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业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企业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检查工作是指定期检查、日常检查和点检、巡检,以便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维修与保养措施。从企业的长期利益角度看,对于那些频发故障、维修费用过高的设备,或者有新的先进技术出现时,可以进行改进甚至重新设计。 维修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设备劣化带来的损失,提高设备的生产效能。
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愈来愈依赖于机电设备的性能,机电设备的技术水平也成为国家工业水平的直观体现。由于材料、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机电设备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磨损、形变、腐蚀、断裂等问题,使得设备的状态产生劣化,性能和精度降低,甚至造成整机的损毁。高质量地做好机电设备维修与保养,对保障安全生产、充分发挥设备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积极而显着的作用。
1基本要求
维修是为了恢复或改善机电设备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保养则是为了保持或提高机电设备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机电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安全
机电设备的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尤其是机械传动及危险部分必须设有保护装置,线路、管道都要完整;设备的电气系统、传动系统、操作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要稳定;温度、压力和振动等参数均不能超过相关标准;此外,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遵守操作规程。
1.2整洁
机电设备的内外均要保持整洁;工具、零件、附件以及产品要整齐放置,管道和线路要有条理;外露的滑动面、传动零件以及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等处不可有油污油垢;设备周围的碎屑、杂物等要及时清扫干净,保证设备所在环境的清洁。
1.3润滑
润滑所需要的相关设备,例如油壶、油枪、油毡等要准备齐全且保持清洁;按时进行加油或换油,保证不断油,防止干摩现象的出现;并保证油质符合相关要求,油压正常,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2基本方式
机电设备的维修方式通常是指维修时机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事后维修。机电设备发生异常或者性能下降至合格水平以下时采取的非计划性维修,或对事先无法预计的突发故障时,被动地进行维修处理的方式;该方法适用于停机损失较小、不会造成设备连锁损坏、不会使生产前后环节堵塞等特点的设备,而对于重要设备,仅采用这种方式是很不经济的。
(2)定期维修。以时间为基础的预约维修方式,即只要设备运行达到一定时长,都要强制进行的维修工作。定期维修可以减少突发故障,预防隐蔽故障,适用于已知寿命分布规律的设备。但该方式十分僵化,且检修周期主要凭经验和统计资料确定,而非实际情况,所以维修过剩和维修不足的情况都时有发生。
(3)视情维修。立足于故障机理的`分析,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通过各种监测监控手段,为发现潜在故障而进行的维修活动。视情维修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故障率,有效预防和遏制严重故障的发生,减小了维修范围和工作量,使维修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经济而科学。
(4)机会维修。不拘泥原来的维修计划,充分利用节假日、生产淡季等生产空隙进行全流程的检修,避免了生产损失,使设备保持完好的待命状态,有效性高,可以与视情维修或定期维修同时进行。
(5)改进设计。不断地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从企业的长期利益角度看,对于那些频发故障、维修费用过高的设备,或者有新的先进技术出现时,可以进行改进甚至重新设计。 维修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设备劣化带来的损失,提高设备的生产效能。在实际生产中,应该针对不同的设备及其使用情况,分别采取适当的、经济有效的维修方式,尽可能的保证设备处在良好运转的状态。
3基本内容
由于机电设备的结构和运转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时,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检查工作、保养工作和维护性修理工作。
3.1机电设备检查工作的内容
检查工作是指定期检查、日常检查和点检、巡检,以便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维修与保养措施。在实际中,一般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去判断设备是否异常。(1)眼看。观察仪表的动作和指示值是否正常,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和零部件是否可靠和齐全,设备是否同故障发生前一致,有无出现变形、变色、断裂、松动、磨损、腐蚀、冒烟、产生火花等情况。(2)鼻闻。线圈、线路、变压器和电动机是否因为发生短路等异常而产生烧损的气味,是否有塑料设备因为过热而产生异味等。(3)耳听。设备的声音、振动音律及音色是否有异常,需要时可以用螺丝刀或者直接触及到异常的部位进行听诊。(4)手摸,检查设备有无发热或过热,接头有无松动等。
