间隙,使黏膜与肌层,直肠与周围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粘连固定。常用硬化剂为5%石炭酸植物油、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对儿童与老人疗效尚好,成年人容易复发,不适合Ⅲ度直肠脱垂的患者。
4.手术治疗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复发率。手术途径有4种:经腹部、经会阴、经腹会阴和经骶部。前两种途径应用较多。
经腹部手术中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肯定。术中游离直肠后,可通过多种方法将直肠、乙状结肠固定在周围组织上,主要为骶前两侧的组织上,注意勿损伤周围神经及骶前静脉丛;可同时缝合松弛的盆底筋膜、肛提肌,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直肠。
经会阴手术操作安全,但复发率较高。可将脱出的直肠甚至乙状结肠自肛门直接切除缝合。直肠黏膜脱垂可采用痔环行切除术方法切除脱垂黏膜。年老、体质虚弱者可简单地行肛门环缩术,即用金属线或涤纶带在皮下环绕肛门,2~3个月后取出皮下埋置物,使肛门缩紧以阻止直肠脱垂。
5.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治疗直肠脱垂多采取直肠固定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Ⅲ 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1.非手术疗法
(1)纠正便秘,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治疗慢性咳嗽和腹泻,去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3)防止脱垂黏膜受损:直肠脱出后需立即托回,防止脱垂黏膜受损,复位后可用纱布卷堵住肛门,也可用丁字带压紧肛门以防脱出。
(4)局部注射法:用5%~10%酚甘油经肛门注射于直肠黏膜下,使黏膜与肌层粘连;或经肛周作直肠周围注射,使直肠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在儿童多为部分脱垂,不严重,一般可采取非手术疗法。引起脱垂的一些原因如营养不良、慢性咳嗽、腹泻、便秘等都应予以治疗,不少患儿经治愈这些疾患后,直肠脱垂可以自愈。此外还可练习在平卧位排便,即使蹲位排便也嘱病人不宜过分用力,必要时可服一些缓泻剂。便后如有脱垂应即时复位,然后用胶布将两侧臀部拢紧固定。如经上述治疗不见效时,可采用硬化剂注射疗法,例如可用5%石炭酸花生油按前、后、左、右四个点注射至直肠黏膜下,每点注射1~2ml。必要时1~2周后可重复注射一次。如病期较长,肛管括约肌明显松弛,上述疗法无效时,可采用肛门周围皮下埋入支持环的简单手术。这种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在肛门前后各作一小切口,用血管钳环绕肛门游离皮下,使两切口相通,然后穿入一金属线,环绕肛门作成环状,在肛门后方将两端拧紧以缩小肛门,至能容一指通过即可。为了加强其作用,还可在其上方再环绕一根金属线。金属线可在术后2~3个月取出,时间过久金属线有折断或穿透肛管壁的可能。为了避免这些缺点,也可选用纺绸带或其他合成纺织品以代替金属线,这类纺织品组织反应很小,可以不必去除。
儿童直肠脱垂多可自愈,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直肠脱垂经非手术治疗可减轻症状,一些部分脱垂可以治愈。
2.手术疗法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较多,选择上存在争论。按手术入路分为经腹、经会阴和经腹会阴手术。全身情况好的病人采用经腹术式,老人及高危病人作经会阴术式治疗。根据病因及病理改变不同,可有很多术式可供选择,大致手术方法为:消除直肠膀胱或子宫陷凹,修补加强骨盆底和肛管括约肛,提高、固定直肠,切除部分冗长的直肠、乙状结肠。很多手术是几种方法的结合。目前常用手术有以下几种:
(1)直肠悬吊固定术:
