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孩子出虚汗怎么办
出生时孩子不爱哭,老爱睡!!吸允有点无力!第三天孩子肌张力开始下降,做ct检查说脑部有点出血!属于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但表现是中度!医生给孩子输脑营养液,现在孩子2个月零5天了,听力一直没过!孩子大便平均1到2天一次!父母家里没有过遗传病史,并且怀孕时按时做产检,孩子的胎心胎动一直正常!生孩子之前做...的胎心都正常,怎么会患有这个病呢?孩子是顺产并且足月,体重7.8斤!母亲怀孕有点贫血!不严重! ct报告单如下:大脑大静脉池及枕大池内可见少许高密度影。两侧额叶,右侧顶枕闹白质密度略低,余脑质密度未见异常。脑室系统大小如常。中线结构居中,颅骨未见异常。映像:大脑大静脉池内可见少许高密度影,考虑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可能性大。两侧额叶,右侧顶枕叶脑白室密度略低,考虑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现在孩子快3个月了,做了个核磁共振检查说孩子脑部未见异常!!!但是孩子的头还是抬不起来!有这个意识但是就是抬不起来!孩子的腿部你扶着她让她使劲站一小会也没劲!立不住!!孩子现在自己没事时就吃自己的手而且力气还不小!!!!!!小手和腿没事的时候也自己动!!!
2. 小孩出虚汗的食疗方法
顾名思义,这种多汗乃因体虚所致,它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发生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见于儿童,有些儿童入睡后出汗不止,间或身体冰凉,这便是医学上所说的“出虚汗”。有些儿童因为身体虚弱、感冒发烧或患肝炎等炎症使用大量抗生素(或其它药物)后,导致出虚汗。成人也会出虚汗,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在安静情况下,或无原因而全身或局部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这也是“虚汗”。某些患急慢性疾病者或产后妇女体质特别虚弱,往往也会出虚汗
1,取山药材10克,百合6克,莲子6克,大米适量,煮粥食用即可。
2,取山药15克,板栗20克,大枣5克,廋猪肉50克,炖汤调味后,喝汤,吃栗子,大枣与猪肉.每日一次,连服15日.
3,取小麦12克,莲子6克,大红枣6克,桂圆肉6克,甘草3克,水煎.喝汤,吃枣与噶桂圆肉.
实例:悦悦在清醒或活动的时候出汗不算多,可一睡觉就会大汗很多,尤其是头部出汗更多,头发象水洗过似的,枕巾也湿漉漉的.因为她爱出汗,妈妈每晚都要醒两三次,她担心悦悦出汗后踢被子会着了风寒.悦悦这种情况属于虚汗中的盗汗.盗汗多是阴虚所致.盗汗的宝宝除睡觉时出汗外,还会表现为手脚心热,口干易渴.盗汗以滋阴降火为主要治疗.
推荐食疗方;
1,取百合15克,银耳10克,小麦仁15克,雪梨2片,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烂后,吃梨,喝汤.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2,取沙参4克,黄精6克,麦冬3克,小麦仁10克,雪梨2片,加水适量共炖15分钟,吃梨喝汤.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3. 小孩手老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汗症为交感神经过度亢进刺激汗腺分泌导致的,例如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大部分自孩童就罹患手汗到青春期更严重。
手汗症的情况一般分为三种,轻度、中度、重度手汗症分别以微微湿润、浸湿一张纸和形成水珠滴下来判断手汗症的程度。
按照发病原因分类,手汗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手汗症主要是由于人体胸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调节异常导致,大多数属于先天性家族遗传;而“继发性”则是由某种突发疾病引发导致,如:甲亢、肺结核、胸部创伤等;90%以上的手汗症疾病患者属于原发性类别。
轻度的手出汗可以食疗的方式调理一下,少吃辛辣刺激的,多吃些温补的食物。严重的话去挂个胸外科或者手汗症专病门诊检查一下。
4. 五六岁的小孩手心很容易出汗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办法可以治呢
脾肾两虚证,分几步治疗: 1,虚汗停,两个疗程, 2,龙牡壮骨冲剂,持续半年以上, 3,党参,枸杞炖汤喝,调养。
5. 孩子老是手脚总是出汗怎么办
你好这种情况属于出虚汗,和缺钙或是体虚等有关,建议给孩子补充钙剂治疗看,可以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鱼肝油等等,平时多晒晒太阳可以促进钙吸收,补钙期间还是有出虚汗现象的话,需要口服黄芪口服液进行调理。祝宝宝健康成长
6. 宝宝出虚汗,有什么食疗方法