3.2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
对设备的保养主要是依据各类不同设备的使用要求,遵循使用说明书有针对性的进行保养。主要包括防锈、防蚀、清洗、换油、电源维护以及其他必要的调整工作,比如调整配合间隙、紧固零件等。防锈和防蚀是设备保养中最为复杂的工作,在生产中应该根据设备所处的环境,综合考虑温度、湿度、工业性气氛(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粉尘等因素,选择恰当的物理防锈或(电)化学防锈方法对设备整体和零部件加以保护。
3.3机电设备的修理工作
为了保持机电设备的各项精度和工作性能,在实施保养的基础上,还必须对机电设备进行预防性修理或故障修理等工作。不同机电设备的日常修护工作有着较大的差异,但综合来看,主要包括及时更换易损部件和消耗部件,维护检测仪表和传感装置正常,治理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等。如果设备发生故障,还必须进行相应的修理工作,以恢复设备精度和性能,保证生产。修理前应详细了解待修设备的故障所在,如精度丧失情况、主要零部件的磨损程度、外观缺陷等,了解设备为满足工艺要求应作哪些方面的改进或改装,查阅历次修理记录,熟悉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原设计精度要求,确定具体的修理方法。修理时应尽可能恢复到原有的精度标准,达到保证生产工艺最起码的要求。装配时要确保平行度、同轴度、垂直度等精度要求。修理完成后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试验和检验,全面衡量设备性能的恢复状况。
;Ⅱ 简述机电检维修五步工作法的主要内容
一、机电中工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负责维修前车辆的环检,确定维修项目, 按施工单上的项目进行机电类维修;
2、 维修过程中,每一个工序都必须准确的按标准做好状态流程牌,每一个施工单必须有技师开工、完工时间记录卡;
3、负责在施工单上准确地记录所有维修内容,对维修的车辆进行认真的自检和互检,做好维修车辆的清洁工作;
4、负责早晚检查设备,工具安全问题,按规定做好工具和设备的维护和清洁;
5、负责班组其他员工的作业辅导,技能培训,质量监督;
6、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机电中工的任职要求:
1、大专毕业,4S店2-3年以上的维修经验;
2、有2年以上带组经验,对车身电路, 发动机电路, 底盘、发动机总成大修有一定经验;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意识较强,身体健康。
Ⅲ 机电维修包括哪些
机电设备维修包括机电设备维护和机电设备修理两个方面。机电设备维护是一种保持机电设备规定的技术性能的日常活动.机电设备修理是一种排除故障恢复机电设备性能的活动。机电设备维修就是通过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降低其劣化速度,延长使用寿命,保持或恢复机电设备规定功能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活动。
Ⅳ 机电设备维修保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如清扫配电箱,紧固电器元件的螺栓,检查设备外表,对电动机进行加油润滑,钳工是对减速机,变速箱加注润滑油,液压系统有无漏油现象,气动设备运行情况。保养一般是设备操作工的活多一些,维修工辅助。
Ⅳ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分析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分析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种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煤矿更是重要资源之一。要确保煤矿正常生产,不但要做好各种管理措施还必须确保各种机电设备正常工作。因此,就必须对机电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为确保正常工作做好基础工作。文章依据多年工作经验,分析如何诊断煤矿企业中的机电设备故障,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维修技术。
关键词 :维修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demand for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coal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To ensure the normal proction of coal mines, not only to do a variety of management measures must also ensure that all electrical equipment is working properl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failures that may occur to predict, to ensure the normal work to prepare the ground. Article based on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alysis of how to diagnose the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in 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failures, and service technicians to explore on this basis.