①Ripstein手术(Teflon悬吊术):经腹切开直肠两侧腹膜,将直肠后壁游离至尾骨尖,向上牵拉直肠,将宽5cm的四氟聚乙烯(Teflon)网带围绕直肠上部,两端固定于骶岬下方的骶前筋膜及骨膜上,将网带边缘缝合于直肠前壁和侧壁。手术要点为提高盆腔陷凹,手术简单,不切除肠管,复发率和死亡率低。该手术目前在美、澳等国较流行,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如便秘、肠腔狭窄和悬带脱落。Gorden综合文献报道1111例,复发率2.3%,并发症率16.5%,Tjandra(1993)在27年内用该手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142例,随访1~15年,复发率为8%。
②聚乙烯醇(Ivalon)海绵植入术:此术由Well首创,故又称Well直肠固定术,也称直肠后方悬吊固定术。经腹游离直肠至肛管直肠环后壁,将半圆形Ivalon海绵薄片缝合于骶骨凹内,将直肠向上牵紧,使海绵片包绕直肠,缝合于直肠侧壁,前壁留2~3cm宽空隙,避免肠腔狭窄,术后Ivalon海绵周围产生炎症及纤维化,使直肠变硬并与骶骨固定,避免肠套叠形成。此法复发率及死亡率低,主要并发症是植入海绵片引起盆腔化脓,一旦感染,需取出悬吊薄片。预防要点:术前充分肠道准备,海绵薄片内放置抗生素粉剂,术中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止血彻底,术中如不慎弄破结肠,则不宜植入。Marti(1990)收集文献报道688例Well手术,感染率2.3%,手术死亡率1.2%,复发率3.3%。
③骶骨上直肠悬吊术:Orr(1974)提出用两条股部阔筋膜将直肠固定于骶骨上,每条宽2cm,长10cm。适应游离直肠,将筋膜带一端缝在直肠前外侧壁,向上牵紧直肠,将两条筋膜的另一端固定于骶岬上方的筋膜,达到悬吊的目的。近年来主张用尼龙、丝绸带或由腹直肌鞘取下的两条筋膜替代阔筋膜带固定直肠。Loygne于1972年报道用此法治疗140例,手术后死亡2例,复发率为3.6%。
④耻骨上直肠悬吊术(Nigro手术):Nigro认为,由于耻骨直肠肌松弛无力,不能将直肠拉向前方,肛管直肠角消失,使直肠呈垂直位以至脱出。因此,他主张再建直肠吊带,重建肛管直肠角。术中用Teflon网带与直肠下端的侧方及后方缝合固定,最后将Teflon带缝在耻骨上,达到悬吊目的。此手术难度较大,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及感染,需有经验者进行。
(2)直肠前壁折叠术:1953年沈克非根据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发病机制提出直壁折叠术。方法:经腹游离并提高直肠,将乙状结肠下段向上牵起,在直肠上端和乙状结肠下端前壁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做数层横形折叠缝合,每层用丝线间断缝合5~6针。每折叠一层可缩短直肠前壁2~3cm,肠壁折叠长度一般为脱垂的2倍,折叠凹陷向下,缝针只穿过浆肌层,不穿透肠腔。由于折叠直肠前壁,使直肠缩短、变硬并与骶骨固定,有时将直肠侧壁固定于骶前筋膜,既解决了直肠本身病变,也加固了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的固定点,符合治疗肠套叠的原则。
(3)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可分为经腹切除和经会阴切除。经会阴切除可在局麻下进行,手术简单、安全,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率低,适用于老年高危病人,但切除不够彻底,长期复发率高于经腹手术者。经腹切除既治疗完全性脱垂,同时改变便秘,疗效可靠,术后复发率低,但有一般结、直肠切除吻合的并发症。
①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即经会阴脱垂肠管一期切除吻合术(Altemeir手术)。此手术适用于老年人不宜行经腹手术者,脱垂时间长,不能复位或肠管发生坏死者。优点是:从会阴部进入,易看清解剖变异,便于修补。可在局麻下进行,不需植入人造织物减少感染机会,死亡率及复发率低。但本法仍有并发症,如会阴部及盆腔脓肿,直肠狭窄等。
