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种秋葵,该如何种植呢
秋葵是人们比较喜欢吃的蔬菜之一,种植的农户也非常多,但如果想要秋葵高产优产,一定要在种植上下足功夫。一般来讲,秋葵最好选在春天进行播种,具体来说,南方三月份、北方五月份时比较适合的。种植前先将秋葵种子浸泡12个小时,然后进行催芽处理,萌芽后移至准备好的沙土中,进行双行种植。种植过程中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时间以及合理的分叉修剪,待秋葵成熟后采收即可。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秋葵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吧!
⑵ 怎样种植秋葵
1、播种育苗:常用播种繁殖,播种在4月季进行,选择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播种,秋葵的种子自播能力强,播种后覆土2cm,约一周时间即可发芽。
播种前将种子用水浸泡24小时,浸泡后放在25-30度左右环境进行催芽,播种没处播种两至三颗种子即可,待幼苗长至有三四片叶时即可定植。
2、田间管理:秋葵根系极为发达,对养分吸收的能力也强,但植株生长到50cm左右时,生长强盛,需立即应施肥一次,保证其养分供给。秋葵耐旱力强,平常时期每周浇水一次即可。
夏季高温需保持土壤湿润,积水过多易烂根,所以浇水要控制,雨水多季节要及时排水。为保证结果量,要及时剪除多余的侧枝,减少养分消耗,摘果后要剪除老叶病枝,增加通风性,以减少病害。
3、采果和储存:秋葵的采果时间极为重要,采果过早,果实较嫩,影响产量;而采果较晚,果实较老,降低食用价值。采果时间一般在花谢后一星期后,当果实长至8-10cm是采摘,这时的果实最好,采果时间不宜在中午,以早晨与傍晚为宜。
秋葵的储存也较为重要,不宜在高温下储存,高温会使其呼吸作用加快,易使组织老化腐烂,最好在7-10度的阴凉环境储存,但也不可低于7度,低于7度也会腐烂变色。
4、病虫害:秋葵是蔬菜中病虫害较少,偶尔受虫类侵扰,在长期的阴雨季节,叶片会出现病斑,天气转晴后及时在植株周围环撒石灰,防止病害蔓延,剪除病枝病叶。
1、秋葵采后保鲜
嫩荚果呼吸作用强,采后极易发黄变老。如不能及时食用或加工,应注意保鲜。即将嫩荚装入塑料袋中,于4-5℃流动冷水中,经10分钟冷却到10℃左右时,再贮于7-10℃环境下,保持95%的相对湿度,可保鲜7-10天。远销外地的嫩果,必须在早晨剪齐果柄,装入保鲜袋或塑料盒中,再轻轻放入纸箱或木箱内,尽快送入0-5℃冷库预冷待运。如嫩荚发暗、萎软变黄时,应即处理,不可再贮藏。
2、秋葵留种
秋葵采种技术比较简单。当其进入生育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为避免抑制生长和降低产量,早期结的下部果实不要留做种用;植株顶部果荚难以充分成熟,即使成熟充分,籽粒也不饱满,质量差,不宜留种。因此,宜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植株中部、籽粒饱满的老熟果荚(果实外壳变黄褐,出现有裂沟),晒干、脱粒、清选后,贮存于布袋中备用。
⑶ 秋葵的种植方法
黄秋葵现在已成为众心追捧的高档营养保健蔬菜,经常吃秋葵也有宜身体健康。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秋葵的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栽培
喜温暖,喜阳,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深厚和排水良好的黏质壤土或钙质土。长江以北地区成宿根性,入冬地上部分枯萎,次春萌发新枝。红秋葵忌连作,其吸肥性强,不可偏施氮肥,应辅以磷、钾肥。一般用种子繁殖,9-10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脱粒、贮藏备用,于春季播种,生长期多浇水,施肥。
1.培育壮苗,适时移栽一般于3月上、中旬在冬暖大棚内播种育苗,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用30~35℃温水浸种
20~24小时,在28~30℃条件下催芽,48小时刚露白时,播于8厘米×8厘米营养块中,苗床保持25℃左右,4至5天可出齐苗,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定植,行距45~50厘米,株距40厘米。
2.加强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与培土:幼苗定植后及时中耕2次,以促进缓苗和幼苗生长。第1朵花开前,中耕并适当蹲苗。开花结果初期,每次追肥浇水后应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和杂草生长。植株封行前,结合追肥浇水,适当中耕培土,以防植株倒伏。
(2)肥水管理:红秋葵结果期较长,需肥量较多,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要多次追肥。缓苗后进行第1次追肥,施后应及时浇水;6月中旬到结果盛期实行第2次追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配合施用磷、钾肥,促使果实早熟。红秋葵比较耐旱,水分管理应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
(3)整枝摘叶:栽培密度较大时,在生长中后期应适当剪掉基部侧枝与老黄叶。
(4)病虫害防治:红秋葵的抗病性很强,容易发生的主要是根结线虫病。在定植前,注意用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
繁殖方法
4月春播,种子大用穴播,覆土2厘米,播后7-10天发芽,发芽迅速整齐。种子有自播繁衍能力。幼苗株高10厘米时可进行间苗或移苗,6月,每穴留苗1株。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并保持土壤湿润。花蕾形成时、蹭施1次磷、钾肥。花期注意设支撑物,以防风吹倒伏。常见叶斑病、锈病和蚜虫、金龟子危害。病害发生前,可用等量施波尔多液喷洒预防。虫害用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杀。