Keywords : maintenance technology; fault diagnosis; Electrical Equipment
一直以来,机电设备都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会影响着煤矿产量。可以说,机电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但是从现状来看,因煤矿的生产条件与生产环境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必定给机电设备的管理带来新要求。在这种环境下,探究诊断机电设备的故障及其维修技术具有实际意义。
1 诊断机电设备的故障
在煤矿生产中所用到的机电设备比较多,必须要掌握其诊断方法,这也是煤矿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门。
尤其是现代化技术大量应用的今天,机电设备更是衡量各个煤矿企业产量重要标志。分析机电设备故障以及维护管理上更是生产经营管理之基础。依据设备故障的构造、工作状况差异及运行状态,最终其表现形式必然不同。对于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之后总体有如下几个方面:机电设备的性能参数忽然降低;振动出现异常;声响异常;剧烈增加了磨损残留物;排气的成分发生变化,过热现象等。其故障多样变化就表明机电设备故障的产生原因比较多,并不是单一。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发生故障率大多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设备出现故障大体划分成三个阶段:
其一,早期故障。如果设备位于早期故障期,开始具有较高故障率,但是随着时间逐渐变化而快速降低故障几率,这个故障期间也叫机电设备的`磨合期,这个故障时间的长短大多是随着产品及系统设计和制造的质量相关。在该时段出现故障几乎都是因设计与制造上存在缺陷造成,或者是所用环境不但所致。
其二,偶发故障期。一旦机电设备处于了偶发故障期,那么故障率基本上就在稳定状态,靠近定值。在该期间出现故障就是随机的,而且这个时段中故障率比较低,大多属于稳定状态。
其三,损耗故障期。就是机电设备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故障发生率随之上升。因此按照上面所示曲线,就必须针对性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及修理,这样才能够确保机电设备正常工作。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就必须进行诊断,为下一步维修打下基础。当然,不同的机电设备诊断方式不同,本文对矿井提升机及采煤机的诊断做一些阐述。
①煤矿提升机。在煤矿生产中提升机是主要设备之一,承担着提升矸石、原煤、升级人员、下放材料以及运送设备之任务;提升机是否能够安全运行直接关系着煤矿生产,影响着生产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构造如图1所示。
在提升机的故障处理上,一直都被煤矿企业高度重视,如今采用最多就是使用单一的传感器检测提升机的控制系统,分析其频谱而诊断出故障。因为提升机主要是由机械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及润滑系统等,当运行时各个部件都可能发生故障,要想准确诊断出故障类型存在一定困难。如果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来诊断提升机故障,就能够导出一些新信息,任何单一的传感器都不能够获取到该新信息,采取这种诊断方法有效扩大了时间覆盖范围,提升了置信度,改善了检测系统可靠性。
②采煤机的诊断。采煤机是煤矿所用主要设备之一,直接关系着煤矿的产量,从煤矿设备发生故障统计可知,采煤机出现故障75%属于液压系统故障,该系统可靠性直接影响着采煤机故障率。这个设备的液压系统分为高压与低压两个部分,随着负载增加高压升高,而低压恒定,负载变化不会影响低压变化。如果低压正常而高压降低,一旦增加了负载,高压不升高反而降低,表面该系统存在漏损,而且漏油处位于主油路高压侧,就必须要停机处理。如果高压降低了,而低压上升,就表明液压系统存在高低压窜通,就必须要检查旁通阀、安全阀以及梭形阀是否存在窜液。对于液压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时,就要采取主动维护,从而有效提升采煤机的使用可靠性,延长采煤机的使用寿命。
2 维修技术
在使用过程中,机电设备因磨损必定会造成一些零部件劣化而出现故障,必定会影响到设备性能、效率、精度及经济性,乃至不能够运行。因此必须维修机电设备,并且要结合实况采取合理的维修技术。
①温度诊断。一旦机电设备发生了故障必定出现稳定异常,因为机件损伤时温度升高的速度总是比故障先出现。将采集温度数据绘制成图表,而且逐点相连成一条直线,并运用这个直线斜率来分析温度变化趋势,求出直线斜率值就能够推算在某时刻温度值,一旦超出了设备所允许最高温度值,那么就能够分析是否可能发生故障。
②振动监测。这种方式是预防性维修中采用比较普遍手段,大体能够划分成两个大类,简易诊断仪与精密诊断系统,简易诊断仪就是用测量放大器把测振传感器所感受振动信号增大,然后用检波器显示出振动峰值或者有效值,就能够了解到机械振动。而精密诊断系统就是定期或者在线检测设备,并把振动信号记录到磁带上或者用检波器显示出来。并用计算机或者中央处理机进行分析处理,从其分析结果来判断出故障的部位与原因,从而确定出维修对策。
事实上,维修故障技术比较多,还有铁谱监测、电压法等,具体采取那种方式还要视具体情况来分析。
3 结 语
总而言之,对机电设备采取合理维护与维修,才能够确保设备处于长期正常运行状态。这就需要采取合理的诊断措施查找机电设备的故障,并选择合理的维修技术尽快处理故障,确保机电设备正常运转,确保煤矿生产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云生.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及故障检测技术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08,(10).