②经会阴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术(Delorme手术):齿状线上1~2cm处环形切开黏膜至黏膜下层,将黏膜与肌层分离成袖状直到脱垂顶端并完全切除,将数针缝线穿过脱垂底部黏膜边缘,穿过数处肌层由顶部黏膜边缘穿出,结扎后使肌层折叠,黏膜对合。
③经腹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方法类似直肠前切除,术中切除冗长、游离的乙状结肠和直肠,行一期吻合,术后吻合口与盆腔及骶骨粘连固定以制止脱垂,对伴有乙状结肠憩室等病变及慢输型便秘的病人尤为合适。有时行前切除后,可将直肠后壁固定于骶前筋膜,称切除固定术或Goldberg手术。
(4)肛门环术(Tiersch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将尼龙网带、硅橡胶或金属丝置于肛门口皮下,使肛门缩小,以此来机械性地支撑直肠,阻止其脱垂。手术简单,创伤小,适用于年老体弱者。但复发率高,易并发便秘及粪便嵌塞。
(5)经腹腔镜直肠固定术:这是近年来刚开展的新型手术。该手术创伤小,适用于不能耐受开腹手术的直肠脱垂病人。术中先经腹腔镜游离乙状结肠和部分直肠,暴露骶骨,将一钛制的4cm×10cm长方形筛网用双尖钉固定于骶骨前、直肠后,最后把筛网两侧固定于直肠外膜上。
(二)预后
各种治疗方法治疗后均有复发可能,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治愈率可达85%。
Ⅳ 脱肛的最佳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如脱肛继发于腹泻、便秘、膀胱结石等,这些疾病治愈后,脱肛常可自愈。排便后直肠脱出时,应即时用手法复位。
2.中医、针灸疗法:中药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加减。
3.注射疗法。
4.手术治疗。
Ⅳ 怎样治疗直肠脱垂
1.病因
(1)多因饲养管理不善,饲料单纯,日粮配合不当,营养不全,运动或放牧过于疲乏,使奶牛体质虚弱,排便困难,努责过度,造成直肠韧带或肛门结构肌弛缓,失去弹性和正常的支持固定作用,引起直肠黏膜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向外翻出而脱垂于肛门之外,不能自行缩回。
(2)个别奶牛因年老体弱或长期患慢性便秘剧烈努责,久泻不止,慢性咳嗽,分娩努责,久卧不起,公牛配种等使腹内压增高,另外母牛阴道脱及刺激性药物灌肠后继发重病。
2.症状
病初患牛于卧地或排便后,可见直肠末端黏膜部分翻出于肛门外,呈鲜红色圆形,柔软,伴有轻度水肿,起立或便后即自行缩回,如此不断反复,致使黏膜水肿、充血、发炎,逐渐失去自行缩回的能力,而发生直肠全脱出,此时可见肛门外有圆柱状下垂的肿胀物。脱出的直肠黏膜被尾毛、粪尿、垫草等污染呈暗红色。严重的病例,因脱出的肠管长期暴露于体外,使水肿加剧,黏膜表面干硬,呈污秽不洁的暗紫色或褐色,并出现溃烂、淤血、坏死、穿孔或直肠壁破裂等,引起感染并出现全身症状。如伴发肠套叠,圆柱状肿胀物向上弯曲,手可沿脱出的肠管和肛门之间插入,而摸到套入的肠管。此时患牛出现排便困难,痛苦不安,拱背,后腿频频移动,不断努责,食欲减少,精神沉郁,奶量减少或停止。
3.治疗
(1)整复脱出物
对症状轻的患牛,脱出部分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干净,并用2%的明矾溶液收敛及热毛巾温敷,如脱出肠表面部分溃烂、坏死,应用刀或剪除去,至露出新鲜组织为止。水肿严重的应用针刺破,放出液体,洗净消毒后,涂撒消炎膏(粉),在患牛没有努责的情况下,缓缓将其还纳于肛门内。
(2)固定肛门
为防止还纳的直肠继续脱出,应在肛门周围作袋状缝合,中央应留有二指宽的排粪孔,经7~10天后,如无感染或患牛不再努责,可拆除缝线。若脱出的肠管只有外层黏膜发生溃烂、坏死,应先部分切除后整复固定于肛门内。先将脱出部分洗净消毒后,在离肛门周围缘约1厘米处环切肠管壁的黏膜层(勿损伤肌层),然后钝性分离黏膜,向下剥离,并翻转黏膜层,将其剪除,最后顶端黏膜边缘与肛门周缘黏膜边缘作8~10个结节缝合,切口涂撒消炎膏(粉)后,还纳于肛门内,肛门口作袋状缝合。
(3)手术切除