1.特别容易出汗,白天常常是一活动就出汗,晚上更是汗多湿了衣服或被子。 2.因内热重、能量大,宝宝精神旺盛,一天到晚玩个不停,不知疲乏。 3.有的宝宝因长期大量出汗使得津液耗损过多,表现为口唇、舌面发红、发干,手心、足心发热,口干,大便干燥呈颗粒状,甚至造成肛裂。 4.脾气急躁,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差。 5.因出汗过多,津液耗损,水分减少,有些宝宝的皮肤偏黑。 6.因内热重,宝宝容易上火。一旦受凉感冒,宝宝容易发高烧并常伴有扁桃体发炎。 7.鼻子容易出血。 1.暂停吃鱼虾1~2周,改吃各种肉类,如猪肉、鸡肉、鸭肉、牛肉,并多吃蔬菜如青菜、白菜、包菜、芹菜、胡萝卜、薯仔等,看看宝宝是不是因为饮食的改变而使汗量明显减少。如果控制了鱼虾的摄入,宝宝的汗就明显减少,那么家长就要改变宝宝的饮食习惯,以肉类、蔬菜为主,鱼虾为辅,鱼虾一周各吃一次就可以了,冬季可以一周两次。在夏季,爱出汗的宝宝要少吃鱼虾。饮食改变后宝宝的内热小了,汗就自然减少,其它相关的各种症状也会慢慢缓解。 2.内热大的宝宝,家长可以每晚在临睡前搓搓宝宝的脚心。上下来回轻轻地搓,两只小脚各50次,这样可以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有个两岁的小男孩,因为天天喝鱼汤、吃虾,小小的年纪就常常牙痛,扁桃体发炎,还得过红眼病。爸爸妈妈皮肤都很白,可儿子却又黑又瘦,但是他非常调皮,精力旺盛,力气也很大,经常是一头一身的汗。为了防止他受凉感冒,只好经常换衣服,被子也得天天晒。后来改变了饮食,严格控制鱼虾的量,一周只准吃一次,结果3周后宝宝出现了明显的改变,皮肤白了,胖了,汗也明显少了许多,脾气不像过去那么急了,能安静下来了,再也没出现牙痛、咽喉痛了。所以家长在宝宝的饮食上应注意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不要偏食,一定要多吃蔬菜,保证大便的通畅,这样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另外,身体虚弱、贫血的宝宝也常会出汗,这就属于气虚出汗了,这类宝宝往往胃口不好,不愿多动、话也不多,性格较内向。家长可采用下列方法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增加营养,补足气血。 1.脾胃虚弱的宝宝,不能吃冷饮,尽量少吃或不吃水果,水果多数寒凉,在冬季应尽量不吃。 2.黑黑瘦瘦、胃口不好的宝宝,家长可以去中药店买一两鸡内金,在粉碎机里打成粉状。取一小勺鸡内金,加半勺红糖放入碗中,冲入少量开水,在饭前半小时给宝宝吃,一日1~2次。 3.泥鳅汤:取泥鳅三四条,洗净后放入油锅内炸成微黄色,再加水,放入少量的葱、盐。宝宝吃泥鳅并喝汤,一周2~3次。泥鳅可以补气虚、暖脾胃、止虚汗,适合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体虚盗汗的宝宝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 4.多吃山药:山药能健脾补虚,清淡滋补,适宜虚汗多的宝宝食用,家长可以给宝宝做山药粥、山药汤或蒸山药。
7. 孩子手老出汗怎么治疗
孩子爱出汗首先多见于缺钙,可以选择给孩子补钙。其次孩子体内代谢旺盛,汗腺分泌也会比较多,所以多汗也属于是生理现象。这种多汗是不需要治疗的。同时如果孩子体虚也可引起自汗。如果服用钙剂孩子情况不缓解,同时排除生理性多汗,考虑孩子因体虚引起的自汗,可以服用虚汗停,玉屏风散等滋阴敛汗的药物治疗。
8. 宝宝出虚汗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宝宝出虚汗的处理方法
1、加强营养
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
2、注意锻炼身体
如游泳、滑冰、球类、跑步等运动,可酌情安排。
3、避免接触感染
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室内不要吸烟,保持空气流通。可用温盐水漱口。
4、可采用食疗方法,增强脾胃功能
山药胡萝卜粥
山药去皮切片,放胡萝卜,与白米同煮,早晚服食;还可以根据情况加莲子、大枣、薏苡仁、黄芪等。
宝宝出虚汗护理方法
1、小儿出虚汗以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及时换衣服,要动作轻快,避免小儿受凉感冒。
2、注意及时补充水份和盐份。可以补充口服补液盐,简称“ORS”,或白开水加点食盐、糖,糖可以促进水和盐的吸收。
3、被褥也要经常晾晒,日光的作用不仅在于加热干燥,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4、此外,对易于出虚汗的小儿,应进行有计划的体质锻炼,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出虚汗随之而止,这将胜过任何灵丹妙药。
宝宝出虚汗的原因
1、喂养及护理不当
体质弱的宝宝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这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此外,给宝宝穿得过多或盖的被子过厚也会引起多汗。为此宝宝晚间不宜过饱,穿衣盖被要适当。
对于生理性出虚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除生活中导致高热的因素。
例如,如果宝宝在睡觉之前活动量大或者是吃了高热量食物的话,则是会在睡觉的时候出现虚汗情况。