[2] 林栋.浅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0,(8).
[3] 孙雨生.浅论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J].时代报告:学术版,2009,(11).
[4] 高亚桐.关于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及技术改造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
;Ⅵ 镗铣床主轴维修都有哪些措施方法
镗铣床是现在加工行业普遍使用的一种加工工具,结合了镗床和铣床的两种功能于一体,使加工效率更高、精度更好,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品质和劳动效率。镗铣床主轴结构:
1、主轴采用日本原装NSK轴承,W轴主轴套筒,由日本组装原装进口。
2、主轴电机安装在主轴箱上,用齿轮传动主轴可自动两段式换挡。
3、主轴定位的速度检出器安装于主轴外不造成泡在主轴箱内避免了造成检出器的故障。
4、主轴之W轴采用氮化合金钢,心轴用铬钼合金钢,使刚性大大提高。
机械主轴常见故障的维修处理措施:
1、主轴发热、旋转精度下降问题
故障发生的现象:加工出来的工件孔精度偏低,圆柱度很差,主轴发热很快,加工噪声很大。
故障原因分析:经过对机床主轴长期观察可以确定,机床主轴的定心锥孔在多次换刀过程中受到损伤,主要损伤原因是使用过程中换刀的拔、插到失误,损伤了主轴定心孔的锥面,维修机械主轴认准机械,专业品质保障,仔细分析后发现主轴部件的故障原因有四点:
(1)主轴轴承的润滑脂不合要求,混有粉尘杂质和水分,这些杂质主要来源于该加工中心用的没有经过精馏和干燥的压缩空气,在气动清屑时,粉尘和水气进入到主轴轴承的润滑脂内,导致主轴轴承润滑不好,产生大量热河噪声;
(2)主轴内用于定位刀具的锥形孔定位面上有损伤,导致主轴的锥面和刀柄的锥面不能完美配合,加工的孔出现微量偏心;
(3)主轴的前轴承预紧力下降,导致轴承的游隙变大;
(4)主轴内部的自动夹紧装置的弹簧疲劳失效,刀具不能完整拉紧,偏离了原本位置。
针对以上原因,故障处理措施:
(1)更换主轴的前端轴承,使用合格的润滑脂,并调整轴承游隙;
(2)将主轴内锥形孔定位面研磨合格,用涂色法检测保证与刀柄的接触面不低于90%;
(3)更换夹紧装置的弹簧,调整轴承的预紧力。
除此之外,在操作过程中要经常检查主轴的轴孔、刀柄的清洁和配合状况,要增加空气精滤和干燥装置,要合理安排加工工艺,不可使机器超负荷工作。
2、加工中心的主轴部件的拉杆钢球损坏问题
故障发生的现象:主轴内刀具自动夹紧机构的拉杆钢球经常损坏,刀具的刀柄尾部锥面也经常损坏。
故障原因分析:经研究发现,主轴松刀动作与机械手拔刀动作不协调,具体原因是限位开关安装在增压气缸的尾部,在气缸的活塞动作到位时,增压缸的活塞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在夹紧结构的机械手还未完全松开时就进行了暴力拔刀,严重损坏了拉杆钢球和拉紧螺钉。
故障处理措施:对油缸和气缸进行清洗,更换密封环,调整压强,使两者动作协调一致,同时定期对气液增压缸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主轴部件的定位键损坏问题
故障发生的现象:换刀声音较大,主轴前端拨动刀柄旋转的定位键发生局部变形。
故障原因分析:经过研究发现,换刀过程中的巨大声响发生在机械手插刀阶段,原因是主轴准停位置有误差问题以及主轴换刀的参考点发生漂移问题。加工中心通常采用霍尔元件进行定向检测,霍尔元件的固定螺钉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了松动,导致机械手插刀时刀柄的键槽没有对准主轴上的定位键,故而会撞坏定位键;机械主轴维修认准,而主轴换刀的参考点发生漂移可能是CNC系统的电路板发生接触不良、电气参数变化、接近开关固定松动等,参考点漂移导致刀柄插入到主轴锥孔时,锥面直接撞击定心锥孔,产生异响。
故障处理措施:调整霍尔元件的安装位置,并加防松胶紧固,同时调整换刀参考点,更换主轴前端的定位键。除此之外,在加工中心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主轴准停位置和主轴换刀参考点的位置变化,发生异常现象要及时检查。
机械主轴的保养:
降低轴承的工作温度,经常采用的办法是润滑油。润滑方式有,油气润滑方式、油液循环润滑两种。在使用这两种方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采用油液循环润滑时,要保证主轴恒温油箱的油量足够充分。
2、油气润滑方式刚好和油液循环润滑相反,它只要填充轴承空间容量的百分之十时即可。
循环式润滑的优点是,在满足润滑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摩擦发热,而且能够把主轴组件的一部分热量给以吸收。
对于主轴的润滑同样有两种放式:油雾润滑方式和喷注润滑方式。主轴部件的冷却主要是以减少轴承发热,有效控制热源为主。
主轴部件的密封则不仅要防止灰尘、屑末和切削液进入主轴部件,还要防止润滑油的泄漏。主轴部件的密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密封。对于采用油毡圈和耐油橡胶密封圈的接触式密封,要注意检查其老化和破损;对于非接触式密封,为了防止泄漏,重要的是保证回油能够尽快排掉,要保证回油孔的通畅。良好的润滑效果,可以降低轴承的工作温度和延长使用寿命;为此,在操作使用中要注意到:低速时,采用油脂、油液循环润滑;高速时采用油雾、油气润滑方式。但是,在采用油脂润滑时,主轴轴承的封入量通常为轴承空间容积的10%,切忌随意填满,因为油脂过多,会加剧主轴发热。对于油液循环润滑,在操作使用中要做到每天检查主轴润滑恒温油箱,看油量是否充足,如果油量不够,则应及时添加润滑油;同时要注意检查润滑油温度范围是否合适。