脱出的肠管如果严重坏死、溃烂,不能整复,应立即施行直肠切除术。首先清洗消毒脱出的肠管,麻醉后,在靠近肛门处的健康肠管上,用消毒过的两根长封闭针头相互垂直成十字刺入,以固定肠管。在距固定针1~2厘米处切除坏死的肠管,充分止血后,对两层断端肠管施行相距0.5厘米的结节缝合,为了防止污染,每缝1针后应换消毒过的针线。缝合完毕,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新洁尔灭溶液冲洗消毒后,除去固定针,涂撒消炎膏(粉)后,还纳于肛门内,一般7天左右可拆除缝线。
(4)术后护理
整复或手术后,为了防止感染和发炎,应全身肌内或静脉注射磺胺类药或抗生素,随时根据病情,采取镇痛消炎、健胃缓泻等对症疗法。患牛如体质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为了促进身体和术部的恢复,可内服中药补中益气汤。用黄芪、党参、升麻、白术各50克,当归、陈皮各40克,柴胡35克,甘草25克,研粉后开水冲服,或上述每味药各加10~15克,水煎后灌服。每天1剂,连用5~7天。
4.注意事项
(1)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增加营养,喂给全价精料及优质青干草料,增强奶牛体质,减少发病率,这是防止本病发生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其次是消除病因,积极治疗便秘、下痢、咳嗽及阴道脱等。
(2)本病只要发现早,并及时整复或手术,都有治愈的希望。发现迟,治疗不及时导致患牛全身感染,倒地不起,有死亡的危险。整复或手术时,对脱出的肠管应清洗消毒干净,并彻底除去溃烂和坏死的黏膜,这是整复或手术成功的关键。
Ⅵ 脱肛怎么治疗最好
肛门翻出,严重者直肠脱出肛门,呈半圆球形或者圆柱形的赤红色突出物,突出物的表面有横纹皱褶。轻者站立时可自行缩回。脱肛时间较长,则黏膜充血、水肿,无缩回能力,经风吹日晒,突出物为紫黑色,时间过久,突出物发炎、干裂和坏死。病牛则排粪困难,不断努责,不见排出,痛苦不安。行动不便,精神不振,鼻镜干燥,耳梢发冷,食欲减退。体温上升,口色淡白,尾根脉搏迟细。
治疗方法
(1)用温水灌肠,排出肠中的粪便,再用0.1%高锰酸钾或2%明矾溶液热敷,水肿消退后把脱出的直肠送进肛门内。如果水肿严重,用上述方法冲洗后,用细针乱刺水肿黏膜,再用3%明矾水热敷,此法适用初患此症的病牛。
(2)对多次患此症的病牛,先用上述方法洗净脱出部分,再用手捏破肿胀、坏死的黏膜,并用明矾粉揉,把水肿液挤出,然后剪除黏膜碎片,最后把脱出的直肠送回肛门内。
(3)在肛门周围分点注射酒精或10%氯化钠溶液20~30毫升,2%普鲁卡因溶液5毫升,也可防止肛门再脱出。
(4)防风、明矾煎汁,用来洗净脱出的肠管,再用少量的冰片放进活着的田螺内,然后取出螺壳内化的水,涂在脱出的肠管上,脱出的肠管即可自行收缩进肛门。
(5)黄芪38克,陈皮30克,柴胡26克,当归23克,白术37克,升麻38克,党参38克,甘草20克,共研为细末,开水冲调,一次灌服。
(6)田螺7~10个,洗净后放进热水中,使田螺从壳内伸出来,再去壳取出肉,把肉砸碎,加上23克冰片拌匀。使用时,把上述药物涂在脱出的肠管上。每天3次,2天可治愈。
(7)白术67克,小茴香68克,附子72克,槐花70克,牡蛎76克,升麻75克,甘草46克,陈皮60克,赤石脂55克,干姜45克,肉豆蔻66克,当归77克,黄芪66克,石榴皮70克,麻仁76克,诃子56克,五倍子46克,共研为细末,开水冲调,一次灌服。每天一剂、共服5~7剂。
(8)若脱出时间过长,采取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可用手术切除。
Ⅶ 直肠脱垂怎么治疗
直肠脱垂的治疗依年龄、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消除直肠脱垂的诱发因素;幼儿直肠脱垂以保守治疗为主;成人的黏膜脱垂多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成人的完全性直肠脱垂则以手术治疗为主。
1.一般治疗
幼儿直肠脱垂有自愈的可能,应注意缩短排便时间,便后立即将脱出直肠复位,取俯卧位,用胶布固定双臀等。成人也应积极治疗便秘、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脱垂程度和手术治疗后复发。
2.药物治疗
将硬化剂注射到脱垂部位的黏膜下层内,使黏膜与肌层产生无菌性炎症,粘连固定。常用硬化剂为5%石炭酸植物油、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对儿童与老人疗效尚好,成年人容易复发。