因此,应该对睡前的活动量和进食量给予控制,这样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肥胖,有益于宝宝的身心健康。冷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2、缺钙
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晃头部,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秃”。需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如果在出虚汗的同时还伴有枕秃、囟门闭合延迟、X形腿、串珠肋等现象,很可能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3岁以下宝宝较常见。
3、疾病
宝宝患病后期、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往往出虚汗,这是因为体质虚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有以下病症会引起出虚汗:
宝宝患了结核病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如怀疑宝宝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光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如果宝宝患上佝偻病的话,则是会在入睡的时候开始多汗,尤其是头部,能够湿透枕巾,并且宝宝还会出现惊哭的情况。因此这个时候需要及时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以及钙。
如果宝宝常在天亮前出现多汗,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则有低血糖的可能,这时可给宝宝喝些糖水或进食些糕点,即可纠正。
宝宝患贫血、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时也可引起汗多现象。总的来说,宝宝出虚汗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虚汗的食疗处方
1、取山药材10克,百合6克,莲子6克,大米适量,煮粥食用即可。
2、取山药15克,板栗20克,大枣5克,瘦猪肉50克,炖汤调味后,喝汤,吃栗子,大枣与猪肉。每日一次,连服15日。
3、取小麦12克,莲子6克,大红枣6克,桂圆肉6克,甘草3克,水煎。喝汤,吃枣与桂圆肉。
4、取百合15克,银耳10克,小麦仁15克,雪梨2片,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烂后,吃梨,喝汤。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5、取沙参4克,黄精6克,麦冬3克,小麦仁10克,雪梨2片,加水适量共炖15分钟,吃梨喝汤。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出虚汗孩子的护理方法
小儿出虚汗一般在初睡时最多,父母可等孩子熟睡后适当减去孩子身上的盖被。发现出汗较多时,可用柔软的毛巾把头发、面部、身上的汗液拭干,并帮孩子侧翻身,防止身下存汗。关闭窗子,防止对流风直吹孩子身上而着凉。
身体无疑是改善小儿体虚的重要手段,父母最好利用早晚时间,带孩子外出散步及活动,逐渐增加散步的时间,延长散步的距离,增加活动强度。也可分配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完成后给予一些小小奖励,或鼓励孩子参与同伴游戏。随着运动量的加强,身体内部的调节能力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各项机能恢复正常,改变小儿出虚汗的症候。
另外每天早午晚各踮脚30下能有效治疗虚汗。
9. 宝宝出虚汗的处理方法是什么新手父母该如何调节呢
宝宝出虚汗的处理方法是什么?新手父母该如何调节呢?宝宝身体发育很快,新陈代谢很旺盛,很多宝宝活泼好动,会导致孩子多汗。有的孩子睡觉也会出汗,主要是出汗引起的。很可能是孩子身体出了问题,要及时调整,让宝宝身体尽快恢复。很多家长在发现宝宝出汗时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调理,容易导致症状加重。其实出汗很可能说明宝宝身体有问题,一定不能忽视这种情况。一旦发病,要尽快去医院相关科室检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使身体尽快康复。
缺钙确实会导致宝宝睡觉出汗,但和饮食没有必然联系。如果真的缺钙,需要去医院买宝宝的补钙AD。很多宝宝睡前喝奶粉或者母乳等辅食,消化系统无法休息,所以会产生热量,导致出汗。宝宝出汗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婴儿新陈代谢旺盛,会出现多汗,医学上称之为生理性多汗。也说明婴儿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新手父母不要太担心。只要他们重视上述问题并加以护理,或许就能有效缓解宝宝出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