机械主轴的特点就是三高一低(即: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低噪音)。
1、高速度:机械主轴CNC雕铣机选用精密及高速的配对轴承,弹性/刚性预紧结构,可以达到较高的转速,可以让刀具达到最佳的切削效果。
2、高速度:7:24锥孔针对安装甚而的径向跳动可以确保小于0.005mm。因为高精度的加上高精度的零件制造就可以确保了。
3、高效率:可以利用连续微高来改变速度,使得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随时控制切削速度,这样就可以达到高加工效率。
4、低噪音:平衡测试表明:凡是达到了G1/G0.4(ISO1940-1等级的,主轴在高速运转时,具有噪音小的特点。
机械主轴的发展形势:
10世纪30年代以前,大多数机床的主轴采用单油楔的滑动轴承。随着滚动轴承制造技术的提高,后来出现了多种主轴用的高精度、高刚度滚动轴承。这种轴承供应方便,价格较低,摩擦系数小,润滑方便,并能适应转速和载荷变动幅度较大的工作条件,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滑动轴承具有工作平稳和抗振性好的优点,特别是各种多油楔的动压轴承,在一些精加工机床如磨床上用得很多。50年代以后出现的液体静压轴承,精度高,刚度高,摩擦系数小,又有良好的抗振性和平稳性,但需要一套复杂的供油设备,所以只用在高精度机床和重型机床上。气体轴承高速性能好,但由于承载能力小,而且供气设备也复杂,主要用于高速内圆磨床和少数超精密加工机床上。70年代初出现的电磁轴承,兼有高速性能好和承载能力较大的优点,并能在切削过程中通过调整磁场使主轴作微量位移,以提高加工的尺寸精度,但成本较高,可用于超精密加工机床。
机床主轴指的是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通常由主轴、轴承和传动件(齿轮或带轮)等组成主轴部件。选择品质机械主轴认准机械,值得信赖;主轴是机器中最常见的一种零件,主要由内外圆柱面螺纹花键和横向孔组成,主轴的作用是机床的执行件,它主要起支撑传动件和传动转矩的作用,在工作时由它带动工件直接参加表面成形运动,同时主轴还保证工件对机床其他部件有正确的相对位置。
机械主轴的精度:
主轴部件的运动精度和结构刚度是决定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衡量主轴部件性能的指标主要是旋转精度、刚度和速度适应性。
①旋转精度:主轴旋转时在影响加工精度的方向上出现的径向和轴向跳动(见形位公差),主要决定于主轴和轴承的制造和装配质量。
②动、静刚度:主要决定于主轴的弯曲刚度、轴承的刚度和阻尼。
③速度适应性:允许的最高转速和转速范围,主要决定于轴承的结构和润滑,以及散热条件。
Ⅶ 设备检维修方案有哪些
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总则
第一条:本条例适用于公司内全部机电设备的管理。
第二条:机电设备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坚持设计、制造和使用相结合;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改造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设备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机电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对设备使用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四条:设备使用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做好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设备完好率要真实并达到标准,积极做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五条:积极采用新设备、新工艺及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设备档次和技术装备水平。
第二章 设备规划、选购及安装调试
第六条:设备规划、选购及安装调试继续按《铁煤机厂办字(2001)35号》文件执行。
第七条:自制设备要组织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和维修、使用人员参加的审查工作,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做好设备的制造工作,要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存档,否则不得验收。
第三章 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检修
第八条:公司的设备实行公司、生产单位、班组三级管理制度,各使用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设备的购置、调拨、租赁、大修理的权限属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对未经主管领导及设备主管部门批准,私自调用、租借设备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