3.手术治疗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复发率。手术途径有4种:经腹部、经会阴、经腹会阴和经骶部。前两种途径应用较多。
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肯定。术中游离直肠后,可通过多种方法将直肠、乙状结肠固定在周围组织上,主要为骶前两侧的组织上,注意勿损伤周围神经及骶前静脉丛;可同时缝合松弛的盆底筋膜、肛提肌,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直肠。
经会阴手术操作安全,但复发率较高。可将脱出的直肠甚至乙状结肠自肛门直接切除缝合。直肠黏膜脱垂可采用痔环行切除术方法切除脱垂黏膜。年老、体质虚弱者可简单地行肛门环缩术,即用金属线或涤纶带在皮下环绕肛门,2~3个月后取出皮下埋置物,使肛门缩紧以阻止直肠脱垂。
Ⅷ 直肠脱肛如何治疗
脱肛又叫直肠脱肛,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是幼儿、老人、久病后营养不良和经产妇及习惯性便秘者的常见病症。直肠脱肛发病率高,可伴有肛门瘙痒、肛门潮湿、腹泻等症状,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济南肛肠医院专家为我们讲解。 治疗直肠脱肛,明确检查是前提 专家说,脱肛与其他肛肠病容易混淆,主要是肿物脱出症状的相似性引起的。事实上,脱肛不能简单解释为肛门脱出,脱肛是直肠脱垂,而肛门脱出除由直肠脱垂引起外,还可能是内(外)痔、直肠息肉等多种疾病。因此在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 济南肛肠医院采用先进技术——韩国肛门镜检查系统和日本奥林巴斯无痛肠镜等,能快速、安全、无痛确诊肛肠疾病,是济南肛肠病检查的金标准。其优势在于:清晰度高、无痛苦、安全、确诊率高达99%,有效避免误诊、漏诊。 专家提示,对于脱肛,好多人抱着不治就行的态度,如果长期脱肛,会引发其它并发症,得了脱肛,靠“拖”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且越“拖”病情越严重,因此,必须及时进行科学规范治疗。 传统手术往往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创伤大、痛苦大、恢复慢,容易感染复发;而药物治疗脱肛,不能除掉,长期服用对身体有毒副作用。因此,传统手术和药物治疗脱肛,实践表明,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什么方法治疗脱肛好呢? 安氏注射疗法,一针治疗好直肠脱肛 安氏疗法是目前国内治疗脱肛等肛周疾病最好的方法。作为安氏疗法济南分中心,济南肛肠医院独家采用安氏注射疗法治疗脱肛,无需开刀,将安氏纯中药剂直接注入直肠粘膜,在直肠腔内形成一个较强的内张力;然后采用脱出后注射,部位合理、范围更全面,能够有效防止脱肛。整个过程无痛,术后无并发症。在临床上万千余人因此而恢复。其优势在于:无痛、快速、更有效、恢复快、不复发等。 温馨提示:治疗脱肛的恢复较好方案取决于对每个病人病情的仔细分析及因病情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切勿千人一方。为保证治疗效果,患者在发现症状后,应及时到专业、正规的肛肠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济南肛肠医院吸取国内外最新的成功经验,结合该院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可根据病情制定肛肠病规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临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深受百姓的信赖。
Ⅸ 脱肛的最佳治疗方法
像这块的话,比较擅长这一方面的问题,满足各方面要求。
Ⅹ 老年人脱肛有什么好办法治疗
老年人脱肛多是气虚引起,与年龄有关,平时可以多做提肛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