主要品种
1.五角:日本育成,株高约1m,果实呈五角形,果深绿色,有光泽,结果多,品质优良,亩产量约2000千克。
2.卡里巴:果实棱角【五角形】清晰,果形整齐,浓绿色。从低节位开始着果,连续着果性强,产品率高。收获适期:果长8-12厘米,果径1.7厘米为宜。风味好,深受欢迎。大棚及露地栽培皆宜,高温期栽培。长势旺盛,果实不褪色,采收期长,亩产量约3000千克。
3.五福:植株高度1.5~2米,主枝、侧枝均可结果。果色翠绿,果面光滑,五角型,偶六角。叶片细裂。主枝第五节开始结果。亩产量约3000千克。
田间管理
(1)播种与育苗:
秋葵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层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整地同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土杂粪2000公斤,饼肥100公斤。育苗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在阳畦或日光温室里播种。苗床土按菜园土、腐熟有机肥和细砂6:3:1的比例配制,以10厘米见方的密度点播。因黄秋葵种壳较坚硬,所以播前应先浸种24小时,后放在25—30℃下催芽,4—5天发芽,苗龄30一40天,即幼苗3—4叶时定植。直播一般于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株行距15*40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地膜覆盖栽培可早播4—6天。当苗长出两叶时进行间苗,每穴只留一株壮苗,4—5叶时定苗[2]
。
(2)田间管理:
秋葵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当株高40—50厘米时,应环株施1次肥,结合中耕培土。采收第一一二个果后每亩追尿素
l0公斤。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可进行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黄秋葵比较耐旱,苗期可少浇水,开花前适当中耕蹲苗,促进根系伸展。午旱时随时浇水,夏季注意保持畦面湿润,一般7—10天浇1次水。生长后期酌情浇水。雨季水多,温度高,易导致渍水烂根,要及时清沟沥水。
黄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损耗。开始采果后适当摘去基部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害。雨季要注意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采收:
秋葵采收的产品是嫩果。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迟,纤维增多,肉质老化,降低品质,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因此适时采收非常重要。一般花谢后7—8天,嫩果长到8一10厘米时采收,可获得最佳商品果。采收宜在傍晚进行,采收时在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采收期可从6月下旬持续到10月上旬。
病虫防治
秋葵病虫害较少,偶尔有蚜虫、螟虫和地老虎危害。连阴雨季节,枝叶出现较多病斑,可在天转晴后,及时在植株基部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黄秋葵的营养保健价值很高,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维生素A能有效地防护视网膜,确保良好的视力,防止白内障的产生,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可以促进消化和美容,再加上这两者结合还对皮肤有护肤的作用。
黄秋葵低脂、低糖,可以作为减肥食品。
富含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可以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
黄秋葵的特殊粘液是一种由胶原和粘多糖类物质组成的多糖、蛋白质混合物,具有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保护人体关节腔里关节膜和浆膜的润滑作用,也能保持人体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润滑,促进胆固醇物质的排泄,减少脂类物质在动脉管壁上的沉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
秋葵含有铁、钙及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有预防贫血的效果。
秋葵的禁忌
秋葵含有较多的钾元素,患有肾病的人应少用,不可过量食用。
秋葵属于性味偏于寒凉的蔬菜,胃肠虚寒、功能不佳、经常腹泻的人不可多食
秋葵可凉拌、热炒、油炸、炖食,做色拉、汤菜等。
最健康的吃法就是生炝,生炝秋葵是将秋葵洗净之后直接在沸水中焯30秒左右,捞出沥水,趁热将秋葵切成段,同时用菜籽油在锅内加热之后,拌入少量葱蒜末,翻动两下浇淋在摆好盘的秋葵上,整道菜的制作时间不超过3分钟,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秋葵的营养,还减轻了秋葵原有的“生味”。
⑷ 怎么种植秋葵
一、种植技术
1、种子催芽:种植时要选健康,饱满的种子,这样才能更好的发芽,生长。它的种皮都比较坚硬,种前应先浸泡十小时左右,之后在放在温暖环境下催芽。等发现种子开口再播种。