第九条: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做到合理使用设备,保证安全运转,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和持证上岗制度。对多人轮班操作的设备,生产单位要指定负责人,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第十条:建立、健全三级保养制度,即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计划保养。每年12月15日前设备使用单位要制定下年度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上报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十一条:操作者对设备要做到“三好”、“四会”,即:管好、用好、修好和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以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第十二条:一般检修即中修或小修,要根据设备的技术状态,对精度、功能达不到工艺要求的项目进行针对性检修,一般要部分解体,修复或更换磨损机件,必要时对局部进行刮研,更换油脂,校正坐标,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恢复设备的精度和性能。
第十三条:设备的大修,即对设备进行全面修理,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解体,对所有零件进行清洗检查,更换或加固重要的零部件,调整机械和电气操作系统,配齐安全装置和附件,重新喷漆或电镀,按设备出厂或部颁标准进行验收。
第十四条:机电设备大修理计划由公司设备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经公司审核报铁煤集团批准后,机电设备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自修或外委)。设备大修理后的安装调试工作由使用单位负责。
第十五条:各使用单位要对大、精、稀设备及使用时间在5年以内的新设备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使用责任制,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对上述各种设备要每季度预检一次,合理储备易损件,并做好保管工作,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六条:乙炔、制氧及使用起重、运输、仪器仪表、压力容器等设备的单位,要按照铁岭市技术监督局和调兵山市技术监督局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取得合格证后方可继续使用。各单位使用和维护人员对上述设备平时要认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安全运行。
设备的改造、更新
第十七条:编制设备改造、更新的年度和中长期计划由技术主管部门会同设备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重要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前,必须进行经济论证,并按有关规定报上级审批。
第十九条:公司提取和使用大修理基金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大修理专用基金必须用于机电设备的大修理。
第二十条: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应当按国家规定主要用于设备的更新改造。
第二十一条:对设备改造验收后,新增的价值办理固定资产增值手续。
第二十二条:数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应当报废更新:
1、经过预测和论证,继续大修理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
2、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能耗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
3、大修理虽然能恢复设备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
4、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
5、其他应当淘汰的。
第二十三条:公司出租、转让或报废设备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出租、转让或报废所取得的收益必须用于设备的改造和更新,不得挪作他用。
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二十四条:公司设备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设备的验收交接、档案管理和考核制度。
第二十五条:公司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准确的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送设备管理的各种统计报表。
第二十六条:各生产单位、科室要设立一名专职(兼职)设备管理员,严肃、认真的填写设备档案、维修保养记录和设备润滑卡片,及时、准确的向设备主管部门报送各种报表。
第二十七条:各生产单位、科室发生设备事故,必须于2小时内报公司领导、设备主管部门和安监科,事故单位要保护好现场并做好记录,由设备主管部门和安监科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并写出事故分析报告报送公司主管领导,凡隐瞒事故不报或造成重大事故的责任者,要追究其责任。
机电设备现场管理考核办法
机电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机电设备管理是公司“现场达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精心保养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公司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未经培训、考试、无证上岗一项扣一分。
二、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制度,设备要悬挂定人定机标志牌。未执行定人定机制度、未悬挂定人定机标志牌一项扣一分。
三、认真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一级保养),做到班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润滑;班中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做到“三勤”(勤检查、勤调整、勤维修)、“一不离”(设备运行时不离开);班后对设备认真清扫、擦拭,月末、节前要彻底清扫、擦拭干净。一项不合格扣一分。
四、做好设备备品、配件的储备和保管工作。备品、配件无储备、未保管好,一项扣一分。
五、设备的机械传动和电气控制必须动作灵敏,保护装置必须安全可靠,一项不合格扣一分。
六、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制度。未建立设备档案、未认真填写的一项扣一分。
七、本办法具体考核内容及扣分情况纳入《机电总厂车间现场管理达标考核细则》。
制造、检修产品(设备)档案管理办法
为加强公司制造、检修产品(设备)的质量管理,提高生产设备的跟踪和售后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制造、检修产品(设备)档案管理目的
加强公司制造、检修产品(设备)的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便于生产设备的跟踪和售后服务。
二、制造、检修产品(设备)档案管理范围
全公司制造、检修产品(设备)均应建立档案。
三、制造、检修产品(设备)档案管理部门
销售科、生产办、各生产单位分口管理。
销售科负责物资经销中心维简制造设备档案管理,生产办负责租赁公司制造设备档案管理,各生产单位负责本单位检修设备档案管理。
四、制造、检修产品(设备)档案内容
档案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制造、检修时间,合同号,使用厂家,制造、检修概况,跟踪记录等项目。
五、制造、检修产品(设备)档案管理要求
1、各单位、部门要设兼职设备档案管理员,负责本单位制造、检修产品(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
2、要按设备档案内容作好记录,保证归档内容的完整、系统、准确。档案表一式两份,本单位留存一份,另一份报送销售科。
3、档案的借阅要办理借出登记手续。一般情况下,借阅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借阅的档案,不得损坏、丢失,归还时交档案人员当面点清。
4、档案记录要及时、准确,在产品出厂后24小时内作好记录。
5、跟踪记录按以下要求认真填写。
6、对于关键性和常用部分的档案应使用复印件,尽量不用原件,一般由使用单位复
Ⅷ 机电设备维修及设备管理和维护
可以通过系统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比如优服务机电行业解决方案,提供设备采购,登记录录入,转移,折旧,维修,保养,巡检,盘点,报废等管理,覆盖设备全生命力周期。备品备件根据采购入库单和领料出库单进行快捷出入库,有效地进行现有手动记帐方式的不足之处。通过RFID标签和二维码标识设备,提高安全性和识别设备效率。完善的管理方案,实现设备高效,可靠,安全的运行,大大降低设备管理维护成本
Ⅸ 机电设备维修模式的方法有哪些,它们各自优缺点有哪些
焊接维修。金属焊接的原理是通过原子扩散与连接,从而促使2个部件连成一个整体。焊接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机电设备的型号,一般采用气焊或者电焊两种。若是机电设备诸多部位发生断裂,需要采用补焊与堆焊的维修方式。各别的零件需要在焊接之后进行过车、打磨等,从而去恢复零件的原有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